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為你解開健康密碼

2021-01-15 瀟湘名醫

CFIC導讀

8月20日晚,新華社"快看"快手直播間成功上線《神奇的中醫》系列直播節目第五期——尋找中醫的"健康密碼"。

本次直播邀請到東方醫院精準健康管理中心中醫部主任張春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治未病學術帶頭人張振賢為大家解密中醫的健康密碼,並介紹提升健康管理能力的妙法良方。

什麼是亞健康狀態?針對不同時辰所對應的臟器病症,如何運用"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改善亞健康?當下年輕人流行的"朋克養生法"又真的有效嗎?

8月20日晚,新華社"快看"快手直播間成功上線《神奇的中醫》系列直播節目第五期——尋找中醫的"健康密碼"。本次直播邀請到東方醫院精準健康管理中心中醫部主任張春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治未病學術帶頭人張振賢為大家解密中醫的健康密碼,並介紹提升健康管理能力的妙法良方。

什麼是亞健康?亞健康如何治未病?

東方醫院精準健康管理中心中醫部主任 張春燕

東方醫院精準健康管理中心中醫部主任張春燕主任介紹到,亞健康的範疇很大,例如軀體上的疲勞,心理方面的焦慮、抑鬱以及情感溝通、社交障礙都屬於亞健康的表現。

有數據顯示,中國人口中約有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關於亞健康與治未病的關係,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治未病學術帶頭人張振賢主任解釋道,從亞健康到已病,再到病後康復以及防止復發的治療,都屬於中醫治未病的學術範疇,治未病包含了亞健康領域,亞健康也是治未病的前端。

改善亞健康,在於"養"

俗語云,百病不如一防。治未病的關鍵在於"養",流暢的情志、健康的飲食、規律的起居都是最有效的"未病先防"。

張春燕主任表示,中醫最神奇之處就在於因勢利導,遵循"人法自然"的定律,即像自然界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樣調理身體的氣血循環。

比如,在春夏時節,可以晚睡早起以順應體內陽氣的生發,釋放旺盛的精力;秋冬時節則要注重養藏,收藏陽氣,涵養精氣神。再比如,要提升青少年的免疫力、抵抗力,就要在均衡膳食營養的同時引導孩子釋放天性、發揮潛能,多多鼓勵、讚美他(她),使其順利度過生長發育期並且養成陽光、自信的性格。這些天然的調養作用,是任何藥物都替代不了的。

中醫的養生"十二時辰"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治未病學術帶頭人 張振賢

張振賢主任指出,中醫講究"正氣",也就是西醫中抵抗力或免疫力的概念。中醫的望聞問切是為了感知人們五臟六腑的情況,判斷其體質和能量運轉的動態。只有固守"正氣",才能防止體外虛邪的入侵和幹擾。

當下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年輕人存在熬夜、飲食不規律等習慣,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對此,專家提醒,人體的十二經絡工作時間對應了一天中的十二時辰,如果長期日夜顛倒將導致氣血瘀堵,甚至危及臟腑功能的運行。張春燕主任為大家介紹了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子時(23點-次日1點)是膽經工作時間,宜入眠;丑時(1點-3點)是肝經工作時間,宜造血;寅時(3點-5點)是肺經工作時間,宜深睡眠;卯時(5點-7點)是大腸經工作時間,宜吐舊納新。專家忠告,

"朋克養生"可行嗎?

針對時下興起的啤酒加枸杞、可樂加黨參、一邊熬夜一邊敷面膜的所謂"朋克養生法",張振賢主任表示,要理解中醫藥膳背後的理論支撐,才能達到理想的調理效果。藥酒是利用了藥食同源的方法,酒中藥材經過特定工序處理才能釋放其藥性,而單純的喝啤酒吃枸杞是起不到養生效用的。其次,食補也應根據不同人的體質"對症下藥"。

張春燕主任建議,與其跟風"朋克養生",不如從良好的日常習慣做起:少食生冷的食物,養護脾胃;高壓職場人士創造一些間歇性的休憩時間,可以睡一刻鐘午覺;高強度腦力勞動者每小時給自己5分鐘時間,放鬆或冥想一下。

