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蹄兔和樹蹄兔的食物以軟食為主,齒冠比較低,齒根相對較長

2020-12-03 什麼什麼家長事

蹄兔吃各種各樣的植物。巖蹄兔主要以草為食,即以相對比較粗糙的食物為主,因此,它們牙齒的齒冠很高,齒根相對比較短;灌木蹄兔和樹蹄兔的食物以軟食為主,因此,齒冠比較低,齒根相對較長。

蹄兔不反芻,但是消化道比較複雜,包括3個獨立的含有微生物的區域,因此消化纖維的能力與反芻動物差不多。它們的腎允許它們僅呼吸潮溼的空氣就能充分保證水分的需求,而且,它們濃縮尿液的能力及產生電解液的能力很強,可以排出大量的未分解的碳水化合物。由於蹄兔連續不斷地在同一個地方排尿,會積累很多結晶的碳酸鈣,弄得懸崖壁上都是白色的斑點。此結晶物被多個南非的土著部落和歐洲人用做藥材,可以用來治療癔病等精神疾病和外傷。

為了彌補身體對溫度自我控制差的缺陷,蹄兔們經常擠在一起曬太陽。它們相對不太活躍,新陳代謝速度慢,這可以保證它們在食物質量差的乾旱環境裡生存。然而,棲息處必須能夠保持溫度和溼度的相對穩定。

蹄兔的社會組織形式有很大不同,這與它們的生存空間有關。南非的土丘群面積一般不到4000平方米,巖蹄兔和灌木蹄兔生活在緊密聯繫而且穩定的"家庭"裡,每個"家庭"由3~7隻近親成年雌性、1隻守護領地的雄性、分散的其他雄性和雌雄幼崽組成。大的土丘容得下幾個"家庭",每一個"家庭"佔據一片領地。一塊地盤上的雄性蹄兔會抵制其他雄性蹄兔的入侵。雌性生存的核心區域在灌木蹄兔中平均為2100平方米(有27個成員),在巖蹄兔中為4250平方米(有4個成員)。

雌性蹄兔不會保護它們的地盤,領地有時還會重疊。成熟的雌蹄兔會組成群體,最終會合併為一個"家庭"。雌性蹄兔大約一年受精一次,它們的生育高峰與降雨量的高峰期相一致。在一個"家庭"組合裡,懷孕的雌性一般集中在3個星期之內生出幼崽,雌性灌木蹄兔每窩生1~3隻,平均為1.6隻;巖蹄兔每窩生1~4隻,平均2.4隻。一般在幼崽出生後1~5個月內斷奶。無論雄性還是雌性蹄兔,達到性成熟都需要16~17個月。性成熟後,雌性蹄兔一般會加入到成年雌性蹄兔的隊伍中,而雄性蹄兔30個月大時會分散開。雌性比雄性的平均壽命長。

成熟的雄性蹄兔分為4個類群:有領地的、在領地外圍的、早期分散的和晚期分散的。有領地的雄性蹄兔是主要的領導者,它們對其他成年雄性蹄兔的侵略行為一般會在交配季節體現出來。在交配季節,它們的睪丸重量能增加20倍,這些雄性蹄兔會獨佔幾隻雌性蹄兔,不過它們喜歡與年齡超過28個月的雌性蹄兔交配。有領地的雄性蹄兔每年會找一個雌性蹄兔群體獨自佔有,而將其他的雄性蹄兔趕出雌性洞穴和曬太陽的地方。雄性之間的爭鬥有時是致命的,儘管這樣的爭鬥很少。

在一個小丘上,在領地外圍的雄性蹄兔不能定居在那裡,但在大土丘上,它們可以在有領地雄性蹄兔的地盤邊緣處佔據一小片地盤。這些雄性蹄兔單個生活,當有領地的雄性離開時,其中地位最高的一隻會佔有一個雌性群體。它們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爭鬥,僅僅會在交配季節裡發出叫聲。大多數在領地外圍的雄性蹄兔的交配目標是年齡在28個月以下的雌性蹄兔,而年紀大的雄性蹄兔懶得與這些年輕的雌性蹄兔交配,因為第一次懷孕出生的幼崽的死亡率很高。

