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茅藥酒」案涉事廣州醫生譚秦東獲取保候審

2021-01-16 觀察者網

北京青年報4月17日消息,4月17日下午,在內蒙古自治區檢方針對「譚秦東損害鴻茅藥酒商品聲譽案」發布通報稱,經研究認為,目前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指令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並變更強制措施。剛剛,譚秦東的辯護律師胡定鋒接到檢察院的通知稱,可以辦取保候審手續,把人接走。目前,胡律師正在從呼和浩特趕往涼城縣看守所辦理相關手續。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17日18時許,記者在內蒙古涼城縣看守所門口看到,撰文「鴻茅藥酒是毒藥」的廣州醫生譚秦東取保候審後,從涼城縣看守所走出來。

自1月10日被內蒙古涼城縣警方從家中帶走,到4月17日取保候審,譚秦東已被羈押三個月。

據@局面 微博,譚秦東出來的第一件事,是把身上的衣服從裡到外都扔掉了。

譚秦東離開看守所 圖自 @局面

澎湃新聞消息,譚秦東說,感謝各位媒體的關注,「現在想哭,自由真好」。

據北青報消息,胡律師表示,他早上剛跟譚秦東會面,結束後,下午就到呼和浩特了。據譚秦東說,昨天檢察院對其進行提審,主要問了他為什麼起《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這樣的標題,為什麼發這篇文章,還問了是否有人給他錢讓其寫這篇文章。譚醫生稱是出於醫生職業道德,了解鴻茅藥酒虛假廣告宣傳的情況,希望給老年人消費群體提個醒,並稱寫文章是自願的,沒人給錢。提審後,檢察院並未給出反饋。

另據新華社17日消息,廣東醫生譚秦東因在網絡上撰文稱鴻茅藥酒是「毒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警方近日對其進行跨省抓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4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研究認為,目前該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指令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並變更強制措施。回顧這一案件,譚秦東的行為到底屬於民事糾紛還是涼城縣警方所稱的「涉嫌刑事犯罪」?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濫用權力?鴻茅藥酒「違法廣告」為何屢禁不止?新華社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一問:涼城縣警方有權跨省抓捕廣東醫生嗎?

事件開始於去年12月。

2017年12月19日,譚秦東在廣州市用手機APP「美篇」發布題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註:原文將「鴻茅」寫作了「鴻毛」)的文章。文章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並不適合飲酒,「鴻毛藥酒」通過電視廣告「誇大療效」,幕後推廣公司有巨大商業利潤。

幾天之後,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到涼城縣公安局報案,稱網際網路上有人對「鴻茅藥酒」進行惡意抹黑,鴻茅藥酒作為國藥準字號非處方藥,卻被稱為「毒藥」,其不實言論和虛假信息侵犯了商品聲譽,致多家經銷商退貨退款,給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損失。

2018年1月2日,涼城縣公安局對此進行立案偵查。涼城縣公安局認為,譚秦東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於1月10日對其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1月25日,經涼城縣檢察機關批准,對其逮捕,並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涼城縣人民檢察院相關司法文書顯示,該案於2018年1月、3月兩次被退回補充偵查。4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研究認為,目前該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指令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並變更強制措施。

該事件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

那麼,涼城縣警方有權穿越大半個中國,去廣東抓捕醫生嗎?

涼城縣公安局表示,鴻茅國藥的生產中心位於涼城縣,退貨退款造成的損失都發生在當地,屬於犯罪結果發生地,當地警方有管轄權。

部分法律界人士則認為,跨省抓捕本身不是問題,但這樣做難以避免地方保護主義的嫌疑,事實上應該由廣州警方來立案偵查更為適宜。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表示,根據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管轄是犯罪地為主、居住地為輔。譚秦東在廣州上網發文,居住地也在廣州,即便要行使刑事追訴權,也應該由廣州公安機關啟動立案偵查更為適宜。

北京市同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王殿明認為,警方雖然具有跨省抓人的權力,但刑事拘留權是法律授予的重器,涼城縣警方在整個事件中行動如此迅速,是否有濫用權力的嫌疑,還值得商榷。

二問:十年來違法廣告為何屢禁不止?

鴻茅藥酒,到底是酒還是藥?

