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語者》:於極地處,悟身外身,在地球北極尋找現代生活的真正意義

2021-01-09 中國網浪潮新聞

   科學記錄電影《光語者》是一部骨子裡極致純淨的電影。

  中國人為了尋求精神真諦,一直有「跳出三界外」這種習慣,方式都是擺脫固有生存環境,置身於更廣闊的天地中。浪漫點的文人這麼做,比如一脈相承的莊子的《逍遙遊》、湯顯祖的《牡丹亭》,都是在「做夢中夢,悟身外身」;世俗點的,很多人把終南山做為遁世苦修的勝地;簡單點,燃一爐香,烹一壺茶,獨坐小樓也能成一統;級別高一點,帶上裝備環遊世界,甚至在世界之極,尋求真正的自我。

  記錄電影《光語者》也是這樣一部電影。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在北極圈內的黃河科考站進行極區空間環境的觀測。在四個月的極夜期間,他的生活和工作範圍,除了科考站所處的新奧爾松,還綿延到了兩百多公裡外、更大點的城鎮朗伊爾城。這裡的人們,也就是「光語者」們,都在極夜中等待著「太陽節」的到來,迎接他們這個世界的第一縷陽光。

  《光語者》講的就是他們的真實故事,將北極圈極夜裡小社會純淨如冰般的生活,呈現在大銀幕上,最終啟發我們對自己身邊生活產生一種全新的感悟。

  電影《光語者》聚焦了這群光語者中幾個極具代表性的真實人物。

  來自挪威的版畫家每年都以第一縷陽光為靈感,設計獨一無二的版畫作品;來自法國的藝術家,會在漫長極夜的冰原上流連,用設備進行收音,記錄下無垠冰原裡、清脆而深邃神秘的流水聲、冰塊舒展脆裂的聲音;拋棄都市生活,來到冰原這裡養狗為生的男女戀人,享受著一百多條狗狗們的擁抱。

  這幾位光語者的生命早已和極地冰原緊緊融合在一起。等待太陽節到來之前的第一縷光,幾乎是版畫家的藝術創造和生活的全部。而能夠收音到自然輕顫的聲音,也只有在這裡才能做到。養狗為生的男女戀人,回歸這裡的初衷,只是終於找回了人類最基礎的情感需求——和狗狗的簡單的擁抱,就足以支撐他們一生——極夜的寒冷中依然滿是溫暖。

  這三種人在這裡尋找到了簡單但充盈的生命需求,也在精神上早已和極地冰原所融合,成為這片極地的主人,所以他們對於以「旅遊者」身份的外來者充滿著或多或少的排斥。外來者的聒噪打擾了這個純淨世界的寧靜,甚至還帶來了破壞。但這個地球早已不可能存在完全封閉的空間,所以他們只能在儘可能的範圍內保持著對「旅遊者」的容忍。

  在養狗為生的男女戀人身上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也是出於如何對待「旅遊者」的態度,就是他們用「客人」來稱呼那些冰原的外來者。為了生存,他們需要這些外來者的進入,但「客人」稱呼的內涵,既有「點到即止的歡迎」,又有著「保持安全社交和距離感」,在主觀上暗示這些外來人「請保持客人的彬彬有禮,對冰原世界的尊重和保護」。

  光語者們就是這樣一群遵循著自己生活,希冀著外來的的闖入者也保持人際之間的「點到即止」,依然在用主觀上的「善良」,應對著生活日久的冰原社會的改變。這就是關於者的生存哲學,這對於世俗生活中的我們來說,何嘗不是?

  人和人之間個體界限的泯滅、無禮的侵軋和幹預,讓這種彬彬有禮的社交成為一種奢望。而進入光語者社會,來自冰原的嚴寒和極淨環境的惡劣,終於給不懂規則的闖入者活生生的上了一堂「禮節課」。

  一個社會的運轉,落實到基本單元,必須有作為個體的人的流轉,也就是所謂的「人來人往」。在光語者組成的這個社會裡,通過「定期航班、渡船」,實現了這一功能。但在這裡,有著一條約定俗成的「鐵律」,就是「不許有出生和死亡」。自然環境的惡劣,不適合孩子在這裡出生,也不適合年邁老人在這裡故去。所以,即便是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多年,年近八十的老太太,以我們舒適環境中看來依然龍精虎猛健壯的老太太,也會自己主動安排離開這裡的計劃。

  深愛,才會選擇離開。生活在這裡半個世紀的歲月,依然要主動選擇離開,飽含的是對這片冰原的熱愛,以及對這裡生存規則的尊重。老太太所言,「如果再來一次,曾經所有的光榮和遺憾,都想再來一遍」。所有過往,難道不都是我們的財富麼?人生本就不能盡善盡美,釋然對待,甚至保持對每一份經歷的感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這個年邁的光語者學習。

