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口徑為7.62x51mm之後,FAL步槍陸陸續續有多個國家採用,生產FAL步槍的國家也有好多個,由於各國使用的圖紙版本有早晚,再加上各自的使用習慣技術要求,各國生產的FAL在整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有許多自己的小特點。
雖然比利時是FAL的母國,但最早將FAL選為制式步槍的卻是加拿大。加拿大是大英國協國家,度量衡使用英制,機械圖紙也採用英制尺寸、第三視角繪製,而比利時原廠的圖紙是按照公制尺寸、第一視角繪製的,所以加拿大在拿到FAL圖紙資料後無法直接生產,而是花了約18個月時間將公制、第一視角圖紙轉變為英制、第三視角圖紙,這也是採用英制的國家生產FAL必備的步驟。由於兩種圖紙各有一套技術標準,所以英制FAL和公制FAL零件不能互換。
加拿大C1A1和C2A1
加拿大是第一個將FAL作為軍用制式步槍的國家,1954年1月北約確定7.62x51mm彈為北約標準步槍彈,當月加拿大就從比利時FN廠訂購了2000支原裝進口FAL。加拿大對這2000支FAL進行了野戰測試,為FAL的國產化做準備。1954年6月,加拿大從比利時正式獲得了FAL步槍生產許可權,最終於1956年正式投產加拿大版FAL,命名為C1步槍,後又以英國L1A1為藍本改進了擊針設計,命名為C1A1步槍,大量生產的是C1A1。C1A1的投產為英制FAL積累了經驗,許多特徵也被保留到英制FAL上。
加拿大C1A1步槍
C1A1使用木製槍託和護木,英制FAL常見的鳥籠式槍口消焰器,摺疊拉機柄,但沒有英制FAL常見的,槍機框側面的波浪形排沙槽,而且有其他英制FAL所沒有的空倉掛機功能。由於加拿大緯度較高,大片國土位於寒帶,C1A1的扳機護圈可拆卸,換用大型冬季扳機。
因為C1A1定型較早,採用的是FAL較早的圖紙,所以帶有一些早期FAL的設計特徵,比如機匣蓋頂部是開放的,帶橋夾插槽,可用橋夾壓彈。
加拿大C1A1步槍機匣蓋頂部敞開,有橋夾插口,可用橋夾裝填。
如果是C1的原型槍,這個橋夾插槽還不大一樣,除了拋殼窗後方有一個固定點,前方還有一個固定點,可使用一種馬蹄形彈夾壓彈,到量產槍階段這個特徵取消了。
C1的原型槍,拋殼窗前方還有兩個突出的固定點,可使用一種馬蹄形彈夾。
C1原型槍可用馬蹄形彈夾壓彈
C1A1另一個標誌性特徵是採用可摺疊的圓盤覘孔照門,照門豎起後有一個小圓盤可旋轉,露出不同高度的覘孔,對應不同的表尺射程,這也是C1A1和其他國家FAL所不同的地方。我國88式狙擊步槍的備份機械瞄具也採用類似的照門,不知道是不是參考了C1A1。
C1A1可摺疊圓盤覘孔照門
由於7.62x51mmNATO步槍彈威力太大,連發射擊很難控制住槍,為此加拿大C1A1乾脆放棄了連發功能——雖然發射機構本身有連發所需的零件,但快慢機柄帶有一個凸角,會觸碰機匣側面凸起的稜,無法旋轉到連發位置,這種在快慢機柄上限制連發功能的做法在英制FAL步槍上很常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FAL都做了類似限制,使英制FAL變成了半自動步槍。但加拿大海軍裝備的C1D、C1A1D則保留了連發功能,它們的快慢機可以轉到最前方的連發檔。
另一個C1A1的細節是,它的機匣解脫卡榫是豎直的,解脫時向後扳動,上機匣就可向前撅開。豎直的機匣解脫卡榫也是早期型FAL的特徵,後由於使用者發現射擊時的後坐力有可能導致該解脫卡榫前後晃動,撞擊機匣側面凸起後反彈,導致機匣意外撅開,所以較晚生產的FAL將機匣解脫卡榫變成水平布置。
C1A1的快慢機(圓圈中)尾部有一個凸起,會頂住機匣凸稜,所以無法轉到前方連發位置,只能半自動射擊;機匣解脫卡榫(方框中)是豎直的,向後扳動解脫機匣。
加拿大除了引進生產FAL步槍型即C1A1,還引進生產了FAL輕機槍型作為班用支援武器,叫C2,改進擊針後叫C2A1,大量生產的是C2A1。C2A1的槍管加重加長,取消了護木,兩腳架摺疊後腳架上的兩片護板充當護木,標準彈匣容量從步槍型的20發提高到30發。
C2A1輕機槍,兩腳架收起後,腳架上的兩片護板充當護木
使用C2A1輕機槍的加拿大士兵,槍上裝的是30發彈匣。
C1A1步槍和C2A1輕機槍在加拿大軍隊中一直服役到1984年,隨後分別被C7步槍(加拿大生產的M16A2)和C9輕機槍(加拿大生產的Minimi輕機槍)取代。
英國L1A1
英國在放棄.280英寸EM-2步槍後轉投FAL門下,在正式引進生產許可之前,英國先從比利時FN公司採購了一批FAL步槍裝備部隊試用。這些槍是按照比利時公制標準生產的,採用木質槍託、護木和提把,固定式拉機柄,由於FAL的拉機柄是非隨動的,為此還在拉機柄後方裝了一個輔助推柄。
