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行星,這顆星球能裝32萬個地球,體積超很多恆星,現仍在變大

2020-12-08 騰訊網

從質量上來說,行星再大也不會有恆星大,因為行星的質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會點燃內部的核聚變成為恆星,因此恆星的質量總會比行星更大的。我們的太陽是一個中等質量的恆星,它比最小的恆星又大了很多倍,所以不可能存在質量比太陽更大的行星。那麼如果從體積上來說呢?會不會存在比太陽更大的行星呢?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以木星的質量最大,其體積約相當於地球的1300倍,質量為地球的318倍,但是木星也並非宇宙中最大的行星,科學家們已經觀測到很多行星都比木星更大。

木星是個氣態巨行星,行星大到一定質量的時候都會成為這樣的天體,不過由於行星都不會發光,所以要觀測太陽系外的行星相當困難,大都只能通過「掩星法(行星運行時經過恆星表面遮擋恆星的光的過程)」發現它們。但是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仍然發現了一些質量和體積都比木星更大的行星。

科學家表示,行星是一類較難觀測的星體,因為它們不似恆星會發光。一般地,觀測人員主要採用「掩星法」來觀察星體情況,即觀察行星在經過恆星附近時留下的陰影,這一方法簡單便捷,但觀測的精確度並不高。

經過反覆觀察對比,科學家最終得出結果,TRES4的體積略大於木星,約是木星的4.5倍,而其質量則略小於木星,約為木星質量的0.85倍。總體來說,TRES4是一顆與木星不相上下的星體。接著看WASP-79b,WASP-79b體積約為木星體積9倍,但其質量卻僅為木星的0.9倍,它同樣是一顆體積比木星大,但質量小於木星的天體。

這顆年輕的行星圍繞著一顆420光年遠的恆星Coku Tau 4運行。天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一顆年齡不到100萬年的「年幼」行星,它可以看作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們所觀察到的最「年輕」的行星。此幼齡行星處於金牛座區域,它圍繞著一顆名為CoKu Tau 4的恆星進行公轉。該恆星大約只有100萬年,這意味著因此此恆星運轉的行星年歲更小。而地球已經有大約45億歲了。此恆星與我們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420光年。文學家從環繞恆星的塵埃盤上的一個巨大洞中推斷出這顆行星的存在。這個洞的大小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的10倍,初步估計可能是由於行星在繞太陽公轉時在塵埃中清理了一個空間造成的。

所以行星的質量沒有恆星大,但是體積就不一定了。科學家們曾經關注到一個體積巨大的行星,即距離地球320光年的HD 100546,它相當於太陽體積的70%,或者說相當於700個木星那麼大,是迄今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行星,然而這麼大一個龐然大物的質量只有木星的7倍,可以說它是個體胖而虛的大傢伙,然而這麼大一個龐然大物的質量只有木星的7倍,可以說它是個體胖而虛的大傢伙,它的體積超過了很多的恆星,但是距離成為恆星還差得遠。