2003年11月25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鴻茅藥酒為甲類非處方藥。鴻茅藥酒的商品包裝上,標有「祛風除溼、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溼痺、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婦女氣虛血虧」的字樣。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4月16日晚就鴻茅藥酒有關情況表示,非處方藥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規定使用,不能隨便增加劑量或用藥次數,不能擅自延長用藥療程,更不能擅自改變用藥方法或用藥途徑。

記者調查發現,從2008年起,江蘇、浙江、海南等多省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次發布公示,要求停止鴻茅藥酒的銷售和廣告發布。如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連續多年都將鴻茅藥酒廣告列為違法藥品廣告予以通告,認為鴻茅藥酒廣告「誇大產品適應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含有其它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內容」,及「利用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專家、學者、醫生、患者等名義和形象作證明」。

然而,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給鴻茅藥酒的廣告批文並未間斷。2018年3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鴻茅藥酒廣告符合《廣告法》《藥品廣告審查辦法》《藥品廣告審查發布標準》的有關規定」。

對此,王殿明認為,「鴻茅藥酒註冊公司所在地的相關監管部門並未對其經營行為進行有力的監管」。

「藥品廣告屢禁不止,還在於廣告管理流程存在漏洞。」廣東國信信揚律師事務所律師羅愛萍認為,「監管部門不能因為企業之前的廣告違規,就拒絕對企業新的廣告進行審查。鴻茅藥酒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即便廣告不斷受到查處,仍通過修改此前的廣告繼續不斷申請新廣告。」

三問:醫生吐槽鴻茅藥酒值得動用警方嗎?

關於譚秦東發文「吐槽」鴻茅藥酒的動機,內蒙古警方和律師意見相左。

涼城縣公安局辦案民警介紹,譚秦東在接受訊問時表示,他發表文章是受朋友鼓動,想吸引讀者眼球,為的是「能出名」,所寫內容大部分來自網際網路。

然而,廣東舜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定鋒提供的譚秦東的申訴書上寫的卻是,自己的原始動機是「對『鴻茅藥酒』虛假廣告宣傳心存反感」。

譚秦東發文「吐槽」鴻茅藥酒真的是在損害企業的商業信譽嗎?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構成要件,得是捏造事實,詆毀別人的商品信譽。」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徐松林認為,譚秦東身為醫師,提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對藥酒應當有所禁忌的觀點,並沒有捏造事實。另外,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針對的不是一般的批評者,而是企業的競爭對手。

張建偉認為,專業人員乃至社會公眾指出某一產品具有內在缺陷,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通過意見表達, 是在行使監督權。以「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來打壓醫生,會壓縮社會監督的空間,損害公眾知情權。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明祥認為,譚秦東的言論即便有不對的地方,也至多是構成民事糾紛。當地警方不應幹預民事糾紛,不應成為地方保護主義的工具,要避免「民事糾紛刑事化」。警察是代表國家在執法,行使警權必須慎之又慎。

4月16日,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發布關於鴻茅藥酒事件的聲明,稱中國醫師協會認真閱讀了譚秦東發布的《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以及涼城縣公安局2018年4月15日的官方微博認為,執行刑法應當謙抑,願意為譚秦東提供法律援助。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在聲明中呼籲:各醫藥企業應嚴格遵守《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依法依規發布廣告;對於涉及藥品的不同觀點,應慎重對待,以示對生命負責;公權力機關應慎重對待不同學術觀點和言論,防止將民事糾紛刑事化。

新華社:跨省追捕,須防權力任性

一名廣東醫生譚秦東,因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吐槽鴻茅藥酒的文章,被藥酒生產企業所在地的警方跨省追捕,並羈押於當地看守所。這一事件甫一曝光,便引發公眾關注。

一篇文章,何以引發千裡奔波的追捕?警方的逮捕通知上顯示,系因涉嫌「損害商品聲譽罪」。其依據是,因為這一文章,導致2家公司、7名個人要求退貨,造成損失共計140餘萬元。

警方的介入,或許有釐清事實、還原真相的初衷。然而,細究其跨省追捕的具體依據,卻存在諸多疑問。一方面,這樣一篇網帖,與140餘萬元的損失之間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聯繫?如何判定其具體相關性,需要具體而有力、能夠讓公眾信服的支撐證明。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導顯示,其中一家公司稱並未退過貨;另一家公司則表示,雖然曾退過貨,但目前仍在銷售這一品牌的藥酒,業務正常。警方在啟動跨省追捕程序之前,對相關信息是否進行了詳細的核查?對「損害商品聲譽」的結果判定是基於獨立、客觀的調查,還是僅憑報案企業的一面之詞,也需要及時公開相關信息。

平心而論,涉事文章標題中直接使用「毒藥」表述,存在情緒化之嫌,但正文內容,引述的是公開報導以及政府部門行政處罰公告等,並非杜撰及虛構。有鑑於此,兩個問題在做出跨省追捕的決定之前本不容迴避——在一條瀏覽量僅為2000餘次的網帖與企業自述的「140餘萬損失」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尚且存疑之際,啟動追捕程序是否應更慎重一些?倘若相關內容並非故意「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那麼,急於採取應對刑事犯罪而非民事糾紛的方式是否妥當?

