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顯示南極帝企鵝種群或在2100年消失

2021-01-07 環球網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日前透露說,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極冰融加速,南極帝企鵝的種群的崩潰也將隨之而來,根據最新研究,如目前情況沒有好轉的話,生活在南極洲東部阿德利地的那些帝企鵝種群最終將在2100年崩潰並迅速消失。

行將消失的企鵝

皇帝企鵝(學名:Aptenodytes forsteri)常簡稱為帝企鵝或皇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屬種,成年皇帝企鵝身高可達120釐米,體重可達46千克。在皇帝企鵝發現之前,有一種企鵝被認為是最大的企鵝,取名為王企鵝。後來,在南極大陸沿海皇帝企鵝被發現,由於它比王企鵝還高一頭,因此給它取名為帝企鵝。2005年法國的一部生態紀錄片《帝企鵝日記》讓這些看起來憨態可掬可愛至極的海鳥們成為了動物明星。然而,世界上最大的私立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經過對南極地區帝企鵝種群的長期調查研究發現,這些可愛的生靈行將滅絕。

此項研究報告主要作者之一,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史蒂芬妮(Stephanie Jenouvrier)表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我們已經親眼見證了一個企鵝繁衍地的消失。在靠近南極半島西部的迪翁島(Dion Islets),1948年到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的記錄中還有超過150對具有繁殖力的企鵝,而到了1999年,這個數字下降到只有20對,最終,這些企鵝在2009年完全消失。

史蒂芬妮認為,這些企鵝的消失可能與該地區的海冰數量下降有重要關係。她介紹說,帝企鵝對海中的冰塊其實非常依賴,帝企鵝寶寶們的哺育工作幾乎完全都在冰塊上完成。繁殖階段的死亡率十分巨大,只有約50%的雛鳥才能活到繁殖季節的結束,剩下的也只有一半才能活到下一年。如果在帝企鵝繁殖的季節沒有了海冰,這將導致更大規模的養殖失敗。

此外,海冰的消失也影響了企鵝的食物來源。海冰底面生長的微小生物滋養著浮遊生物或植物,給魷魚、磷蝦等海洋小生物提供了食物來源,生物食物鏈環環相扣,這些魷魚、磷蝦又是企鵝最重要的主食。沒有了海冰,企鵝們只能挨餓。

研究對人類同樣至關重要

在南極洲阿德利地的海岸邊,來自法國的科學家們已經積攢了超過五十年的帝企鵝數據,除此之外,這次的研究人員還使用了大量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包括氣候模型、海冰預報和人口數據模型來研究企鵝種群可能的變化。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了溫度和海冰的變化會影響到生存在阿德裡地的帝企鵝種群。他們推斷說,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以目前的水平繼續上升,上升的氣溫將導致南極海冰加速萎縮,帝企鵝數量會開始慢慢減少,而到了2040年左右,帝企鵝數量將開始急劇的下降直到最低,在最後覆蓋著冰雪的地方苟延殘喘。

史蒂芬妮表示,目前生活在阿德利地的帝企鵝約有3000對左右可以繁殖,從目前最好的預測結果來看,在2100年它們只能剩下500到600對了。

對於這樣的研究結果,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高級數學生物學家卡斯威爾(Hal Caswell)警告說,南極地區的溫度上升和其產生的關聯效應不僅僅是帝企鵝的問題。由於海冰覆蓋範圍繼續變得越來越有限,最終會導致南極海洋環境的變化,這將影響到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包括我們人類在內。

他說道:「我們的生存依靠這些生態系統的良好運作,魚類是我們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人類有賴於來自世界各地海洋物種的養分循環。出於對人類自身利益的考量,我們需要去了解氣候變化對於南極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帝企鵝的影響。因為這有助於我們去了解,生態系統給我們人類提供的支持和服務是如何的至關重要。」

