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曝痺通藥酒現多起中毒 廠方稱記者歪曲事實

2021-01-16 騰訊網

圖為:廠方回應的圖片及產品

本報綜合報導(記者 格祺偉 張桓瑞)12月6日,《當代商報》刊發題為「患者服用『四知堂』痺通藥酒屢屢中毒」的報導,報導稱河南省四知堂製藥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四知堂」牌痺通藥酒在湖南市場的出售過程中,屢屢出現患者飲用後的中毒事件。12月10日,河南四知堂製藥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發出聲明,聲明內容稱媒體報導「代理商屢屢為中毒事件背黑鍋」等內容,屬於記者歪曲事實倒打一耙,並稱這是當地代理商報復行為。

媒體曝光:痺痛藥酒出現多起烏頭鹼中毒事件,每次都公關私了

據《當代商報》12月6日報導內容,河南省四知堂製藥有限公司原湖南省代理朱明輝舉報,該公司所生產的「四知堂」牌痺通藥酒在湖南市場的出售過程中,屢屢出現患者飲用後的中毒事件。經診斷,中毒主要原因為烏頭鹼中毒,其中多人出現舌麻、休克等症狀。

舉報人朱明輝還介紹稱,從2008年12月25日到2011年12月31日,三年時間裡共經手處理中毒時間十餘起,每次中毒事件發生後,都會得到公司方提出私了的指示。隨後,朱明輝便對事發地藥監部門進行公關,患者在獲得數千元不等的補償後,各方便均保持沉默。

廠方回應:記者要挾企業歪曲事實,中毒原因系服用過量

12月10日,在《當代商報》刊發稿文後,河南四知堂製藥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發出聲明,聲明內容稱媒體記者歪曲事實倒打一耙,並指出關於記者寫道「代理商屢屢為中毒事件背黑鍋」是該代理商為報復河南省四知堂製藥有限公司沒有和他續籤合同而編造的不實之詞。

