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量子計算系統,終於出現了,這次誰也沒想到

2020-09-14 財經要參

今天,一隻命運的蝴蝶,在合肥突然展開了它顛覆之翅!

這次看似不太起眼的翅膀扇動,卻很可能將在不遠的將來,引起山呼海嘯般的風暴!

剛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成果轉化企業,合肥本源量子公司宣布:

正式上線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悟源,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其水平同IBM的水平相當,甚至超過了IBM最初建立的雲平臺水平。

目前,本源量子正在研發下一代24比特超導量子晶片與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預計於明年底,推出60比特的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

是的,你沒看錯:中國第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終於出現了。

這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意味著我國的量子計算機正走出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

超導晶片

更讓人欣喜的是:「悟源」搭載的是本源量子第一代超導量子晶片夸父,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而該晶片的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另外24位的夸父晶片也即將部署到量子云平臺中。

「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

有人可能要說:奇哉!這臺量子計算機怎麼長得如此怪模怪樣的,層層包裹,藏在一個塑料桶裡?


親,你有所不知,這臺量子計算機,大概是由以下零部件組成的:容納處理計算的量子比特的加固室;液氦罐和其他低溫設備,使量子比特的溫度保持在絕對零度左右;以及電子裝置,用以控制量子比特的動作並「讀取」它們的輸出,還有連接這一切元素的電纜。


圖片中最顯眼的,是中間那個拋光的鋼製圓管,那是外面包住量子比特的保護殼。整個計算機一共有若干個外殼,一層一層地包住量子比特,目的就是用來保護它免受外界幹擾。

而這一切,新華社已經正式報導,說明「悟源」這一信息並非一廂情願的吹噓,而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是的,請記住今天這個日子:在這一天,中國量子計算,正式從科學研究走向工程實現,以前看起來遙不可及的量子計算機,一下子就逼近了我們身邊。

中國邁出了朝向量子計算大國的重要一步!

1、有人或許會問:量子計算機究竟有多牛?

舉一個例子:2019年推出的谷歌量子計算機,僅僅用了短短200 秒,就完成世界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花費1萬年所需的計算量,這可謂是一個堪稱「恐怖」的計算速度!

在舉個一個例子:要破解現在常用的一個RSA密碼系統,用當前最大、最好超級計算機需要花60萬年,但用一個有相當儲存功能的量子計算機,則只需花上不到3個小時

這僅僅是兩個小例子,但是管中窺豹,可以看出量子計算機的威力:在量子計算機面前,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傳統電子計算機,就相當於以前的算盤,顯得笨重又古老,分分鐘被降維打擊!


2、有人或許還會問:量子計算機為什麼那麼牛?

歸根結底,在於量子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所運用原理和路徑,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有傳統電子計算機的運算單元,一個比特在特定時刻只有特定的狀態,要麼0,要麼1。


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特有的「疊加狀態」,採取並行計算的方式,終極目標可以讓速度以指數量級提升。

這樣說,估計很多人都要暈菜了。要參君君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中國有一個寓言,叫「楊子見歧路而哭之」。楊朱聽說有一隻羊在道路分叉的地方走失了,不知道走哪條路去尋找,難過的哭了。傳統計算機解答問題也是這種套路:只能是先走一條路,然後再走另外一條路,做不到兩條路一起走。

量子計算機,則不一樣了,它可以像孫悟空變出很多個小孫悟空走不同的路一樣,搞平行計算。這就相當於,一臺計算機,一下子化身成千千萬臺臺計算器,同時開工做算術題。

從電子計算機飛躍到量子計算機,整個人類計算能力、處理大數據的能力,就將出現上千上萬乃至上億次的提升。


3、有人或許還要問:為什麼不是北上廣深,而是在二線城市合肥,搞出了量子計算的重大成果?

一句話:砸錢!砸人!

