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富陳天橋的「人腦研究」出成果了

2021-02-20 騰訊科技

點擊上方「騰訊科技」,「星標或置頂公眾號」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矽發布(ID:guifabucom)

作者 / Lynn Yang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APP,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兩年前,我載著一位中國來的訪客在矽谷高速上奔馳。當時,我和他講了一個故事:

GV是谷歌旗下投資機構。有一次,它生命科學的頭——Krishna Yeshwant被問到一個問題:「請問:GV如何平衡投資回報與找到治療人類癌症方法間的關係?

生命科學領域的投資需要大量錢,而且不一定出結果。

Krishna舉了一個例子說:GV曾投資一家公司,因為這家公司有數據表明,在早期診斷自閉症兒童方面,有些「信號」值得追蹤。GV因此投了大量錢讓他們去做研究。但研究著研究著,這些「信號」不見了,GV的投資,血本無歸。

那一天,Krishna的回答是這樣的:

"That is the hard thing about this job—to make sure the right questions are being asked and that they are being asked in the right way. If it just turns out we asked the right questions and we were wrong, that’s the game we are playing. We are OK with nature disagreeing with us because when it agrees with you, you change the world."

大概意思是:「如果我們向大自然『問對』了問題,但研究方法有誤,那大把的錢打水漂了也沒關係,因為一旦把這兩者都做對了,你就改變了世界。

我車裡的訪客聽了笑:「和中國的語境差得好遠啊。真不接地氣。」

不知道為何,這是我在偶然翻到加州理工學院陳天橋雒芊芊神經科學研究所又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時,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回憶殺。

31歲即因盛大網絡上市而成為「中國首富」的陳天橋

與吸人眼球的中國商戰故事不同,所謂陳氏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實在樸素得可怕——它是一篇有關斑馬魚和老鼠的論文。如下:

在我們人類的身體裡面,有一種特殊而神秘的物質叫「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長期以來,研究人員對它在睡眠中的作用爭論不休:到底是促進了睡眠,還是讓人更清醒?因為一些研究表明:血清素能促進睡眠,但其他研究又表明,產生了血清素的神經元最活躍,在清醒時釋放化學物質。

6月24日,一篇署名陳氏研究院兩位學者的論文發表在了《神經元》雜誌上。該論文基於大量實驗指出:在斑馬魚和老鼠實驗中,血清素被證明是睡眠必需的。

換句話說,新的研究發現血清素對人類的睡眠是必要的。這解決了科學界長期存在的爭議,並能夠幫助解釋為什麼一些常用的抗抑鬱症藥會有讓人嗜睡的副作用。

與公眾認知不同,實際上陳氏研究院已經有不少研究成果。

根據其官網:自2016年創立,陳氏研究院的教授和學者們已共發表論文63篇。其中,2017年19篇;2018年30篇;2019年(截至目前)15篇。內容涉及自閉症、焦慮症、基因工程等等,而陳天橋自己曾公開談論過兩個讓他感到很興奮的發現:

第一個是腦機接口方面,發現可以通過控制癱瘓病人的大腦,來模擬觸覺和感覺。比如,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下已經失去知覺,但當科學家刺激了一些東西,病人會有所反應,並認為——這是有人在撓他。

另一個發現,是老鼠的情緒能夠被操縱。老鼠會因為科學家按下不同的按鈕而變得或安靜或開始打架。而所有的攻擊性,其實都由一組神經元控制。

「第一個實驗,證明了我的一個假設,即世界實際上只是感知。」2018年7月,陳天橋在接受美國Medium平臺記者Bryan Walsh採訪時說:「這涉及一個哲學問題:究竟我們生活其中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我真的相信,它是虛擬的。」

「另一個實驗,則證明了我的另一個假設,即人類,不過是化學機器人。」陳天橋說:「未來也許我可以戴上頭盔,下載一些軟體,這個軟體可以激活神經元——也許我可以為你造一個世界。技術尤其是神經科學技術,在未來會非常強大。

