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嵐煙雨入畫來——讀劉海粟《黃山散花塢》

2021-01-09 瀟湘晨報

劉海粟 黃山散花塢 135×65.6cm

紙本水墨設色 1954年 中國美術館藏

《黃山散花塢》作於劉海粟58歲之時,是一幅表現煙雨朦朧中黃山霧凇奇石景色的佳作,具有其本人鮮明的代表性風格。劉海粟一生鍾愛黃山,一生十上黃山,其重要作品也多以此為題材,他曾說,「昔日黃山是我師,今日我是黃山友」。上世紀50年代為其黃山題材創作的高峰之一,作品不落俗套,每每抒發新意,此圖繪黃山散花塢煙雨風景。他在《黃山談藝錄》中寫道:「黃山為天下絕秀,千峰萬嶂,千雲直上,不贅不附,如矢如林。幽深怪險,詭奇百出,晴嵐煙雨,儀態萬方。其一泉一石,一松一壑,不僅觸發你的詩思,惠你畫稿,提供無限美境,或使你心曠神怡,或使你無言對坐,寢食皆廢,終日忘飢。」劉海粟學貫中西,並將油畫與國畫創作互通互融,他提出「我們要發展東方固有的藝術,研究西方藝術的蘊奧」。此作用筆勁健,用線用墨皆不失傳統,而筆觸又借鑑西洋用色方法,丹青敷色中顯光影之效,尤在表現近處松樹與遠山之霧時,煙霧之體積感使畫作別具一格。

觀此作品,四尺空間內,黃山奇松傲然挺立,遠山近峰漸露崢嶸,煙嵐霧雨中別顯黃山韻致。黃山多雨霧,蒙蒙秋雨如細絲,灑落在青松玉峰之上,雨霧繚繞,猶如仙境。畫家以獨特視角,擇黃山散花塢霧撒奇峰、青松滴翠的美景入畫,構圖予平衡中以節奏感,傳統山水畫的技法結合西方繪畫寫實手法,敷色結合溼筆暈染,筆觸細膩,渲染出煙雨黃山的虛實有致,以及近山遠霧,近樹遠雲的空間感,畫家以深厚的筆墨功力和藝術修養精妙地展現了「山色空濛雨亦奇」的黃山美景。

「黃山之美始於松」,黃山松依山勢和風向紮根於高山峭壁夾縫之中,四季常青,生命力頑強,其姿態優美挺拔,俯仰有致,氣韻雄渾,也十分入畫,自古以來常為畫家和詩人頌讚。五百裡黃山,處處青松染翠,翠枝舒展,畫中青松高低交錯,棵棵挺拔,紮根盤結,千姿百態,散發著蓬勃的生命力。在墨色的層層渲染中,景物被隱褪去耀眼的顏色和光芒,雖設色淡雅,但黃山奇松的鮮活靈透和強大的生命躍然紙上。黃山的奇峰異石在大自然的造化下,本身就如同一件件奇異俊美的雕塑傑作,畫家運用曲直剛柔、富於變化的用筆,以虛實蒼潤的皴染手法,營造出山峰錯落的空間感。主體部分的山石奇峰刻畫得尤為細膩,吸收了西方繪畫中光影處理手法,皴染刻畫出山體在光線下的微妙明暗變化,一縷微弱晨光穿過雲霧透射過來的空間感和光線感便被真實地塑造了出來。蓬勃茂密的青松銜接點綴了整幅畫面,線條的質地雄厚和表現的隨意自由使畫面生機勃勃、意境幽遠。山水畫一貫主張「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畫家在空間意象上營造出了黃山秀美的景色,也將對黃山的喜愛和感悟一併融入了畫中,營造出清麗自然的畫境。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是中國文人士大夫內心的嚮往和追求,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人與山水之間,有了太多的故事和情感。奇峻幻變的黃山是劉海粟一生鍾愛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勝地,也是他畢生錘鍊筆墨的對象。從1918年到1988年的數十年內,劉海粟十上黃山,留下的速寫稿、冊頁畫稿和油畫小稿不勝枚數,開啟了以黃山繪畫為主體的個人風格創造,如黃賓虹先生所言:「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寫山之真,心手相應,益臻化境」。他捕捉黃山清晨的光芒和落日的餘輝,也被雲海奇觀、雄奇幽深處的雨霧晦明所震撼,任萬千物象在眼前變幻,在一次又一次的觀察中不斷生成新的感悟和藝術語言,在「青綠山水」、「水墨淺絳」、「潑墨」等傳統繪畫技巧基礎上和西方油畫技法融會貫通,乃至探索創造潑彩繪畫。從以黃山為師到以黃山為友,一步步走進黃山的「心」中,《黃山獅子峰》、《黃山一線天奇峰》、《黃山雲海奇觀》、《黃山白龍橋》等等一系列的黃山繪畫作品應運而生。此幅《黃山散花塢》的創作,正介於他個人創作的成熟期和鋪墊潑彩風格形成的醞釀期,相對於後期用色明豔大膽的潑彩作品,此作品更強調傳統青綠山水的設色、氣韻和畫境的營造,以及與他本人擅長的西方繪畫語言的介入和融合。

