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大陸進攻,臺灣致命傷是海底電纜

2020-12-05 觀察者網

隨著蔡英文政府上臺後一系列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以及「去中國化」等政策的實施,兩岸關係急速冷卻,臺灣方面一度傳出大陸即將「武統」的消息。12月3日,臺灣一防務部門助理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撰文稱,若大陸發動攻擊,臺灣的致命傷或許是人們不曾想到的海底電纜。

前臺灣防務部門副負責人林中斌特別助理黃引珊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文聲稱,海底電纜是臺灣致命弱點,若遭中國大陸攻擊,將擾亂國際商業和金融市場,對日本、新加坡、印尼和澳洲造成嚴重經濟影響。

黃引珊表示,海底電纜是支撐今日全球數據和語音通信最關鍵的基礎設施,但它們也出奇地脆弱。

她揚言,若海峽兩岸發生衝突,海底電纜將成為大陸主要攻擊目標,切斷電纜將癱瘓臺灣的國際通訊,且損害範圍將不僅限於臺灣。

資料圖 來源:新華網

在臺灣與亞太國家間,至少有10條國際海底電纜。攻擊臺灣的電纜將擾亂國際商業和金融市場,對日本、新加坡、印尼和澳洲等區域國家造成嚴重經濟影響。

文中妄稱,長期以來,大陸的電纜策略對美國、臺灣和亞太地區具有安全隱患。

大陸正在建設的「海底長城」包括許多海底傳感器,連接光纜到位於上海的中央處理與監控設施,將構成大陸在南海海底觀測系統無可取代的一部分,可削弱美國在南海的海底軍事優勢。這和美國用以監視前蘇聯的SOSUS系統相似。

2016年9月以來,中國電信集團以4G光纖電纜站,取代位於南沙群島永暑島、渚碧島和美濟島的衛星站。光纖電纜傳輸速度遠較衛星系統快速及穩定。

這項建設在海牙仲裁法庭一致做出對大陸在南海領土聲索不利的判決僅2個月後展開。這些光纖電纜站大幅強化大陸對南海管轄和控制能力。

文章呼籲,作為海底電纜保護領域的先驅者,澳大利亞應在這一方面做出貢獻。例如鼓勵亞太地區各個國家和地區與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ICPC)通力合作,將國際注意力聚焦在電纜安全問題上,以減少中國在南海的「監視」活動。

美國和亞太國家應監控電纜線路安全,運用自動辨識系統精準定位損壞位置,也應建立多邊合作機制,以避免電纜維修延誤。

文章聲稱,這些努力某種程度上,將反擊大陸正默默發展、可破壞這個地區的能力,也能避免臺灣成為亞太海底電纜網絡最脆弱的一處。

對於外媒熱炒的南海問題,中國外交部曾多次表示,當前,南海周邊國家也就是中國和東協國家都已經達成一致,就是本著我們所說的「雙軌思路」,由直接當事方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由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目前本地區國家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澳大利亞等域外國家應尊重這樣的努力。

針對「武統」議題,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中方已經多次作了明確的闡述,我們將繼續貫徹執行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將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以最大的誠意去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我們也絕不允許「臺獨」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相關焦點

