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以太坊社區大會演講精編:Plasma三級鏈層體系實現擴容,引入...

2021-01-10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金融評論按:日前,在泰國曼谷舉辦的亞太地區以太坊社區大會上,來自去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研究人員David Knott做了關於Plasma長達四十分鐘的主題演講。演講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Plasma為什麼重要,什麼是MVP(最小可行產品),以及Plasma的全景和前景。雷鋒網為您做以下精編:

Plasma為什麼重要

簡單的來說,隨著以太坊的火熱發展,其「交易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顯現。使用者需要保留一份完整的區塊鏈備份,即其中完整的交易和計算歷史記錄。但是,一個「世界級的計算機系統」無疑需要儲存海量的數據,這是目前大部分使用者都無法將其儲存在自己的設備上的。

因此,以太坊和眾多研究者都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縮小需要直接儲存在鏈上的數據的體量。

在講述這一環節過程中,David使用了一個「Alice和她的UTXO」的故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這一故事後來貫穿演講全過程)。簡單的來說作為一種區塊鏈擴容解決方案,Plasma使用子鏈向母鏈(即Ethereum)進行報告,以提高交易容量。且無需擔心通常使用較小鏈的安全問題。

Plasma MVP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David介紹說,Plasma MVP的是他們目前工作的重點,其運行的原理是模擬計算。

例如,Alice和Bob各有100UTXO,但Alice想給Bob轉帳5UTXO。因此Alice發起一項交易,在模擬計算之後,Alice剩下95UTXO,Bob的UTXO餘額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原有的100UTXO,一部分為新增的5UTXO,.這對Bob來說就比較麻煩,尤其是涉及到Plasma。那麼Bob可以再創建一個UTXO帳戶,把自己的兩個UTXO合併成一個。這樣一來後續處理和追蹤就更方便,後續的交互費用也更低。

其關鍵在於根鏈上的Plasma智能合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Plasma把錢存在該智能合約中。智能合約會保管這筆資金,同時跟蹤子鏈。當有人存錢的時候,在MVP的子鏈上,一個記錄著這次交易的新的區塊鏈會立即生成。如需取出這筆資金,則只需要在根鏈上根據常規操作即可。

具體責任分解如下:

客戶端 - 觀察以太坊並運行子鏈,儘快檢測欺詐行為並退出。

子鏈 - 觀看以太坊的存款,並執行有關鏈條當前狀態的所有計算。

根鏈 - 通過智能合約將子鏈錨定到以太坊。處理子鏈的存款和取款,只接收足夠的信息以處理兩者並確認或拒絕欺詐性取款。

母鏈 - 保證子鏈安全。與最小可行產品(MVP)的根鏈同義;在Plasma的最終形態中,子鏈和根鏈之間可能存在多個母鏈。

存款

要使用Plasma鏈,用戶需要將他們的資產(即Ether或代幣)從母鏈轉移到子鏈。要執行存款,用戶則需通過將資產轉移到Ethereum上適當的Plasma智能合約中,將資產從母鏈轉移到子鏈。

MVP的存款流程簡化了Plasma白皮書中指定的存款流程,降低了複雜性。存入Plasma鏈的資金將會立即被包含在母鏈的記錄中,且不能取消存款。但用戶可以立即撤回他們的資金,即使交易資金已經被智能合約所確認,且子鏈沒有反應相應的存款行為。因此存款人沒有額外的風險。

用戶可以啟動提款,將資金轉回母鏈,並保管在那裡。如果檢測到有故障的Plasma鏈,用戶必須啟動提款; 如果用戶沒有及時這樣做,有可能失去資金。

有兩種提款方式。第一個是「簡單提款」。這是指單一方從子鏈撤回資金的情況。還有一種是「大量提款」,指的是當很多團體一起從一個子鏈撤回資金的情況。

當用戶從Plasma鏈中撤回資金時,提款將按照退出的交易的順序進行處理(先前的交易先出現)。在挑戰期結束後退出已經完成。在挑戰期間,任何人都可以提供欺詐行為的證據。

Plasma的前景

David將Plasma比做一個法院體系, 不同層級的鏈,就像一審法院到聯邦法院再到最高法院。不但在難度上層層遞進,而且術業有專攻。

具體來說,第二層子鏈與其他plasma鏈相連結,不直接連接到以太坊,這一層鏈的費用更低,也更容易設置。

然後是第一層子鏈,它確保第二層子鏈的安全,如果你在第二層子鏈遇到問題,就可以在這一層嘗試解決。

如果還是有問題,那麼就到第一層也就是以太坊區塊鏈上。如果所有的plasma鏈都崩壞,可以在這一層安全的取出資金。這是plasma鏈的一大賣點,因為有「全球性安全設施和乙太網絡。」同時每一層的擴展性不同,針對的應用也不同。