在數十年不斷登臨黃山、寫生、創作的過程中,畫家已將眼中黃山、筆下黃山和胸中黃山融為一體,實現了藝術精神和自然物象的重合。咫尺畫作成為劉海粟傲立不屈、智慧通達的心靈寫照,也成為他在藝術上不斷探求的實物寫照。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黃山始信峰,風景秀麗壯觀,仿佛自己身在畫中
    我們像是走入畫裡,體驗著雲深不知處。望了一陣,我們開始循著步道攀登。開始的這段路雖有起伏,但坡度還算平緩,不過繞個彎回望,步道居然是從石壁外曲曲折折架空而出,若石版坍崩,便是跌落深谷。這真像蜀中棧道,只是此處寬敞,材料堅實,掩人耳目罷了。然黃山山道便是如此,若在這兒即膽寒,之後更為陡窄的就別想過了。不如放開心境,看看沿路風光吧。
  • 四照花 夏日黃山裡的一抹素雅芬芳(組圖)
    【點睛】散花塢,一個別有詩意的地名,傳說中仙女散花的地方。四照花就盛開在散花塢的觀景臺四周,茂盛繁密的一如仙女精心播撒。芊芊弱質般的花瓣柔韌透亮,潔白無塵,風情萬千的搖曳在清風薄霧中,如翩若驚鴻的舞姬。碧玉相間的淡雅妝成一樹高,藏於山峰間吐露芬芳,綿密的如巧手繡制的錦緞,素雅精緻,給夏日帶來陣陣舒爽。
  • 旅遊:天下名山之冠的黃山勝景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1586一一 1641),在遊遍海內名山大川之後,曾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可見,黃山勝景,為天下名山之冠。過去,我看他人所寫的黃山遊記、所攝的黃山景物,早對黃山有嚮往之情。去年暑假,得與友人聯袂往遊,在山中盤桓十餘日,快慰平生。
  • 什麼是「文人畫」?繪畫大師劉海粟:「紙抄紙!」
    他們標舉『士氣』『逸品』,講究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並注重文學修養,對畫中意境的表達以及水墨、寫意等技法的發展,有相當影響;但其末流,往往玩弄筆墨形式,內容趨於空虛貧乏。」這個解釋雖然全面,但有點長。對於什麼是「文人畫」這個問題,其實劉海粟無意間給了一個很好的解釋。70年代末,劉海粟在中央美院講話時說:「中國畫過去是『紙抄紙』,總是臨摹前人,現在我們要寫生。」
  • 《陳情令》忘羨紀番外6:塢外徘徊,塢內流連,床頭小畫隱甜藏蜜
    淡墨色的天空與泛著點點漣漪的暗綠水色暈染在一起,和一座座參差小橋組成了一幅煙雨迷濛的水墨,讓人看來不禁黯然。望著眼前落紅漫地,湖水瀲灩的景象,忘機暗想:魏嬰啊魏嬰,曾幾何時,我期許著與你一同聽風沐雪、撫琴賞月,享受人間最平凡的幸福,卻不想偏遇見了這紛擾的世間悽涼,讓你我陰陽相隔,剩我一人孤寂執迷。他深陷思緒,推門下樓欲乘雨出遊。
  • 東莞出發,觀黃山日出雲海星空,雲霧翻湧成海
    徽州,是比水墨畫還要簡單的黑白,但一年之中,有它難以抗拒的熱情,那便是五彩斑斕的秋景!北半球最美秋色——塔川,傲霜紅葉與白牆黑瓦的古村掩映一體,呈現著獨有的魔幻色彩!一抹秋色,一座篁嶺,屋頂木架上圓圓的曬匾,紅豔的辣椒,金黃的皇菊等,呈現出最美的秋色!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行至第四屆的這個雙年展,以各不相同的創作探討潑彩畫凝結的中式大...
    今天,劉海粟美術館迎來籌備經年的第四屆潑彩畫雙年展。展出的22位當代藝術家的75件潑彩創作,呈現出多樣化的面貌,刷新著人們對於潑彩的印象。不少作品已完全跳出傳統國畫範疇,與當代水墨發生著關聯。
  •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郭傳璋 黃山雲海 《品畫》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畫大家羅建泉寫生藝術
    金陵畫派大家羅建泉羅建泉作品《東方紅》2020年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畫大家羅建泉寫生藝術畫家的寫生無異於一場心靈之旅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尋著畫壇先輩的足跡,建泉先生2020年6月6日開始青海、甘肅、陝西寫生之旅。從青海湖 、 翡翠湖、大柴旦雅丹、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鳴沙山、嘉峪關、 張掖七彩丹霞、祁連山脈 、崑崙山脈、黃河壺口、華山、黃帝陵一路前行。
  • 黃山寫生已成往事,其奇觀異景卻歷歷在目