不寧唯是,媒體的公開報導顯示,過去的十年間,所涉藥酒的廣告曾被多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被暫停銷售數十次。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通報顯示,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該藥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在此背景下,更應審慎釐清相關網帖究竟是屬於「造謠」還是「質疑」,究竟是基於既有事實的提醒還是惡意虛構內容中傷。反之,難免會被公眾揣度,「跨省追捕」是否只是出於報案者利稅大戶身份的「地方保護主義」?

能真正擊退質疑的,從來不是震懾與恐嚇,而是有理、有節、有據的溝通與回應。先給討論多一些空間,讓對話多一些可能,效果可能遠好於試圖「殺雞儆猴」般的來勢洶洶、鋒芒畢露。

跨省追捕,須慎之又慎,謹防權力「任性」。全面依法治國與執法規範化的要求一再被重申之際,類似跨省追捕的決策制定與執行,必須經得起法律的審視,經得起事實與時間的檢驗。

相關焦點

  • 輿情經典案例:鴻茅藥酒事件
    一、事件回顧 2017年12月19日,廣東醫生譚秦東在「美篇」的個人主頁上發表題為《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文章,點擊量達2000多次。
  • 鴻茅藥酒事件被跨省抓捕醫生:我本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內蒙古涼城縣看守所,4月17日下午廣州醫生譚秦東(左)被取保候審。文|新京報首席記者王志安自1月10日在廣州家中被帶走,廣州醫生譚秦東在內蒙古涼城縣看守所呆了3個多月,直到4月17日辦理取保候審。譚秦東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碩士,2017年12月19日在網上發布《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一文。
  • 鴻茅藥酒爆料者代理律師:當事人若被訴做無罪辯護
    譚秦東的醫師資格證書  近日,廣州市民譚秦東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質疑鴻茅藥酒是「毒酒」,藥酒廠家隨後報案稱其商業聲譽因此受損。接到報案後,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警方於1月10日跨省抓捕當事人譚秦東。此事經媒體報導後,讓鴻茅藥酒這個「藥品廣告大戶」走上全國輿論的風口浪尖。記者獲悉,目前案件已進入起訴審查階段,譚秦東代理律師表示,若被起訴將做無罪辯護。  事件:一篇點擊量2000多的文章,引來跨省抓捕  2017年12月19日,譚秦東在「美篇APP」的個人主頁上發表題為《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文章。
  • 鴻茅藥酒事件公關失敗的四點原因
    其實不論從個人觀感還是專家學者,用「毒藥」來稱呼鴻茅藥酒,用詞過重,並不合適。事件一開始,鴻茅藥酒公司是佔理甚至佔據主動權的。此時擺在鴻茅藥酒公司有三條路選擇: 1、與譚秦東取得聯繫,爭取讓其刪掉或修改文章並向鴻茅藥酒道歉。 2、通過法律手段向譚秦東致律師函,申請民事訴訟。 3、置之不理。
  • 鴻茅藥酒是藥不是酒 曾因虛假宣傳被重慶食藥監兩次通報
    上遊財經—重慶商報記者 陳瑜鴻茅藥酒,喝兩口,祛風除溼,舒筋活血,真有這麼神奇?最近,廣東醫生譚秦東因發了一個《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網帖,遭遇跨省抓捕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廣大關注。多數消費者以為就是「保健品」你心中的鴻茅藥酒,是「藥」嗎?針對這個問題,上遊財經—重慶商報記者進行了隨機採訪。結果,有超過8八成的受訪者不認為它是藥,認為就是一種保健品。「我覺得它就和平時屋頭泡的那種藥酒是一樣的!」29歲的市民程女士說,老爸平時也喜歡抓點中藥如枸杞、山楂之類的泡酒喝,所以自己以為鴻茅藥酒也是這樣的情況。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鴻茅藥酒,神藥還是神廣告?
    原標題:鴻茅藥酒:神藥還是神廣告?想必很多朋友對這個鴻茅藥酒不陌生,它是廣告中的「常客」,最近幾天更是成為輿論焦點。廣東一名醫生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質疑鴻茅藥酒療效。事後,內蒙古涼城縣警方以「損害商品聲譽罪」抓捕了這位醫生。   醫生的言論是否對鴻茅藥酒構成嚴重損害,警方跨省追捕是否存在民事糾紛刑事化的問題,輿論場上出現的這些疑問,有待相關部門的權威調查、確證。
  • 鴻茅藥酒所在地鴻茅鎮:去年才從其他鎮劃出,設置還不滿一年
    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身陷「醫生吐槽被跨省抓捕」風波之中,而其公司所在地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鴻茅鎮其實是一座成立不到一年的「年輕」小鎮。據《內蒙古晨報》報導,2017年5月2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關於調整涼城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將涼城縣岱海鎮部分區域劃出,設置鴻茅鎮,為涼城縣人民政府駐地。