"神奇的中醫"系列傳播活動是新華社全新推出的健康養生類節目,本場直播活動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主辦,新華社"快看"快手號獨家直播,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承辦,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程特別支持及指導。

本文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文字:張穗

攝影:趙竟皓

微信編輯:張穗

【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畲醫畲藥傳統療法、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場講座乾貨滿滿!
    畲醫畲藥傳統療法、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場講座乾貨滿滿!供稿:陳麗晶5月23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區科協特邀高級中醫康復理療師為全區科技工作者們帶來了一場「乾貨滿滿」的科學養生知識講座。
  • 藥師佛法門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藥師佛法門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文:大願法師  子時養膽經法  二三到一點,子時開一天。  子時養生 照顧好膽經  子時是指晚上23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是一天中最黑暗的適合,《靈樞·營衛生會》指出:「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即是指子時陰氣極盛,過了子時,陰氣轉衰而陽氣始生,此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
  • 子時前睡最養膽 專家教你十二時辰養生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順應十二時辰養生事半功倍,否則罹患疾病、提早衰老&nbsp&nbsp&nbsp&nbsp科學家說,人的壽命至少應有100歲。
  • 中醫12時辰養生指要,每天這樣安排作息可以健康長壽
    先不要驚嘆或者獻上膝蓋,其實中醫養生在更早的時候,已經總結出了非常細緻完善的,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最佳作息規律,只是很少聽說有人能夠像康德那樣,做到極致中的極致。古人對於養生講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只是其中最簡單的踐行。其他包括一年四季、24節氣怎麼作息養生;一天早中暮晚、12個時辰如何怎麼作息養生,都有非常具體的操作。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十二時辰養生法助您健康養生
    巴馬長壽之鄉的老人一年四季就以太陽的起落為標準,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天天如此,習以為常,自然形成規律的作息。古人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最旺,當令「值班」, 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
  • 十二時辰養生丑時 深睡 淨化血液
    中醫認為,子時(晚上23點至凌晨1點)是「膽」最活躍的時候,是一天中光線最暗的時候,陰氣最旺,陽氣才剛剛生發,是所講的「少陽之火」。而這時應該睡眠,這是養生最寶貴的時辰和方法。子時為陰氣最重的時刻,之後陽氣漸長,陰氣漸衰。善於養生的特別講究睡「子時覺」。因為子時氣血流注膽經,陽氣開始生發,而睡眠就成了養護陽氣最好的辦法。
  • 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之道(下篇),讀懂才知道該如何養生,益壽延年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報時官,可算是火了一把,別人在為了生活忙忙碌碌,他依舊淡定的報時。「巳正,大荒落——」、「戌,萬物滅盡——」。十二時辰早在漢代時,古人就將其取了十二個好聽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的23:00-1:00子時,1:00-3:00為丑時,3:00-5:00為寅時,依次進行遞推。 而《黃帝內經》又將十二時辰與中醫的十二經脈相結合,每一個時辰對應著一個經脈,達到傳遞養生的效果。
  • 十二時辰養生法的依據
    中醫上提得較多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其實很早就運用在針灸上了。在針灸上,這個方法被稱作「子午流注」,是針灸按時取穴的一種操作方法。 用通俗的意思來解釋,就是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
  • 中醫養生時辰中卯時是幹什麼的
    十二時辰中卯時對應的我們現在的時間是早晨5點到7點了,這個時間段,大家一般都在起床洗漱,準備新的一天。而這個時間段呢,也是我們排毒最重要的時刻。那就是排便。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中的養生節目中很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早晨起來要喝一杯溫開水,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呀,喝一杯水的作用是促進我們大腸進行排便。我們知道大腸中的細菌要在人體細菌的50%,如果不及時排出的話,會對人體造成一些傷害。所以古人也曾說「早晨一水,健康活到老」。尤其對於一些便秘的朋友來說,如果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水,那麼排便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 中醫教你如何在對應時間養生:一天之中如何養生
