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詳解|乾燥症候群:疾病分期已重新定義,或可改善診療現狀

2021-01-09 騰訊網

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乾燥症候群(SS)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腺體功能障礙和口乾、眼乾。目前,SS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乾燥症狀。然而,現有診斷標準並不能覆蓋整個SS譜系,並且對臨床表現不典型或早期SS病例的識別效果有限,因此很多患者診斷與治療不及時。

在此背景下,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研究者在J Autoimmun.(IF:6.658)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綜述。旨在闡述SS早期診斷與管理中面臨的挑戰和不足,並對未來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展望。

SS早期診療面臨的挑戰

SS的早期診斷在臨床中具有挑戰性,也是研究的熱點。該研究回顧有關早期診療挑戰的現有文獻,總結並列舉了以下SS診療過程中的四大挑戰。

1.確診時腺體功能障礙明顯

SS相關的症狀,通常認為是腺體功能嚴重受損或功能不足引起的。新確診的SS患者中,多數患者已出現明顯的腺體功能障礙。患者殘留腺體功能不足,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要改善SS患者的預後,腺體功能未受嚴重損害時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2.診斷延誤和漏診

診斷延誤在SS患者中很常見。研究表明,從患者出現症狀到確診或首次就診的平均時間為2~6年。這無疑進一步加重了腺體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此外,由於SS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還存在很大比例的漏診和誤診。

3.腺體免疫浸潤差異大

外分泌腺淋巴細胞浸潤是SS免疫異常的重要表現。小唾液腺(MSG)活檢是診斷SS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對於SS相關自身抗體血清陰性的患者。然而,MSG活檢重複性較低。同時,SS患者的腺體免疫浸潤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是腺體免疫浸潤隨著病程的延長而增加。

4.自身抗體血清學特徵存在差異

血清學檢查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ANA)、類風溼因子(RF)、抗SSA/Ro抗體或抗SSB/La抗體是診斷包括SS在內的風溼性疾病的主要因子。抗SSA/Ro抗體陽性是2016年ACR/EULAR分型的主要標準。然而,其僅在約70%的SS患者中呈陽性。約6%的SS患者不會表現出常見的自身抗體陽性。因此,SS患者自身抗體血清學特徵存在明顯的差異,且血清學陰性比例不可忽視,阻礙了SS的早期診斷。

SS疾病分期的重新定義

目前,SS的分類標準主要依據典型特徵。然而,部分患者僅有相關特徵,不符合SS的診斷標準,但未來將發展為臨床確診的SS,這提示他們現處於SS的早期階段。結合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結果,該研究將SS重新定義為4個階段,即啟動期、臨床前期、無症狀SS期和顯性SS期(圖1)。

圖1 SS的疾病分期

SS啟動期,遺傳易感性與環境誘因相結合導致外分泌腺上皮炎症和損傷,發病初期患者無臨床症狀,常見的自身抗體如ANA、抗SSA/Ro抗體均為陰性。臨床前期,人體產生更多的自身抗體,腺上皮細胞明顯受損,但腺體功能未明顯受損,該階段患者沒有乾燥症狀,可能存在自身抗體陽性。無症狀SS期,機體產生更多的自身抗體,腺上皮細胞進一步受損,腺體功能進行性喪失或外分泌功能表現為低分泌,但患者仍無臨床症狀。顯性SS期表現為腺上皮細胞明顯減少,腺體功能明顯受損,臨床乾燥症狀明顯,可出現全身表現(表1)。

表1 SS各疾病階段免疫學特徵及臨床表現

但是,由於SS臨床表現具有明顯異質性,上述重新定義的分期並不能推廣到所有SS患者。

對SS早期診療的展望

目前,我們對SS自然進程的理解不足,早期診斷SS的能力也有所欠缺。為了實現早期診斷,提高SS患者的治療效果,我們需要對一些可能的生物標誌物開展更多的探索。例如,腺上皮變化、唾液和淚液變化等。但是由於唾液和淚液變化的異質性和低特異性,其臨床應用受限。

此外,SS診斷的傳統自身抗體主要有抗SSA/Ro抗體、抗SSB/La抗體等,但是部分患者表現為血清傳統抗體陰性,因此,需要發現更多與SS相關的自身抗體,如抗唾液蛋白-1自身抗體、抗碳酸酐酶6抗體等。