相關焦點

  • 動物園裡的動物:蹄兔
    蹄兔和兔子一樣上面兩個門牙彎曲不斷生長,這一點和大象也很類似,不過沒有長出嘴外,一般來說雄性上門牙更方正,雌性的更圓一些。下面有四顆成梳子狀的下門牙,用來梳理皮毛。蹄兔長著小圓耳,脖子和尾巴很短,腿又短又細。前足四趾,有蹄狀的趾甲,後足第一和第三趾有蹄甲,中趾有爪。蹄兔眼睛上方有白色的斑塊,好像淺色眼影或者是粗粗的白眉,可能也是蹄兔看著眉清目秀的原因。
  • 蹄兔中最有滅絕危險的一類,沒有層級關係,它們註定是易危的動物
    早期分散的雄蹄兔包括年輕雄性的大多數。它們一般在16~24個月大時離開出生的地方,不久就達到了性成熟期。晚期分散的雄蹄兔再過一年後才離開,但一般也要在30個月大以前離開出生的地方。有領地的雄蹄兔和晚期分散的雄蹄兔之間沒有威脅性的關係,也沒有層級關係。人們發現,單個的巖蹄兔和灌木蹄兔離開出生地的距離約有2千米遠,然而,離開的雄蹄兔在遼闊的缺乏躲藏地點的大草原上走的距離越遠,它們面臨的危險也就越大:要麼被掠食者吃掉,要麼適應不了外界溫度的變化。
  • 原來它還有個像老鼠的親戚——蹄兔
    這種像「大老鼠」的蹄兔,和大象,海牛曾經是同一祖先的,根據分子的研究,它們是近親,有親戚關係的!加上蹄子相近,共同構成了近蹄類動物!    有些人說它更像兔子,蹄兔有個「兔」字,但它的行為完全不像兔子,現存的蹄兔有兩個屬——樹蹄兔屬和巖蹄兔屬 。一個會爬樹,一個會攀巖,而兔子只善於奔跑,不會爬樹和攀巖。
  • 英動物園誕生蹄兔寶寶:與大象海牛起源共同祖先
    蹄兔也被生物學家戲稱為「大象的小表弟」,因為分子學研究證明,蹄兔、大象和海牛起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三者再加上已滅絕的新蹄兔科,共同構成了近蹄類動物,在形態上的相似性也揭示了它們之間的關係。  英國切斯特動物園內誕生了四隻蹄兔寶寶,乍一看還以為是天竺鼠呢。
  • 巖蹄兔的社交規則:敵人的敵人是敵人!
    這種小型哺乳動物以群居方式生活在非洲和中東地區。研究者發現,與結構平衡理論中的假設不同的是,在巖蹄兔的社交網絡中,「敵人的敵人是敵人」的規則更能保持穩定。而巖蹄兔群體本身傾向於維護穩定、平衡的社交關係網絡。
  • 銀元邊齒的梯形齒和棗核狀邊齒能鑑別真偽嗎?
    銀元邊齒特徵, 辨偽, 直齒, 橄欖齒 三年的齒邊,比較規矩,齒距疏密一致,齒口直通乾淨利落,中間無任何毛刺,這也是所有所有機器壓制的邊齒共同特徵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說起來,與大象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卻是外貌差異懸殊的海牛和蹄兔。嵌齒象的體型也和現代的大象接近,但是樣子卻要古怪的多。嵌齒象的四肢較短,顯得身材矮胖,鼻子比現代的大象短很多,除了上頜,其下頜也長著一對長長的門齒,也就是有四根象牙。嵌齒象是大象進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先,它們的足跡曾遍布非洲、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包括亞洲象在內的後世許多大象種類的「進化原型體」。
  • 希氏根齒魚:石炭紀的河中巨怪
    希氏根齒魚:石炭紀的河中巨怪提起石炭紀,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體型巨大的昆蟲,比如3米長的超級蜈蚣和像鳥一樣大的遠古蜻蜓。石炭紀最可怕的殺手並不在陸地上和天空中,因為在河流、湖泊中潛藏著巨大的掠食魚類,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希氏根齒魚!樹根般的牙齒19世紀初,對於古生物學來說是個重要的時期,居維葉、歐文等古生物學前驅們以自己的慧眼審視著來自地面之下的化石,他們先後命名了滄龍、恐龍、翼龍、大地懶等古生物。
  • 最兇猛的史前淡水魚,河中巨怪根齒魚稱霸石炭紀時代!
    在蘇格蘭,初次發現根齒魚的牙齒化石,有些牙齒化石長度超過20釐米,專家望著這樹根般的牙齒,都在研究這是什麼史前巨獸的牙齒,最終得出這些牙齒屬於一種史前魚類,命名為「根齒魚」,意思是牙齒像樹根一樣粗壯!通過數據還原根齒魚,根齒魚生活在石炭紀,體長達到7到8米,而且外形極具攻擊性,根齒魚的齒系十分發達可怕,有鳥喙狀的犬齒狀牙齒和巨大的獠牙,獵物一被咬住,幾乎是無法掙脫根齒魚強大的咬合力,絕對稱得上河中巨怪!