    中醫中有一個詞叫因天之序,意思是天道自然的順序,世間萬事萬物的發展,一定是以生發、生長、收斂、收藏這個順序進行的,我們的人體也一樣。中醫養生講究時間和方法,在古代,一天被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都有自己的養生方法,下面我們不如來看看在一天當中,什麼時候養什麼生吧。子時(子夜11~凌晨1時),好好睡覺。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
  • 最神奇的時間醫學,人體十二時辰使用手冊!這才是中國人的活法
    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時辰,人體內的氣血能量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這就是子午流注,也是中國人最偉大的智慧:時間醫學。人如果順應自然界時間和氣候的變化,每天按照十二時辰養生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所對應的臟腑,規律地生活養生;就可以收到強健身體、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 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十二時辰養生法,這樣才是最好的解讀
    導語:十二時辰養生法是我們歷史醫藥傳統文化流傳下來的,直到今天,它的存在仍有其積極價值和傳承的意義。我們了解養生,學習養生,但是也只有持之以恆的堅持正確的養生,才是難做到的。晝夜二十四小時,與之對應的是十二地支,一天當中的某個時段,都對應著人體相應的經絡,經絡對應氣血運行。
  • 十二時辰怎麼來的?亥時是幾點?如何安度亥時養生臨界點?
    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我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一。
  • 中醫12時辰養生法,提醒:每天這樣安排作息,或有助長壽
    一天中有12個時辰,所謂12個時辰也就是24個小時。那麼中醫養生的12個時辰都要做什麼事情,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這一天中都有哪幾個時辰可以安排養生,養生都有哪些具體的操作和好處,每天怎麼安排作息時間可以讓自己健康長壽。
  • 全民中醫健康養生報告發布 專家:六大因素影響健康
    中國網財經12月22日訊 今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與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2015年全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狀態與養生狀況調查結果(以下簡稱:全民中醫健康養生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居民中醫健康養生指數為58.7分。其中,精神緊張、不良情緒、過度勞累、久坐不動、吃飯過飽、熬夜晚睡是影響健康的六大因素。
  • 十二時辰養生法,子時到辰時,了解你的一天,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
    導語:我們一天有二十四小時,而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對應著中醫的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與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有著重要的聯繫。十二時辰,就是我們所知的,分別是子時(23~1時)、丑時(1~3時)、寅時(3~5時)、卯時(5~7時)、辰時(7~9時)、巳時(9~1l時)、午時(11~13時)、未時(13~15時)、申時(15~17時)、酉時(17~19時)、戌時(19~21時)、亥時(21~23)時),與之對應的就是我們的晝夜時間變化,以及我們的十二經脈氣血流注的順序。
  • 省二院健康講座 專家教你冬季中醫養生膏方
    」12月20日舉辦,國家級知名專家及省內名老中醫參與活動,針對到場聽眾進行「一對一」現場膏方養生諮詢,指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養生觀念。流傳千年的中醫養生膏方,由此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此次膏方調理治療疾病講座上,著名中醫專家李學武主任醫師,許建秦主任醫師,王香蘭主任醫師,韓世榮主任醫師、黃斌強、胡元奎、詹道琛、王新美、王世傑等到場為現場百姓講解了中醫用膏方巧治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兒童發育不良、婦科病等專業知識,讓在場聽眾進一步了解中藥膏方、認識中醫膏方、應用中醫膏方,體驗中醫膏方在醫療預防保健中的獨特功效。
  • 你關於長安十二時辰的疑問,這裡有答案
    近日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又引發了觀者一波「穿越潮」~本期聚珍君說叨說叨,其中的那些知識點。一、十二時辰制具體如何?古人將一晝夜分十二時辰,後以十二地支為序,分別記之:子[zǐ]時 醜[chǒu]時 寅[yín]時 卯[mǎo]時辰[chén]時 巳[sì]時 午[wǔ]時 未[wèi]時申[shēn]時 酉[yǒu]時 戌[xū]時 亥[hài]時
  • 子午流注與中醫養生
    「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每日的十二個時辰對應人體的十二條經脈的關係,反映人的生活習慣應順應自然規律。臟腑在十二個時辰中的興衰更替、環環相扣而有序。中醫認為「因天之序」,就是東南西北,春夏秋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循序而動,以利於身體的生發、生長、收斂、收藏,才能使人健康長壽。
  • 寺院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 辰 子、醜、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一天·十二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