河南四知堂製藥有限公司在公開聲明內容裡還表示「記者沒有任何證據,僅憑知情人等模糊概念來變相要挾合法的生產企業,有違做人的人格和記者的道德標準。」。同時回應:「藥酒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病人在服用藥酒時任意加大服用量致使造成烏頭鹼中毒,對於服用過量造成的中毒,我們只有加強宣傳,要求病人嚴格遵照醫囑,不能亂服藥,這與藥品的質量根本不是一碼事。」,並表示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重慶「飲自配藥酒中毒事件」原因查明,藥酒內含劇毒中藥
    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5人因為飲用藥酒中毒,其中五人不幸身亡。 據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5月5日報導,當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這起事件的原因已查明,當天宴席上飲用的藥酒裡含有一種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藥,這種中藥含有劇毒。
  • 重慶15人飲用藥酒中毒致5人死:酒內含劇毒中藥
    重慶「藥酒中毒事件」原因查明 酒內含劇毒中藥央廣網重慶5月6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近日,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5人因飲用藥酒中毒,其中5人身亡。記者從重慶市食藥監局獲悉,這起事件原因已查明,經重慶市食藥監局和市疾控中心對殘留藥酒分析,目前確定中毒原因為誤喝了含有中藥「雪上一枝蒿」的藥酒。該中藥含有劇毒。事主、死者任某為何會把「雪上一枝蒿」泡成藥酒,公安機關還在做進一步調查。目前,經全力搶救,又有1人脫離生命危險,在重症監護室搶救的還有4人,6人病情相對穩定。
  • 「鴻茅藥酒」案涉事廣州醫生譚秦東獲取保候審
    據譚秦東說,昨天檢察院對其進行提審,主要問了他為什麼起《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這樣的標題,為什麼發這篇文章,還問了是否有人給他錢讓其寫這篇文章。譚醫生稱是出於醫生職業道德,了解鴻茅藥酒虛假廣告宣傳的情況,希望給老年人消費群體提個醒,並稱寫文章是自願的,沒人給錢。提審後,檢察院並未給出反饋。
  • 鴻茅藥酒爆料者代理律師:當事人若被訴做無罪辯護
    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讓鴻茅藥酒這個「藥品廣告大戶」走上全國輿論的風口浪尖。記者獲悉,目前案件已進入起訴審查階段,譚秦東代理律師表示,若被起訴將做無罪辯護。  事件:一篇點擊量2000多的文章,引來跨省抓捕  2017年12月19日,譚秦東在「美篇APP」的個人主頁上發表題為《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文章。
  • 鴻茅藥酒事件公關失敗的四點原因
    通過法律手段提請民事訴訟也是一個相對較好的方法,因為公眾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院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公眾自己則無需多言。 二、公關聲明太慢不及時 4月13日,由紅星新聞首先報導了跨省抓捕事件。當晚,不少媒體開始跟進此事。之後的幾天裡,人民日報、光明網、澎湃新聞、健康時報、俠客島多家媒體發表評論,微博和微信上,王志安、丁香園、春雨醫生等多位大V質疑此事。
  • 自製藥酒的四條金標準,不要一不小心製成了毒藥
    本期作者:廖鈺櫻 趙力超 | 美編:陳敏樺 趙力超5月3日中午,重慶市璧山區發生一起居民飲用自配藥酒中毒事件,僅一場生日宴會就導致5人死亡。根據有關職能部門對現場殘留物進行檢驗,這些自配藥酒中含有雪上一枝蒿甲素、烏頭鹼等毒性成分,最終判定是由這些毒性成分導致的藥酒中毒。
  • 男子自製藥酒含"劇毒" 孝敬母親險些奪走性命
        半島都市報4月4日訊(記者 趙君瑤) 李滄區一男子用高度酒泡多種中藥給患有腰腿痛的母親治病,沒想到川烏、草烏有劇毒,其母親喝下後中毒,4日凌晨被送進八醫急診室,經及時搶救才轉危為安。醫生稱,川烏、草烏毒性很大,雖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劇毒等同於砒霜,一般外用為主,內服宜慎,「幸虧只泡了5天,而且服用了少量,如果泡時間長一些毒性就更大,會麻痺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呼吸衰竭,根本沒救」。     喝自製藥酒老太中毒     4日凌晨2時許,一位老太太被兒子、兒媳緊急送到八醫。
  • 線上線下網店餐館無證銷售 藥酒可以這麼賣嗎?-藥酒 散寒止痛 功效...
    原標題:無證銷售,飲用者多為男性  瀋陽市皇姑區長江北街一家東北菜館內,3個半米高的透明酒缸擺在了門口的收銀臺上,缸中深紅色、金黃色液體裡混搭著人參、海星、枸杞,以及記者叫不上名字的10多種不明藥材。服務員見記者對藥酒感興趣,湊過來說:「從左到右分別是28元、38元、58元一兩,滋陰壯陽、美容養顏。」
  • 輿情經典案例:鴻茅藥酒事件
    12月27日,涼城縣公安局接到鴻茅藥酒公司報案,鴻茅藥酒廠家稱,有兩家企業和七位市民取消了鴻茅藥酒訂單,給企業造成損失142萬餘元,譚秦東的文章損害了商業信譽。 2018年1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公安局辦案人員來到廣州,跨省對譚秦東實施抓捕。4月13日紅星新聞首次報導此事受到網友關注。
