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混合二層擴容協議是怎麼一回事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以太坊的混合二層擴容協議是怎麼一回事

區塊鏈研究實驗室 發表於 2019-10-17 09:10:28

目前的二層擴容的方法--基本是Plasma和狀態通道。正從理論走向實踐,但與此同時,將這些技術視為以太坊成熟的擴容解決方案時所面臨的內在挑戰也顯而易見了。可以說以太坊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具有友好的開發體驗:開發者編寫一個程序,發布該程序之後,任何人都可以與它進行交互。另一方面還依賴了狀態通道的設計或Plasma應用程式依賴於許多關於激勵和特定於應用程式的開發。狀態通道在特定的用例中表現得非常好,比如同一個雙方之間的重複付款和兩個玩家之間的遊戲(在celer中成功實現)之間的交互,但是要有更廣泛的使用還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特別是Plasma Cash可以很好地進行交易支付,但是要普遍化使用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即使實施去中心化交易所也需要客戶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並且在Plasma上推廣以太坊式智能合約似乎非常困難。

但與此同時,一個被遺忘的「半二層(semi-layer-2)」協議類別又重新出現了,該協議在擴展方面對用戶來說不會有太大的收益,但是該協議更容易普及和更加安全模型。2014年,一篇被遺忘已久的博客文章提出了「影子鏈(shadow chains)」的概念,即區塊數據在鏈上發布,但區塊在默認情況下不會被驗證的架構。相反區塊是暫時接受的,只有在一段時間(如2周)後才能最終確定。在這兩周內,一個暫時接受的區塊可以被質疑;只有這樣該區塊才被驗證,如果該區塊被證明是無效的,那麼該區塊之後的鏈將被回滾,區塊發布者的抵押將受到懲罰。智能合約並不需要跟蹤系統的整個狀態,它只跟蹤根狀態,用戶自己可以通過處理自始至終提交給鏈的數據來計算狀態。最近的提案ZK Rollup通過使用ZK-SNARK來驗證區塊的有效性,從而在沒有挑戰期的情況下完成了相同的工作。

在鏈上發布的zk rollup包的解析。數百個影響zk rollup系統狀態(即帳戶餘額)的「內部事務」被壓縮到一個包中,該包中包含每個指定狀態轉換的內部事務約10個字節,外加一個約100-300位元組的snark,證明轉換都是有效的。

在這兩種情況下,主鏈用於驗證數據可用性,但不(直接)驗證區塊有效性或執行任何重要計算,除非提出質疑。因此該技術並沒有帶來巨大可擴展性的增益,因為鏈上數據開銷最終會帶來瓶頸,但它卻是非常重要的。數據比計算便宜,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非常顯著地壓縮事務數據,特別是因為事務中的大多數數據是籤名,並且許多籤名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聚合壓縮為一個籤名。ZK Rollup承諾將每筆交易壓縮到僅約10個字節,從而實現500tx / 秒的速度,比以太坊本身增加30倍。籤名不需要包括在內,因為它們的有效性由零知識證明來驗證。使用BLS聚合籤名可以在影子鏈中實現類似的吞吐量。即將推出的伊斯坦堡硬分叉將把數據的gas成本從每字節68降低到每字節16,將這些技術的吞吐量再提高4倍(即每秒超過2000個事務)。

那麼,zk/optimistic rollup(樂觀匯總)之類的數據鏈上技術與plasma之類的數據鏈外技術相比有什麼好處呢?首先不需要半信任的操作者。在zk rollup中,由於有效性是通過加密證明來驗證的,因此包提交程序實際上不可能是惡意的(根據設置,惡意提交程序可能會導致系統暫停幾秒鐘,但這是可能造成的最大危害)。在(optimistic rollup)樂觀匯總中,惡意提交者可以發布惡意區塊,但下一個提交者將在發布自己的區塊之前立即對該區塊提出質疑。在zk和(optimistic rollup)樂觀匯總中,鏈上發布的數據足夠讓任何人來計算完整的內部狀態,只需按順序處理所有提交的增量,並且沒有「數據預扣攻擊」可以奪走此屬性。因此成為一名操作者是完全沒有權限的,所需要的只要一筆用於反垃圾郵件目的的保證金(如10 ETH)。

其次,樂觀匯總(optimistic rollup)特別容易推廣;樂觀匯總(optimistic rollup)系統中的狀態轉移函數可以是在單個區塊的gas限內計算得到的任何數據(包括提供驗證該轉移所需的部分狀態的merkle分支)。zk rollup在理論上是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推廣的,但在實踐中,要使ZK-SNARKs超越普通計算(例如EVM執行)非常困難。第三,樂觀匯總(optimistic rollup)更容易為其構建客戶端,因為對第二層網絡基礎設施的需求較少;只需掃描區塊鏈就可以完成更多工作。

