聚焦衛星定位系統及技術、應用領域

2020-08-03 魯網

2020-08-03 06:28 來源:魯網

魯網8月3日訊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這離不開有志之士的精誠團結、合作奉獻,「山大人」的身影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山東大學重視國家北鬥戰略,多年來從北鬥一號、二號建設階段,就組織科研團隊對系統涉及的核心關鍵技術進行了持續研究和探索,特別是2012年以來以微電子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等為基礎,具備了面向北鬥三號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優勢,目前形成了微電子學院邢建平教授、王永教授,空間科學研究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徐天河研究員等一批學術骨幹力量牽頭的各具特色的北鬥空間信息技術研究團隊。

邢建平教授作為技術負責人的「省域北鬥三號高精度位置綜合服務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已在大地測量基準與高精度導航等方面得到成功應用。自主研發的「疫情應急精準追蹤防擴散北鬥實時位置服務系統」疫情期間為壽光蔬菜配送調度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起到了積極作用。

徐天河研究員課題組承擔了「融合多類低軌衛星數據探測全球重力場變化的理論和方法」「融合機器學習和非線性自適應濾波的地球自轉參數預報方法研究」「聯合地面站和低軌衛星GNSS/SLR數據精化地心坐標參考框架理論與方法研究」「iGMAS產品綜合和評估軟體」「北鬥三號地面運控系統大數據分析」等國家級課題和北鬥專項研究。

王永教授課題組在北鬥集成電路晶片設計領域多年深耕,利用人工智慧算法加速優化設計北鬥定位射頻晶片和北鬥短報文射頻晶片,系列晶片性能指標優於國家北鬥系統的入網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據悉,近年來在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及技術、應用領域,山東大學協同創新團隊承擔完成了國家、省部重點課題項目近30項,創新團隊已擁有80餘項核心智慧財產權,其中授權發明專利50多項,參與國標、行業等標準編制10多項,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錄90篇)。

同時為培養北鬥高端人才,山東大學聯合山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山東省國土測繪院等,科教、產教協同,今年已開設了全國首個北鬥新時空技術與應用微專業,立足國家自主北鬥晶片算法、板卡終端、通信網關、協議標準、軟體平臺、地圖服務等戰略需求,建立全國首個北鬥新時空戰略、新基建、集成晶片、精準時空、陸海一體、空地協同等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據山東商報)

