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飲快餐慎用「6號」塑料杯蓋 或引發癌變

2020-11-29 騰訊大閩網

記者實驗

「6號」遇熱變形且發出異味,「5號」基本不變形 業內說法熱飲快餐超70℃慎用「6號」

「6號」遇熱變形且發出異味,「5號」基本不變形

業內說法

熱飲快餐超70℃慎用「6號」

泉州晚報訊(記者張曉明 文/圖)入冬以來,熱飲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但近日網傳一些連鎖快餐店和咖啡店提供的杯蓋被發現使用了6號聚苯乙烯(PS),「它們遇熱有毒」的消息讓不少喜愛熱飲的人產生不安。泉州市場熱飲包裝上所使用的是什麼杯蓋?它們遇熱後又有什麼變化?近日,記者進行了實驗。

調查 市場熱飲快餐蓋子多為「6號」

「『6號』熱飲杯蓋遇熱有毒!以後買熱飲時一定要看一下外帶杯蓋的型號,是『5號』還是『6號』。『5號』的安全溫度是130℃,『6號』則只有70℃,如果熱飲超過70℃就可能會溶解出有毒物質。」這是近期一條在網上引起熱議的微博。

記者走訪市區多家飲料店、快餐店發現,店家提供的杯蓋多數是「6號」杯蓋。

在泉秀街一家連鎖快餐店內,記者點了一杯熱飲,杯蓋上的一個三角形圖案內的數字是「6」。記者詢問餐廳服務員「6號」杯蓋適不適合熱飲,服務員指著杯蓋上的英文表示,這種杯子是可以用來裝熱飲的。記者提出要更換,服務員稱,店內的熱飲都只提供此類杯蓋。

在田安路一家飲料店,同樣用的是「6號」杯蓋。店主表示他所買進的杯子是比較好的,他拿出另一種沒有標誌的杯蓋給記者對比,「我們用的肯定沒有問題,有毒是不會提供給顧客的。」

中餐店用來打包裝湯用的杯蓋多數也是「6號」。一些早餐店用來裝豆漿的杯蓋上甚至沒有任何標誌。

實驗 「6號」塑料杯蓋遇沸水變形 「5」號無變化

市場上既有「5號」杯蓋又有「6號」杯蓋,它們在常溫下看不出什麼差別。那麼溫度再高一點會怎麼樣呢?為了更好地對比,記者選擇了四個常用的塑料杯蓋進行實驗,分別是快餐店裝咖啡的「6號」杯蓋、早餐店裝豆漿的無標誌杯蓋、中餐店裝湯的「6號」杯蓋、小吃店裝扁食湯的「5號」杯蓋。實驗步驟是將四個杯蓋分別放進剛燒開的沸水裡,觀察相應的變化。

記者首先將「6號」咖啡杯蓋放進沸水裡,半分鐘內並未有明顯的變化。但再往裡面加沸水,幾分鐘後,原本較厚的杯蓋還是發生了些許的變形,而且伴隨著一股異味。接著,記者將無標誌的杯蓋放進沸水裡,杯蓋很快完全變形。同樣是「6號」用來裝湯的杯蓋,經過沸水浸泡,也發生變形,而且比之前的咖啡杯蓋明顯。「5」號杯蓋並未有明顯的變形和異味。

說法 「6號」遇高熱析出有害成分

不同型號的杯蓋到底有何區別?記者找到從事環保餐具銷售的業內人士陳先生。他告訴記者,塑料製品按照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為1-7個等級,可以通過數字來判斷它們的製作材料。這其中只有「5號」的塑料才是耐熱的塑料,其他材質的塑料製品都是不能加熱或用於食品包裝的。「5號」的耐熱溫度熔點為130℃,而「6號」的熔點在70℃——90℃之間,如果液體溫度超過它的熔點,可能會分解毒素。正規廠家生產的塑料製品,包括杯蓋、塑料瓶等都是經過國家檢測的,安全是有保證的。但是,如果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上以次充好,則確實存在著致病的危險。