相關焦點

  • 木星能裝下32萬個地球,而這顆星球比木星還大,卻沒多少人知道
    引言:你認為行星有多大?跟地球差不多?事實上,比地球小的行星很多,比地球大的行星亦不在少數,太陽系中的木星便是典型。而除木星以外,宇宙內還存在眾多巨大行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雖然很多人都能記住太陽系中的八顆大行星,但許多人或不知道太陽系內質量最大的天體是哪顆。有人或猜想是火星,有人或猜測是金星,但實際上,木星才是太陽系內質量之王。同時,木星也是太陽系的體積之王。以地球為例,木星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體積的1300倍,一個木星相當於幾百個地球。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它能裝下32萬個地球,比地球重4000多倍
    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也是不同的,最小的水星,最大的自然是木星,其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行星是宇宙是普遍的存在,也是生命誕生可能誕生的星球。宇宙中的恆星因質量的不同,大小也不同,而行星也是一樣,質量不同,體積不同,大小也不同。那麼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呢?
  • 宇宙中最大恆星和行星分別是哪個?這些大傢伙體積和質量差別好大
    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我們的地球是最大的巖質行星,但是最大的行星的頭銜卻屬於木星,它是一個氣態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可以說遠遠超過了地球,然而和太陽比起來,木星又差得遠了,無論體積還是質量,太陽都是木星的1000倍,由此也可見行星和恆星的差別有多大?
  • 誰是宇宙最大星球?盾牌座UY能裝50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是小弟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體積是最大的,它的體積比太陽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體積還要大1000倍,而木星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太陽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在太陽面前地球渺小就像一粒沙,不過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意思就是說在某個地方你是最大的,但是如果你走出去看一下
  • 行星一定圍繞恆星轉嗎?科學家:這顆行星的個頭,要比恆星還大
    相信很多朋友首先會想到行星,然後是恆星、衛星、隕石、小行星。當然,如今黑洞作為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神秘的天體,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之中,自從今年4月份,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成功問世,現如今人們對於黑洞的討論和研究也越來越多。
  • 誰是宇宙最大星球?盾牌座uy能裝18億個太陽,但在它面前卻弱爆了
    我們所在的地球的直徑達12,756公裡,質量高達5.976×10^21噸(59.76萬億億噸),然而太陽系中與地球同為行星的木星就比地球大很多,其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果將地球與太陽相比較,那差的就更遠了,因為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 最大恆星盾牌座UY,能裝下50億個太陽,如果地球也這麼大會怎樣?
    有時候我們覺得地球很小,有時候又覺得地球很大,之所以覺得地球很小是因為在茫茫宇宙中,至少存在1.6億億億顆星球,而地球只不過是這1.6億億億分之一,從64億公裡外看到的地球只有像素般大小(暗淡藍點照片);而之所以我們又覺得地球很大,是因為地球可以裝載很多很多人,那麼地球可以裝多少人呢
  • 繞行恆星的天體叫行星?很多行星並不繞恆星運行,它們是流浪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確實全都圍繞太陽運行,受到太陽這顆恆星的引力制約,而在太陽系之外,存在著很多並不受恆星制約的行星,它們就像流浪者一樣,游離在宇宙空間之中,我們給這樣的行星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流浪行星。這些流浪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多數的行星都是恆星的附屬品,它們通常誕生於恆星誕生之後,一出生便圍繞恆星運行,永不離去。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行星不可能比太陽大,但是這顆行星卻比太陽的面積大,是的,面積
    從體積和質量上來看,比太陽大的行星理論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天文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面積比太陽大的行星,你沒有看錯,就是面積比太陽大,而且大得多。太陽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天體,體積可以裝下130萬個地球,質量相當於33萬個地球,是因為太陽是恆星,通常恆星的質量都會比行星大得多,理論上講最小的恆星也要相當於太陽質量的8%才可以達到,我們的地球距離這個數值還差得遠,木星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330倍,然而它要想成為恆星,還要增加到自身80倍的質量,所以行星相比於恆星,無論是體積和質量通常都差的遠。
  • 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能裝下2億億個太陽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對於人類來說,木星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了,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木星可以裝下1300個地球,然而木星這個「巨無霸」在太陽面前根本就是小弟,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000多倍,太陽的體積同樣是木星體積的1000倍左右,由此可見太陽有多麼龐大,如果把地球同比例大小的圖片放在太陽圖片上,你會發現地球只有一個像素那麼大,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
  • 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但和這顆恆星相比就是一粒塵埃大小
    從太空中看地球也是非常大的儘管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大的難以想像,但是別說在宇宙當中,就是在太陽系中比地球大得多的星球比比皆是特別是太陽,對於地球來說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直徑是地球的109倍。如果說地球是一個桌球,那麼太陽就是一座能夠放下130萬個桌球的大房子。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們發現24顆「超宜居」的星球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最終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宜居行星。這些科研人員是根據「超宜居」的標準,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認為是「超宜居」的行星。但實際上,並沒有一顆行星是真正能夠滿足所有的「超宜居」條件。但是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滿足四個條件,那麼就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的要比在地球上更加舒適。
  • 科學家發現24顆距離地球超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宜居住,地球不再完美?
    24顆「超宜居」星球自從人類航天技術和天文觀測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也開始考慮星際移民的問題。要知道地球這個家園肯定不會是永恆的,總有一天會走向衰敗或者不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找到地球以外的家園是十分重要的。
  •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但是有個星球,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但是有個星球,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在太陽系中,太陽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其質量佔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它是整個太陽系的核心目標,其他太陽系行星圍繞太陽主動或被動旋轉。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其體積比地球的體積大130萬倍,地球在太陽面前非常小。但是,儘管太陽是太陽系中的霸主,在宇宙中,即使在銀河系中,它也只是一顆小恆星,即使與一些恆星相比,它也可以說是無足輕重的。太陽在星星中分為黃矮星這類,而太陽系中的恆星只是一顆矮恆星。宇宙中的恆星能達到多大?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能夠裝下30萬個地球,250個木星
    宇宙中的管理天體有恆星和黑洞,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黑洞,它的引力可以吸引銀河系內其它的星系圍繞黑洞旋轉。像太陽系這樣的小星系,它的中心就是一顆大質量的恆星,然後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圍繞它運動。這種管理體系下,恆星的質量不可能大過黑洞,行星的質量也不可能大過恆星。但是行星的體積卻有可能大過一些恆星。
  • 科學發現24顆宜居星球,堪比地球完美,美方為此研製超光速飛船
    據悉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宇宙最大的恆星,究竟大到什麼程度?
    導語:體積是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的恆星,究竟大到什麼程度?這些形體在體積上往往是太陽的幾十倍或幾百倍。而一個太陽就已經是130萬個地球,以此可見地球在宇宙中的嬌小。當然,上述行星都還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目前所發現的宇宙最大恆星當屬史蒂芬森2-18,這顆恆星位於2萬光年外的盾牌座方向。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比地球更宜居
    隨著航天技術的出現與發展,讓我們人類走出地球成為了現實,早在50年前,太空人就已經踏上了月球的表面,並順利返回地球。時至今日,目前我們人類最遠的足跡仍停留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暫時並沒有踏上更加遙遠的外星球。畢竟,宇宙的維度實在是太大,我們人類目前確實是很難前往更加遙遠的外星球。況且,並不是所有的星球都適宜我們人類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