從某種意義上說,陳天橋已經越來越不像中國的企業家。

根據彭博社億萬富豪指數:目前陳身家約24億美元,已撥出10億美元用於資助神經科學研究。其中,包括他和妻子雒芊芊用於建設陳氏研究院向加州理工學院捐贈的1.15億美元。

這1.15億,是人類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獲得的最大一筆捐贈。陳天橋計劃捐贈十年,每年一億美金。

所謂基礎研究是指:為獲得關於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識進行的實驗性和理論性工作,不以任何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為目的。它和應用的最大區別是:基礎研究需要在科學上證明某個東西可行。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失敗、大量的錢,和更長的時間。

當Medium記者問:「為什麼要用慈善的方式,而不是投資?」陳天橋答道:「對於大腦和思想,我認為必須用一種非盈利的方式,因為人類目前缺乏對大腦某些基本方面的理解。所有這些研究,仍在大學或研究所。」

Medium的記者繼續追問:「您還參與了圍繞大腦與神經科學的風險投資。你認為這些領域的增長在哪裡?會是藥物嗎?還是腦機連接?」

陳天橋答:「基礎研究是為尋求真相。有了基礎研究發現的幫助,我認為它可以滿足全人類的三個需求。

第一是大腦治療——處理迅速增長的精神疾病。還有神經退化疾病,像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包括抑鬱症。基礎研究將在未來10-20年裡做出巨大貢獻。

第二是大腦的開發。如果真想造福人類,人類必須了解自己,才能賦予世界以——目的,世界才能讀懂你思想,知道你想要什麼,才能滿足你。通過基因編輯侵入並改變你身體,我認為這些都是未來的殺手級應用。

第三是終極願景。我們試圖回答:什麼是意識?我們是誰?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擬的?這對我和很多人來說很重要。幾千年來,這些都是人類在問的終極問題。我想也許我們很幸運,我們這一代能夠找到真相。

根據陳天橋的說法,陳氏研究院的最終願景是:要把人類大腦和大腦相關的不同學科進行垂直整合。

也就是說:除了神經科學,還會有精神病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甚至是神學。陳天橋希望把這些不同領域的頂尖學者匯集一起,並鼓勵他們一起工作。

作為盛大網絡董事長兼CEO,陳天橋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

2004年,年僅31歲的陳天橋當選「中國首富」,開創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企業家從財富上戰勝傳統行業企業家的先河。

那個時候,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不是阿里巴巴或者騰訊,而是陳天橋的遊戲運營公司——盛大網絡。甚至有近5年時間,盛大一直是中國遊戲業的老大。

可惜的是,陳天橋「志」不在遊戲。之後,盛大奇襲新浪,折騰「迪斯尼互動娛樂傳媒帝國」和平臺戰略。其中,盒子夢被一紙禁令終止,而盛大的基因裡其實就沒有平臺,哪怕把旗下遊戲、文學、視頻等業務用戶全部打通,也只是一個個分散的Zynga,而不是Facebook。之後,盛大定位從內容公司轉為技術驅動型公司(支付、雲計算、精準廣告投放),2009-2011年又衝上一個小高峰,但2011後業務整體下滑,最核心的原因是:陳天橋去新加坡治病了。

2017年8月,陳天橋在接受Bloomberg記者採訪時,曾透露了自己當年為何會完全棄盤,拱手把「市場」讓給騰訊和阿里:

——就在2004年盛大登陸納斯達克後不久,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和政府法規的加劇,陳天橋患上了「驚恐發作」。

這種病的英文名叫Panic attack,為急性焦慮症症狀之一,患者會突然出現強烈的恐懼感,感到「死亡將至、大難臨頭」或「失去自控能力」的體驗,同時伴有呼吸困難、心悸、胸痛或眩暈、嘔吐、出汗、面色蒼白、顫動等。每次可以持續發作幾十分鐘,過程非常痛苦。有些人甚至會連續不停地發作。