  • 10部被指控歪曲事實的大型紀錄片
    不幸的是,對於那些尋找事實真相的人來說,沒有偏見的紀錄片是很少見的。製片方的個人立場往往在決定影片的發展方向,可怕的是他們可能會主動歪曲收集到的信息。以下是10部被指責歪曲事實的紀錄片。10 科倫拜恩的保齡這部讓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享譽全球的紀錄片(得益於他對美國槍枝文化的研究)是一部左傾作品。
  • 中醫師提醒藥酒是「藥」不是「酒」 千萬不要任性亂泡
    藥酒真的能隨便喝嗎?昨日,記者採訪武漢多家醫院的中藥師,專家們一致稱,藥酒以高度白酒為載體,藥承酒力吸收得特別快,建議市民喝藥酒千萬不要憑自己想像亂泡。  每天喝藥酒「黃藥師」中風了  人參、鹿鞭、海馬、藏紅花、枸杞……58歲的黃師傅退休後對藥酒養生上了癮。
  • 少年民工因三氯乙烯中毒死亡
    記者近日對此事件進行了多方調查。少年之死    來時祥的姐姐告訴記者,2004年11月,來時祥通過東莞一家人才市場的介紹,進入東莞市樟木頭三勝電機廠打工,被廠家安排從事用化學藥水三氯乙烯洗鏽螺絲的工作。工作20多天後,他出現了頭痛、全身皮膚發紫並脫皮的症狀。    不久,來時祥暈倒在車間,工友將他抬到宿舍床上休息。
  • 浸泡十年的補酒毒死兩隻雞 稱自己肯定是中毒
    商報訊(記者 姜鋒 通訊員 海燕 劉蘭蘭)給一隻大公雞灌下自己精心浸泡了十年的藥酒後,大公雞居然死了!李先生嚇壞了,也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病根,但隨後的漫漫求醫路並沒有完全解除他的中毒症狀。5月21日,在昆明銀行工作的李先生從昆明趕到蘇州,求助於蘇州市中醫醫院著名的蛇毒咬傷專家劉海燕。
  • 藥酒也有保質期 不能隨意胡亂喝
    於是買了兩隻雞做對比試驗,結果兩隻雞在被灌了10毫升藥酒後都死了,這可嚇壞了李先生,他覺得自己肯定是中毒了。之後經專家辨認發現,李先生自製的藥酒裡有海蛇、海龍、海星、鹿鞭、黃狗鞭、蛤蚧、四腳蛇、靈芝、黃芪、人參等。東西都是好東西,但已經變質了,所謂的藥酒裡其實含了多種混合毒素。 平常百姓家自製藥酒的不在少數,那麼,泡好的酒藥可以常年飲用嗎?
  • ...印度農民抗議,印外交部:外交對話最好不要出於政治目的而歪曲事實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外交對話最好不要出於政治目的而歪曲事實」,當地時間12月1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Anurag Srivastava)針對加拿大總理此前關於印度農民抗議的言論作出回擊。
  • 藥酒衍生出200多億市場份額
    長江商報消息 椰島鹿龜現擁有20萬建檔消費者,20年前拒絕美國公司1.2億元收購□本報記者 陳妮希保健酒在以前統稱藥酒,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醫藥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歷代醫藥著作中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有藥酒治疾健身的記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中藥浸酒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已發展到利用萃取、浸提和生物工程等現代化手段,提取中藥中的有效成分製成高含量的功能藥酒。當人們的保健意識日趨增強,一些藥物成為食用保健品時,保健酒這一新名詞便開始走紅。
  • 大爺用紅豆杉樹根泡酒喝,把自己送進了ICU,藥酒怎么喝才安全?
    劉大爺家有一罐用紅豆杉樹根泡的藥酒,一斤的幹樹根泡著6斤純糧酒,只因劉大爺聽人說這種藥酒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於是他也效仿。好不容易泡到了第10天,劉大爺在晚餐時迫不及待地喝了2兩,結果晚飯還沒吃完就被送進了醫院急診。醫生診斷是紅豆杉中毒,嚴重到要進重症監護室。
  • 藥酒補酒有好處嗎?調查發現藥酒市場發展蓬勃 但安全隱患大
    &nbsp&nbsp&nbsp&nbsp服務員見晶報記者對藥酒表現出了興趣,趕緊湊了過來:「一兩38元,一斤358元,滋陰壯陽、美容養顏……」據服務員介紹,這款以中藥材為主的藥酒配方,是由老闆自己研究出來的,泡了兩年,購買的人非常多,並且還有回頭客。
  • 中紀委官網上「熱點首曝媒體排行榜」
    新京報訊 (記者高美 王姝)網絡輿情熱點誰發布得最快最及時?在25日發布的「2014年網絡輿情熱點首曝媒體」中,中紀委網站赫然在榜,名列第9名,成為唯一入選榜單的政府網站。這一榜單來自於中國傳媒大學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的統計數據。
  • 英國稱昏迷情侶中毒 又是「諾維喬克」神經毒劑?
    中毒昏迷的英國情侶。  警方現階段「詳細篩查」兩人活動區域並封鎖公園、藥店和教會社區中心等至少5處區域,以確定中毒地點。  巴蘇說,沒有發現遭汙染物品。他提醒當地民眾不要隨意撿拾物品,防止中毒。  英格蘭首席醫療官薩莉·戴維斯告訴媒體記者,這一事件對公眾構成的威脅「保持在低水平」。  警方說,沒有證據表明中毒情侶到過附近的索爾茲伯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