  電影《光語者》就是通過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的視角,為我們呈現了這個簡單而極致的極地純淨世界,以及其中的生存規則,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模式。而劉楊也在這四個多月和光語者們的相處過程當中,收穫到了對於自己回歸外部生活後的感悟。

  電影《光語者》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何嘗不是一次釋放自己、尋求本心的「求真」之旅。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每日電影播報    | 責編:汪傑菲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光語者》:於極地處悟身外身,在地球北極尋找現代生活真正意義
    浪漫點的文人這麼做,比如一脈相承的莊子的《逍遙遊》、湯顯祖的《牡丹亭》,都是在「做夢中夢,悟身外身」;世俗點的,很多人把終南山做為遁世苦修的勝地;簡單點,燃一爐香,烹一壺茶,獨坐小樓也能成一統;級別高一點,帶上裝備環遊世界,甚至在世界之極,尋求真正的自我。記錄電影《光語者》也是這樣一部電影。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在北極圈內的黃河科考站進行極區空間環境的觀測。
  • 電影《光語者》終極預告曝光,北極神秘氛圍全面升級
    近日,中國首部極地科考記錄電影《光語者》發布了終極預告,以「生命的意義」開篇,以「光明」為結尾。先抑後揚的節奏,盡情展示了隻身駐守北極黃河站的科考隊員與生活在「極北之城」朗伊爾城的人們挑戰大自然的種種感慨與心靈觸動。隨著這支終極預告的發布,也曝光了終極海報,極簡的風格將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極端感受展露無遺。
  • 展現北極奇觀與人文情懷 極地科考紀錄電影《光語者》即將上映
    展現北極奇觀與人文情懷的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將於12月21日在全國上映。作為紀錄電影,《光語者》記錄下了一群生活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的人,講述了他們在極夜中的生活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
  • 《光語者》首部北極紀錄電影
    紀錄電影《光語者》從北京「立春」開始,至斯瓦爾巴群島「第一縷陽光出現」結束。歷經兩年多的拍攝與後期製作,由北京極光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預計將於年底正式在各大院線上映。  同時,影片的拍攝得到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 極地科考紀錄電影《光語者》即將上映
    展現北極奇觀與人文情懷的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將於12月21日在全國上映。作為紀錄電影,《光語者》記錄下了一群生活在北極小城朗伊爾的人,講述了他們在極夜中的生活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  神秘詭譎的視覺奇觀,「地球邊境」的獨特生命體驗  全片以冷靜、客觀的表現形式,展現了豐富的人文情懷。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全國公映,「北極之光」暖冬呈現
    本網12月21日訊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今日起正式在全國院線暖心上映。這部電影從北京「立春」開始拍攝,至斯瓦爾巴群島「第一縷陽光出現」結束,拍攝與後期製作共歷時兩年多。影片以中國科考隊員劉楊和生活在「極北之城」朗伊爾城的人們為題材,以樸實的鏡頭語言帶領觀眾感受人與自然、未知與探索的神奇故事。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定檔12月21日,盡現北極奇觀與人文...
    作為紀錄電影,《光語者》對於極地的自然景觀並無過多的渲染,而是記錄下了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以他們的視角來講述在此期間的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的渴望、追逐和依戀。在此前北京、深圳各地舉辦的超前點映中,《光語者》也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 跟隨《光語者》走進「暗無天日」的北極,卻被這裡的精彩所震撼
    或許,在看過了電影《光語者》之後,會對這句話有更清晰的認知和更切身的體會,因為,孤單與狂歡的辯證關係在這部影片裡顯得尤為深刻。電影《光語者》是中國首部有關北極的紀錄片,影片指向了北極的兩個地方,一個是我國的北極考察站——黃河站所在的新奧爾松,這個小鎮只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30多位科學家,在這裡進行長期的科考、觀測。
  • 《光語者》:極地追光,探求自然奧秘尋找本真自我
    於非科考人員來說,對南北極的認知多半來自文字影像,並沒太多機會真正走入其中,親身體驗茫茫雪原上的極晝極夜,近距離接觸北極熊和企鵝及冰川之上天幕下絢爛極光。將於12月21日冬至日上映的電影《光語者》,恰恰能彌補這一缺憾,它是國內首北極紀錄電影,通過實地拍攝全景式展現位於斯瓦爾巴群島新奧爾松科考城科學家工作生活,以及地球最北小鎮朗伊爾城的居民們的極地生活。
  • 聚焦北極 展現「人性之光」 中國首部極地電影《光語者》即將上映
    【車訊網 報導】  由ARCFOX極狐聯合出品的中國首部極地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12月21日,在冬至當天正式登陸全國院線,以北極之光開啟人們對2021年的祝願與期望。品牌靈感來自北極的ARCFOX極狐品牌,與講述北極追光故事的《光語者》,懷著對「敬畏自然,使用清潔能源,守護我們生存家園」共同的價值觀和追求,共同打造了記錄電影,屆時在本月18日在京舉行的首映儀式上,ARCFOX極狐將與《光語者》主創團隊一起分享電影背後的故事,共同揭開影片的神秘面紗。
  • 年底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中國首部極地科考大片《光語者》