(來源: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南極帝企鵝「幼兒園」
    南極帝企鵝「幼兒園」 (11/12)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南極地區有7種企鵝,總數大約有1.2億隻。
  • 海冰消融,南極帝企鵝的數量卻增長了20%,科學家表示:喜憂參半
    南極的企鵝,很擅長躲避人類,這給研究它們的種群狀況的科學家們增加很多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過去十年裡,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通過衛星圖像中的糞便斑點來間接尋找企鵝。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2號」衛星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拍攝的圖像。他們檢查了圖像中代表企鵝糞斑的棕色像素。
  • 南極帝企鵝遭遇繁殖危機
    如今,這些帝企鵝已經放棄了它們最大的一塊棲息地之一 ——3年來,在那裡繁殖的企鵝幾乎沒有孵化出任何新的雛鳥。  科學家指出,儘管這一結果不能直接歸咎於氣候變化,但它對這種最大的企鵝物種來說絕對是一個不祥的徵兆。  通常情況下,帝企鵝在尋找配偶、繁殖後代和養育幼仔的過程中,需要常年保持固態的海冰。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科學家首次預測了北極熊可能會在何時、何地以及以何種方式消失,並警告說,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沿著目前的軌跡發展,到2100年,除少數以外,北極地區的北極熊可能會滅絕。根據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的一項研究,到2040年,很有可能許多北極熊將開始經歷繁殖失敗,導致當地滅絕。
  • 2100年珊瑚消失
    在近日於美國聖地牙哥舉行的2020年海洋科學會議上,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100年,不斷上升的海水表面溫度和酸性水域可能讓現存的珊瑚礁棲息地全部消失,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修復項目可能面臨嚴重挑戰。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內,70%到90%的珊瑚礁或消失殆盡。一些組織試圖通過將實驗室裡生長的活珊瑚移植到瀕臨死亡的珊瑚礁上,來遏制珊瑚數量的下降。他們提出,新珊瑚將促進珊瑚礁的恢復,使其重回健康狀態。但新研究發現,到2100年,合適的珊瑚棲息地將所剩無幾。
  • 北極熊和企鵝都要消失?全球變暖危機加劇,大量物種即將滅絕!
    在過去的數年中,企鵝和北極熊的悲劇就不斷在南北極地區上演,例如剛剛過去的2017年,南極一個近40000萬隻阿德利企鵝的族群,因為南極冰蓋的變化導致企鵝覓食困難,孵出的小企鵝在等食時大量凍餓而死,生下的小企鵝幾乎全軍覆沒!科學家們指出,如果不是大多數的野生動物都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保護區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庇護,它們的情況比現在還要糟糕。
  • 南極帝企鵝遭遇繁殖危機—新聞—科學網
    如今,這些帝企鵝已經放棄了它們最大的一塊棲息地之一 ——3年來,在那裡繁殖的企鵝幾乎沒有孵化出任何新的雛鳥。 科學家指出,儘管這一結果不能直接歸咎於氣候變化,但它對這種最大的企鵝物種來說絕對是一個不祥的徵兆。 通常情況下,帝企鵝在尋找配偶、繁殖後代和養育幼仔的過程中,需要常年保持固態的海冰。
  • 消失半世紀物種被發現,科學家:到2100年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
    由於地球環境一直在變化,所以有時候有一些物種可能沒法很好適應新的環境,可能會出現大規模死亡,甚至出現整個種群滅絕的情況。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內,地球就曾經出現了多次大規模滅絕的情況,除了大規模滅絕以外,時常也有一些物種會被淘汰。根據研究的情況表明,現在有一些物種滅絕的速度似乎加快了。
  • 最新研究顯示: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科學家研究稱,到2100年,世界一半的沙灘將消失
    研究人員周一警告說,到2100年,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毀滅世界上一半的海灘。他們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報導說,即使人類減少了導致全球變暖的化石燃料的汙染,到那時地球上超過三分之一的沙質海岸線可能會消失,從而削弱大小國家的沿海旅遊業。
  • 北極熊瀕危,企鵝數量銳減,百萬物種瀕臨滅絕,地球何去何從?
    話說,你能夠想像到北極圈的冰川完全消失的樣子嗎?有研究預計本世紀末之前,北極圈將會出現「季節性無冰」的景象。這並不誇張,許多徵兆已經在警示我們。隨著海冰的消失,到2100年,除了北極熊之外,在南極的帝企鵝也難逃滅絕的命運。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早在2013年,美國就將北極區及其附近兩個海域地區的髯海豹列為瀕危動物,將拉多加湖環斑海豹亞種列為瀕臨絕種動物。在加拿大,科學家們也建議將環斑海豹列入《聯邦瀕危物種法案》中。洞穴中的北極熊2020年7月20日,《自然》雜誌發布的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 研究發現2100年世界上一半的海灘或將消失
    據外媒報導,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或將導致世界上一半的沙灘消失。沙灘佔據了全球海岸線的三分之一以上,通常位於人口稠密的地區。但新的建築、海平面上升、颶風或颱風帶來的風暴潮都在侵蝕這些海岸線,威脅著人們的生活和基礎設施。
  • 英文外刊,研究表明,2100年世界上一半的海灘或將消失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 由於氣候變化,到2100年, 世界上多達一半的海灘可能會消失。研究顯示,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墨西哥、中國和美國將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The study wa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Nature Climate Change.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 科學家最新警告:2100年北極無冰,所有19個北極熊種群將面臨滅絕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們於7月20號表示,如果全球持續變暖,隨著北極海上的冰的減少,到本世紀末,北極熊可能會瀕臨滅絕。有研究人員稱,從阿拉斯加附近的波弗特海到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幾乎所有的19個北極熊的亞種群都將面臨滅絕,因為海冰的消失將迫使它們上岸,以至於它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無法獲取食物。
  • 二氧化碳排放過量珊瑚礁2100年或消失(圖)
    按照一項對全球主要氣候模型的回顧,如果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續下去的話,到2100年幾乎所有的珊瑚礁都會死去。研究發現,維護當前珊瑚礁生存的化學環境的唯一辦法就是儘快大規模地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學家預測全球珊瑚礁可能在2100年消失。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
    早在2013年,美國就將北極區及其附近兩個海域地區的髯海豹列為瀕危動物,將拉多加湖環斑海豹亞種列為瀕臨絕種動物。在加拿大,科學家們也建議將環斑海豹列入《聯邦瀕危物種法案》中。洞穴中的北極熊2020年7月20日,《自然》雜誌發布的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 ...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一個國際組織預測,這種大型肉食動物會因此數量銳減,有的種群到2100年甚至可能滅絕。法新社報導,「北極熊國際」研究人員以北極浮冰融化速度和北極熊可空腹存活時間為基礎推測,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發表於20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
  • 帶你看南極:高貴的南極帝企鵝
    幾隻帝企鵝正在冰面上四處張望(2009年12月15日攝)。    企鵝是南極的象徵,帝企鵝是南極企鵝中的貴族,它們體形碩大,耳廓呈豔麗的橘黃色,宛若頭戴皇冠,雍容高貴。帝企鵝常常選擇在冰山腳下的冰蓋上繁殖棲息,是唯一在酷寒的南極冬季哺育後代的企鵝種群。
  • 科學家警告:2100年海岸線後退100米,全球一半沙灘消失
    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如果目前的碳排放繼續有增無減,將導致全世界在2100年失去49.5%的沙灘和近13.2萬公里海岸線。與此同時,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消息,南極前不久經歷了破紀錄的高溫。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南極登曼冰川融化加速,可能釋放數十億噸的冰,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5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