相關焦點

  • 聚焦衛星定位系統及技術、應用領域
    山東大學重視國家北鬥戰略,多年來從北鬥一號、二號建設階段,就組織科研團隊對系統涉及的核心關鍵技術進行了持續研究和探索,特別是2012年以來以微電子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等為基礎,具備了面向北鬥三號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優勢,目前形成了微電子學院邢建平教授、王永教授,空間科學研究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徐天河研究員等一批學術骨幹力量牽頭的各具特色的北鬥空間信息技術研究團隊。
  • 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原理是什麼 全球定位系統應用領域介紹【詳解...
    什麼是全球定位系統(GPS)  GPS(Globe Positioning System)即指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20世紀三大空間技術之一(另兩大技術是太空梭和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當今世界航天航空技術、無線電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綜合結晶。
  • 解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局部範圍精確定位技術
    物聯網與其說是網絡不如說是應用,而若想要這個應用更好地為我們服務,首先是要獲取節點的位置信息。物聯網應用對於位置信息的依賴高於移動網際網路,故位置服務將成為物聯網應用的一個重要的產業增長點。一直以來,如何通過定位技術來獲取節點位置信息都是物聯網應用系統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談到定位,讀者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衛星了,好吧,接下來我們首先談談關於衛星定位系統。
  • 中國衛星導航英文國際期刊創刊 聚焦最新理論發展和技術應用
    中新網上海5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2日獲悉,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籤署協議,雙方將合作創辦中國衛星導航領域英文國際期刊Satellite Navigation(《衛星導航(英文)》),以促進該領域全球科研人員交流分享相關技術和應用
  • 國內外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介紹及應用情況
    國內外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介紹及應用情況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是當代GNSS技術發展熱點之一。為了確保SZBDCORS能夠快速高效地向用戶提供各種服務,必須對其完備性進行檢驗,而定位精度是衡量系統可靠性的最重要指標。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是建立於GNSS技術及網絡化實時定位服務技術、通信網絡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基礎之上的定位綜合服務系統。深圳市作為我國建立的第一個得以工程應用的市級CORS系統,在建設完成後在深圳的城市建設、交通、水利、港口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衛星導航技術 與汽車應用系統
    所以進行二維定位時,只要三顆衛星的信號便可。通常,GPS民用信號的導航精度為15-20米。有些情況下,如汽車自動駕駛等應用時,這樣的精度不夠,可以考慮採用差分,即DGPS技術,定位精度可提高到2米左右。一般的差分技術都需要專門的基準站,並廣播差分信息,如汽車上的設備收到差分改正信息後,便可獲取較精確的定位數據。鑑於差分的應用有如此麻煩,所以普通的車輛應用情況下不必採用差分技術。
  •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包括繞地球運行的多顆衛星,能連續發射一定頻率的無線電信號。只要持有可攜式信號接收儀,則無論身處陸地、海上還是空中,都能收到衛星發出的特定信號。接收儀中的電腦選取幾顆衛星發出的信號進行分析,就能確定接收儀持有者的位置。
  • 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召開 聚焦遙感前沿技術在氣象等領域的應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白維報導8月22日至23日,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辦。聚焦跨界融合、賦能百業和遙感強國戰略,專家學者以及行業應用者交流了遙感在氣象、海洋、農業、國防、應急、導航等領域應用的前沿技術。
  •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及其在現代交通運輸中的應用
    摘要:本文系統介紹了GPS的原理和其三大子系統,著重介紹了GPS系統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包括在道路工程、汽車導航和交通管理中的應用以及其他應用  一、全球定位系統GPS簡介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是美軍70年代初在「子午儀衛星導航定位」技術上發展而起的具有全球性
  • 聚焦「北鬥+」創新應用,北鬥天地以高精尖技術賦能傳統行業
    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佔比為33.8%。
  • 全球有哪四大衛星定位系統?誰更勝一籌?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它承載著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重任,衛星數量的增加為導航和定位精度的提升帶來新的可能。 應用廣泛的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指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間的任何地點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3維坐標和速度以及時間信息的空基無線電導航定位系統,其原理是衛星至用戶間的距離測量是基於衛星信號的發射時間與到達接收機的時間之差,稱為偽距,為了計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和接收機時鐘偏差,偽距測量要求至少接收來自4顆衛星的信號。
  • GPS衛星定位系統,原理與技術一文全懂
    因此,現在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統擁有如下多種優點: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全球覆蓋(高達98%);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不同於雙星定位系統,使用過程中接收機不需要發出任何信號增加了隱蔽性,提高了其軍事應用效能。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無人機上的應用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無人機+北鬥的特點對於無人機來講,定位以及相應的應急通信是非常關鍵的技術,利用北鬥對於導航定位來講,可以極大地提高精度,同時利用北鬥系統也能夠為無人機應用通信提供更為廣泛的覆蓋範圍以及更強的可靠性。
  • GPS相對定位在重力衛星KBR測距中的應用
    摘要:衛星重力測量技術的應用對於地球重力場的反演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當今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前沿和關注熱點之一,我國目前在該領域研究尚屬起步階段。
  • 南方測繪集團丁永祥:5G將讓北鬥衛星定位應用「出圈」
    南方日報近日專訪南方測繪集團南方衛星導航副總工程師丁永祥,為你解讀。中國北鬥衛星定位精度優勢明顯南方日報:目前,北鬥衛星定位相比其他的技術有何區別?丁永祥:目前來看,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在亞太地區要比其他衛星定位系統分布更好。
  • 【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氣象領域大有可為
    「我國第五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發射,標誌著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向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邁進。」
  • 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期刊主編由中科院院士、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擔任,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中外多位專家學者擔任副主編。此外,該期刊邀請來自中國、德國、英國、芬蘭、荷蘭、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瑞士、波蘭、韓國、日本、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頂級衛星導航專家共40餘人組成國際化編委會,其中海外編委佔比52%。
  • 北鬥已在專業應用領域實現釐米級定位超GPS
    我國首個「北鬥」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網——「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湖北示範項目建成試運行,近日在武漢通過了以「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為首的驗收委員會驗收,項目總體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是由國家統一規劃建設,由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測繪局實施。
  • 【中新社】中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衛星導航》上線出版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期刊主編由中科院院士、衛星導航定位專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擔任,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擔任執行主編,中外多位專家學者擔任副主編。
  • 什麼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
    長期以來我們談起定位系統我們不得不不提起GPS,而GPS也成為定位系統的一個代名詞,而這一說法真的準確嗎?這顯然並不準確,這我們的頭頂有的定位系統並非只有GPS一套,並且還有隻限於某個地區的定位系統,哪莫我們來談談那些定位系統。什麼是衛星定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