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鴴誠招「保鏢」,你要不要來?

2021-02-19 物種日曆

工作內容

1. 在研究區搜尋鴴鷸類水鳥的鳥巢,記錄鳥巢的位置和特徵,測量鳥卵的尺寸,監測巢的孵化狀態;

2. 設置紅外觸發照相機和溫度自動記錄儀,記錄孵卵行為和繁殖成功率;

3. 對部分鳥類實施捕捉,並進行測量、採集羽毛和血液樣品、環志後原地放飛;

4. 觀察和記錄鳥類的求偶、爭鬥、育雛等繁殖行為,獲取有關數據,並拍照和攝影。

工作計劃

野外工作將在4個研究地點同時開展,各地點概況及時間安排如下:

1. 渤海灣(河北唐山市)

野外工作時間:5月1日-7月31日

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內最重要的遷徙中停地,著名觀鳥勝地,候鳥的種類豐富、數量巨大,有國內已知最大的環頸鴴繁殖種群。

2. 雷州灣(廣東省湛江市)

野外工作時間:3月25日-6月25日

中國大陸的最南端,氣候溼熱,國內僅存的環頸鴴原生繁殖地之一,該種群為近年來才被重新正確認識的獨特亞種——白臉鴴。

3. 艾比湖(新疆博爾塔拉州)

野外工作時間:5月1日-6月30日

新疆第一大鹹水湖,位於準噶爾盆地腹地,湖畔是茫茫戈壁、時有風沙、夏季極度乾燥炎熱(最高超過40°C)。

4. 青海湖(青海省海北州)

