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和局限性,未來應用將不受限制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法國研究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和局限性,未來應用將不受限制

佚名 發表於 2020-11-16 17:02:32

法國的一項新研究強調了超薄光伏電池的潛力,但商業化生產的道路將充滿挑戰。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整合光子和電子元素的新型細胞結構。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一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以評估基於晶體矽,砷化鎵(GaAs)和硒化銅銦鎵(CIGS)的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和局限性。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能源》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的進展和前景」中,科學家聲稱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這將便宜得多,因為所需材料的數量明顯減少。與較薄的細胞層相關的沉積時間的下降也將導致更高的生產通量和更低的投資成本。

研究人員史蒂芬·科林(Stephan Collin)表示:「我們認為未來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將不受限制。一旦克服了技術難題,它們可能會提供成本優勢和節省材料而沒有缺點。」

當前,太陽能電池使用的材料太多,但是一旦全面開發和工業化,超薄太陽能電池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能。

Collin說:「對於晶體矽,趨勢是減小太陽能電池的厚度,這項研究將刺激這種趨勢。我們可能會期望矽太陽能電池在幾年內變薄到大約50 µm,但是要變薄則需要在製造過程中進行大幅度的改變。」

該研究小組表示,目前在開發此類電池中使用的光學方法還不夠,因為過多地降低吸收體材料的厚度可能會損害太陽能電池的整體結構。

該小組說:「總體而言,載流子光生和收集的問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吸收劑的薄化進一步限制了選擇性接觸和鈍化層的實現。」

用於增強晶體電池的光吸收的策略更為複雜。科學家表示可以通過「將自底向上的生長方法和可擴展的圖案化技術應用於處理10μm厚的矽電池以達到15%以上的效率」來實現工業上可行的超薄太陽能電池。

以砷化鎵為基礎的超薄電池被認為是探索新型捕光策略的模型設備,可應用於其他材料。

Collin說:「對於III-V而言,超薄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而在太空應用中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我們預計將朝著這個方向大力努力,並有望在中期應用。」