  • 美媒:若俄美局勢緊張 俄或切海底電纜致美癱瘓
    海底光纖電纜被喻作信息社會的血管,是現代經濟、政府和民眾嚴重依賴的基礎設施,每天傳輸的各種商業信息價值超過10萬億美元,承載超過95%的全球通信,重要性不言而喻。  多名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官員25日透過《紐約時報》稱,美方注意到俄羅斯的潛水艇和間諜船近來活動頻繁,尤其是在鋪設海底電纜的海域一帶,這令華盛頓頗感緊張。
  • 華為海底電纜項目被美國盯上
    臺灣《旺報》3月14日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正大力發展用於網絡數據傳輸的海底電纜,華為持股51%的華為海洋網絡公司近年迅速發展,已成為海底電纜工程界第四大業者。但卻引來美國政府猜測,擔心大陸可能通過海底電纜竊密或發動攻擊,構成反情報及安全威脅。
  • 神奇的海底電纜
    除了您腳下四通八達的輸電網絡以外,廣袤幽深的海底也綿延著成千上萬海裡的海底電纜,在海底的平原、峽谷和高山之間穿梭,實現著海島和大陸、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密切聯繫,您用的一度電能,您接到的一通越洋電話,也許正是通過廣袤大洋底下哪根海纜傳送而來。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現在,這兩條電(1858年連接歐美兩洲的海底通信電纜)終於把歐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連接為一個共同的世界……由於戰勝了空間和時間,但願人類永遠友好團結……」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這樣講述 「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
  • 溫州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開始敷設
    11月1日10點40分,在浙江溫州南麂島西北方向200米的海面上,隨著海纜施工船啟帆9號將海纜一段段放入水中進行首端登陸作業,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海底電纜敷設施工正式開始。該工程將連接起大陸與南麂島的電網,南麂島作為浙江省唯一未與大陸電網聯通的建制鎮,其自發電的「孤島」歷史將徹底結束。南麂島與大陸聯網工程連接溫州南麂島與平陽縣宋埠鎮,海纜全長47公裡,是國內目前最長無接頭35千伏海底電纜。該工程由國網舟山供電公司承接施工,採用啟帆9號進行敷設。
  • 335公里海底電纜聯通希臘大陸,克裡特島將告別燃油發電廠
    一條335公裡長的海底電纜,將聯通希臘大陸與希臘最大島嶼克裡特島之間的電力世界,一改克裡特島重度依賴化石燃料的過往。這座東西長227公裡,南北最寬處為60公裡、最窄處僅有12公裡的狹長島嶼,位於地中海的東部,是連接歐洲與非洲的重要橋梁。
  • 一張圖了解全世界海底電纜的整體分布
    如今海底電纜已經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陸,只要南極洲還沒有被開發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深埋在海底的電纜其實是全球化能持續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些電纜將全世界都聯繫在一起,由於我們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因此這些海底電纜每年都在增長以維持科技的發展。
  • 屢對中國海纜企業打壓和排擠 美在「海底信息生命線」排擠中國
    「現在,這兩條電(1858年連接歐美兩洲的海底通信電纜)終於把歐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連接為一個共同的世界……由於戰勝了空間和時間,但願人類永遠友好團結……」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這樣講述 「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
  • 美參議院將中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
    美參議院將中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RT電視臺援引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報告報導稱,該委員會將俄羅斯和中國用於保障電話和網際網路通信的海底電纜稱作「威脅」。在美國參議院委員會的其他報告中,還表達了對北京在海底通信電纜領域的活動的不安。報告指出,中國公司已經成為這個市場上強大的競爭對手。國會議員認為,中國公司的主導地位可能導致對中國生產的深海電纜的依賴,從而對「數據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美國專家甚至推測,從長遠來看,北京將可以使用這些電纜建立起潛艇和其他物體的跟蹤系統。
  • 海底電纜斷裂停電兩個月後,挪威威士忌島打算用氫能自給自足
