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鴴(音heng),一種大小跟麻雀接近的、生活在濱海附近的水鳥,除了遷徙的個體,也有些環頸鴴會在本地繁殖。
它們的巢址會選在近水的開闊地,就在砂石地、幹泥地或鵝卵石灘上——
提到鳥巢,一般人印象可能是這樣的——
但很多在海邊繁殖的水鳥,它們的巢其實是這樣的——
海邊沒有樹木可以選擇,造物主已經為它們設定了程序,它們就把蛋下在稍凹的淺坑裡——
環頸鴴的巢和蛋,攝於靈崑
把巢築在地上有一個好處,雛鳥一孵出就可以滿地跑,但也有一個致命的風險,那就是當遇到人或其它動物如牛、狗等的靠近時,還不會飛雛鳥可能會被捕獵或踩踏。每當有危險靠近的時候,親鳥就會表現出極度的不安,當超過某種安全距離時,親鳥不逃反而會衝向危險,極力在入侵者面前表演受傷的樣子,以期引起對方注意而被引向另外的方位。
下面是擬傷表演視頻——
環頸鴴平時看到人很遠距離就會飛走,而此時的它們逆著本性極近距離靠近威脅,此情此景真是令人感動。有時面對它們眼神裡的焦慮和哀求,你只能離去而不敢停留太久。站在你前面這隻鳥雖然弱小,但你可以被它裡面的愛和犧牲所震撼。愛從何來?
如果相信這個世界只是分子隨機碰撞形成的而已,我們根本沒必要被各種所謂的愛和犧牲感動。因為愛與不愛沒有任何本質區別,尋求其中的意義也顯得很荒唐,甚至連有尋求意義的念頭都令人費解。
《魔鬼代言人》裡撒旦對凱文說:「愛,總是被誇大。按照生理學角度來說,吃一塊巧克力也能得到相同的感受。」 如果相信這世界是絕對隨機無序的產物,撒旦的話絕對在理,意義的追問也是沒有必要的!
如果相信這世界是從造物主的創造而來,這些愛和犧牲就有了一個高貴的起源,它們正彰顯了造物主當初設計的心意!
「上帝那看不見的特性,就是他永恆的大能和神性,其實從創世以來都看得見,是由他所造的萬物來辨認出來的。所以人沒有什麼藉口。」
——聖經.現代中文譯本.羅馬書一章二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