Panic attack在長期工作壓力過大的創投圈或剛剛失去親人的人群中發生概率不低,只是很多人對這種病症缺乏了解,發作後被送到醫院也不知道自己其實經歷了驚恐發作。

陳天橋在接受Medium記者採訪時也講到了這一點:

「即便是在2008年,當我們股價達到歷史高點;2009年籌集了12億美元分拆遊戲業務。企業還不錯,但是我想:一定有什麼東西已經在我心裡累積。

我記得有幾個晚上……有一天早上,我的一個同事打錯電話到我這裡,然後,我一下子醒了。我的心開始咚咚咚地跳。有一次在飛機上,我突然感到我的心臟病發作了。但那其實不是心臟病,而是驚恐發作。我意識到:我遇到了可怕的事情。」

之後,陳天橋又被檢查出癌症。他開始賣掉盛大所有運營業務,轉型做全球投資,並將「腦研究」作為了事業的下一站。

而為監督給加州理工學院的捐贈,陳天橋又舉家從新加坡搬到了矽谷,並在San Jose買了兩百畝地的一個校園作為研究基地。

誰能夠想到:十幾年前,當我在上海採訪陳天橋,當時中國財經大報科技記者的條線裡,還沒有「獨立」的網際網路條線一說,因為相對應的公司財富規模過小。

與之相比較,是遊戲界的「六大門派」——烘託起初生的中國網際網路,他們是:盛大、網易、巨人、九城、暢遊和完美。而今日已封冠中國遊戲業的騰訊公司,則不在這六大門派裡。

常有人說:「是盛大最早做了IM,成功的卻是騰訊;是盛大最早做了支付,成功的卻是支付寶。」話語間充滿了遺憾。但其實,真的沒有必要。

若說遺憾,是上海網際網路界在盛大之後再沒有當年盛世的「集群效應」,這是真的遺憾;而若說到企業家的輸贏功過,天高地闊,人生短短幾十年,在時空的維度裡實在太過渺小。

就像卡耐基鋼鐵公司的創始人安德魯.卡內基。他是最有名的鋼鐵大亨,被世人譽為「鋼鐵大王」,但是他之所以到今天還被人銘記,是因為他為世人建設了大學、公共圖書館和音樂廳。

未來,比爾.蓋茨的名字也不會作為個人電腦的象徵而被銘記。相反,他的名字會因為象徵著為第三世界國家促進健康、消除貧困、改善教育和打破信息鴻溝以及激勵其他億萬富翁成為慈善家方面,而被銘記。

就像幾年前美國商界一篇很火的文章:「我們終將遺忘賈伯斯,但比爾.蓋茨將擁有雕像。

近期精選

國產手機出海之遇阻日韓

95後腳下,踩著幾千億的大生意

鴻蒙加持,華為搶佔電視市場會成功嗎?