  • 鴻茅藥酒中的豹骨可以用其他動物的骨頭替代嗎?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炒得最沸沸揚揚的要數鴻茅藥酒了。其中最為消費者和廣大網友詬病的是鴻茅藥酒中的豹骨和人工麝香。豹骨取自豹子的骨骼,其中金錢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200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豹骨使用有關事宜的通知》,禁止在中成藥處方中使用豹骨、虎骨。
  • 國家藥監局:組織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原標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鴻茅藥酒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近日,記者就鴻茅藥酒有關監管情況,採訪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  一、很多人認為鴻茅藥酒是保健食品,並不清楚它是一種藥品,請您介紹一下鴻茅藥酒的註冊審批情況。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一、很多人認為鴻茅藥酒是保健食品,並不清楚它是一種藥品,請您介紹一下鴻茅藥酒的註冊審批情況。  鴻茅藥酒為獨家品種,現批件持有人為「內蒙古鴻茅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由原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於1992年10月16日批准註冊,原批准文號為「內衛藥準字(86)I-20-1355號」。
  • 【中醫健康養生】(十)——藥酒
    這就使酒與藥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完整的藥酒方。12藥酒&保健酒藥酒可分為藥準字號藥酒和保健酒,保健酒中又包括食健字號酒、露酒、食加準字號酒等。藥準字號藥酒是指已獲得國家或地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文號的藥酒,它具有藥物的基本特徵,以治病救人為目的,有明確的適應徵、禁忌徵、限量、限期,必須在醫生監督下使用。
  • 嫌疑人因急需為弟骨髓移植自殘拒調查 檢察官促成取保候審救人
    檢察官在法律的界限內,基於案情,變更對李某的強制措施,對其取保候審,保證了這對兄弟的骨髓移植手術。資料圖 捐獻的骨髓(與本文無關,僅供配圖使用) 來源:新華社2017年2月,大興檢察院審查逮捕部檢察官王建國在辦理李某尋釁滋事案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
  • 線上線下網店餐館無證銷售 藥酒可以這麼賣嗎?-藥酒 散寒止痛 功效...
    目前市面上的藥酒品種較多,粗略統計有千餘種,藥酒的概念也變得更加寬泛,根據其中藥飲片的不同,可細分為中藥酒劑、保健酒、藥食同源酒等不同類型。其中,中藥酒劑具有藥物的基本特徵,有明確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和禁忌症,必須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記者採訪瀋陽市多家小型餐館發現,許多飯店都有自製的藥酒,然而卻沒有藥品經營許可證。
  • 重慶「飲自配藥酒中毒事件」原因查明,藥酒內含劇毒中藥
    重慶璧山區一酒樓發生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5人因為飲用藥酒中毒,其中五人不幸身亡。 據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5月5日報導,當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這起事件的原因已查明,當天宴席上飲用的藥酒裡含有一種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藥,這種中藥含有劇毒。
  • 私摘器官獲刑,如何斬斷「內鬼醫生」的黑手?
    新京報記者 向凱 攝備受輿論關注的「醫生非法摘取人體器官」一案,終於塵埃落定。近期安徽蚌埠中院終審裁定,包括黃新立等4名醫生在內的6名被告人因犯故意毀壞屍體罪,分別被判二年四個月至十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中兩名醫生是所在醫院的OPO(器官獲取組織)工作人員,一名醫生曾是OPO聯絡員。醫生是直面生死的職業,所謂醫者仁心,在面對死亡時,對逝者的尊重和對死者家屬的憐憫本是應有之義。
  • 吉林省藥監局通報違法藥品廣告 涉及鴻茅藥業、白雲山製藥
    >66誇大產品適應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斷言、保證移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2紫花杜鵑膠囊廣州白雲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製藥總廠2009.4.1-8.3177誇大產品適應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斷言、保證移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133鴻茅藥酒
  • 掃黃打非:上海破獲「負面新聞」勒索案 關閉虛假新聞網站41個
    掃黃打非:上海破獲「負面新聞」勒索案 關閉虛假新聞網站41個 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8日 消息:近日,掃黃打非辦公布重大案件通報,上海市公安機關成功破獲「湖北九首神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非法利用網絡發布負面信息實施敲詐勒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