那麼聚苯乙烯析出的有毒物質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很多苯類化學物質,如果不慎使用或食入,和淋巴血液系統疾病是有關的。」解放軍第180醫院體檢中心健康顧問李清輝介紹,苯乙烯單體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毒致癌物質。由於其中含有『苯分子』,釋放出來後對人體是有害的。這類苯分子很難排出體外,常年累積後,會對體內的器官造成一定的損害,有些甚至會引發癌變。

提醒 塑料包裝正確使用很安全

不論是塑料瓶,還是各種塑膠袋,許多人對塑料的食品包裝一直顯得不太放心,有的人甚至認為塑料是有毒的。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日常的塑料包裝正常使用還是安全的。比如,我們平時買到的熱飲溫度一般不超過70℃,這時用「6號」塑料杯蓋問題不大。如果溫度太高,消費者就要謹慎使用。還有些消費者為了圖方便,把飲料瓶當成臨時水杯,這是錯誤的。

陳先生介紹,目前常見的食品包裝材質,比如家用保鮮膜的原材料一般選用LDPE。透明度高的PP常被用來製作塑料盒。而具有良好透明度,且表面光澤度高的PET則成為代替玻璃瓶最合適的塑料瓶。選用這些原料製成的塑料瓶、塑膠袋,正用於各種食品的包裝之中,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正常使用這些包裝,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安全的。

鏈 接

塑料用品數字「秘密」

「1」代表PET (聚酯): 礦泉水瓶、碳酸飲料都用這一材質。耐熱至70℃易變形,長時間重複使用可能會釋放出有害物質。高溫天氣儘量不要把礦泉水長期存放在露天或車裡,也不要直接把開水衝進礦泉水瓶。

「2」代表HDPE (高密度聚乙烯):常見白色藥瓶,還用來裝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等。目前超市和商場中使用的塑膠袋多是此種材質製成,可耐110℃高溫,標明食品用的塑膠袋可用來盛裝食品。

「3」代表PVC (聚氯乙烯):常見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優良,價錢便宜。只能耐熱81℃,高溫時容易有不好的物質產生,很少被用於食品包裝。

「4」代表LDPE (低密度聚乙烯):保鮮膜、塑料膜等多用這種材質,耐熱性不強,將食物放入微波爐加熱前,應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

「5」代表PP (聚丙烯):微波爐餐盒採用這種材質製成,耐130℃高溫,透明度差。

「6」代表PS(聚苯乙烯):用於製造碗裝泡麵盒、發泡快餐盒,耐熱溫度70℃-90℃,溫度過高會析出化學物。熱飲、快餐未超70℃,用它裝比較安全。不能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因為它會分解出對人體不好的苯乙烯。

「7」代表PC及其他類: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種材料,多用於製造奶瓶、太空杯等,因為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