相關焦點

  • 陳天橋腦科學研究院首發年報,試圖解碼人腦奧秘
    10億美元開啟人腦探索之旅在這份年報中,陳天橋和雒芊芊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兩年時間裡,我們從零開始,打造了這樣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朝著我們的理想紮實地前進了一大步。過去兩年來,我們不僅捐款,更把主要精力花在與世界各國頂級腦科學研究機構和優秀腦科學家的交流上,全身心地投入推動腦科學發展、造福全人類的事業中。」
  • 股價升跌改寫富豪排名 陳天橋資產直逼丁首富
    連日來,隨著在納市上市不久的盛大公司股價的飛漲,原本在國內富豪榜上名列三甲之外的盛大公司董事長陳天橋的總資產已經直逼首富、網易主席兼首席架構設計師丁磊,其間甚至一度超過丁磊。專家們指出,改寫富豪榜的真正原因,是不同時期內網絡行業不同產業的冷熱不均。
  • 腦機革命:馬斯克向左,陳天橋向右
    遺憾的是,今年8月29日,Neuralink公司在第二次成果發布會上出來演示最新技術成果的依然不是人類,而是三隻小豬——距離首次發布會過去了一年多,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研究依然沒完成臨床人體實驗。一位中國企業家領袖的身影,若干年前也開始活躍在世界腦科學界的核心舞臺上,他就是盛大集團創始人,如今的TCCI(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創始人陳天橋。他在今天已經非常不樂於被媒體提起他曾經「31歲就成中國首富」,更不樂於再被提及「至今無人打破這個年齡紀錄」的事實,低調潛身於科研慈善事業。2016年,陳天橋以私人捐贈的方式拿出10億美元,資助全球腦科學的基礎研究,義無反顧。
  • 陳天橋腦科學機構首發年報 曾有意資助冷泉港
    10億美元開啟人腦探索之旅   在這份年報中,陳天橋和雒芊芊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兩年時間裡,我們從零開始,打造了這樣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朝著我們的理想紮實地前進了一大步。過去兩年來,我們不僅捐款,更把主要精力花在與世界各國頂級腦科學研究機構和優秀腦科學家的交流上,全身心地投入推動腦科學發展、造福全人類的事業中。」
  • 神經科學年會參會人數創新高,陳天橋資助的數字藥物研究落戶上海
    中國神經科學研究有望趕超歐美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新當選理事長、中科院院士張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的參會人數規模創下新高,比兩年前翻番,這是個好現象,反映了中國參與神經科學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原來越多,社會各界對於神經科學研究越來越重視。」
  • 人腦植入晶片的危害有多大?大腦晶片植入技術路線的探討
    遺憾的是,今年8月29日,Neuralink公司在第二次成果發布會上出來演示最新技術成果的依然不是人類,而是三隻小豬——距離首次發布會過去了一年多,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研究依然沒完成臨床人體實驗。   一位中國企業家領袖的身影,若干年前也開始活躍在世界腦科學界的核心舞臺上,他就是盛大集團創始人,如今的TCCI(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創始人陳天橋。他在今天已經非常不樂於被媒體提起他曾經「31歲就成中國首富」,更不樂於再被提及「至今無人打破這個年齡紀錄」的事實,低調潛身於科研慈善事業。2016年,陳天橋以私人捐贈的方式拿出10億美元,資助全球腦科學的基礎研究,義無反顧。
  • Nature:研究繪製出人腦前額葉發育的單細胞圖譜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曉群課題組、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課題組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軍課題組合作,繪製出人腦前額葉胚胎發育過程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 陳天橋為何要捐70億給美國加州理工大學?主要是這個原因
    中國前首富陳天橋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追加捐贈70億元人民幣,在被問為什麼不捐國內大學搞研究時。陳天橋表示:「我只是把球踢給了離球門最近的人,我從來沒有後悔自己的決定,也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對於有很多網民說中國更需要這筆捐款,但我認為,中國科學缺錢並不是我的錯!」
  • 類腦智能,馬斯克、陳天橋都爭相投資的腦科學是什麼?|萬字研究
    他們想通過實驗收集的分子的、細胞的、解剖學等數據複製大腦的詳細信號,再應用到計算機技術上,而非發展腦認知方面的研究成果。由於經費有限,歐洲的「人類腦科學計劃」推出不到一年,就決定不再資助腦認知研究。雖然這個決定遭到歐洲腦科學領域多達150名科學家的聯合抵制,但是腦認知領域從歐洲HBP計劃中割裂出去,卻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了。
  • TCCI腦科學前沿實驗室落成,專注創新臨床研究以及成果孵化轉化
