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中國人對酒的研究與運用,可謂爐火燉青。自從有了酒,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們演繹出無數的精彩故事。於是,就有了武松酒後伏虎的壯舉,魯智深醉打山門的英雄氣概,劉姥姥醉臥怡紅院的千古笑談……
從釀酒、飲酒到賞酒、論酒,酒已滲透到人類的各個方面,並逐步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酒文化。酒與醫素有不解緣,繁體「醫」字從「酉」,酉者酒也。這大概是因為先祖們無意中食用了發酵後的瓜果汁,發現了它可以治療一些虛寒腹痛之類的疾病,從而讓酒與原始醫療活動結下了緣。《黃帝內經》有「湯液醪醴論篇」,專門討論用藥之道。所謂「湯液」即今之湯煎劑,而「醪醴」者即藥酒也。顯然在戰國時代對藥酒的醫療作用已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藥 酒 醫
酒,中藥名。為用高梁、大麥、米、甘薯、玉米、葡萄等為原料釀製而成的飲料。具有通血脈,行藥勢之功效。常用於風寒痺痛,筋脈攣急,胸痺,心痛,脘腹冷痛。
酒本身除了可以作為治病藥物的存在外,還可以作為溶解藥物有效成分的媒介,或是利用酒的藥效與藥物相互作用而製成酒藥混合物,這種作用下的酒就是被我們常常稱為藥酒。
我國歷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認識到酒既是興奮劑,又是較高級的藥物。它是用穀物和曲所釀成的流質,其氣悍,質清,味苦甘辛,性熱。具有散塞滯、開方瘀結、消飲食、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肌膚的功用。可以直接當「藥」,治療關節酸痛、腿腳軟弱、行動不利、肢寒體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開處方中,把某些藥物用「酒漬」,或「以酒為使」,來引導諸藥迅速奏效。這就使酒與藥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完整的藥酒方。
12
藥酒&保健酒
藥酒可分為藥準字號藥酒和保健酒,保健酒中又包括食健字號酒、露酒、食加準字號酒等。
藥準字號藥酒是指已獲得國家或地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文號的藥酒,它具有藥物的基本特徵,以治病救人為目的,有明確的適應徵、禁忌徵、限量、限期,必須在醫生監督下使用。
保健酒與藥準字號藥酒相比,雖然兩者都是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藥材,但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保健酒屬於「飲料酒」範疇,藥準字號藥酒屬於「藥」的範疇;
保健酒主要用於調節生理機能,以保健、養生、健體為目的,滿足消費者的嗜好。藥準字號藥酒主要用於治 病,有其特定的醫療作用;藥準字號藥酒是適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人群,規定有適應症、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一般不可亂用;是適用於預防、診斷生產管理部門不同
保健酒由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由食品部門主管,產品質量不合格可以調整或回收。藥準字號藥酒由藥廠生產,由藥品管理部門主管,產品質量不合格只能報廢;
藥準字號藥酒的配方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要求有內在的以有效成份為指標的質量標準。保健酒配方一般不需要審批,很少規定檢測其內在功效成份,但第三代保健酒要求有明確的功能因子;
保健酒對年齡和性別沒有特別嚴格的限制,主要使用對象是健康或亞健康人群。藥準字號藥酒有針對性較強的適用人群,使用對象是疾病患者,需要在醫生的處方或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服用;
保健酒主要在酒店、商場、超市等一般商品銷售場所銷售。藥準字號藥酒主要在藥店或醫療場所銷售。
一言以蔽之,健康的或亞健康的人喝保健酒、用於保健養生;患病的人喝藥準字號藥酒、用於治病。
喝酒這件事
科學證據很明確,飲酒會增加某些常見癌症的風險。一項關於酒精攝入的廣泛研究發現,適度飲酒對健康也完全沒有好處。即使少量飲酒,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損傷大腦並削弱認知功能長期酗酒成性會導致嚴重腦損傷和神經退化。一個人在停止飲酒後,血液酒精含量還會持續升高,此時,該人可能會窒息,進入暈迷狀態,甚至停止呼吸致死亡。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提醒自己的學生,永遠不要把一個醉酒的人單獨留下並且讓他睡過去。不存在所謂的「解酒」神藥,解酒藥主要起到護肝、醒酒的作用。
酒 & 毒
古代人們就認識到了酒的毒性,《別錄》載:「酒,味苦甘辛,大熱,有毒。」,而且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酒的致癌性等酒對人體健康的消極影響,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喝酒?為什麼還要喝藥酒?
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食物之一,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這可以算是我們愛喝酒、論酒的原因之一。
而作為藥用的酒,儘管其毒性不小、對身體有所傷害,但「是藥三分毒」,如果一種藥品對人身體的益處大於它的害處,那麼將其作為一種治療手段也未嘗不可。
每個人的身體生理差異都很大,對酒精的耐受度也不一而論,如何喝酒、喝什麼酒還是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接受專業的指導。當然能不喝酒始終是最好的選擇。
1
END
1
謝謝大家,see you!
小編 | 安齊文
指導老師 | 譚備戰
圖文|譚論古今團隊
編輯|譚論古今編輯部
投稿|1115702100@qq.com
特別聲明
文章如是轉載他人文章僅供觀點分享,版權歸屬於原作者所有,轉載的文章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微信平臺證實,對其中全部或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本平臺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核實相關的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