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2021-01-16 中國法院網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2018-04-16 22:02:33 | 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

  近日,記者就鴻茅藥酒有關監管情況,採訪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

  一、很多人認為鴻茅藥酒是保健食品,並不清楚它是一種藥品,請您介紹一下鴻茅藥酒的註冊審批情況。

  鴻茅藥酒為獨家品種,現批件持有人為「內蒙古鴻茅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由原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於1992年10月16日批准註冊,原批准文號為「內衛藥準字(86)I-20-1355號」。2002年,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統一換發批准文號,該品種批准文號換發為「國藥準字Z15020795」。後經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兩次再註冊,現批准文號有效期至2020年3月18日。

  鴻茅藥酒藥品標準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四冊,處方含有67味藥味,規格為每瓶裝250ml和500ml,功能主治為:祛風除溼,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溼痺,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以及婦女氣虛血虧。

  二、鴻茅藥酒是如何成為非處方藥的?

  我國於1999年發布《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並按照該辦法開展非處方藥的目錄遴選與轉換。2004年以前公布的非處方藥,是由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專家分批從已上市的標準中遴選產生;2004年之後公布的非處方藥,是按照《關於開展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轉換評價工作的通知》,由企業對已上市品種提出轉換申請,經對企業申報資料進行評價後確定轉換為非處方藥。

  2003年11月25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關於公布第六批非處方藥藥品目錄的通知》(國食藥監安〔2003〕323號),公布鴻茅藥酒為甲類非處方藥。

  三、「是藥三分毒」,鴻茅藥酒作為非處方藥,使用中需要注意什麼?監測到哪些不良反應?

  非處方藥本身也是藥品,因而具有藥品的屬性,風險與獲益並存,有些非處方藥在少數人身上也可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所以,非處方藥也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規定使用,不能隨便增加劑量或用藥次數,不能擅自延長用藥療程,更不能擅自改變用藥方法或用藥途徑。如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2004年至2017年底,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中,共檢索到鴻茅藥酒不良反應報告137例,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頭暈、瘙癢、皮疹、嘔吐、腹痛等。