    實驗室在每個階段都會聚焦特定的研究方向,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科學家開放,提供資金、設備、臨床等全方位資源的支持,力爭在科研、人才培養、標準制定、產學研結合這4個方面取得成果。實驗室重點支持兩類項目,一是全球範圍內的前沿研究,給予科學家充分的學術自由,如腦機接口、記憶存儲、人工智慧、夢境控制等,二是轉化研究,比如最近致力於研究如何用數字手段提升大腦認知水平等。
  • 陳天橋: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大腦?
    編者按: 陳天橋26歲白手起家,創立盛大網絡。31歲時公司上市,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首富」。陳天橋現專注於腦科學研究的公益事業,並於2016年末成立陳天橋雒芊芊腦科學研究院。
  • 中國首富第一名是誰?廣東和浙江哪個省的富豪更牛
    從最富的人群看,廣東和浙江都是各類富榜上的上榜大戶,近年來,中國首富基本由廣東富豪許家印、馬化騰和浙江富豪馬雲等輪流坐莊。哪個省的富豪更牛?  福布斯從2003年起才開始排中國富豪榜(此前胡潤作為其中國代表),共出現了11個首富,少了張茵和劉永行兄弟,多了馬化騰。  最近20年來的中國首富,一大半出自廣東和浙江兩省,可見這兩省確實是中國財富的集中地。
  • 生物物理所等繪製出人腦前額葉發育的單細胞圖譜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曉群課題組、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課題組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軍課題組合作,繪製出人腦前額葉胚胎發育過程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功能研究,為繪製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重要基礎。
  • 陳天橋:我確實給美國捐70億,但中國科學缺錢,又不怪我
    無數先輩們為了保家衛國奉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才有了今日的繁榮。現在中國正處於飛速發展時期,許多人也乘著這個勢頭賺取了無數錢財,同時人民間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許多人的價值觀都被這樣的差距所扭曲,錢財在人們心中變成無所不能的東西。
  • 他從技術員到總裁,為首富打工,被方舟子「盯上」,逐漸沉寂
    曾幾何時,提起唐駿這個名字,除了「打工皇帝」之後,還會聯想到這幾個詞,博士、微軟、首富。而這簡單的幾個詞語,也串聯出了唐駿光彩鮮麗的職業經理人的生涯,那麼,他為何逐漸變得沉寂了呢?那就要慢慢道來了。1962年,唐駿出生於江蘇常州,在1980年,考入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首富又換人,前十大富豪座次驟變,許家印跌出前十
    亞洲首富換人了,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來自中國的鐘睒睒,取代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成為新的亞洲首富,身價達到了782億美元(約5100億人民幣),排名全球第八。當然,他也是新的中國首富。
  • 陳天橋的腦科學研究院發布2018年度報告:獲10多項突破
    【TechWeb】3月4日,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CCI)發布了2018年度報告,披露了2018年研究所在腦科學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承擔基礎研究的TCCI加州理工,在2018年取得了10多項突破性成果,旗下4位科學家獲得了學術大獎。
  • 陳天橋內部「激情表白」,打動了誰?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中國...
    近日,陳天橋在盛大管理層擴大會議上提出的「內部創業」論,提供了業內又一有益案例。 陳天橋表示,「對於內部優秀人才出來創業發展,公司是全力支持,員工對此完全不必帶任何顧慮,員工有想法可大膽提出來;盛大的資金、平臺、文化和機制將是你們創業的最好的保障。」
  • 陳天橋想"解鎖"大腦:希望能解決自殺和恐怖主義
    現年45歲的陳天橋說,更好地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有助於治療精神障礙和神經退行性疾病。陳天橋曾是中國的科技巨頭,2012年退出公眾視野,專注於自己的心理健康。這也促使他轉移注意力,將自己的半數個人財富轉向了大腦研究。陳天橋的投資包括,斥資1.15億美元用於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建立神經科學研究所,投資5億元人民幣(約合7290萬美元)用於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建立類似的機構。
  • 張旭院士領銜,共同探討中國人腦圖譜研究
    就在前幾天,科技狂人馬斯克通過腦機接口將直徑23mm的晶片植入豬腦,實現了神經信號的讀取及寫入!9月6日,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發布會暨階段驗證成果匯報在上海隆重舉辦項目由張江實驗室腦與智能科技研究院和聯影牽頭,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四家頂級機構共同參與,旨在建設國際領先的中國人腦圖譜研究科創平臺,推動中國腦科學研究及這一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