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的腦科學研究院發布2018年度報告:獲10多項突破

2020-11-29 TechWeb

【TechWeb】3月4日,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CCI)發布了2018年度報告,披露了2018年研究所在腦科學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承擔基礎研究的TCCI加州理工,在2018年取得了10多項突破性成果,旗下4位科學家獲得了學術大獎。

在這份2018年度報告中,TCCI披露了在大腦的「知覺、恐懼、智慧」等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例如,針對人的恐懼心理,TCCI研究了「如何逃脫老虎的攻擊」。神經科學教授Richard Andersen通過研究大腦的「感覺」來讓癱瘓的病人再次獲得感覺。為了幫助盲人恢復視力,生物科學教授Markus Meister通過研究大腦的「視覺」來幫助盲人導航。對於人們關注的智力問題,TCCI研究了「通過腦掃描預測智力」等等。

年報顯示,承擔基礎研究的TCCI加州理工,在2018年取得了10多項突破性成果,涉及人臉識別、腦機接口、決策行為科學、認知科學、大腦成像等領域,在世界頂級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大量論文。

此外,2018年內TCCI旗下4位科學家獲得了學術大獎,其中David Anderson教授獲美國Edward Scolnick神經科學年度大獎,毛穎教授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吳階平醫學創新獎,Doris Taso教授是美國Perl—UNC神經科學大獎和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Viviana Gradinaru教授獲美國國立衛生學院先驅獎。

資料顯示,TCCI於2016年11月由原盛大遊戲創始人陳天橋與雒芊芊出資 10 億美元設立,致力於腦科學研究。這項計劃旨在幫助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深入大腦的研究,探索大腦基礎層面的運作機理,以及由於疾病和衰老而導致大腦運作失靈的原理。