但這些優勢從何而來?答案在於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問題,即數據可用性問題。基本上有兩種方法可以嘗試在第二層系統中作弊。第一是向區塊鏈發布無效數據。第二種方法是完全不發布數據(例如在Plasma中將新Plasma區塊的根哈希發布到主鏈,但不向任何人透露該區塊的內容)。已發布但無效的數據很容易處理,因為一旦數據在鏈上發布,就有多種方法可以明確地判斷它是否有效,而無效的提交則明確地無效,因此提交者可能會受到重罰。另一方面,不可用的數據更難處理,因為即使在受到質疑時可以檢測到不可用性,但也無法可靠地確定是誰的發布的錯誤數據,尤其是如果默認情況下保留數據,並且只有在某些驗證機制試圖驗證其可用性時才按需顯示數據。這在「漁夫困境」中得到了說明,它顯示了挑戰響應遊戲如何無法區分惡意提交者和惡意挑戰者:

漁夫的困境。如果您僅在時間T3開始查看特定的數據,你就會在案例1或案例2中混淆,因此也不知道誰是惡意用戶。

Plasma和通道都通過將問題推給用戶來解決漁民的困境:如果您作為用戶決定與您交互的另一個用戶(通道中的交易對手、Plasma鏈中的操作員)沒有向您發布他們應該發布的數據,則您有責任選擇退出並移至其他交易對手/操作員。作為用戶您擁有以前的所有數據以及您籤署的所有交易有關的數據,這一事實使您可以向鏈中證明您在第2層協議中擁有哪些資產,從而安全地將其從交易中退出系統。你證明了一個(先前同意的)操作的存在,將資產交付給你,沒有其他人能夠證明你已把資產發送給別人的操作,所以你可以撤回屬於你的資產。

該技術非常優雅。然而它依賴於一個關鍵的假設:每個狀態對象都有一個邏輯「所有者」,未經所有者同意,對象的狀態不能更改。這對於基於utxo的支付(但不是基於帳戶的支付,你可以在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向上修改他人的餘額;),甚至可以讓它為分布式交易所工作,但這種「所有權」屬性遠非普遍性。有些應用程式(如Uniswap)沒有自然所有者,甚至在那些有所有者的應用程式中,通常有多個用戶可以合法地對對象進行編輯。沒有辦法允許任意第三方退出資產而不引入拒絕服務(DoS)攻擊的可能性,恰恰是因為無法證明發行人或提交人是否有過錯。

Plasma和通道還存在其他特殊問題。通道不允許非該通道的用戶進行脫鏈交易(參數:假設存在一種在通道內部可以向任意新用戶發送1美元的方式,那麼該技術可以與向系統中資金不足的用戶發送1美金,已經違反了其安全保證)Plasma要求用戶存儲大量的歷史數據,當不同的資產可以交織在一起時,歷史數據就會變得更大。

因為鏈上計算鏈下二層技術不存在數據可用性問題,所以它們沒有這些弱點。zk和optimistic rollup非常小心地將足夠多的數據放在鏈上,以允許用戶計算第二層系統的完整狀態,確保如果任何參與者消失,一個新的參與者可以輕鬆地代替他們。他們唯一的問題是驗證計算而不在鏈上進行計算,這是一個容易得多的問題。ZK rollup中每個事務約10個字節,通過使用BLS聚合來聚集籤名,在樂觀匯總(optimistic rollup)中可以實現類似級別的可擴展性。從理論上講,伊斯坦堡之後的2000多個交易每秒最多可以進行約500筆交易。

但是如果您想要更大的可擴展性怎麼辦?然後鏈上數據第二層協議和鏈外數據第而層協議之間有很大的中間地帶,許多混合方法為您提供了這兩種協議的一些好處。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以通過發布鏈上哪些訂單與哪些訂單相匹配(每個訂單少於4個字節)的映射來防止在Plasma Cash上實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的歷史存儲爆炸:

左:如果Plasma cash用戶擁有1枚代幣,則需要存儲歷史數據。中:Plasma cash用戶需要存儲的歷史數據,如果他們擁有1枚代幣,該代幣已通過原子交換與另一枚代幣交換。右:如果訂單匹配在鏈上發布,Plasma cash用戶需要存儲的歷史數據。

即使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環境之外,也可以通過使Plasma鏈定期在鏈上發布某些按用戶數據來減少用戶需要在Plasma中存儲的歷史記錄量。還可以想像一個平臺,在某些狀態確實具有邏輯「所有者」的情況下,其工作方式與Plasma類似,而在沒有狀態的情況下,其工作方式與ZK或樂觀匯總(optimistic rollup)類似。Plasma開發人員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此類優化。

