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出可實現自擦除的半導體記憶材料

2020-10-07 cnBeta

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自擦除記憶體,可用於阻止假冒電子產品或對運輸途中被調包的貨物發出警報。晶片採用的新材料可以暫時儲存能量,並改變其發出的光的顏色。幾天後,存儲器就會自我消除,並可以在需要時隨時使用一束藍光擦除。

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帕拉格·迪奧塔雷指出,檢測設備是否被篡改具有挑戰性,因為這些設備可以正常運行,但可能向第三方發送信息。如果有人打開設備安裝監聽設備或其他物品,主人就能通過印在設備內部晶片上的自擦條形碼得到通知。類似的條形碼可以放在集成電路晶片或電路板上,以證明設備沒有被打開或更換內部元件。

條形碼可以被寫入設備中,作為一種軟體授權密鑰的硬體模擬。科學家們用三個原子厚的半導體層疊加在基於偶氮苯的分子薄膜上,製造出了這種自擦除晶片。偶氮苯是一種在紫外光反應下會收縮的分子。

這種收縮會使分子牽動半導體,進而使其發出波長稍長的光。要想閱讀印在晶片上的信息,需要有人用合適的光線來觀察它。參與該項目的一位研究人員對這一突破感興趣,因為它可以作為自擦拭的隱形墨水應用於發送秘密信息。