近年來,中國從上至下逐漸認識到了量子計算的巨大潛力。我國針對量子計算的投資、科研力度不斷加大。

三年前的2017年,中國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投資約1000億人民幣,這無疑極大推動了中國量子計算的發展。

而說起本源量子,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陌生,其實,這家成立於2017年的中國首家量子計算企業,在全世界量子計算領域,是一家響噹噹的牛企!

看吧,2019年11月,根據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本源量子以36件專利排名第十二位,稱為中國唯一入榜企業。


2020年5月,國際風險投資研究機構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單,本源量子更是成為國內唯一上榜的量子晶片製造商。

國家+科研人員+企業!

正因奮力追趕、合力攻關,才有了今天中國量子計算的重大跨越式發展!

這真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邂逅!

中國量子計算機的實際應用,來得正是時候:5G已經成熟並接近運用,大數據也在蓬勃發展,人工智慧來到了臨門一腳的關口。

奇點正在迅速到來。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將不斷迭代出更高級的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兩者之間將出現正向回饋:AI 會加速量子計算,量子計算也會加速 AI,發展的速度和斜率將一下子陡峭起來。

一個量子計算+人工智慧時代,將比我們曾經最激進的想像,帶來的影響要瘋狂得多:

1、徹底破解天道。正如畢達哥拉斯學派所言:萬物皆數,數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當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破解出上帝創造萬物背後深藏的底層密碼,各種事物的運行規律將豁然展現再人類面前,人類將因此掌握以前做夢也不敢想像的知識和能力。

2、徹底破解地道。社會運行產生的各種大數據,本來茫然如煙霞,無法梳理和分析。

隨著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到來,各種社會現象原本背後的數學邏輯,各種經濟大數據數據背後蘊藏的概率,都將被破譯出來,大數據將成為比石油更重要的資源。

3、徹底破解人道。生命科學家認為,生物體都是一套生化算法。無論是基因生長組成人體器官,還是各種人類感覺、情感和欲望的產生,都是由各種進化而成的算法來處理的。

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產生,這些算法將被徹底破解,人體內那些被稱為基因的23000個「小程序」,將能夠被重新編程,幫助人類遠離疾病和衰老,一種能力遠高於人類的超人,將因此產生。

看到這一點,你也許就清楚了:量子計算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將為人類社會帶來顛覆性的改變。誰先掌握了能夠實際應用的通用型量子計算機,誰就擁有了絕對優勢。

落後就要挨打!



有一種戰爭,不見血,不刺刀!卻比真刀真槍更殘忍---科技之戰,特別是基礎研究之戰!

基礎研究有多重要?聽聽任正非的聲音吧!前段時間,任正非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就是如何加強中國基礎科研和基礎教育,讓中國科技才能真正從量變升華為大質變、大突破!

任正非多次強調,華為在通信領域能夠處在世界的領先水平,主要就得益於長期在數學人才上的投入。他說了:「這30年,其實我們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的。」

而量子計算機,這正是未來二十年全世界最先進的基礎研究、最頂級的黑科技;這一切,正如英特爾公司負責人吉姆·克拉克形容的那樣:「量子計算可能是未來100年的計算技術。這有點像太空競賽,一代人時間裡出現一次。」

如果說,今年的大國科技競爭,核心是晶片;明天的大國科技競爭,核心大概率是量子計算!

這一切,就像本源量子創始人、中國科大教授郭國平說的那樣:「如果我們在通用量子計算的下一階段落後,這將意味著冷兵器和火槍之間的區別。

現在,基本上全世界的最頂級高科技公司,都在進行白熱化的攻關,爭奪,搶奪!!!尤其是美國的谷歌、IBM和英特爾公司,更是競相加快研究量子計算,以佔據先機,實現了所謂的「量子霸權」。

然而!今天,估計美國人不會想到:中國科學家團隊,終於這一最尖端的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與IBM、英特爾公司至少並駕齊驅、乃至技高一籌,長遠看將打破了美國人「量子霸權」的幻想。

今天,估計全世界都沒想到:中國,那個不起眼的中國!竟然後來居上,不但沒有在未來的量子計算大戰中掉隊,反而率先研發出來全球最先進的量子計算機,讓中國量子計算研究跑到了國際第一梯隊!

