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在於折騰,有條件的折騰,沒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折騰,有時候明知道是"吃飽了撐的",但我們仍樂在其中,養魚豈止於養哉!當然啊,大家折騰的也別太過分,引起家庭矛盾就大發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1.5*0.5*0.9龍魚缸製作的全過程,魚缸集成了打氧加熱造浪排汙等功能控制,缸體採用12mm的超白玻璃、底濾槽使用4mmPVC高強度密度板和8mm的浮法玻璃,整體效果如下。
模仿一些成品缸的設計,增加了打氧加熱造浪排汙等功能控制,方便日常維護!
由於玩家家裡是做PVC高強度板材加工的,所以底濾沒用玻璃粘接,而是選擇PVC板材做主體,正面用浮法玻璃。電腦設計車床開始下料,有這些設備還不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
在PVC板材粘接時,拐角處用了高強度邊角固定防止炸邊。
膠水用的是速幹膠,近3個小時才粘完,由於樓主第一次做底濾比較小心,手藝看起來還是不錯滴!右邊的結構是為增加乾濕分離用的!等膠幹了以後,就可以打磨噴漆了。
打磨噴漆
因為要增加排汙功能所以每個濾槽都要製作排汙擋板,四塊擋板打孔花了一個多小時,順便把乾濕分離盒做出來!
安裝排汙擋板、乾濕分離盒、排汙管後是這樣子的。
開始製作魚缸底架,底架的材料樓主沒特意說,看起來像是方體鋼管焊接,噴漆後的樣子如下,刷的紅色防鏽漆。
然後開始製作下水溢流,下水溢流完成後是這樣子的。
實際運行的效果,工作原理是水流從三重溢流區被引入右側這個矩形的儲水區,然後通過溢流進入左側的水籃,最後滴流到乾濕分離盒中,右側這個儲水區也相當於一個沉澱倉了。
底濾部分基本完成、魚缸底座處理包邊、加面後的效果如下
然後開始粘缸,由於第一次沒經驗,所以請的師傅幫忙,一百塊RMB,正好觀摩學習下。
組建魚缸和底座,並貼好壁紙
接下來開始設計集成功能,底濾四個倉從左到右依次為水泵倉,生化倉,生化倉、微粒沉澱倉、微粒沉澱倉上邊是乾濕分離盒。每個倉加打氣管和排汙管,水泵倉放加熱棒。造浪泵的電源、水泵電源、打氧泵電源都引入集成控制開關。
做完這些,整個魚缸基本完成了,來看下整體
運行後的樣子
底濾的樣子
最後附上材料清單
到這裡,整個魚缸的製作過程基本完成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和啟發!
每天分享一篇養魚小技巧,有需要的魚友們可以點擊關注松仔!大家相互探討,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