  • 知常識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說起來,與大象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卻是外貌差異懸殊的海牛和蹄兔。嵌齒象的體型也和現代的大象接近,但是樣子卻要古怪的多。嵌齒象的四肢較短,顯得身材矮胖,鼻子比現代的大象短很多,除了上頜,其下頜也長著一對長長的門齒,也就是有四根象牙。嵌齒象是大象進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先,它們的足跡曾遍布非洲、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是包括亞洲象在內的後世許多大象種類的「進化原型體」。
  • 方舟生存進化異齒龍馴服食物介紹
    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下面18183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方舟生存進化異齒龍馴服食物介紹,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異齒龍馴服食物介紹 【簡介和外觀】 異齒龍從其特性來說更接近哺乳動物,而非恐龍類的爬行動物,它性情比較溫順,背部長有扇形骨刺,看起來有點像帆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植物:十齒花
    豐富多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植物種類居全國之冠,其中有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物種。是衛矛科、十齒花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3米。十齒花在我國分布於貴州、廣西及雲南南部。生長於海拔900-3200米的山坡溝邊、溪邊和路旁。另外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也有分布。
  • 為什麼它又名「愛情齒」和「智慧齒」
    「愛情齒」和「智慧齒」民間廣泛流傳著關於智齒的不少或美麗或美好的傳說,比如在韓國,智齒也叫「愛情齒」,不知道是不是智齒帶給人的疼痛感有時會和愛情類似,當然更靠譜的解釋是智齒是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長出的。古人的工具和現代人的痛智齒(第三臼齒)除了前面提到的「大牙」外,也稱「磨牙」,這個別稱很精確地描述了它的作用——研磨、咀嚼。試想一下,300萬年前,南方古猿正在樹林的邊緣尋找食物,他不能也不想離樹太遠,而是時刻保持警惕,一有風吹草動,趕緊爬上樹躲避,以免成為其他獵食者的口糧。
  • 採用齒冠開槽法降低齒槽扭矩
    齒槽力矩對電機性能有時會帶來嚴重危害,例如在變速驅動中,當齒槽力矩頻率與定子的諧振頻率相同時,齒槽力矩產生的振動和噪聲將被放大;另外在高精度的位置和速率系統中,齒槽力矩將成為系統的主要幹擾源,特別是當齒槽力矩的頻率超出系統帶寬時,便成為不可抑制的幹擾,降低了系統精度,電機低速運行時齒槽力矩的作用更為明顯。齒槽力矩的抑制有很多方法,如採用合理的極槽配合、增加磁力線夾角、斜槽或斜極等。
  • 嵌齒象 【Gomphotherium】
    嵌齒象【生存年代】:  中新世-上新世,【演化譜系】:哺乳綱-真獸下綱-長鼻目-嵌齒象科  嵌齒象屬,又名三稜齒象或四偏齒象,是一屬已滅絕的長鼻目,生存於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歐洲(包括法國、德國及奧地利)、北美洲(美國堪薩斯州)、亞洲(巴基斯坦)及非洲(肯雅)。
  • 設計齒輪時為何齒數不能小於17?
    先說說17個齒數的好處:其實之所以要17個齒數,是因為17個齒數的齒輪更穩定也更耐用。17是一個質數,在一定圈數下,17個齒數能使齒輪的重合圈數最少。受力相對均衡,能夠減少磨損延長齒輪的使用壽命。齒輪屬於精密儀器,長期受力不均會增大誤差。
  • 方舟生存進化滑齒龍位置 哪裡可以抓滑齒龍
    下面小編就就給大家帶來滑齒龍的相關介紹哦。 滑齒龍馴服方法 滑齒龍是方舟生存進化中一種十分神奇的生物,自身攜帶隨機傳送技能。,滑齒龍只能通過蜂蜜和平馴服,並且是短暫馴服! 【掉落物】 生魚肉、優質生魚肉、優質生肉 【基礎屬性和成長】 屬性 在1級時屬性 野生每級加點 馴服後加點  生命 3200 640 5.4%  耐力 800 80 10%  氧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