因此第二層可擴展性解決方案的開發人員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至少在某些時候更願意在鏈上發布每個用戶的數據:它大大提高了開發的易用性、通用性和安全性,並減少了每個用戶的負載(例如不需要用戶存儲歷史數據)。這樣做的效率損失也被誇大了:即使在完全的外鏈二層架構中,用戶可以在不同的用戶之間的存放、撤回和轉移將是不可避免的且頻繁發生的,因此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會有大量的每個用戶的鏈數據。混合路由為在準二層架構中相對快速地部署完全通用的以太坊式智能合約打開了大門。

來源: 區塊鏈研究實驗室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以太坊二層擴容之路:Plasma 衰落與 Rollup 崛起
    以太坊原生代幣 ETH 的價格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以太坊區塊鏈隨著使用量增加而爆棚,鏈條在不斷增長的需求下不堪重負,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正在瘋狂地尋找新的擴容解決方案。在世界各地的區塊鏈會議上,開發人員討論了不同的擴容建議。以太坊社區迫切需要一個解決方案。
  • 一文讀懂以太坊擴容方案的投資機會 |幣小寶區塊鏈...
    zk Rollup 是一種新型的 Layer 2 擴容方案,該技術的核心思想是:簡單來說, ZK Rollup 就是數據放在鏈上的 layer 2 解決方案。採用這一技術的典型項目有路印協議、Matter Labs等。
  • 火星人許子敬:以太坊已成為一個自我維繫的生態系統
    但是,以太坊生態系統正在積極解決擴容挑戰,ZK Rollups是兩年前提出來的擴容解決方案,我當時寫了一篇博客思考如何將以太坊的可擴展性提升到每秒500筆交易的吞吐量,自那之後現在已經達到了每秒3000筆交易的吞吐量。這都是理論上的,除可以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外,也可以用支付工具。Gitcoin的Grants是二次方融資的機制,是用它來資助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公共用品。
  • BCH區塊鏈用於以太坊數據層的好處是什麼
    打開APP BCH區塊鏈用於以太坊數據層的好處是什麼 發表於 2019-07-17 10:46:50 在以太坊社區論壇Ethresear.ch中,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一篇題為《BCH:以太坊的短期數據可用層?》
  • 以太坊是什麼?10%是龐氏騙局,網友:以太坊第二層項目將成主流
    以太坊是什麼?10%是龐氏騙局,網友:以太坊第二層項目將成主流2018有爭議的是什麼?是區塊鏈,最大爭議則是以太坊!有人認為區塊鏈最具有顛覆的科技之一,有人認為區塊鏈是割韭菜、詐騙等,其中最大爭議就是以太坊,有人認為以太坊10%是龐氏騙局,今天說說是區塊鏈的以太坊。一以太坊發展以太坊誕生於2013年7月,短短的幾年就以他獨特的性能,成為區塊鏈的主流,以太坊主要是為開發人員提供了最為優質的資源和工具。
  • 以太坊2.0合約存入ETH突破200萬枚|以太坊2.0|以太坊|波卡|filecoin
    本周技術周刊包含以太坊、波卡、Filecoin、BSN網絡的技術類新聞。以太坊網絡Sigma Prime發布以太坊2.0客戶端Lighthouse v1.0.5版本據官方消息,以太坊2.0客戶端Lighthouse開發團隊Sigma Prime 發布Lighthouse v1.0.5版本。
  • 亞太以太坊社區大會演講精編:Plasma三級鏈層體系實現擴容,引入...
    因此,以太坊和眾多研究者都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縮小需要直接儲存在鏈上的數據的體量。在講述這一環節過程中,David使用了一個「Alice和她的UTXO」的故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這一故事後來貫穿演講全過程)。簡單的來說作為一種區塊鏈擴容解決方案,Plasma使用子鏈向母鏈(即Ethereum)進行報告,以提高交易容量。且無需擔心通常使用較小鏈的安全問題。
  • 深度解析明星公鏈 NEAR:以太坊殺手?還是泯然眾人?
    隨著以太坊 2.0 的浮出水面,存在以下一些擔憂: 以太坊 2.0 更看重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而不是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從 PoW 共識轉為 PoS 共識,似乎是圍繞以太坊 2.0 的主要話題,但全新的分片設計才能將以太坊擴容為網際網路級別的基礎層區塊鏈。
  • 以太坊擴容二階矩陣:新方案Validium較ZK Rollup等前輩有何優劣勢?
    從數據是否存儲在鏈上以及是否採用零知識證明兩個維度將以太坊擴容劃分為四類,並比較各類方案優劣勢。本月初,StarkWare 團隊推出了全新的以太坊主網 Layer 2 擴展方案。本期 Build Blockchain 中,我們會通過經典的二階矩陣,重新回顧以太坊生態系中出現過的 Layer 2 設計;最終引出 Validium 作為收尾,探討這個新方案的利弊。
  • V神:以太坊最終將實現每秒100萬次交易
    EOS等區塊鏈3.0的發展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但是以太坊的擴容計劃,可能也會給以太坊帶來新的生機。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最近的OmiseGO AMA會議上發表演講,就他如何看待dApp平臺解決其可擴展性的問題作出了保證。之前,Buterin無論是在會議上還是在演講中都會強調,以太坊區塊鏈協議和分布式區塊鏈網絡大體上都在努力解決可擴展性的問題——2017年確實如此。