    當代繪畫大師劉海粟先生潛心於潑墨法與潑彩法探索表現黃山雲海變幻、山峰峻峭壯觀景色,曾先後十次登臨黃山,九十高齡仍樂此不疲,終於成就了個人的水墨淋漓、色彩絢麗描繪黃山的獨特畫風。我雖然一直嚮往黃山卻沒能有機會去那,恰巧暑期學校組織了一次去黃山的寫生活動,於是我就早早打點好了行裝,準備到黃山後好好地畫上幾幅畫。因當時自己還得先去廬山和九華山等地寫生,故一人先行。
  • 請收藏:黃山12個月最佳旅行看點,黃山及周邊四季美景都藏在這裡
    請收藏好這份旅行時間表,黃山周邊四季美景都藏在這裡文/雙姐旅遊011月:黃山風景區黃山景區,是大黃山的招牌!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遊客!但是,你去了嗎?去了幾次?之所以推薦在1月冬行黃山,不僅僅是因為淡季票價低!
  • 「原創詩詞」刁節木|興登絕頂臨仙境 一覽群峰景色新—黃山覽景
    黃山松贊千巖萬壑險重重,傲立奇松唱大風。飛滾驚雷揮手過,連聲讚嘆震蒼穹。觀 瀑 布飛流直下韻聲譁,煙霧朦朧映晚霞。目睹耳聞皆享受,如痴如夢入仙家。清涼臺觀景危臺斜聳泊雲頭,霧繞群峰鳥唱愁。最絕莫如抬望眼,「清涼世界」數風流。
  • 日月同輝、華夏共美—2020 滬港澳臺繪畫聯展於劉海粟美術館開幕
    2020年11月18日(周三)下午15:00,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劉海粟美術館共同主辦的「日月同輝 華夏共美——2020滬港澳臺繪畫聯展」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展覽時間2020.11.18-2020.12.02展覽地點劉海粟美術館主辦單位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
  • 「「e眼黃山」作品賞析·攝影組」聽聽這6位獲獎者怎麼說
    今年是黃山加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三十周年,為喚起社會各界對世界遺產的保護意識,黃山風景區以「我眼中的世界遺產——黃山」為活動主題,啟動了「e眼黃山·攬勝天下」第四屆影像大賽,向廣大網友、中外遊客、幹部員工徵集黃山自然「五絕」、文化「五勝」以及保護管理等方面的影像作品。歷時6個月,我們共收到投稿作品18296件,其中攝影作品18191件,視頻作品105件。
  • 煙雨入江南,梅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六月,江南,雨悶熱的空氣中夾雜著溼氣又到一年梅雨季梅雨啟幕煙雨入江南 山水如墨染……對梅雨氣象要素和大氣環流系統綜合分析研判顯示,江南地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來,一起在梅雨天讀詩一窺浸在雨中的古今風情圖卷梅雨唐 杜甫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茅茅疏易溼,雲霧密難開。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迥。
  • 立體的中國畫能有多美,看看黃山就知道了
    昨天,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則雪後黃山的新聞視頻,小編看完之後真是被黃山的美景驚呆了。短短30秒的視頻,黃山雪後初霽,壯美雲海令人嘆為觀止。白雪將黃山群峰和奇松怪石裝點得銀裝素裹,如同一幅壯美真實的中國畫長卷。難怪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 詩情美景入畫來
    詩情美景入畫來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8 星期三     作為今年國際水彩藝術季活動的主要板塊,「國內外名家千人共繪時尚城」活動以青島山海景觀、時尚風採、城市發展、地域人文為題材,共徵集到國內外近千名藝術家的逾千件水彩作品,經初評與複評,評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50名,以及入展作品120餘件。
  • 煙雨江湖點墨雙殺謝陰陽攻略
    煙雨江湖點墨雙殺謝陰陽攻略 2020-03-28 11:41 作者:我遊網 來源:本站整理 瀏覽: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