David表示,等離子MVP的目標是:(i)通過擴大以太坊主網來實現以太坊的潛力;(ii)建立OMG分散交換,為主流金融應用做好準備。同時他呼籲對Plasma更多的研究和關注。隨著OmiseGO進一步進入Plasma開發階段,設計將發展到包括Plasma和OmiseGO白皮書中描述的其他功能。

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以太坊二層擴容之路:Plasma 衰落與 Rollup 崛起
    以太坊原生代幣 ETH 的價格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以太坊區塊鏈隨著使用量增加而爆棚,鏈條在不斷增長的需求下不堪重負,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正在瘋狂地尋找新的擴容解決方案。在世界各地的區塊鏈會議上,開發人員討論了不同的擴容建議。以太坊社區迫切需要一個解決方案。
  • V神:以太坊最終將實現每秒100萬次交易
    EOS等區塊鏈3.0的發展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但是以太坊的擴容計劃,可能也會給以太坊帶來新的生機。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最近的OmiseGO AMA會議上發表演講,就他如何看待dApp平臺解決其可擴展性的問題作出了保證。之前,Buterin無論是在會議上還是在演講中都會強調,以太坊區塊鏈協議和分布式區塊鏈網絡大體上都在努力解決可擴展性的問題——2017年確實如此。
  • 以太坊2.0合約存入ETH突破200萬枚|以太坊2.0|以太坊|波卡|filecoin
    本周技術周刊包含以太坊、波卡、Filecoin、BSN網絡的技術類新聞。以太坊網絡Sigma Prime發布以太坊2.0客戶端Lighthouse v1.0.5版本據官方消息,以太坊2.0客戶端Lighthouse開發團隊Sigma Prime 發布Lighthouse v1.0.5版本。
  • 火星人許子敬:以太坊已成為一個自我維繫的生態系統
    以下為演講全文: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介紹一下以太坊生態系統發展情況以及過去一年的新趨勢,其中一些趨勢是過去三年就已經顯現出來的,但在過去一年取得了加速發展。我也會介紹未來區塊鏈生態系統是什麼樣的。
  • 以太坊的混合二層擴容協議是怎麼一回事
    以太坊的混合二層擴容協議是怎麼一回事 區塊鏈研究實驗室 發表於 2019-10-17 09:10:28 目前的二層擴容的方法--基本是Plasma和狀態通道。
  • 以太坊2.0創世,在「寧靜」中沸騰
    相比於前者被市場以「機構牛「和「灰度牛」來做解讀的「明褒暗酸」;後者雖然只是以太坊2.0規劃中的很小一步,但其代表了以太坊正式走向了權益證明(PoS)和擴容的主線劇情。時光倒回至2015年,以太坊社區以前沿(Frontier)、家園(Homestead)、大都會(Metropolis)和寧靜(Serenity)這四個充滿遐想的詞來標記以太坊未來的技術階段。
  • V神想以Quadratic voting打破以太坊社區管理僵局
    以太坊社區投票難實現真正的共識 以太坊社區一直努力在關鍵主題上達成共識,但從The DAO、Parity到日前ASIC礦機的分叉討論,人們對以太坊社區的投票結果一直爭議不斷。 2016年6月,The DAO被黑客利用智能合約漏洞丟失市值近五千萬美元的以太幣。為了挽回投資者資產,以太坊社區發起DAO代幣投票表決,最終決定更改以太坊代碼,希望索回資金。
  • 直擊斯坦福區塊鏈大會Day1:新攻擊可破解Zcash或Monero的匿名性?
    這一研究表明,每個plasma系統(例如Plasma Cash)都必須具有大的出口,否則必然會遭受由數據不可用引起的大量退出問題,而這一問題無法通過引入額外的密碼學假設來規避。Stefan Dziembowski在演講中表示:「我認為在這一階段,Plasma還需要更多的形式化和擴展工作。」
  • BCH區塊鏈用於以太坊數據層的好處是什麼
    在以太坊社區論壇Ethresear.ch中,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一篇題為《BCH:以太坊的短期數據可用層?》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出了一個關於解決以太坊短期網絡擁堵的建議,即使用BCH區塊鏈用於以太坊數據層。
  • 一文讀懂以太坊擴容方案的投資機會 |幣小寶區塊鏈...
    layer2 是一個為提升以太坊網絡(layer1)性能的整體解決方案,眾所周知,由於以太坊網絡經常出現擁堵情況,並且手續費奇高不下,導致許多大規模應用無法在以太坊網絡實現。例如今年的Defi浪潮中,動輒手續費高達數百美元,非常不利於項目推廣;此外,受限於以太坊網絡的TPS,導致去中心化交易所難以普及,甚至衍生品等業務無法進一步擴張。
  • 以太坊擴容二階矩陣:新方案Validium較ZK Rollup等前輩有何優劣勢?
    從數據是否存儲在鏈上以及是否採用零知識證明兩個維度將以太坊擴容劃分為四類,並比較各類方案優劣勢。本月初,StarkWare 團隊推出了全新的以太坊主網 Layer 2 擴展方案。雖然這個想法簡單優雅,但細節實現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 其中一個問題就出在數據可用性( data availability )。雖然說我們可以通過錯誤性證明,使得提供無效承諾的執行者在主鏈上遭到懲罰;但用戶如果想要提供錯誤性證明,首先得取得構造出錯誤承諾的錯誤數據。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 如果 plasma 的執行者拒絕在主鏈上公開數據,那用戶能怎麼辦?
