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路遙與銅川礦務局副局長霍世昌聯繫,表示想在銅川礦務局下屬的煤礦邊體驗礦工生活邊寫作。隨即,霍世昌向局領導作了匯報,在同年的8月,路遙正式來到礦區體驗生活並進行創作,他先在銅川礦務局鴨口煤礦體驗生活。
當時路遙掛職的是銅川礦務局宣傳部副部長,但路遙沒有在吃住方面提任何要求,而是一來到礦上,他就要求要和礦工們一起勞動,要求下礦井。路遙此行是為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收集素材的。
每次隨礦工一起勞動,路遙身穿一件破舊的滿是煤灰的工作服,頭上戴一頂礦燈,脖子上扎一條白毛巾,跟著工人乘上下井的升降罐籠車。這時候的路遙,活脫脫一個採煤工模樣。
路遙第一次下井到工作面升井後,把安全帽從頭上拿下來,往地上一放,坐在井口就走不動了。他對礦上陪同的人說:「凡是下過井的人,生活在太陽底下就應該知足了。」
為了讓作品裡的人物更鮮活真實,更能打動讀者的心扉,路遙多次與礦工一起到千米井下現場,深刻體驗煤礦生活。《平凡的世界》中大牙灣煤礦的原型就是銅川的鴨口煤礦,《平凡的世界》小說裡面很多人物原型也都是鴨口煤礦的礦工。
路遙的四弟王天樂曾對劍熔說:為了《平凡的世界》,路遙用命作了抵押。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準備工程太龐雜了,就是說他一邊寫著,還要一邊準備,小說裡面涉及的很多東西,他必須弄清楚。弄不清楚寫出來的東西就違背了現實,成了笑話。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的這句詩用在路遙身上,很妥貼。路遙雖已離去,但他留下的《平凡的世界》這部不朽之作卻一直在世間流傳,依然在不斷地激勵著人們努力向上,活得更好。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這部巨作影響了幾代人,其中不乏像馬雲、潘石屹、賈樟柯、陳忠實等這樣的名人在內的一大批讀者。
馬雲曾說,在他艱難創業的時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他,讓他意識到,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2015年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給每位清華新生送了一本《平凡的世界》,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出。他還隨書附了一封信,寫道:人生的奮鬥,理想的追求,在不同的時代都是相似的。……希望你們在來到清華園之前,利用假期認真閱讀《平凡的世界》。
在這本書中,很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的影子。這本書會讓你認清世事,平靜地接受磨難,接下來去勇敢生活,在自己無助的時候這本書給了激勵。
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人是幸運的,因為這本書就是人生的一盞指路明燈,指導著我們去如何對待自己的家庭,事業,苦難,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讓我們懂得在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個人通過奮鬥也可以改變自己命運,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這本書可以讓你收穫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以及對人生產生新的感悟和啟發。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