研究者表示,結合血液轉錄組特徵和SS相關自身抗體結果可能促進SS的早期診斷。結合血清學自身抗體、免疫學特徵和臨床特徵等多種與SS發病相關的因素,建立發病風險預測模型,可以提高診斷準確性,促進SS的早期診斷。

結論及臨床啟示

現有研究表明,SS存在早期階段。根據自然病程和病理生理基礎重新定義SS疾病分期,有助於SS的早期診斷和管理。研究者建議,應該探索更多可能的生物標誌物,以促進SS早期診斷。結合多種因素(如血清學自身抗體、臨床特徵和血液轉錄組特徵)開發的臨床風險預測模型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並有助於識別SS發生的高風險個體。此外,推薦多學科協作方法用於SS的診療。未來,可以繼續探索延遲或減少唾液腺功能不可逆喪失的預防性治療,這可能為SS發展期或進展中的高危人群帶來很大益處。

參考文獻:Wang B, Chen S, Zheng Q,et al.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Sjögren's syndrome: current challenges, redefined disease stages and futureprospects[J]. J Autoimmun. 2020 Dec 10;117:102590.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口乾原因和對策(附乾燥症候群口乾詳解)
    口乾的定義口乾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口腔內唾液缺乏所致的一種症狀,可為生理或病理現象,當唾液產生的量低於消耗量時出現負平衡,即表現口乾。唾液腺分泌唾液,可溼潤口腔,有利於吞咽和說話。4. 唾液澱粉酶可分解食物中的澱粉。唾液中還含有溶菌酶起到殺菌作用。5. 唾液腺間質內漿細胞分泌的IgA隨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作用。分泌唾液的三大唾液腺1. 口腔的大涎腺有腮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
  • 類癌症候群的診療進展
    WHO將所有神經內分泌癌歸類為神經內分泌腫瘤(NENs),可分為高分化神經內分泌腫瘤(NETs)和低分化神經內分泌癌(NECs)。 神經內分泌腫瘤產生的激素會引起功能症候群,即類癌綜合症(CS),主要發生在胃腸道或與肺有關的NEN中。典型症狀有腹瀉、皮膚潮紅、水腫和腹水。
  • 一文看懂口乾原因和對策
    一 口乾的定義口乾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口腔內唾液缺乏所致的一種症狀,可為生理或病理現象,當唾液產生的量低於消耗量時出現負平衡,即表現口乾。產生口乾的閾值因人而異。更年期症候群:除了更年期的一般症狀外,常伴有口乾,萎縮性舌炎。7. 唾液腺疾病:如唾液腺炎症、乾燥症候群、Mikulicz病造成唾液腺的腺體破壞,萎縮,如放療治療鼻咽部腫瘤後,腺體萎縮,引起嚴重口乾。8. 局部因素:張口呼吸,打鼾導致唾液蒸發較快;過量的菸酒刺激;佩戴義齒。
  • 改善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一文揭秘葡萄籽提取物的功效和風險,快...
    審閱者: 高鍵(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一、葡萄籽提取物   葡萄、葡萄葉和葡萄汁,在歐洲被用作傳統治療藥物已有數千年歷史。葡萄籽提取物取自用作製造紅酒的葡萄碎籽。
  • 格林-巴利症候群的診療:十大步驟一文搞定丨指南共識
    共濟失調可見於Miller Fisher症候群患者,而Bickerstaff腦幹腦炎患者可同時出現意識下降和共濟失調。儘管雙側面神經麻痺伴感覺異常、單純感覺變異和Miller Fisher症候群已包括在GBS疾病譜中,但它們不符合GBS的診斷標準。
  • 最新診療規範:ALL的治療反應定義和微小殘留病監測
    最新診療規範:ALL的治療反應定義和微小殘留病監測
  • 秋冬乾燥症候群高發 出現這些症狀你要注意
    乾燥症候群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偏愛40歲以上的女性。由於早期症狀不典型且缺少特異性,乾燥症候群極易被患者忽視,就診時往往已發病較長時間,出現了一系列病理損害。一、出現哪些症狀要懷疑乾燥症候群?乾燥症候群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且缺少代表性。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版)續
    3.3.4 TNM 分期TNM 分期採用 AJCC 癌症分期手冊標準。該標準由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與國際抗癌聯合會 TNM 委員會聯合制定,是目前腫瘤醫學分期的國際通用標準。T 指原發腫瘤的大小、形態等;N 指淋巴結的轉移情況;M 指有無其他臟器的轉移情況。
  • 《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發布!
    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為進一步規範我國結直腸癌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機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改善結直腸癌患者預後,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特制定《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7版)》。現將診斷技術部分內容整理如下。
  • 拆解四大類變化,一文解決「選擇...
    本文深入解析新規範的細節變化,希望能幫助消費者更清晰地了解重疾險產品如何定義「重疾」,便於做出更合理的購買決策。舊規範適用從2007年至今不完全符合當前行業發展現狀此次新定義之前,保險行業的重疾險產品均是參照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舊規範」)設計制定的。
  • 風溼病中的「偽裝者」——認識乾燥症候群