  • Utmost.Finance - 以太坊金融股權生態系統
    UTMOST.FINANCE項目概述UTMOST.FINANCE(以下簡稱UFI)(中文名稱為「以太坊金融股權生態系統」,簡稱股權系統)是基於以太坊2.0開發的區塊鏈股權系統,可應用於各種資產的流通。UFI是一個完全開源的社區。通過價值轉移協議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股權,構建了各種資產流通的系統。
  • 以太坊的「黑暗森林」:混沌與生機
    擁抱以太坊的黑暗森林特性值得銘記的是,在短短五年時間裡,以太坊已經實現以下幾點:集合了新興的技術、社區和治理特徵,並且在任何其他生態系統中都無法複製開放式工具集不斷增長,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上進行無需許可的實驗以太坊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的特性,是不斷擴大的全球性社區,出現了機構、貨幣以及不可篡改的合約而這些驚人的屬性都存在於一個生態系統中!
  • 斯坦福區塊鏈大會2020落幕:區塊鏈安全性引熱議
    學者們在大會中交流。圖中是Findora首席科學家Benedikt Bünz與以太坊Vitalik ButerinPlasma技術的限制與必要工作量證明會議首先探討了有關可擴展性的話題。這一研究表明,每個plasma系統(例如Plasma Cash)都必須具有大的出口,否則必然會遭受由數據不可用引起的大量退出問題,而這一問題無法通過引入額外的密碼學假設來規避。
  • 取代以太坊、爭鋒Cosmos, Polkadot 的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麼?
    共享驗證節點的異構多鏈協議作為Gavin 實現 web 3.0 願景的產物,Polkadot 是一種異構多鏈協議,旨在實現以往區塊鏈努力實現的 3 個目標:互通性、可擴展性、共享安全。如何實現的呢?Polkadot 成員Jack Platts在文章中也將兩者作比較,認為Polkadot 相對以太坊成本也更為低廉:雖然租賃插槽需要鎖定部分 Dots,成本比寫一份智能合約更高,但相比於以太坊高昂的 Gas 費用,Polkadot 生態中發送交易的成本將大大降低。然而,Polkadot 卻在各場合否認挑戰以太坊,不過以太坊社區並不買帳。
  • 深度解析明星公鏈 NEAR:以太坊殺手?還是泯然眾人?
    隨著以太坊 2.0 的浮出水面,存在以下一些擔憂: 以太坊 2.0 更看重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而不是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從 PoW 共識轉為 PoS 共識,似乎是圍繞以太坊 2.0 的主要話題,但全新的分片設計才能將以太坊擴容為網際網路級別的基礎層區塊鏈。
  • 波卡和以太坊2.0的中間帶機會:從資產跨鏈到應用跨鏈
    ETH2.0 迎來信標鏈主網上線,在解決擴容的命題上終於邁出了第一步。而波卡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在搞「跨鏈」,以嘉文開發主導的 Web3.0 網絡架構進一步升級迭代,構建了一種可以橫向拓展的平行鏈網絡基礎。隨著兩大熱門公鏈的逐步落地,直接的為自家生態內的協議、工具、社區等不同組件帶來了大量機會,像底層協議、錢包、DEX 等應用的建設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 Plasma的隕落:是誰殺死了Plasma?
    而Plasma Group也將重心轉向Optimistic Rollup,以期實現可用於通用智能合約的Rollup側鏈。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很多的技術構想,包括Vitalik的構想從一開始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不斷的摸索中才能找到真正可行的方向。社區的力量很重要,rollup方案一開始就是由社區成員提出的,只有更多人參與進來,才能推動以太坊和公鏈生態的發展。偉大的力量總是根植於人們之中。
  • 以太坊2.0來了,其他公鏈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有很多派別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大致分為幾類,第一類就是擴容,第二類就是二層網絡layer2,第三類就是現在大多數人熟知的分片技術等技術的結合體。當然目前來說,擴容和二層網絡layer2其實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才使得人們將目光放到分片這樣的技術層面上,以太坊很早之前在路線圖中就確定了其最後要轉為POS,其實就是為了應對網絡交易需求和目前網絡負載量的矛盾的。
  • [中文] 以太坊(Ethereum )白皮書
    以太坊(Ethereum ):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翻譯|巨蟹 、少平譯者注|中文讀者可以到以太坊愛好者社區(www.ethfans.org)獲取最新的以太坊信息。1998年,戴偉(Wei Dai)的b-money首次引入了通過解決計算難題和去中心化共識創造貨幣的思想,但是該建議並未給出如何實現去中心化共識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