今天,估計任正非將高興到無眠:無論是量子計算機的巨大突破、量子衛星的翱翔太空,還是天宮二號的凌空一射、「神威太湖之光」的慨然登頂,一定程度上,都說明了中國基礎科研,雖然飽受西方壓制,但仍然奮力前行,不斷向著最高峰挺進!

看吧,雖然飽受美國打壓,一個個代表著中國民族力量,充滿中國風,中文命名的強大科技成果,仍然不斷出現在世界的舞臺中心。。。。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一刻,我們終於等到了。。。

中國,加油!中國科技,加油!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個讚,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相關焦點

  • 合肥爆「大料」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出現了
    這次看似不太起眼的翅膀扇動,卻很可能將在不遠的將來,引起山呼海嘯般的風暴!目前,本源量子正在研發下一代24比特超導量子晶片與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預計於明年底,推出60比特的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是的,你沒看錯:中國第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終於出現了。
  • 這次誰也沒想到
    目前,本源量子正在研發下一代24比特超導量子晶片與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預計於明年底,推出60比特的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是的,你沒看錯:中國第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終於出現了。
  • 超導量子計算實驗進展:動力學相變的超導量子模擬
    驕傲如費曼,也許想到,他還是需要一個小小計算器,才能獨力重構現代科學的大廈。不過很快他就改變了主意,八十年代初,費曼指出,經典計算機並不是一個解決量子問題的有效工具,世界是量子的,一個簡單的包含幾十個粒子的量子系統,就超越了經典計算機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所以我們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一個按照量子力學原理運行的計算機。
  • 超導量子計算雲服務平臺
    2020年9月12日,本源完全自主開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 KF C6-130)。量子計算雲平臺是連接用戶和量子計算系統之間的橋梁,經典計算向量子系統發起計算任務請求後,待量子系統完成計算任務後再以經典信息的方式返回給用戶,整個過程需要量子云平臺的協調中轉。為了讓更多的人體驗量子計算機,研究人員開發了量子計算雲平臺。
  • 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中新社合肥9月12日電 (記者 吳蘭)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12日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線發布。據介紹,這款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悟源是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也是中國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
  • 揭秘中國量子計算第一創企:院士坐鎮,晶片系統一起造
    就在兩星期前的9月12日,本源量子邁進公司成立第四個周年,同時重磅發布了全國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利用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用戶可以藉助手中的終端設備編寫程序,遠程使用量子計算機的算力,標誌著本源量子距離實現「推動中國量子計算事業產業化發展」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 本源量子加速推出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
    近日,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真實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云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2017年,IBM推出了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並向普通用戶提供量子云服務;2019年,IBM發布了全球首個商業化、高度集成的模塊化量子計算系統IBM Q SYSTEM ONE。通過這套工程化的量子計算系統,到2020年,IBM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18臺量子計算機,建立了多個量子計算研究中心。
  • 量子電路計算與超導計算,又稱量子退火或量子退相干
    量子計算之前在各個領域的表現如何?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技術研究員尤以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突出,中國科學院院士施堯耘將量子計算定義為:「具有超導電性和比原子結構稍弱的可量子加密學屬性,可量子解碼比特數量可能超過十億個的非接觸量子計算機。
  • 中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向全球用戶開放真實量子計算服務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2020年9月12日,本源完全自主開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自成立之初,本源量子就致力於讓量子計算機走出實驗室,努力建設工程化的量子計算設備,為眾多潛在行業提供探索量子計算的基礎條件,推進量子計算產業落地與工程化發展,真正為人類社會服務。
  • 首個國產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上線