相關焦點

  • 網傳「6」號塑料杯遇熱有毒 專家稱熱飲可放心喝
    這幾天,有關熱飲杯子上的那個數字,在網上傳得很熱鬧。  網友說,熱飲杯蓋上、三角形裡面的那個「6」字,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它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喝熱飲最好不要直接對著熱飲杯蓋喝,把杯子蓋拿走再喝比較安全。  也有人說三角形裡的數字是7,就可以安全地用杯蓋直飲熱飲了。
  • 6號塑料杯蓋遇熱有毒 喝熱飲最好不要帶蓋喝
    這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這種塑料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專家表示,這種塑料遇熱確實會「放毒」,而且耐熱性能不夠好,喝熱飲的時候最好不要帶蓋喝。探訪:奶茶店熱飲多用「6」號杯蓋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幾家飲料店、洋快餐店,發現不少咖啡、紅茶等熱飲,都是使用帶蓋的包裝。
  • 星巴克最常見的「6號」杯蓋遇熱有毒?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 這幾天,有關熱飲杯子上的那個數字,在網上傳得很熱鬧。  網友說,熱飲杯蓋上、三角形裡面的那個「6」字,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它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喝熱飲最好不要直接對著熱飲杯蓋喝,把杯子蓋拿走再喝比較安全。
  • 受熱後會釋出苯乙烯單體 熱飲塑料杯致癌嗎?
    原標題:受熱後會釋出苯乙烯單體 熱飲塑料杯致癌嗎?   對於很多人來說,寒冷的天氣喝一杯熱咖啡、奶茶,既方便,又時尚。不過,有媒體報導稱,熱飲料杯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受熱後會釋出苯乙烯單體,而苯乙烯單體可能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增加癌症的風險。這樣說來,我們還能買熱飲喝嗎?
  • 漲知識|5號塑料杯和7號塑料杯哪個更好?
    塑料杯子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廣泛使用,但是其實各種各樣的塑料杯有很大的差別,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哪些您可能不知道的關於5號塑料杯和7號塑料杯的那些事
  • 塑料杯盛熱飲、塑料盒加熱食品會致癌?答案出乎意料,誤解多年的...
    但近些年,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甚至前段時間有這樣一段話在朋友圈和很多群裡轉發:「用塑料杯盛熱飲、用塑膠袋盛裝熱的食物會引起癌症」。 當我們走進超市的食品專櫃, 面對琳琅滿目、種類繁多、包裝精美的食品, 在隨手拿起袋裝的、盒裝的、瓶裝的、桶裝的生鮮食品、飲料、食用油、蔬菜、水果等各色食品時, 食品包裝已然成為快餐食品和方便食品不可分割。 每天出門買菜,又有誰不是一大袋裡面包著很多小袋呢?
  • "6"號杯蓋遇熱有毒?喝奶茶咖啡別帶蓋喝 顏色有講究
    原標題:「6」號杯蓋遇熱有毒?冬季喝熱飲最好不要帶蓋喝(記者朱蓓)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很多熱飲的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符號,中間寫著數字6。這說明,杯蓋的材料是6號塑料聚苯乙烯(PS)。這種塑料在高溫下會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專家表示,這種塑料遇熱確實會「放毒」,而且耐熱性能不夠好,喝熱飲的時候最好不要帶蓋喝。
  • 塑料杯裝熱飲、塑料盒加熱食品,會致癌嗎?其實並不用擔心
    但近些年,也有人提出了質疑,甚至前段時間有這樣一段話在朋友圈和很多群裡轉發:「用塑料杯盛熱飲、用塑膠袋盛裝熱的食物會引起癌症」。 當我們走進超市的食品專櫃, 面對琳琅滿目、種類繁多、包裝精美的食品, 在隨手拿起袋裝的、盒裝的、瓶裝的、桶裝的生鮮食品、飲料、食用油、蔬菜、水果等各色食品時, 食品包裝已然成為快餐食品和方便食品不可分割。每天出門買菜,又有誰不是一大袋裡面包著很多小袋呢?
  • 臺北抽驗熱飲塑膠杯蓋多數不耐熱 星巴克等仍用
    人民網8月5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到快餐店或連鎖咖啡店外帶燙嘴咖啡,當心塑膠杯蓋遇熱變形!臺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最新抽驗結果,對25家便利超商與連鎖咖啡店使用的塑膠杯蓋進行測試,發現包括星巴克、金礦、丹堤、布列德、摩斯漢堡等13家使用耐熱度較低的6號PS(聚苯乙烯)塑膠杯蓋,這種杯蓋在90度時會變形,臺北市衛生局將對這13家品牌店進行輔導改善。
  • 千萬不要再用 塑料杯蓋!它毒性大會致癌