    海底電纜在離島建設上扮演極為重要角色,那麼海底電纜受損、斷裂或維修要怎麼辦?挪威Myken小島在32公裡長的海底電纜斷裂、停電2個月後,決定用氫能來取代高汙染又昂貴的柴油發電機。海底電纜受損之後,Myken小島目前是採用柴油發電機來應對暫時的缺電狀態,每天大約有700公升的柴油運抵小島,只不過Myken主要以威士忌、琴酒酒廠等觀光業務為主,柴油的空氣汙染、噪音使居民與旅客困擾不堪,因此居民決定一勞永逸,解決海底電纜、化石燃料所帶來的問題。
  • 視香港為普通中國城市 被全球最大海底電纜計劃除名
    Facebook與Google於2017年推出跨海設想,要建立連接美國與香港、臺灣及菲律賓的太平洋光纖網路(PLCN)海底電纜,計劃卻於今年6月17日被美國政府駁回。Facebook與Google已於當地時間8月27日修正計劃,被認為由中資主導的香港部分遭到除名。
  • 難怪美媒給臺軍「航母殺手」潑冷水,大陸「狼群」隨時吞噬它
    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還親自主持下水儀式,展示民進黨當局對這種巡邏艦的重視。根據臺媒的介紹,該艦採用雙船體設計,排水量約685噸,最大航速約30節。該型艦載有76毫米速射炮、密集陣近防炮。最引人注目的是裝備了16枚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此外,該艦還裝載有臺灣「中科院」研發的短程防空系統,具備一定防空能力。
  • 國內外海底電纜市場發展概況
    海底電纜是沿海島嶼與城市之間電力與通信的重要傳輸手段。沿海城市之間、島嶼之間及島嶼與大陸之間所需光電複合海底電纜和海底交聯電纜的2006年用量約為800km,到2020年預計需求量為3000km以上。我國每年新建、維修海上石油平臺需要用各類電纜13000km,約有15%的海纜採用光電複合海底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保守估計使用各種型號規格海底電纜約2000km。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由於海底自然環境惡劣及不可預見性,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是設計技術、製造技術難度較大的電纜品種。海底電纜不僅要求防水、耐腐蝕、抗機械牽拉及外力碰撞等特殊性能,還要求較高的電氣絕緣性能和很高的安全可靠性,特別是大長度海纜、海底光電複合纜更是對目前電纜行業的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提出了極大挑戰。
  • 對網際網路至關重要的「海底電纜」是怎樣維護的?
    KDDI於2013年7月19日舉行了「KDDI OCEAN LINK」號海底電纜敷設船參觀會,介紹了進行國際通信時不可或缺的、遍布全球的海底電纜的現狀以及鋪設和維修海底電纜時使用的海底電纜敷設船的工作機制。
  • 美媒:蔡英文在「賭博」
    後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民進黨當局又表示,拒絕使用大陸疫苗,將臺灣民眾安危置於險境。《紐約時報》指出臺灣防疫工作「不可持續」據《環球時報》近日報導稱,美國媒體此前屢次報導臺灣地區的防疫工作都將其標榜為「模範代表」。但是在本月2日,《紐約時報》卻一反常態指出臺灣地區防疫防控措施的不合理性。據《紐約時報》報導稱,臺灣地區如今的高強度封鎖手段其實是一場「賭博」。
  • 網際網路如何聯通全球,電纜從哪裡過去的,海底的電纜有多少
    其實的確如此,在海底有很多的電纜存在,信號就是通過這些電纜的方式,進入到各個地區的。據了解,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著超過一百多萬公裡的電纜,這些電纜把各個大陸之間聯繫在一起,用來滿足我們平時需要的網絡傳輸。有的大公司就像是建設高速公路一樣,在海底建設電纜,這樣就能讓他們的數據得到更快的傳輸,不需要依靠其他人了。
  • 為什麼總有一部分臺灣人想獨立?為什麼大陸堅決反臺獨?
    ,對臺灣提防為主,並頒布渡臺禁令,限制大陸人移民,試圖控制臺灣人口防止民變。滿清在臺灣修築多個城池,開辦府學、縣學、書院等學校。大墾戶與地方大族相繼崛起。 1841年,中英鴉片戰爭期間,英軍艦進攻雞籠,1842年又進攻大安,被臺灣軍民擊敗,俘虜被斬首。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滿清再次失利,被迫開放臺灣的雞籠、淡水、安平和打狗四個港口作為通商口岸。
  • 美擔憂俄或切斷海底電纜 挪威請求鄰國協助追蹤俄潛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時報》25日稱,俄羅斯潛艇和間諜船近來在承載著幾乎全球所有網際網路通信的海底電纜附近活動,引起美軍方及情報官員擔心,認為俄可能計劃在局勢緊張或衝突爆發時切斷電纜。報導稱,海底電纜是全球電子通信和商業的命脈。
  • 海底電纜被切斷噩夢成真 茅利塔尼亞斷網2天
    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非洲國家茅利塔尼亞3月末時全國斷網2天。沒有人知道電纜中斷的原因,也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被切斷的,但海底電纜特別容易受到破壞。  多年來,各國始終擔心,敵對的外國勢力可能會切斷向世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海底電纜。3月底,這種網際網路噩夢首次在現實中上演。  由於海底電纜被切斷,茅利塔尼亞全國斷網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