    《光語者》在深圳舉辦了兩場超前點映活動。作為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既記錄了自然景觀的絢爛,更有地球上那個陌生角落裡人的生活狀態的真實描繪,鏡頭語言流暢自然,講述的故事卻非常豐富多元,是今年年底最讓人驚嘆的國產科考大片。據悉,影片將於2020年年底在全國公映。
  • 中國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 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開機
    作為中國首部關於北極的紀錄電影,《光語者》講述了人與自然、未知與探索的故事,展示了以中國科學家為代表的「極地人」們,在極夜的惡劣環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尋找光、傳遞希望的故事。影片的拍攝得到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發布主題曲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發布了電影主題曲《無盡光芒》,該首歌源自許巍同名專輯,由許巍創作的歌曲。寧靜而祥和的旋律也讓觀眾對這部獨特的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影片聚焦於陽光遠去、極夜降臨的北極,那裡的人們始終渴望光、追逐光,正如《無盡光芒》這首歌裡所描繪的場景:「太陽你照耀我,和風你吹醒我,如此的簡單」。作為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以生活在極地中的不同人群為寫照,在以真實鏡頭記錄當地生活方式的同時,講述以「光」為信仰的一群人:作為本片主線人物,中國科考隊員劉楊在二層小樓的黃河站獨自度過了120個極夜。
  •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由ARCFOX極狐聯合出品的《光語者》用絕美的鏡頭語言紀錄了以中國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為主線,生活在北極的「極地人」們的生存現狀,面對蒼茫黑暗的極夜,堅持不滅的信仰,等待著北極第一縷曙光到來的真實故事。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生,卻在追逐光的過程中融合為一體,成為獨一無二的「光語者」。
  • 「願有光,照見你」――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在京首映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由ARCFOX極狐聯合出品的《光語者》用絕美的鏡頭語言紀錄了以中國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為主線,生活在北極的「極地人」們的生存現狀「《光語者》打動了我,我看到了一種真正的自由精神」一位用戶說道,「希望以後ARCFOX極狐繼續推出更多像《光語者》這樣的電影,這種打破邊界探索自由的精神值得所有人都看到。」
  • 我國首部北極科考紀錄電影《光語者》公映
    在冬季寒冷的北極圈,在終日不見陽光的極夜,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生活、為了理想,在茫茫的冰原上閃爍著,發出獨特的光芒,或閃亮自己,或照亮他人……12月21日,我國首部北極科考紀錄電影《光語者》全國上映。
  • 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定檔!
    我國首部極地科學考察電影《光語者》宣布定檔,將於12月21日全國上映。該片通過直觀的畫面、平實的敘述,述說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故事。這部歷時兩年多拍攝完成的紀錄片,使人們對遙遠的北極有了全新的認知。《光語者》第一次把鏡頭朝向極地考察隊員,主創團隊中有不少人曾參與過我國的南北極考察。在影片中,沒有過多渲染北極的極端環境,而是客觀記錄了生活在極夜中的人群,以他們的視角講述其間的故事,勾勒出人們對光、對大自然的渴望和追逐。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是全世界最北的一個「社區」,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科學「部落」。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點映 為帕運運動健兒助力
    (手語老師為現場聽障人士解讀影片)影片《光語者》記錄了中國科考隊員劉楊博士的北極徵程。劉楊是85後,是一名由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高空室聯合培養的博士。(《光語者》製片人 盧武)在《光語者》中,光更像是一種分隔符,它將世界分為晝夜兩種極端意象。
  • 《光語者》:細膩鏡頭還原北極生活,暖心故事引發心靈震撼
    但相比匆匆來過的遊客,那些長期駐紮在科考站以工作人員,以及堅持生活在極地地區的普通居民,顯然更為不易。12月21日,國內首部北極紀錄電影《光語者》,歷經兩年打磨之後,就將在各大影院正式上映。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是距離北極點最近的城市(大約1300公裡),中國在這裡建立起了黃河科考站。作為一名空間物理專業研究者,劉楊博士嚴謹低調、工作認真。
  • 極目遠望若有光 評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2020年底,我在公司樓下的影院觀看了《光語者》。這部影片用真實的鏡頭記錄了北極的自然現象和當地的生活情景,展示了「極地人」在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以各自的方式尋找光、傳遞希望的故事。  極地中的極簡生活  影片的開頭,主人公以一名中國極地科學家的視角帶領觀眾走進了神秘的北極。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地處北冰洋,位於歐洲大陸與北極點之間,是最接近北極又有人居住地區之一,包括中國北極黃河站在內的多國北極科考站也坐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