    很多杯子現在的杯蓋都不再是陶瓷的了,因為瓷的杯蓋特別容易被打破,而且不好放,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開始喜歡可愛多變的矽膠杯蓋。矽膠杯蓋,就是蓋在杯子上的,捏起來軟軟的,非常有彈性的杯蓋,而且花樣多遍,非常的可愛。
  • 咖啡、奶茶"6號熱飲杯蓋"致癌? 9小時實驗證明聳人聽聞
    喻文娟正在進行苯乙烯釋放實驗    據《新聞晨報》報導,寒冬時節,熱飲廣受歡迎最近有消息稱,多數熱飲的杯蓋均為聚苯乙烯材料製成,遇到高溫後會產生可致癌物質苯乙烯。    記者日前走訪了本市幾家出售熱飲的連鎖商店,發現熱飲杯蓋確實多為聚苯乙烯材料。
  • 【可怕】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喝進去幾萬個……
    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很普遍,但如果告訴你,用一次性紙杯盛熱水,會吃下去幾萬個微塑料顆粒,你還會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嗎?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釋放數萬個有害物質2020年11月,來自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險材料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一次性紙杯(100ml)中裝上熱飲,在15分鐘內會向飲料中釋放大約25,000個微米大小的微塑料微粒
  • 兒童塑料杯PP材質更安全 專家:少用塑料杯喝牛奶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檢測顯示聚丙烯(PP)材質的塑料杯更安全,可放在微波爐中加熱、消毒。  PC遇熱易析出酚,超標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此次江蘇省消協比較試驗的50個兒童塑料飲水杯,從實體店和網上隨機購買。其中,聚丙烯(PP)材質塑料杯25個、聚碳酸酯(PC)材質塑料杯22個、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材質的2個、聚苯乙烯(PS)材質1個。
  • "6號杯蓋"放毒? 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常規劑量下致癌
    東方網12月21日消息:「6號杯蓋放毒啦!」近日,隨著氣溫驟降,一些熱飲所用杯蓋受熱會釋放「致癌物」苯乙烯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記者昨天走訪市場和專家後獲悉,根據目前已有的實驗和統計數據,並沒有支持苯乙烯在常規劑量下致癌或者危害健康的結論。   所謂「6號杯蓋」,指的是由聚苯乙烯製成的杯蓋。
  • 研究發現:不鏽鋼杯危害是塑料杯的數倍,導致更多危險和健康問題
    去年8月份一個女孩可就沒這麼幸運,福建福州一個23歲女孩子,在用保溫杯泡紅棗10天後,打開保溫杯被杯蓋炸傷眼球。每年這樣的案例非常多,這僅僅是不鏽鋼保溫杯的一個危害,其實下面幾種危害也不容小覷。重金屬超標關於重金屬超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這幾年關於重金屬超標的新聞很多,重金屬會對人體產生不可逆的損害,可謂是危害巨大。
  • 咖啡紙杯中裝的,不止有熱飲還有塑料微粒,15分鐘迅速釋放!
    咖啡紙杯中裝的,不止有熱飲還有塑料微粒,15分鐘迅速釋放!當下社會中,年輕人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勞累睏乏的時候會選擇喝上一杯熱咖啡。這是因為咖啡當中的咖啡因會和大腦當中的一些物質進行結合,導致大腦無法感受到疲憊的信號,所以會振奮精神,持續的工作下去。
  • 塑料杯裝熱水,燙傷了,寧波老闆娘:十幾年都沒出過事
    在寧波工作的梁師傅反映,8月1號他用剛買的塑料杯裝了熱水,但杯蓋突然滑落,導致自己被燙傷了。01塑料杯裝熱水,杯蓋滑落致燙傷梁師傅說,這個塑料杯是7月30號,在寧波海曙區西宏市場一個門店買的,花了12塊錢,杯子底部有一張標籤,上面寫著耐溫溫度是:零下20度到120度。杯身上寫著防爆杯,容量2500毫升。
  • 明星藥「蒲地藍」兒童慎用 引發牛股濟川藥業閃崩
    孕婦慎用「蒲地藍」原來,11月6日監管部門要求規範「蒲地藍」說明書。而蒲地藍業務在濟川藥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11月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文表示,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決定對蒲地藍消炎片(膠囊)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進行修訂。其中,注意事項中要求註明:「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