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質量上來說,行星再大也不會有恆星大,因為行星的質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會點燃內部的核聚變成為恆星,因此恆星的質量總會比行星更大的。我們的太陽是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它比最小的恆星又大了很多倍,所以不可能存在質量比太陽更大的行星。那麼如果從體積上來說呢?會不會存在比太陽更大的行星呢?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以木星的質量最大,其體積約相當於地球的1300倍,質量為地球的318倍,但是木星也並非宇宙中最大的行星,科學家們已經觀測到很多行星都比木星更大。
木星是個氣態巨行星,行星大到一定質量的時候都會成為這樣的天體,不過由於行星都不會發光,所以要觀測太陽系外的行星相當困難,大都只能通過「掩星法(行星運行時經過恆星表面遮擋恆星的光的過程)」發現它們。但是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仍然發現了一些質量和體積都比木星更大的行星。
科學家表示,行星是一類較難觀測的星體,因為它們不似恆星會發光。一般地,觀測人員主要採用「掩星法」來觀察星體情況,即觀察行星在經過恆星附近時留下的陰影,這一方法簡單便捷,但觀測的精確度並不高。
經過反覆觀察對比,科學家最終得出結果,TRES4的體積略大於木星,約是木星的4.5倍,而其質量則略小於木星,約為木星質量的0.85倍。總體來說,TRES4是一顆與木星不相上下的星體。接著看WASP-79b,WASP-79b體積約為木星體積9倍,但其質量卻僅為木星的0.9倍,它同樣是一顆體積比木星大,但質量小於木星的天體。
這顆年輕的行星圍繞著一顆420光年遠的恆星Coku Tau 4運行。天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一顆年齡不到100萬年的「年幼」行星,它可以看作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們所觀察到的最「年輕」的行星。此幼齡行星處於金牛座區域,它圍繞著一顆名為CoKu Tau 4的恆星進行公轉。該恆星大約只有100萬年,這意味著因此此恆星運轉的行星年歲更小。而地球已經有大約45億歲了。此恆星與我們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420光年。文學家從環繞恆星的塵埃盤上的一個巨大洞中推斷出這顆行星的存在。這個洞的大小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的10倍,初步估計可能是由於行星在繞太陽公轉時在塵埃中清理了一個空間造成的。
所以行星的質量沒有恆星大,但是體積就不一定了。科學家們曾經關注到一個體積巨大的行星,即距離地球320光年的HD 100546,它相當於太陽體積的70%,或者說相當於700個木星那麼大,是迄今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行星,然而這麼大一個龐然大物的質量只有木星的7倍,可以說它是個體胖而虛的大傢伙,然而這麼大一個龐然大物的質量只有木星的7倍,可以說它是個體胖而虛的大傢伙,它的體積超過了很多的恆星,但是距離成為恆星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