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揚州市科普公益創投驗收合格項目公布,寶應縣安宜鎮北河社區《科普助力綠色生活》等20個科普公益宣傳項目首次評出,這也是揚州市2020基層科普行動計劃扶持項目。
什麼是科普公益宣傳項目
為了進一步推動基層科普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作用,提升公民整體科學素質,全市各社區、村、各學會(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各社會組織等基層單位圍繞公共安全、疫情防控、健康保健、科技創新等主題,按照項目要求開展各類公益科普宣傳活動,群眾喜聞樂見,項目效果明顯。
如何申報該項目
關注揚州市科協網站(http://kx.yangzhou.gov.cn/)通知通告欄,對照要求填寫《揚州市科普公益創投項目申報書》,報所屬縣市區科協匯總後上報。如所在地未設立科協組織,可直接上報至市科協普及部。經審核立項、項目實施、實地考察、專家評審、網絡公示等環節,該項目完成並驗收合格後,獲得「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資金扶持,2020年每個項目資助1萬元,項目總數二十個。
來看看部分2020年揚州市科普公益宣傳項目案例
1、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青少年心靈生態教育」
該項目開設「廖家溝(戶外)江豚自然學校」,帶領青少年走向戶外、走進自然。組織揚州大學動物學院專業大學生進行水質檢測和江豚環境DNA水樣檢測,摸清江豚活動軌跡,科技化推動江豚保護宣傳。對接長江十年禁漁,轉產漁民長江巡護,將捕魚人改變為護漁人,提升江豚保護工作質態。組織志願者統計長江航運船舶流量頻率,向政府提供數據支撐。組織大學生夏令營,邀請生物、農學專家授課,以「自然農法」的減少農藥用量、不施化肥的自然農業科研實踐為抓手,減少農田排水汙染,從源頭上築起綠籬笆保護長江水環境,推動「江豚生態經濟」理論的實際落地,探索「野生動物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同步」的揚州生態發展模式。
2、揚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應急科普知識普及和宣傳活動」
該項目圍繞新冠病毒防控、防震、防溺水、防火災等主題,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應急科普知識宣傳。深入石橋社區、安平社區、渡江社區、丁夥鎮、維揚實驗學校等社區、學校開展活動11場,參與人數1300人次。將防疫知識、地震預防等6個科普宣傳材料製作成美篇,通過揚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等網站、微信、QQ群推送。針對青少年特點,創新運用七巧科技形式開展防疫知識科普宣傳,並納入全市模型競賽,將培養動手、動腦等科技教育手段和科普活動與科普知識有效結合。
3、揚州市艾科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來社區-社區中的垃圾分類回收及其利用的研究」
該項目從「提出問題-科學調查-確定選題-查閱資料-諮詢專家-走訪調查-實地考察-問卷調查-數據分析-解決辦法」這一系列過程,以孩子為主導,通過垃圾分類問卷調查及統計、現場撿拾垃圾分類實操、科普擺攤、垃圾變裝科學秀等10場新穎有趣的活動,帶領青少年從室內走到室外、走向戶外、走進自然,從室外再回歸室內進行資料查閱,製作模型,帶動家長從而帶動社區帶動居民或者更多的人去關注我們的地球,讓「愛護環境、促進重生」的環保理念成為自覺行動。
艾科思宣傳畫
4、寶應縣安宜鎮白田社區「鄰裡一家親·科普進千家」
社區利用資源優勢和人文優勢,全力打造「鄰裡一家親·科普進千家」這一品牌科普活動,宗旨是「普及科學生活知識,建立科學生活方式」,開展科普安全知識進社區、健康教育「五進」集中宣傳月、「創意科普、益智六一」、微電影進小區等活動,讓居民科學文化素質「在教育中提高、在學習中充實、在宣傳中促進、在環境中陶冶、在參與中養成」。
5、高郵市界首鎮衛生院「『六位一體』架構農村糖尿病科普新平臺」
該項目一是科普方向堅持中西醫並重。充分發揮醫院中醫特色,利用中醫元素結合西醫聯合開展糖尿病防治工作。二是科普團隊實現縣鄉村一體。借力醫共體上級醫療機構優質醫療資源,邀請糖尿病專家開展教學查房、門診義診跟學,提升醫院糖尿病整體防治水平。三是科普科目聚焦農村糖尿病。探索「兩篩三防」管理模式。通過標準化糖尿病併發症篩查工作站建設,構建多維度的糖尿病防治體系,初步建立可複製的農村地區糖尿病「兩篩三防」管理模式。四是科普形式融入家庭醫生新概念。探索首診+點單式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新模式。五是構建更加穩固的契約關係,提升患者獲得感和自豪感。六是科普能效助推慢病專科再發展。立足特色科室創建,尋找基層醫療機構慢病管理特點,配置科室特色發展,爭創揚州市特色科室。
活動現場
6、邗江區楊廟鎮趙莊村「綠趣童遊」
該項目由3個子計劃共同組成,分別是:助學計劃(關愛留守兒童-希望村塾);助農計劃(農耕活動體驗、城市居民回歸鄉村);助園計劃(環保園區項目落地、環保教育實踐基地推廣)。針對各個年齡段青少年的知識結構,進行各種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專題講座,並通過實地體驗、手工等方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到科普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為社會進步,國民科學素養的提升貢獻力量,體現自身價值。
7、江都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科技入戶項目實施」
該項目針對「農業科技人員找不到服務對象,農戶找不到農業科技人員」現象,通過區老科協農業分會及各鎮分會組織當地農業老科技工作者,實地對種養大戶察看了解,籤約結對,建立工作網絡,並運用多種聯繫方式,開展農業科技服務。目前項目已輻射至全區13個鎮,已有44名老科技工作者聯繫98戶種植養殖大戶,提供糧食、花木、蔬果、水產、生畜、家禽養殖農業種養技術服務,舉辦農技培訓班44期,培訓農民3850人次,解決技術難題87個,扶持種植戶26戶,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55項。共創建3個區級、2個市級、2個省級科技示範基地。
8、儀徵市心理協會 「心理知識普及節目」
該項目針對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身體亞健康等可能引發的種種心理問題,自2020年4月17日開始,每周五派出心理諮詢師前往融媒體中心參與每期40分鐘的訪談諮詢節目,通過主持人和談話嘉賓及觀眾的互動,在親子教育、婚姻家庭、人際交往、人格障礙等方面的交流,營造關注心理健康,愛護心理衛生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公眾身心健康水平,傳播心理學知識,目前已完成30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