野外工作時間:5月1日-7月31日

位於青藏高原的中國最大湖泊,海拔約3200 m,氧氣含量約為平原的七成,晝夜溫差大,溫度遠低於低海拔地區。

相關焦點

  • 環頸鴴,並不起眼的灘地奔跑者
  • 江西九江天氣晴好,環頸鴴繁殖孵化忙!
    2020年4月28日,江西九江,在九江市八裡湖的湖灘上,一群環頸鴴正忙著孵化幼鳥,每年4-7月為環頸鴴繁殖期。每年的4月初,環頸鴴都會飛到九江市八裡湖繁殖,八裡湖的沙石灘為它們提供良好的營巢場所。4月28日,江西九江,在九江市八裡湖的湖灘上,一群環頸鴴正忙著孵化幼鳥,每年4-7月為環頸鴴繁殖期。每年的4月初,環頸鴴都會飛到九江市八裡湖繁殖,八裡湖的沙石灘為它們提供良好的營巢場所。4月28日,江西九江,在九江市八裡湖的湖灘上,一群環頸鴴正忙著孵化幼鳥,每年4-7月為環頸鴴繁殖期。
  • 源來有愛——溫州濱海溼地的環頸鴴繁殖記錄
    環頸鴴(音heng),一種大小跟麻雀接近的、生活在濱海附近的水鳥,除了遷徙的個體,也有些環頸鴴會在本地繁殖。
  • 北紅尾鴝(qú)每年冬季「引吭高歌」 環頸鴴(héng)古靈精怪會玩...
    &nbsp&nbsp&nbsp&nbsp古靈精怪的環頸鴴&nbsp&nbsp&nbsp&nbsp溼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溼地,因此溼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在南京的一些沿江溼地裡,目前鷺鳥數量最多,白鷺、蒼鷺、夜鷺等,鷺鳥齊飛。
  • 野性貴州 有問必答丨它比你還愛美!身材嬌小卻擁有「大長腿」,每個...
    還有一類涉禽,被統稱為鴴鷸類,全世界有350多種,多數在海灘附近活動。今天要說的是一種小型的涉禽——環頸鴴,雖然它也有典型的「三長」,卻真算不上大長腳,畢竟個子太小,體長不過15釐米,但它的優雅姿態,卻別有一番風情。環頸鴴是遷徙鳥類,卻在有些地方變成了留鳥,不願意再長距離去遷徙,徒自消耗體力。
  • 防城港山心沙島驚喜發現環頸鴴寶寶破殼而出(圖)-廣西新聞網
    環頸鴴「小寶寶」破殼而出。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林霞 攝廣西新聞網防城港5月15日訊(通訊員 李林霞)日前,筆者在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山心沙島驚喜地發現,環頸鴴孵出了一窩環頸鴴「小寶寶」。當時,這窩小環頸鴴在山心沙島沙灘上,兩隻幼鳥剛剛破殼而出,小巧可愛。據悉,每年4-7月為環頸鴴繁殖期。
  • 誰來拯救「低頭族」?Fineck C智能頸環誕生
    用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如今的「低頭族」隨處可見,上班時間伏案工作盯著電腦,下班之後又盯著手機不放。骨科醫生表示,「低頭族」最先受傷的就是頸椎,嚴重的會導致頸椎病。針對這一問題,全球首款關愛頸椎健康的智能頸環誕生了,該產品名為Fineck C智能頸環,是由索瓦科技研發製造的,主打多彩時尚,健康舒適。
  • 《荒野大鏢客2》中國環頸雉雞怎麼樣 中國環頸雉雞介紹
    其中就有中國環頸雉雞,它是雜食性動物,它可以產出肉和羽毛,小編為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中國環頸雉雞圖鑑一覽,一起來看吧! 中國環...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玩家可以擊殺或者馴服它們。
  • 大自然的美麗饋贈,環頸雉雞養殖受人喜,夏季管理方式要注意
    小編在家人的不斷指導下,對於環頸雉雞的養殖有了一定的總結,現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第1步一定要注意環頸雉雞的水分管理。在夏季的時候,水分含量逐步的減少,那麼這個時候環頸雉雞身體內的水分消耗就會很大。
  • 動物學家告訴你
    他重點介紹了一種叫環頸鴴的小鳥,這種鳥主要是在沿海和內陸的溼地上活動,漂亮的雄性環頸鴴頭頂有著鮮豔的顏色。"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詐傷』行為。"劉陽解釋說,當他走近一個鳥巢時,正在孵卵的環頸鴴會突然緊張起來,然後它會離開自己的巢,趴在地面上抖動翅膀,似乎是在告訴它的天敵 " 我受傷了 ",誘導天敵把目標針對自己。環頸鴴媽媽偉大的母愛不僅體現在此。劉陽還觀察到,環頸鴴孵卵的時候,腹部總是溼漉漉的。原來它會先跑到海邊去洗一個冷水澡,然後用潮溼的腹部趴在鳥蛋上,給自己的鳥蛋降溫。
  • 綠會代表將應邀出席首屆「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鴴鷸類科學會議...
    首次鴴鷸類遷徙路線科學會議邀請到5位來自荷蘭、中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鳥類生態研究專家。其中,主題報告人包括著名鴴鷸類專家荷蘭瓦格寧根教授、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特尼斯·皮爾斯馬(Theunis Piersma)和復旦大學馬志軍教授等人。本次會議由韓國國家生態研究所主辦。
  • 印度環頸長尾小鸚鵡(玫瑰環長尾小鸚鵡)
    早在公元前200年,印度圈頸長尾小鸚鵡就一直被圈養。在印度,宗教領袖開始意識到他們清晰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之後,他們被視為神聖的生物。頸椎鸚鵡在富有的印度皇室成員的高度重視下,被關在裝飾籠子裡,並因其色彩和迷人的魅力而倍受讚譽。在1920年代,鳥類學家開始繁殖圈養的頸頸,隨著各種顏色突變的出現,鳥類的流行開始爆炸。
  • 「冬季到同裡來看鳥」!請你來識鳥、畫鳥、觀鳥!
    珠頸斑鳩白頭鵯秋 季九月,成群結隊的鴴鷸來溼地覓食、棲息,澤鷸、黑翅長腳鷸、林鷸、鶴鷸、金眶鴴等悠閒地在泥潭上踱步,遠處,白鷺、大白鷺、蒼鷺逐漸加入覓食行裡。十月,雁鴨陸續抵達,除了常見的斑嘴鴨、綠頭鴨、綠翅鴨、羅紋鴨等,還有罕見的針尾鴨、鴛鴦、花臉鴨和白眉鴨,荷花塘是它們的最愛,這裡有開闊的水域,又要密集的蘆葦遮蔽,是理想的藏匿和棲息地。
  • 環頸鸚鵡歸巢
    環頸鸚鵡歸巢 發布時間:2017-05-08 10:10:49
  • 黃頭側頸龜,要不要再來認識一下。
    黃頭側頸龜性格溫柔,經常被許多龜友用來和魚混養,形成相當絢麗多彩的造景。所以如果飼養的話必須要設置加熱棒。溫度最好在30度左右,龜在30度的時候生長速度、恢復速度、抗病能力是最強最快的。如果遇上停電,太冷的話,需要用毛毯之類保溫或者加入熱水,如果有條件的可以用發電機。當然溫度計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知道溫度的實測值。 2、水質方面也是非常關鍵的,保持好的水質。
  • 黃頭側頸龜,要不要再來認識一下.
    黃頭側頸龜性格溫柔,經常被許多龜友用來和魚混養,形成相當絢麗多彩的造景。
  • 3月下旬丹東觀鳥攻略來了!適宜的觀察地點……
    黑翅長腳鷸、礪鷸、濱鷸、環頸鴴、金眶鴴、翻石鷸等鴴鷸類涉禽的前鋒隊伍,抵達鴨綠江口溼地,還有大天鵝和翹鼻麻鴨等候鳥飛到這裡補充體能。預計本月下旬就可以欣賞鳥浪奇觀。這幾天滿潮時的潮高,低於620cm,沒有強南風的情況下,潮水不會完全覆蓋海灘,鴴鷸類鳥群會停留在水線和堤壩之間的灘涂上,遊客需要在寶華東路和寶華西路之間的海邊堤壩上安靜地等待,欣賞鳥群時間在滿潮點之前。鳥浪預計主要由斑尾塍鷸和黑腹濱鷸2個鳥種組成。適宜的觀察地點是:東港市寶華東路和寶華西路海灘(可以導航至東港市寶華東路)。
  • 鳥類調研:鴴鷸類大軍已經到達石家莊,繁殖季保護地鳥類又雙叒叕成...
    新朋友請關注老朋友請分享華北環境前線春季鳥類調研小組22日、23日趕赴石家莊黑鸛保護地進行調研,石家莊黑鸛保護地的各種野鴨群全部北遷,鴴鷸類大軍到達溼地。繁殖季節,大找到了另一半,天上、地下、水中、溼地中,又雙叒叕成雙成對……春季護飛行動:鴴鷸類大軍已經到達石家莊!
  • 波札那母獅捕捉環頸斑鳩 滿臉羽毛(高清組圖)
    原標題:波札那母獅捕捉環頸斑鳩 滿臉羽毛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3日報導,日前,攝影師史蒂文·斯德克霍爾(Steven Stockhall)在波札那的喬貝國家公園拍攝到一組母獅子捕捉環頸斑鳩的有趣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