這批公制FAL有兩種,一種使用機械瞄具,帶覘孔的遊標在傾斜的標尺版上前後滑動調節表尺射程,機匣蓋頂部敞開,有橋夾插口,稱為A型或X8E1;另一種採用EM-2步槍上那個無倍率光學瞄準鏡,機匣蓋頂部封閉,無橋夾插口,稱為B型或X8E2。A型和B型都有空倉掛機功能,並且都保留了全自動射擊功能。
英國出版的FAL步槍說明書,描述了A型和B型的區別。
A型可用馬蹄形彈夾直接壓彈裝填
這批公制FAL在英軍中試用了一段時間,為英軍積累了使用保養FAL步槍的經驗,並反饋到英國兵工部門,為之後國產化FAL做準備。1957年,英國開始生產國產化的FAL,命名為L1A1 SLR,即L1A1自動裝填步槍,沒錯,「吃雞」裡那個SLR就是它了。值得一提的是為感謝二戰時的解放者,以及在研發FAL原型槍時英國做的大量工作,FN免除了英國的專利費用,英國生產L1A1是免費的。
早期生產的L1A1仍使用木製槍託、護木和提把,後期改為黑色尼龍件,由於7.62x51mmNATO彈威力太大,英軍認為保留連發功能沒多大意義,還浪費彈藥,所以量產型L1A1取消了連發,快慢機被限位,只能撥到單發位置,變成了半自動步槍。另外L1A1的拉機柄改為英制FAL常見的摺疊式拉機柄。
早期生產的木製槍託、護木、提把L1A1
後期生產的黑色尼龍槍託、護木、提把L1A1
英制FAL的摺疊拉機柄(這是加拿大C1A1)
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期間,英軍試用的公制FAL在風沙條件下出現較多卡殼故障,事後研究表明,卡殼的主要原因是細小的沙塵從拋殼窗進入機匣,恰恰FAL的機匣和自動機設計得非常緊密,缺乏容沙排沙空間,沙塵排不出去就卡住了槍機。考慮到當時英國在中東地區還有多個殖民地,為改善FAL步槍在風沙環境下的可靠性,英國產L1A1在槍機框側面增加了標誌性的W形排沙槽,以便沙塵排出,這個設計也被除加拿大C1A1以外的其他英制FAL步槍模仿借鑑。
L1A1拋殼窗特寫,可看到槍機框側面有W形排沙槽。
也許是為了提高防塵性能,L1A1取消了FAL的空倉掛機功能,防止在風沙環境下拋殼口敞開進沙,這也被除加拿大C1A1以外的英制FAL步槍所繼承。
加拿大引進了FAL輕機槍型,但英國沒有引進,因為英軍制式輕機槍是改7.62x51mm口徑的布倫輕機槍,即L4A1輕機槍。
L1A1步槍在英軍中服役時間很長,從1957年一直用到1980年代,跟隨英軍轉戰全世界,還參加了英阿馬島戰爭,有趣的是這場戰爭中英、阿兩軍的制式步槍都是FAL,只不過阿根廷軍隊使用的是公制FAL。從1980年代起,L1A1逐漸被5.56mm口徑SA80槍族取代,但直到1991年海灣戰爭,參戰英軍的後方單位仍有使用L1A1步槍的。
1972年8月,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親英團體在遊行,周圍有持L1A1步槍的英軍護衛。
馬島戰爭中的英軍,裝備的都是L1A1步槍
澳大利亞L1A1
澳大利亞生產的FAL步槍也叫L1A1,與英國本土生產的幾乎完全一致,只是槍託、護木等採用澳大利亞本國木材製造,槍機框上也有W形排沙槽,快慢機也有限位,只能半自動射擊。
澳大利亞L1A1步槍
除了步槍型,澳大利亞還引進了FAL輕機槍型,叫L2A1,與加拿大C2A1大同小異,但表尺是前後推拉的覘孔表尺,不是加拿大C2A1的圓盤表尺。
澳大利亞L2A1輕機槍
L2A1槍機框特寫,有英制FAL標誌性的W形排沙槽。
L2A1的表尺與加拿大C2A1不同,圖中還能看到快慢機沒有限位凸角,可轉動到最前方的連發位置。
別看澳大利亞偏安一隅,實際是西方的忠實打手,參加對外軍事幹涉方面特別來勁,有強烈的紅脖子自由衛士蠻勁,又土又橫。美軍全面介入越南戰爭後,澳大利亞也甘當馬前卒,隨美軍一同衝進越南叢林與「越共」作戰。在越南叢林戰場上,又長又重的L1A1本來並不好使,但澳大利亞官兵卻對其非常信任,認為7.62x51mm子彈威力足夠大,一槍打倒一個,這與M14步槍的惡評如潮形成鮮明對比。
越南戰場上使用L1A1步槍的澳軍士兵
因為L1A1畢竟太長太重,又是半自動,為此澳軍官兵對部分L1A1進行戰場改造,加裝前握把,切掉快慢機凸角,可撥到連發位置潑水,變成全自動武器,還有是將L2A1輕機槍截短槍管,拆掉兩腳架,加裝美國XM148榴彈發射器。這兩種戰場改裝版FAL有個粗俗的名字「the Bitch」,碧池。碧池較多出現在澳軍偵察巡邏隊手中,用於敵後滲透作戰。
加裝前握把的「碧池」
澳軍偵察巡邏隊,左2士兵用的是L2A1輕機槍改裝的「碧池」,加掛了XM148榴彈發射器。
澳軍使用L1A1和L2A1的時間也很長,一直用到F88,即澳大利亞版AUG服役才從澳軍中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