第一種商業產品可能是CIGS和碲化鎘(CdTe)電池。

Collin補充說:「這些技術可以從厚度減少中受益,而無需在電池結構或製造工藝上進行大的改變。」

主要的技術挑戰是開發一種能夠保持高CIGS沉積溫度約500℃,同時提供高光反射率並與CIGS形成歐姆接觸且表面重組率低的背接觸。

研究人員補充說,多結超薄電池也有可能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應用,但在整體寬帶光譜上的高效捕獲光以及亞電池之間的電流匹配方面仍然存在問題。然而,科林相信超薄太陽能電池可以用於建築綜合光伏(BIPV)。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的厚度至少要比商業太陽能電池薄十倍
    法國的一項新研究強調了超薄光伏電池的潛力,但商業化生產的道路將充滿挑戰。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整合光子和電子元素的新型細胞結構。)的超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和局限性。
  • 德國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送入太空
    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極端條件的考驗,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 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非常笨重和剛性。作為新興技術的混合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因其難以置信的輕便和靈活性,成為未來應用的理想候選者。
  • 德國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送入太空
    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極端條件的考驗,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 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非常笨重和剛性。
  • 噴墨印刷生產超薄太陽能電池
    噴墨印刷已被用於生產足夠薄,輕且柔性足以放置在肥皂泡上的太陽能電池,見下圖。據稱可以有效地捕獲光能的新型電池可以為傳統電子設備不適合使用的新型電子設備(如醫用皮膚貼片)供電。斯旺西團隊將印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捲起來&34; KAUST(King)國王Derya Baran團隊的博士後EloïseBihar說。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科技大學)。&34;到目前為止,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通常是通過旋塗或熱蒸發來製造的,它們缺乏可擴展性並限制了器件的幾何形狀。
  • 有機光伏電池有點及限制
    採用有機電子的光伏電池被稱為有機光伏電池。有機電子是電子的其中一種,涉及有機聚合物和分子的研究,可作為導電體並吸收光線使透明的電子能穿透而過。有機光伏電池的英文縮寫為OPVC。  有機光伏的優點和限制--這用材料的特性來解釋更加便於理解。
  • 新型太陽能電池首入太空
    德國研究人員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通過火箭送入太空。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極端條件的考驗,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這項研究日前發表在《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太空任務的目標之一就是將火箭攜帶的設備重量減到最小。雖然目前用於太空任務和衛星的無機矽太陽能電池板效率很高,但它們非常笨重和剛性。作為新興技術的混合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因其難以置信的輕便和靈活性,成為未來應用的理想候選者。
  • 【科技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雙面(bifacial)光伏電池是一種正面和反面都可以接受光照而產生電流、電壓的器件。在同等面積下,雙面電池單位面積發電量比單面電池有了極大的提升,平均高出10%~35%左右,已經成為一種降本增效的新興高效光伏發電技術。近年來,憑藉吸光係數高、載流子壽命長、電荷遷移率高等優異性能,基於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吸光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直廣受關注。
  • 研究人員評估III-V太陽能電池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
    日本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太陽能(000591,股吧)電動汽車的光伏安裝量或將達到50GW。研究人員稱,由於電動汽車車頂空間有限,效率高於30%的太陽能電池,包括多結III-V電池和III-V/Si電池,是汽車行業應用的最佳候選。然而,必須解決一系列技術和經濟挑戰。
  • 新型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既高效又耐用
    導讀據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研究人員與國際夥伴們合作,成功創造出一款既高效又耐用的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圖片來源:MIT) 超薄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們單位重量可提供的功率大,且適合各種應用,例如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作為軟體機器人中的傳感器與致動器。
  • 被送入太空的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工作嗎?
    靠吸收太陽的光和熱並將其轉化為能量的太陽能電池,被送入太空後還可以工作嗎?德國研究人員最近似乎找到了答案。這項研究於8月12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Joule(《焦耳》)上,為未來的近地應用和潛在的深空任務奠定了基礎。
  • 被送入太空的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工作嗎?
    靠吸收太陽的光和熱並將其轉化為能量的太陽能電池,被送入太空後還可以工作嗎?德國研究人員最近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們首次將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通過火箭送入太空,該太陽能電池經受住了太空中的極端條件,通過陽光直射和地球表面的反射光產生能量。
  • 法國科學家構建半透明太陽能電池組件
    由法國能源與健康實驗室分子系統和納米材料(SyMMES)以及法國替代能源與原子能委員會(CEA)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RK1染料的四個不同變體,其包含基於苯並噻二唑的分子YKP-88。科學家指出:「這種染料在用經典結構製造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顯示出超過9%的效率,而在基於反蛋白石的電極上顯示出高達10.3%的效率。」
  • 噴墨列印超薄太陽能電池可擺脫對稀有礦石的依賴
    據外媒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薄的有機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同類電池相比擁有一些優勢。據了解,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效率更高,其使用了更多的普通元件並可以被噴墨印刷到表面上進而能夠實現足夠的輕便靈活,而這能為可穿戴電子設備所用。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設計是完全可列印的,每層都用不同的專業墨水來列印出來。
  • 沙特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二硒化鎢有望實現超薄軟性太陽能電池 鎢概念崛起
    據相關報導稱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次開發出由二硒化鎢(WSe2)製做的二極體,根據實驗顯示,這種材料可被用於超薄的軟性太陽能電池。
  • 研究人員開發更便宜的環保型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板由光伏電池組成,材料暴露在光下會產生受激電子,也就是電流。現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是由微米或亞微米厚的光伏材料組成,使其可以集成到柔性面板中。然而,這種工藝有一些局限性。領導這項研究的Jun Ho Kim教授解釋說:"大多數薄膜太陽能電池包括有毒和昂貴的元素,這可能會阻礙太陽能電池應用的擴展。" Kim教授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究使用天然的環保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這些材料易於提取,製造成本低廉。科學家們研究了由kesterite組成的環保電池,kesterite是一種天然礦物,可以作為光子吸收劑。
  • 沙特科學家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德國衛星火箭搭載鈣鈦礦及太陽能電池   動力具有強大潛力
    導讀:由慕尼黑技術大學領導的科學家們將各種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裝入火箭,並將其送入距火星表面240公裡的軌道。他們的結果表明,這類技術在為衛星甚至深空任務提供動力方面具有強大的潛力。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功能材料教授彼得•穆勒-布施鮑姆(Peter Muller-Buschbaum)說:「目前最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25%。這些薄太陽能電池,不到一微米厚,應用在超薄、柔韌的合成板上,非常輕。因此它們每克可以產生近30瓦的電量。」
  • 褚君浩:太陽能市場潛力廣闊 要擴大分布式太陽能電池應用規模
    原標題:褚君浩:太陽能市場潛力廣闊 要擴大分布式太陽能電池應用規模   2020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金壇長蕩湖峰會10月2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舉辦。
  • 喜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在同等面積下,雙面電池單位面積發電量比單面電池有了極大的提升,平均高出10%-35%左右,已經成為一種降本增效的新興高效光伏發電技術。近年來,憑藉吸光係數高、載流子壽命長、電荷遷移率高等優異性能,基於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吸光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直廣受關注。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頂電極材料是最為關鍵的,這是因為頂電極材料同時要求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與導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