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新型材料,可模擬植物吸水、蒸騰、冷凝過程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發新型材料,可模擬植物吸水、蒸騰、冷凝過程 這棵「神樹」,曬曬太陽就生水 「這種新型材料,不但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產生純淨水,而且本身幾乎不耗能,生產加工成本也低,應用前景看好。」
-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寧波材料所等研發新型等離激元結構色材料及製備技術 2020-06-29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直接生長法完全脫離了模板法和微納加工工藝的束縛,可全無機化,界面質量高,跟CMOS工藝和材料體系選擇相兼容,集成時容易實現有源化,為等離激元動態響應提供最底層的支撐。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曹鴻濤科研團隊利用金屬和陶瓷共濺射生長技術,製備了金屬納米線陣列/陶瓷複合超材料薄膜,納米線陣列的特徵幾何尺寸可按需定製,工藝可控、可重複,如圖1所示。
-
寧波材料所在PVDF油水分離膜材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劉富團隊(先進功能膜)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油水分離膜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1)PVDF瞬時催化及油水分離膜。針對複雜體系的油水分離問題,以機械性能和熱穩定性能優異的聚偏氟乙烯(PVDF)為基膜,製備得到具有微納米多級組裝結構的PVDF-AuNPs微反應器分離膜。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
-
正滲透技術四大優勢凸顯 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一種低能耗、綠色的解決方案,正滲透技術在工業水處理、海水淡化、廢水零排放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正滲透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水處理技術,其研發初始即指向各種高難度廢水的處理回用及物料分離領域,是一項有廣闊發展空間的水處理技術。目前對該技術的研究重點集中在膜材料和汲取液的選擇上。
-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反滲透膜通常是不對稱膜,對於溶質分子具有良好的截留效果。所需操作壓力較大,在2-100MPa。反滲透技術具有很高的除鹽效率,一般可達98-99%。因此,常用於電子工業、超高壓鍋爐補水等對純水要求高的領域。製備反滲透膜的材料主要有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醯胺、以及各類聚合物。
-
寧波材料所開發出超親/超疏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含氟聚合物樹脂具有低表面能、良好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耐候性等突出特點,廣泛應用於高性能防腐、防汙塗料、防腐內襯、包裝膜以及分離膜材料等領域。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功能膜團隊發展了一種非溶劑輔助熱致相分離的方法(Nat-ips)(Desalination, 2012, 298,99-105),製備出具有互穿網絡雙連續結構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即採用聚偏氟乙烯的非優良溶劑、在低於聚偏氟乙烯熔點的溫度下得到熱力學穩定聚合物溶液,通過降低溫度以及採用非溶劑的方法,誘導聚偏氟乙烯發生相分離,
-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 90%反滲透膜需從國外進口
剛剛過去的2012年被專家稱為海水淡化「政策年」:2012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2012年8月,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海水淡化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年底,國家發改委出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將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
-
無紡布是怎麼變成反滲透膜的 揭開海水淡化神秘蓋頭
錢江晚報記者走基層特此分赴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溫州等地,感受那一股趕海熱情。 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圖 梁津銘/製圖 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這家隱匿在杭州城西益樂路的公司看上去並不起眼,卻是全國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海水淡化工程服務商。該中心是目前國內海水淡化領域的領航企業,目前市場佔有率已超過60%。海水是怎麼樣化鹹為淡的?
-
2020年可逆交聯高分子學術論壇在寧波材料所召開
12月12-13日,首屆可逆交聯高分子學術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分會、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主辦,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承辦,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青年創新促進會協辦。
-
中科院院士趙玉芬訪問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
中科院院士趙玉芬訪問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 2017-11-15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海水那麼鹹,我們只能「望洋興嘆」嗎?
人無法直接依靠鹽水生存,而它們是如何在海水中遨遊生活的呢?這是因為海龜、海水魚等海生動物能利用自己身體上的細胞半滲透黏膜來脫鹽淡化海水,它們身體的口腔膜、內腔膜和表皮膜等細胞膜都是「海水淡化器」。它們喝進海水後,首先在口腔內通過吸氣不斷增壓,壓力差使一部分水滲過黏膜進入機體內。而大部分鹽則被阻隔在口腔內,可隨水流經鰓裂或排洩道排到體外。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
-
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入駐慈谿智慧谷並舉行項目推介會
4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慈谿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正式入駐慈谿智慧谷,並舉行了簡單的入駐儀式。慈谿市、寧波工研院的有關負責人及部門負責人,寧波地區相關企業和投資機構負責人,美敦力公司專家、醫工所全體科研骨幹100餘人參加了儀式。慈谿市副市長胡建國主持儀式。
-
寧波材料所研發出「透明金屬」,可屏蔽99.99%以上電磁幹擾
今天,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魯越暉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最新應用研究成果,一種由納米金屬與塑料複合的「透明」電磁防護材料。從肉眼上來看,這款材料在透光性上與普通透明玻璃、塑料等無差別,但能屏蔽99.9999%以上的電磁波幹擾,有望成為對抗電磁輻射的新型「武器」。
-
寧波材料所在聚乳酸血液透析膜功能化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
血液透析治療中的血液透析膜是關鍵核心元件,血液透析膜的製備屬於高新技術領域,目前90%的市場被國外品牌佔據,其中包括德國的費森、美國的金寶、日本的尼普洛等,而國內的血液透析膜的研發及生產起步較晚,主要的生產製造商包括江蘇朗生及山東威高。 迄今為止,血液透析膜主要經歷過兩代材料的發展。
-
海水那麼鹹,我們只能「望洋興嘆」嗎?丨科普矽立方
編者按: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聯合開設「科普矽立方」專欄,為大家介紹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前世今生。我們將帶你——認識晶格,挑戰勢壘,尋覓暗物質,今古論陶瓷;彌補缺陷,能級躍遷,嫦娥織外衣,溢彩話琉璃。地球——我們圓滾滾、水汪汪的蔚藍色家園,是因其71%表面積由海洋所覆蓋,使地球形成了如今的樣貌。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第四部分 海水淡化技術在中國我國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從電滲析起步,進而發展到反滲透、多級閃蒸、多效蒸發等主流海水淡化技術。1958年,中科院化學所朱秀昌先生在《高分子通訊》雜誌上,發表題為《離子交換膜的製造及電滲析法溶液脫鹽與濃縮》的第一篇論文。此時離美國科學家首次製備出離子交換膜僅過去九年。
-
4.25元/噸 青島企業雙「膜法」並施開啟海水淡化新篇章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9月25日,由多家國家級、省級媒體組成的採風團到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水淡化廠(下簡稱「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進行了考察。
-
寧波將再添一所「高大上」大學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開工
寧波將再添一所「高大上」大學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開工 2019年01月24日 08:29:47來源:寧波晚報 昨天,依託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建設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簡稱「國科大寧波材料學院」)正式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