據悉,目前TCCI的焦點在於支持腦功能與感知形成方式的基礎性研究,主要分為三個方向:大腦探知:研究大腦如何收集、組織和保留信息,輸入信息隨後如何轉化為想法、情緒、決定、行動和記憶等的奧秘;大腦治療:致力於將對大腦探知理解轉化應用到具有突破性的生理與心理疾病治療中,比如心理障礙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大腦發展:運用 AR 或 VR 技術推動神經康復,為新一代人工智慧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陳天橋腦科學研究院首發年報,試圖解碼人腦奧秘
    自2016年底成立腦科學研究機構以來,盛大網絡創始人、慈善家陳天橋在腦科學方面的進展也引人關注。日前,陳天橋夫婦出資成立的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Chen Institute,以下簡稱TCCI)公布了第一份年度報告。
  • 陳天橋腦科學機構首發年報 曾有意資助冷泉港
    日前,陳天橋夫婦出資成立的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Chen Institute,以下簡稱TCCI)公布了第一份年度報告。   在年報中可以看到,TCCI團隊的研究人員在過去一年裡,在感知、感覺、視覺、運動、智力、決策制定、恐懼等多個領域展開了研究。
  • 陳天橋投資的紀錄片獲紐約電影電視節三項大獎,主題關於腦科學 |...
    鈦媒體快訊 | 4月10日消息:由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CCI)投資出品的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 在2019年紐約電影電視節上獲得了兩金一銅三個獎項雒芊芊研究院(TCCI)創辦於2016年,當時宣布投入10億美元推動腦科學研究。2018年9月12日,《打開思想的大門》將向全球發布,內容關於腦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這是 TCCI 創始人陳天橋和雒芊芊打造出品的首部紀錄片,也開創了中國慈善家在全球普及宣傳腦科學的先河。「我們很榮幸能在紐約電影電視節上得到這樣的肯定。」
  • 類腦智能,馬斯克、陳天橋都爭相投資的腦科學是什麼?|萬字研究
    Neuralink團隊此次的突破,也讓充滿神秘色彩的腦科學再次進入大眾視野。腦科學這個概念本身並不新鮮。2004年4月,美國的《Science》雜誌慶祝創刊125周年時,就邀請了全球幾百位科學家列出他們認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前沿科學問題,最後歸納為125個,其中有18個問題屬於腦科學。
  • 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2020版發布
    2016年11月,蒲慕明院士等科學家遞交報告,闡述中國腦計劃主要有三大支柱:基於認知方面的神經機制的基礎研究;神經性疾病早期診斷和介入的研究成果轉化;用於發展人工智慧以及機器人的類腦研究。2018-2019年,「中國腦計劃」已經啟航。那麼未來,它的「戰場」會在哪裡?
  • 腦機革命:馬斯克向左,陳天橋向右
    腦科學也因此成為全球公認的最前沿也最難的學科。一位中國企業家領袖的身影,若干年前也開始活躍在世界腦科學界的核心舞臺上,他就是盛大集團創始人,如今的TCCI(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創始人陳天橋。他在今天已經非常不樂於被媒體提起他曾經「31歲就成中國首富」,更不樂於再被提及「至今無人打破這個年齡紀錄」的事實,低調潛身於科研慈善事業。
  • 《科學》雜誌評出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技術突破拔得頭籌,成為年度頭號科學突破。 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可讓研究人員逐個追蹤細胞發育,了解哪些基因會在胚胎早期發育時被開啟或關閉。
  • 腦科學,21世紀的新趨勢
    《自然》雜誌「科學報告」專欄也曾刊登過一篇研究論文,證明宇宙的成長過程和結構與大腦細胞的生成一模一樣。其實,與其它領域的科學研究不同,人腦是一個非常複雜而精密的器官。在科學界,也許只有宇宙科學才能與人腦相提並論。
  • 【珍藏】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
    2016年11月,蒲慕明院士等科學家遞交報告,闡述中國腦計劃主要有三大支柱:基於認知方面的神經機制的基礎研究;神經性疾病早期診斷和介入的研究成果轉化;用於發展人工智慧以及機器人的類腦研究。 2018-2019年,「中國腦計劃」已經啟航。
  • 萬字整理: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機構概覽
    2016年11月,蒲慕明院士等科學家遞交報告,闡述中國腦計劃主要有三大支柱:基於認知方面的神經機制的基礎研究;神經性疾病早期診斷和介入的研究成果轉化;用於發展人工智慧以及機器人的類腦研究。2018-2019年,「中國腦計劃」已經啟航。那麼未來,它的「戰場」會在哪裡?brainnews編輯部帶你來系統盤點一下。
  • 陳天橋: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大腦?
    編者按: 陳天橋26歲白手起家,創立盛大網絡。31歲時公司上市,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首富」。陳天橋現專注於腦科學研究的公益事業,並於2016年末成立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
  •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拿下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
    承接「珠峰計劃」申報工作的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將瞄準腦科學國際前沿,凝聚全校腦科學與相關學科力量,引進傑出人才,推動跨單位和國際合作,在若干研究領域形成有重大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優勢研究團隊,承擔國家腦科學重大任務;創新體制機制,構建跨學科、開放的腦科學研究平臺;以前瞻性、戰略性、前沿性腦科學基礎研究為主線,形成腦科學研究的優勢方向和國際領先的重要突破,推動新型類腦晶片研發以及類腦智能技術的醫學轉化應用
  • 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普及腦科學
    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普及腦科學 新民網9月12日消息,今日(9月12日),一部展示腦科學領域令人驚嘆的發展進步和潛力誘人的機遇的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向全球發布,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
  • 2009年度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開放研究課題基金申請指南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的科技創新平臺之一,是在復旦大學各學院(系、所)已有的神經科學研究基礎上建設的一個全校性的神經科學研究實體機構。為了促進腦科學研究院與院外研究人員的合作研究,加強腦科學研究院與校內本學科和相關學科非腦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的聯繫和交流,推動神經科學學科建設和腦科學與醫學的結合,充分發揮腦科學公共技術平臺的作用,促進資源共享,腦科學研究院特設開放課題,進行公開招標。
  • 前首富陳天橋的「人腦研究」出成果了
    與公眾認知不同,實際上陳氏研究院已經有不少研究成果。根據其官網:自2016年創立,陳氏研究院的教授和學者們已共發表論文63篇。其中,2017年19篇;2018年30篇;2019年(截至目前)15篇。「第一個實驗,證明了我的一個假設,即世界實際上只是感知。」2018年7月,陳天橋在接受美國Medium平臺記者Bryan Walsh採訪時說:「這涉及一個哲學問題:究竟我們生活其中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我真的相信,它是虛擬的。」
  • 神經科學年會參會人數創新高,陳天橋資助的數字藥物研究落戶上海
    中國神經生物學家、中國腦科學計劃籌建者和推動者楊雄裡院士針對大腦研究與教育的關係發表演講。楊雄裡院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歐盟和中國都在積極推動腦計劃,並且各具優勢。美國的基礎研究根基比較深厚,歐盟在人腦圖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國發力較晚,要趕上歐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公告]藍色光標: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報告組織範圍 與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色光標」)同期財務年報所包含的組織範圍相同。 報告發布周期 藍色光標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為年度報告。金網獎 藍標數字獲社會化營銷及情感營銷類金獎 金投賞 藍標數字獲多項銀獎及銅獎,思恩客獲銀獎, 藍標傳媒獲銅獎,藍標電商獲銅獎 虎嘯獎 藍標數字獲多項銀獎、銅獎和優秀獎 藍標傳媒獲優秀獎 金滑鼠 藍標數字獲最佳互動體驗獎及多個金獎和銀獎, 邁片互聯獲最具創新精神數字營銷代理公司
  • 廈門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報告摘要
    《公司2015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詳見公司刊載於指定信息披露媒體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的《廈門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之「第四節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多個課題組招聘青年副研究員和博士後,誠邀青年研究人員加入。青年副研究員待遇面議;博士後待遇以及在站時間請見文底。2020年10月起加入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將開展神經退行性疾病與細胞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工作。招聘:博士後2名崗位職責:1)在課題組長的指導下開展神經退行性疾病及幹細胞治療科研工作;2)獨立或協助申請科研項目。
  • 首個腦科學實驗室落戶華山醫院 中國腦機接口明年有望人體試驗
    實驗室包括了腦機接口、睡眠夢境、認知評估、數字醫療等多項內容。10月23日,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第一個腦科學前沿實驗室,在大型神經醫學中心上海華山醫院虹橋院區落成投入使用。實驗室包括了腦機接口、睡眠夢境、認知評估、數字醫療等多項內容,進一步支持腦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