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2019年,地球上最慘澹的一次災難,那一定是燒足了三個多月的澳洲森林大火莫屬。足足超過了18.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數十億的動物失去了家園,也有34人,在期間失去了生命。
澳大利亞的黑色夏天,給藍色星球捅了重重一刀!即便是現在,過去了整整一年了,依舊是心有餘悸。
但比起數據的羅列,衛星圖像更能真實地反饋災難的情景,特別是澳洲航天地理空間情報分析公司,披露了兩張,在新南威爾斯州的衛星圖片。圖一,是在森林大火發生之前的情形。
圖一
光從衛星上空,都能感受到這片土地是如此的綠意盎然、大地處處露著生機勃勃,躍然圖像都是欣欣向榮的跡象。
可森林大火,燒毀這一切後,衛星馬上用高倍攝像頭,記錄下真實的畫面。圖二,這時候已經是2020年初,火已滅了,但在地球上,還是留下了一道道讓人觸目驚心的傷疤。
圖二,大火後的傷疤
大量的植被消失殆盡的同時,過去那些人為建設的基礎設施,同樣是損毀嚴重,能直觀地看到損失情況讓人心痛不已。但,這些真實的圖片與數據,給我們很好警示時,也似乎告訴人們,衛星遙感觀測技術,在不久的未來,對森林大火的監測,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它,已經展現出非常高的技術價值,突破它的瓶頸,當火災季節再度來臨時,我們會多了一個很犀利的武器。
南海岸的 Mogo,火災季節前後的衛星圖對比
當然,這些技術並非靈丹妙藥,要想根治森林山火,還是需從預防做起。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官方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衛星遙感觀測,或許會更加經濟、時效和划算。
現在它最大的瓶頸問題,是像素方面。專業的地理衛星觀測,與民用商業基地有明顯的差異,比如谷歌地圖,它的解析度大概是每像素對應著實際30~250米的實際地理範圍,而如今專業級的地理空間衛星,可以將像素精確到1.5米以內,換言之在2米範圍內發生的火災,衛星幾乎可以實時觀測到的。
一旦真正發生火災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數據迅速下判斷分析,並有預警有策略地布控,以防災情的升級。
不過,這些數據與觀測,也並非毫無漏洞。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太空人克裡斯蒂娜 · 科赫,在國際太空站所拍攝的一張圖片,並分享到推特社交媒體時,引起了一陣熱議。
剛好趕在聖誕節,不少人們在戶外的活動,都燃起了篝火,導致了煙霧繚繞,再加上人們戴著面具,所以差點就讓人誤以為是大火發生的痕跡。這些事件,都會給衛星觀測增加了不少難度!
如何利用大數據、考慮季節情況與人類活動的頻繁度與區域,進行合理計算判斷「真假火災」,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而這樣的技術,對目前人類全球溫度攀升,森林大火,已經頻繁出現,比如剛剛過去的8月,美國加州的失控的大火,再次印證了一個事實。森林毀於大火,不再是個別案例了,如何用科學最新科技,武裝起來,把大自然的破壞,控制在有限範圍內。
對於保護我們的藍色星球,這將會有非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