    最近一個月,市五院風溼免疫科一病區接連收治的幾個患者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患者甲,女,37歲,以「反覆關節腫痛15年,間斷髮熱伴頸部包塊半年」為主訴入院。患者乙,女,58歲,以「發現肝功能異常5年,咳嗽4月」為主訴入院。
  • 下肢癱瘓元兇竟是「乾燥症候群」
    下肢癱瘓元兇竟是「乾燥症候群」 2018-05-25 09:36:00 來源: 新華網
  • 乾燥症候群不只是口乾眼乾 還會累及全身多個系統
    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乾燥症候群」。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李光韜介紹,乾燥症候群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是損傷身體的外分泌腺。口乾、眼乾是最常見的症狀,還會出現嚴重的齲齒、大便乾燥、反覆的腮腺腫脹等。乾燥症候群的病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二會出現乏力和疼痛,還有一些病人可能出現皮膚的紫癜樣皮疹,皮膚上尤其是下肢可能出現出血點。
  • 陝西省名中醫徐玲主任醫師乾燥症候群治驗
    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以侵犯唾液腺和淚腺等外分泌腺為主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以口眼乾燥為特徵並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從而造成多臟器損傷而出現難以控制的齲齒、牙周疾病、口腔潰瘍、眼結膜炎、角膜潰瘍、甚至失明、皮疹、結節紅斑、低熱、乏力、肌痛、腮腺腫大等,血清中可出現相關抗體、腺體活檢有較高的準確性。
  • 西安楊森啟動「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警覺日」疾病宣傳活動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血液內科李曉教授在會上呼籲關注疾病早期症狀,重視規範檢測、準確診斷和精準治療,從而降低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轉化的風險。國際研究表明,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危險程度越高,越容易發展為急性髓系白血病,而且極高危患者的生存時間僅為0.8年(9個月)[2]。隨著人口老齡化情況的加劇、檢測水平的提高,我國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並已經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嚴重疾病[3]。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日前,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2018年8月8日,《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全文
    為方便消費者比較和選擇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保護消費者權益,結合我國重大疾病保險發展及現代醫學進展情況,並借鑑國際經驗,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共同制定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以下簡稱「疾病定義」)。  為指導保險公司使用疾病定義,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特制定《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規範」)。
  • 乾燥症候群為何牙齒會掉光
    祛毒清潤湯 乾燥症候群 DELICIOUS 什麼是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是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徵是外分泌腺中的淋巴結浸潤和炎症,受累明顯 的是唾液和淚腺
  • 一文搞定PD與不典型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
    錐體外系運動系統運動遲緩是帕金森症候群的核心特徵。在英國腦庫標準中,運動遲緩被定義為自發運動的始動緩慢,而重複運動的速度和幅度逐漸降低。在MSA、PSP-RS和CBS中,運動不能-強直症狀對多巴胺能反應很低;但多達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階段獲益,但療效並不隨著病情進展而維持。對於住院患者,建議對初治患者給予100或200mg左旋多巴治療,或者對已治療患者給予早晨劑量1.5倍的左旋多巴。
  • 國家衛計委公布中東呼吸症候群診療方案及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
    新華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胡浩)國家衛生計生委2日公布中東呼吸症候群診療方案及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對該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預防和治療以及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等加以說明。由此表明MERS病毒已具備有限的人傳人能力,但無證據表明該病毒具有持續人傳人的能力。  中東呼吸症候群潛伏期為2至14天,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起病急,體溫高達39至40攝氏度,可伴有畏寒、寒戰、咳嗽、咳痰、胸痛、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部分病例以腹瀉等非典型臨床表現為首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