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問天上有多少顆星星?7歲孩子回答後,孔子決定拜他為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縱觀孔子的一生,會發現他有很多位老師,其中還有個七歲孩童,你是不是也在想,孔子為何要拜他為師呢?
一次,孔子在乘車遠遊的時候,路過了一個名叫舊關村的地方之後,遇到一個孩子蹲在地上畫畫,為了不打擾他,孔子就選擇了繞過去,不曾想,那個孩子卻不高興了。說道:你為什麼放著城池不過,繞行過去了。孔子細看後發現,原來這孩子畫的竟是個城池。於是回答:我看你畫的十分的好,怕把這些給踩壞了。小孩兒卻說:城池就是讓人通過的,要不然還有什麼用呢?
簡單的幾句對話,卻讓孔子覺得他很聰明,就接著問他,你畫在地上的城池這麼小,我怎麼能通過呢?孔子的提問,讓小孩子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城池確實小了。於是他就急忙拿起小畫筆,便畫了一個超大號的城門。後來,孔子又和他玩起了腦筋急轉玩的遊戲。
小孩問孔子:鵝的叫聲,為什麼特別的響亮。孔子回答:因為鵝的脖子十分的長,所以他的叫聲才那麼的響亮,但小孩卻不這麼認為,還說井裡的青蛙沒有脖子,它的叫聲也十分的響啊。當孔子問他天上有多少顆星星的時候,小孩不假思索的說:空中有一天一夜的星星。
經過了幾個回合的較量,孔子是發自內心的敬佩這個七歲孩子的機智,所以當場就決定拜他為老師了,這個孩子的名字叫項橐,後來還被世人尊稱為「聖人之師」。當然這個聖人就是指的孔子,不管怎麼說,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回答出那樣的問題,頭腦也是很聰明的。聰明的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