  • 以太坊2.0來了,其他公鏈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派別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大致分為幾類,第一類就是擴容,第二類就是二層網絡layer2,第三類就是現在大多數人熟知的分片技術等技術的結合體。當然目前來說,擴容和二層網絡layer2其實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才使得人們將目光放到分片這樣的技術層面上,以太坊很早之前在路線圖中就確定了其最後要轉為POS,其實就是為了應對網絡交易需求和目前網絡負載量的矛盾的。
  • 鏈節點AMA丨Injective Protocol CEO Eric Chen:DeFi給以太坊的...
    來源:巴比特8月6日下午2點,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Injective Protocol團隊在鏈節點ChainNode進行AMA,邀請Defi 愛好者一起來發揮創意,設計去中心化衍生產品,包括設計永續合約、差價合約到期權合約、互換合約等產品。
  • 以「狀態」 視角理解以太坊及其未來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以太坊愛好者一. 引言自 2015 年創世以來,以太坊區塊鏈已歷經五個寒暑。五年的時間不僅把作為一種理念的以太坊協議 1 變成現實、使這套協議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具體,也使這樣一套設計的特性和權衡關係暴露出來。
  • 以太坊中的Hybrid Casper是什麼 | 金色百科
    以太坊中的Hybrid Casper是什麼 | 金色百科 文/秦普嶽2018-05-08 14:19:10來源:金色財經 前幾日,以太坊的發起人V神提到了Hybrid Casper,它是一個新生名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Hybrid Casper。
  • 一文了解以太坊姊妹鏈xDai的生態系統
    她們是一家人,最終擁有相同的長期願景和目標,並朝著一個去中心化的,以區塊鏈為中心的未來發展。(圖片來自:pixabay)xDai和以太坊的相似之處沒有以太坊,就沒有xDai。xDai是一個EVM(以太坊虛擬機)側鏈,她獨立於以太坊運行,但依賴以太坊創建其原生代幣XDAI(從以太坊轉換的DAI)以及多用途治理代幣STAKE。該網絡遵循與以太坊主網相同的協議更新、區塊大小限制以及EVM參數。這種兼容性使得開發人員、項目方以及用戶可以輕鬆地在鏈之間無縫地移動。
  • 以太坊2.0創世,在「寧靜」中沸騰
    相比於前者被市場以「機構牛「和「灰度牛」來做解讀的「明褒暗酸」;後者雖然只是以太坊2.0規劃中的很小一步,但其代表了以太坊正式走向了權益證明(PoS)和擴容的主線劇情。時光倒回至2015年,以太坊社區以前沿(Frontier)、家園(Homestead)、大都會(Metropolis)和寧靜(Serenity)這四個充滿遐想的詞來標記以太坊未來的技術階段。
  • 取代以太坊、爭鋒Cosmos, Polkadot 的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麼?
    創始團隊的光環與這一設想的先進性很快得到資本青睞。2017 年 10 月,Polkadot 進行了第一次眾籌,一周內吸金 1.3 億美元(48 萬以太坊),投資機構不乏 Bosst VC、Pantera Capital 還有 Polychain Capital 等知名風投機構。其ICO 方式也十分具有去中心化的色彩。
  • CellETF:以太坊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
    以太坊不僅僅是交易的加密貨幣。它的真正價值在於它的目的。以太坊的目的是讓擁有以太坊的人能夠使用由數千個節點驅動的分布式世界計算機。當然,因為每個微小的語句都必須由網絡中的每個節點執行,所以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計算機運行緩慢且成本高昂。但是這裡的慢參照系是什麼呢?
  • 以太坊周交易量首次超過比特幣
    市場分析公司Coin Metrics今天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自2018年初以來,以太坊交易的調整後每周價值已首次超過比特幣。上周六,「 7天平均調整後的轉移價值」(Coin Metrics的正式術語,旨在捕捉以太坊市場的真實經濟產出,有點像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30.8億美元。以太坊。比特幣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達到30.1億美元。
  • [中文] 以太坊(Ethereum )白皮書
    以太坊通過建立終極的抽象的基礎層-內置有圖靈完備程式語言的區塊鏈-使得任何人都能夠創建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並在其中設立他們自由定義的所有權規則、交易方式和狀態轉換函數。域名幣的主體框架只需要兩行代碼就可以實現,諸如貨幣和信譽系統等其它協議只需要不到二十行代碼就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