  四、針對公眾的質疑和擔心,國家藥監局採取什麼措施?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其有關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嚴格藥品廣告審批,加大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一是責成企業對近五年來各地監管部門處罰其虛假廣告的原因及問題對社會作出解釋;對社會關注的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況作出解釋;加強不良反應監測,匯總近五年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同時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報告。二是嚴格按照說明書(功能主治)中規定的文字表述審批藥品廣告,不得超出說明書(功能主治)的文字內容,不得誤導消費者。三是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持續加大對該企業日常檢查和飛行檢查力度,督促企業落實藥品安全主體責任。如發現違反藥品相關法律法規的問題,將依法嚴肅處理,直至吊銷藥品批准文號。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組織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原標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鴻茅藥酒有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近日,記者就鴻茅藥酒有關監管情況,採訪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  一、很多人認為鴻茅藥酒是保健食品,並不清楚它是一種藥品,請您介紹一下鴻茅藥酒的註冊審批情況。
  • 鴻茅藥酒爆料者代理律師:當事人若被訴做無罪辯護
    官方:蒙食藥監被要求回應社會關切  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文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其有關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嚴格藥品廣告審批,加大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 鴻茅藥酒事件公關失敗的四點原因
    4月1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已組織專家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並責成內蒙古食藥監局對鴻茅藥酒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況作出解釋。 4月17日,內蒙古檢察院通報,根據最高檢指示,內蒙古檢察院聽取涼城縣檢察院案件承辦人的匯報,查閱了案卷材料。
  • 鴻茅藥酒是藥不是酒 曾因虛假宣傳被重慶食藥監兩次通報
    而上遊財經—重慶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以為鴻茅藥酒就是保健品而非藥品,這隨便喝的後果卻很嚴重。高血壓患者當保健品喝 血壓飆升「廣告說這種藥酒喝了可以舒筋活絡,我兒子就給我買過!」65歲的曾大爺告訴記者,他膝蓋不好,坐久了起來走路就感覺非常僵硬。
  • 國家藥監局關於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處方藥...
    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證和審核,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兩個藥品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品種名單及其非處方藥說明書範本一併發布。
  • 「鴻茅藥酒」案涉事廣州醫生譚秦東獲取保候審
    鴻茅藥酒,到底是酒還是藥? 2003年11月25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鴻茅藥酒為甲類非處方藥。鴻茅藥酒的商品包裝上,標有「祛風除溼、補氣通絡、舒筋活血、健脾溫腎,用於風寒溼痺、筋骨疼痛、脾胃虛寒、腎虧腰酸、婦女氣虛血虧」的字樣。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行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2、什麼是非列管藥品? 非列管藥品是指未列入國家強制管理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3、什麼是多藥濫用? 多藥濫用是指非醫療目的濫用兩種以上的藥物。上世紀80年代以後多藥濫用已成為主要的藥物濫用模式,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家進入治療機構的藥物濫用者絕大多數為多藥濫用。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鴻茅藥酒,神藥還是神廣告?
    唯有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並及時公布進展,才能真正回應公眾關切。與此同時,鴻茅藥酒的藥品適用與違法廣告等問題,也呈現在輿論的探照燈之下。作為一種非處方中成藥,鴻茅藥酒既不是一無是處的「毒藥」,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問題在於,一般消費者對此並不熟悉,如果通過廣告宣傳不斷弱化藥品屬性、強化保健功能,就會模糊藥品與保健品的邊界,對消費者產生誤導,甚至危害公眾健康。   人常說,不看廣告,看療效。鴻茅藥酒在廣告投放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甚至被稱為醫藥廣告界的「天王」。
  • 國家藥監局關於金振顆粒、婦科白鳳膠囊轉換為非處方的公告(2021年...
    國家藥監局關於金振顆粒、婦科白鳳膠囊轉換為非處方的公告(2021年第3號)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證和審定,金振顆粒、婦科白鳳膠囊由處方藥轉化為非處方藥。
  • 國家藥監局:2種藥品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 ◆ 7月2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阿達帕林凝膠和雙唑泰乳膏轉換為非處方藥的公告》(2020年第85號),將阿達帕林凝膠和雙唑泰乳膏2種藥品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 鴻茅藥酒中的豹骨可以用其他動物的骨頭替代嗎?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炒得最沸沸揚揚的要數鴻茅藥酒了。其中最為消費者和廣大網友詬病的是鴻茅藥酒中的豹骨和人工麝香。豹骨取自豹子的骨骼,其中金錢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200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豹骨使用有關事宜的通知》,禁止在中成藥處方中使用豹骨、虎骨。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關於轉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
    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公安廳 衛生廳關於轉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衛生部《關於加強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的通知(贛食藥監流[2012]99號)各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局、衛生局,樟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現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部
  • 金振顆粒、婦科白鳳膠囊將轉化為非處方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記者 韓璐)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1月8日發文宣布金振顆粒、婦科白鳳膠囊將由處方藥轉化為甲類非處方藥。    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轉換為非處方藥的金振顆粒和婦科白鳳膠囊則可由消費者自主選購。
  • 非處方藥不是百分百安全
    「抗過敏藥大多是處方藥,而開瑞坦片劑為非處方藥,毒副作用要小很多。」不過,也有藥店店員提醒記者:「不可長期使用,一天只能吃一片,畢竟西藥副作用強。」  [疑問 ]  能引發猝死咋還算非處方藥?  非處方藥臨床使用療效穩定,但服用過量危害不小  既然能引起猝死這樣的嚴重不良反應,氯雷他定咋還能歸類為非處方藥?郭瑞臣解釋,非處方藥由於在長期臨床使用中療效穩定,安全性高,不少人使用非處方藥就因此失去了風險意識。俗話說,是藥三分毒。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修訂對乙醯氨基酚說明書的公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修訂對乙醯氨基酚說明書的公告
  • 亦弘研究|美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轉換管理制度的研究
    從全球主要藥品監管機構的管理規定和監管實踐來看,由已上市的處方藥(Prescription Drug,Rx)經評價後轉換為非處方藥是非處方藥上市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國轉換路徑已經發展近20年,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日臻完善。
  • 因銷售處方藥患者致死 藥店惹上官司
    法院認為,藥店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藥品銷售者,應當知道肇事藥品具有嚴重的副作用,但藥店在周梅英沒處方的情況下仍向她出售,對周梅英服用該藥後產生的後果負主要責任。法院做出一審判決,周梅英死後的經濟損失由藥店按6成賠償,共計近28萬元,並支付精神撫慰金3萬元,其餘部分由周梅英家屬自行解決。實際上,針對違規銷售處方藥現象,多地也陸續出臺了處罰令。
  • 處方藥不用處方 鹽酸曲馬多吸毒替代品
    處方藥不用處方 鹽酸曲馬多吸毒替代品  記者:春雷 翟愛飛  主持人:劉女士是一名做貨物運輸的生意人,為了讓吸毒的丈夫接受戒毒治療,去年年初,她把家從遼寧搬到了河北石家莊,然而丈夫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還是復吸了,這次使用的不是毒品,而是當地藥店都能買到的處方藥鹽酸曲馬多。
  • 谷歌地圖新工具將幫助美國民眾快速找到處方藥回收點
    據外媒報導,近日,谷歌跟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展開合作以解決這個國家的阿片類藥物危機問題。
  • 牙膏內加氨甲環酸處方藥?看藥劑師、牙科醫生怎麼說
    原標題:牙膏內加氨甲環酸處方藥?       日前,微博認證為「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周權說,氨甲環酸的確是處方藥,一般用於止血凝血,一些超說明用法還用於治療黃褐斑,臨床使用有口服製劑和注射劑,是止血藥的其中一種。   氨甲環酸添加進牙膏是否合理?對人體是否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