被拉伸的偶氮苯可以在黑暗中自然釋放其儲存的能量,時間約為一周,暴露在熱或光下可以縮短時間。如果存放在寒冷黑暗的地方,這個時間跨度可以延長。

相關焦點

  • 陳根:自擦除防偽晶片,技術下的技術較量
    文/陳根被篡改的假冒電子產品在市場層出不窮,而除了相關部門的監管,用技術克制技術則是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人員努力的方向。近日,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自擦除晶片,當晶片暴露在光線下時,它會擦除上面列印的信息,清楚地表明有人打開了盒子,這將幫助阻止假冒電子產品,或者在敏感貨物被篡改時發出警報。
  • 毒癮記憶可以被「擦除」嗎?
    此外,通過抑制其中一條通路,研究人員成功消除了小鼠成癮的關聯記憶,阻止了復吸行為的發生。而將這些神經元連接起來並傳遞特定信息的,就是神經通路,大腦行使學習、記憶等各種功能就是通過這些神經通路的網絡電信號活動來實現的。
  •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創造出突破性的機器人織物
    耶魯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宣布,在他們所謂的機器人織物方面取得了突破。這一突破可能會帶來一些創新,比如自適應服裝、自動部署的庇護所或輕量級形狀變化的機械。Rebecca Kramer-Bottiglio教授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機器人織物,其特點是具有致動能力、靈活性、透氣性、小的存儲足跡和輕量級。研究人員設計的作品可以從一塊平面織物變成一個站立的承重結構。該團隊還展示了一個可穿戴的機器人止血帶,以及一個可以收起可部署織物翅膀的小飛機。研究人員專注於將功能性材料加工成纖維形態,使其能夠集成到織物中,同時保留其優勢性能。
  • 透明標籤:用光線讀、寫、擦除信息!
    擦除信息的新方法。(圖片來源:Frederik Mayer/KIT)(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的「缺陷」,創造出無法複製的、原子級的唯一標識。近日,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教授 Sebastian Reineke 領導的物理學家團隊開發出一種在完全透明的塑料薄片中讀、寫、擦除信息的新方法。他們的創意被發表在著名的在線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 研究人員開發出超高性能金屬氧化物材料
    等離子體材料廣泛應用於顯微鏡、傳感、光學計算和光伏等領域。最常見的等離子體材料是金和銀。其他一些材料也表現出類似金屬的光學特性,只是在有限的波長範圍內表現不佳。近年來,人們在尋找除貴金屬以外的高性能等離子體材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 德國科學家開發出可擦除的神奇3D列印墨水!
    【PConline3D列印資訊】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墨水。這種墨水主要用於直接雷射寫入,它是一種生產納米級結構的增材製造工藝。據開發人員介紹,現在他們可以反覆擦除和重寫大至100納米的微型結構。
  • 研究團隊利用鐵電極化場對低維半導體材料精準摻雜並構建多種電子...
    近年來,新型低維材料出現,其獨特結構和奇異物性備受關注,已在電子和光電子器件等領域顯現出其潛在的價值。通過元素摻雜來調控半導體材料載流子類型及濃度是構建半導體功能器件的物理基礎。具體到新型低維半導體材料,如何實現對其載流子的精準調控,同樣是實現其豐富功能器件的必經之路。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與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的相關團隊通力合作,提出了利用非易失性的鐵電極化場對低維半導體材料的精準摻雜的新方法,並運用該方法構建了多種新型功能的電子和光電子器件。
  • 科學家發現了新型的半導體熵穩定材料
    最近,密西根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研究人員利用熵來穩定新型的半導體材料,這種材料基於高熵硫族化物合金,這一發現為在功能應用中廣泛採用熵穩定半導體的方法。熵是一種量化材料無序程度的熱力學量,它已被用來通過以混合每種成分來合成從高熵金屬合金到熵穩定陶瓷的大量的新型材料。
  • 德國研發出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
    近日,德國西南部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該創新專注於直接雷射寫入:一種3D列印技術,生產具有精確定義特性的微米尺寸結構。根據KIT宣稱,現在可以重複擦除和重建高達100納米(一納米對應於百萬分之一米)的小結構。
  • 陳濤、劉明傑:瞬態螢光水凝膠用於多級信息加密-解密-自擦除
    隨著可列印墨水、可擦寫基底等信息存儲材料的出現,安全碼、全息防偽、螢光識別等信息加密-解密方法的發展,虛假信息、隱私洩露等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未經過適當處理的解密信息存在二次洩露的危險,因此,亟需設計並製備能夠在信息解密後對其進行及時銷毀的先進信息存儲設備,來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 研究人員用半導體材料成功模仿了神經元
    來源:內容編譯自「unite.ai」,謝謝。計算機晶片是人工智慧(AI)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功能強大的小片段是自動圖像識別的基礎,並部分負責教會機器人如何進行某些活動,例如步行。隨著AI技術潛力的不斷增長,當今的計算機晶片必須既功能強大又經濟實惠,但這是很難完成的事情。
  • 界面自組裝的可拉伸橡膠半導體薄膜及橡膠電路
    其中橡膠狀半導體材料在大拉伸應變狀態下仍能保持優異的電學性能,是實現柔可拉伸電子電路多功能化集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具有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並且可以大面積生產製備的橡膠狀半導體材料。如何成功的製備出這種半導體材料一直是可穿戴電子領域長期存在的一個巨大挑戰。
  • 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與UDC合作開發低成本柔性OLED照明系統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與OLED製造商Universal Display Corp.合作.(UDC)開發一種低成本的卷對卷(R2R)工藝,製造用於普通照明的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器件。研究人員將展示可靠的封裝
  • 寧波材料所陳濤/北航劉明傑合作《Angew》:在瞬態螢光水凝膠用於多級信息加密-解密-自擦除方面取得進展
    隨著可列印墨水、可擦寫基底等信息存儲材料的出現,安全碼、全息防偽、螢光識別等信息加密-解密方法的發展,虛假信息、隱私洩露等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未經過適當處理的解密信息存在二次洩露的危險,因此,亟需設計並製備能夠在信息解密後對其進行及時銷毀的先進信息存儲設備,來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 哈佛大學開發形狀記憶材料
    近年來,形狀記憶材料的應用數量呈指數增長。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可穿戴設備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公司都顯示出對可定製聚合物的需求增加,並且比現有聚合物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最近在該領域進行了研究,但是開發一種既可定製又可生物相容的材料仍然是一個挑戰。近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3D列印材料,該材料可以預先編程為具有可逆的形狀記憶功能。
  • 國外研究人員創造出更容易記憶的字體
    據外媒報導,墨爾本理工學院(RMIT)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實際上使閱讀困難但因為心理學更容易讓人記憶的字體:Sans    Sans Forgetica 字體比大多數字體要更難閱讀,這是閱讀在Sans Forgetica中格式化的信息時,這種難以閱讀會欺騙大腦使用「更深層次的認知處理」,從而促進記憶被更好地保留。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類似羊毛的形狀記憶材料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宣稱其已發明了一種類似羊毛的新型纖維面料,特點是能夠改變和記憶形狀。(來自:Harvard)據悉,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們
  • 研究人員開發出製造膠體鑽石的方法
    這些結構-微小材料的穩定,自組裝形式-具有使光波在計算中像電子一樣有用的潛力,並有望在許多其他應用中使用。但是,儘管膠體鑽石的想法是幾十年前提出的,但是沒有人能夠可靠地生產出這種結構。到現在。紐約大學丹頓工程學院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教授,紐約大學物理學教授戴維·派恩(David Pine)領導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以可靠地自組裝成金剛石形式的膠體,從而可以實現廉價,可擴展的生產這種結構的製造。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由密西根州立大學的Changyong Cao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特殊的列印技術和創新材料製造了可拉伸的儲能設備。該設備可用於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使其變得更加靈活、舒適和可靠;也可以用於智能紡織品,以監測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生命體徵;還可以用在電子皮膚上,為使用假肢的人恢復一些觸覺;甚至可以用在智能植入物上,跟蹤患者的健康狀況。儲能設備中的一個關鍵構件是一種被稱為超級電容器的組件,它利用電化學原理像電池一樣進行充電和放電,但速度要比電池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