    本報合肥9月13日電(記者常河)記者從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獲悉,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12日正式上線。該平臺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雲服務。據悉,「悟源」是一臺能夠脫離實驗室環境穩定運行的超導量子計算系統,也是中國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它能為內部的量子晶片提供可靠的製冷系統,也配置國產的量子測控系統。該計算機由位於合肥高新區的本源量子公司研發。「此次發布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阿里雲IBM的超導量子計算,到底是什麼個原理?
    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里雲宣布,11 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服務在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這是繼 IBM 後全球第二家向公眾提供 10 比特以上量子計算雲服務的系統。那麼經常提起的超導量子計算到底是怎麼運作的?超導量子計算被視為最有可能實現普世量子計算機的體系,在近十幾年內迅猛發展。2011 年加拿大的D-wave公司推出第一個商用的基於超導體系的量子退火計算機。
  • 國內首個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平臺向全球開放量子計算服務
    本源量子12日在安徽合肥正式上線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並基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面向全球用戶提供量子計算服務。合肥是中科院的基地。除了量子計算機以外,那裡還有還有可控合聚變裝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造太陽。
  • 國產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
    2019年10月23日,谷歌在持續重金投入量子計算13年後,成功摘取量子計算領域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在特定任務上,量子計算機可以大大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了。谷歌的階段性實驗絕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
  • 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商業化,量旋科技努力在超導量子技術上取得突破
    但他也同時指出,相比陸朝陽團隊發布的「九章」常溫光量子突破性論文,量旋科技則希望量子計算機從科研走向落地階段,落實到具體商業應用當中,尋求實現量子計算的產業化發展。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 揭秘中國量子計算第一創企!院士坐鎮,晶片系統一起造
    就在兩星期前的9月12日,本源量子邁進公司成立第四個周年,同時重磅發布了全國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利用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用戶可以藉助手中的終端設備編寫程序,遠程使用量子計算機的算力,標誌著本源量子距離實現「推動中國量子計算事業產業化發展」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 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上線,搭載6個量子比特處理器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正式上線其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悟源。基於該平臺,本源量子即日起將面向全球用戶免費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孵化,是國內首家以量子計算機為研發目標的企業。
  • 超導量子計算在強關聯糾纏體系的量子隨機行走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和彭承志等組成的超導量子實驗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範桁等理論小組,開創性地將超導量子比特應用到量子隨機行走的研究中。該工作將對未來多體物理現象的模擬以及利用量子隨機行走進行通用量子計算研究產生重要影響。這一重要研究成果於5月2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 超導量子計算進展:多體局域化遷移率邊界的量子模擬
    就量子計算本身來說,超導量子比特現階段已經達到幾十個的水準,但是距離解決具有實用意義的大數分解問題還顯得遙不可及,特別需要克服的困難有兩個:一是增加量子比特數,另一個是大幅降低錯誤率。現階段的研究目標可以選擇優先降低錯誤率或者優先增加量子比特數目。
  • 超導量子計算進展:多體局域化遷移率邊界的量子模擬
    就量子計算本身來說,超導量子比特現階段已經達到幾十個的水準,但是距離解決具有實用意義的大數分解問題還顯得遙不可及,特別需要克服的困難有兩個:一是增加量子比特數,另一個是大幅降低錯誤率。現階段的研究目標可以選擇優先降低錯誤率或者優先增加量子比特數目。
  • 我國自研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透露一個信號
    據光明網9月14日報導:我國自主研發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在合肥正式上線。並歡迎全球用戶來體驗。據報導指出:此次發布的雲平臺是由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了6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夸父KF C6—130,保真度、相干時間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不得不說,我國科學家們確實厲害,要知道,雖然這個線上平臺使用的是6比特的超量子晶片,但是,有了這一步的成功,才能考慮下一步實現24比特、60比特的超量子晶片。而這將是我國開啟量子計算全面運用的一個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