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狗狗智力正式的研究,最早的桑代克實驗:迷宮中的狗

2020-11-30 半生看俗世

關於狗狗智力正式的研究,最早的桑代克實驗:迷宮中的狗

一些人將他們的狗視為如人類一樣聰明,而其他人卻認為它們就像缺心眼的小孩。其實兩者都不是!狗的智力就是它們應當具有的那個水平,這意味著它們的智力並不像我們的一樣。

適應環境的犬科動物並不具有那些塑造了人類的特徵,因此它們並不會與我們具有完全相同的思考方式也就不足為奇了。但也有一些相似性,例如,它們具有關聯性的學習能力,以及驅動它們情感所遵循的一般哺乳動物形式,因此這也就與我們的相同。

與我們一樣,狗會嘗試避免那些在過去驚嚇過它們的狀況並重複它們受到過獎勵的行為。這是它們更為複雜的認知能力,可能從本質上就不同於我們,因為這些將被選擇來與犬科動物的生活方式相匹配。

例如,導盲犬的有用性取決於它們「解放思想」的能力,這是利用其犬科動物的大腦能在不斷變化的與其主人互動的環境中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能力,這一技能可能來源於野生犬科動物預測獵物下一步行動的能力。

在對這一話題幾十年的忽視後,最近科學家已經開始調查狗的「認知」方式了。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對犬科動物的智力很感興趣,他們正在研究狗的大腦所能做的更多複雜事情。

對狗智力的正式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愛德華桑代克( Edward Thorndike)的研究工作。桑代克在研究動物如何學習的方法上不同於巴甫洛夫,他更感興趣的是它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他的許多實驗都涉及將動物(通常是家犬或幼貓)放置在自己設計的速迷宮裡。當動物完成了某個行動後,這些迷宮就可以從裡面打開。正如你在迷宮視圖中所看到的,門被重物壓著,一旦狗拔出門拴就能推門出來。

桑代克迷宮示意圖

門拴是位於門兩側的木質開關,狗可以用爪子垂直向上推動裝置底部穿過空隙。也可以是門頂部的一個螺栓,連接掛在頂部的一圈繩索上,狗能通過牙齒進行拉扯;或者是地板中間有隻踏板,狗必須用爪子按壓才能開門。

桑代克對發現狗是如何解決從迷宮裡逃出來的問題,以及是否記得它們隨後是如何做的方面很感興趣。當時,許多人認為像貓和狗這樣的動物能夠具有相當大的洞察力,它們已經可以坐下來想事情了。

然而,桑代克認為只需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就足夠了。桑代克認為,簡單的聯想學習再加上狗天生的好奇心,實際上就可以解釋這種明顯的智力行為了。

發現他的狗最初在迷宮裡胡亂抓撓,直到無心觸發了機制讓它們逃了出來。隨後他以餵食作為獎勵,然後它回盒子看是否會得更快。

如果狗已經理解了所做的,就會立即返回到之前讓它們出去的手柄或踏板上去。但實際上狗很少會這麼做。

然而,在迷宮裡重複多次這個過程後,它們只需花費越來越少的時間用於逃跑並最終立即就可以開啟大門了。

在這些實驗的基礎上,桑代克提出了試錯的學習概念。當面臨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動物會嘗試各種各樣的策略(比如被困住時)。當其中一個策略起作用時,就會產生回報(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被放出來並餵食)。

下次它們在類似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執行這個讓它們最後一次出去的動作,或者更可能集中在先前門曾經打開的區域。兩者都可以用簡單的操作性條件反射來解釋:重複逃出去之前的任何行動或立即前往門打開前的那個地方(或者兩者都是)。

這一行為不需要狗具有很好的洞察力(不需要解決問題的技巧)。根據桑代克的實驗,科學家現在認為狗具有十分有限的推理能力,肯定比不上那些黑猩猩(或者少數鳥類)。

這裡的重點並不是說狗是愚的,而恰恰相反,它們的這種智力是不同於靈長類的。雖然桑代克的狗沒有展示出多少解決問題技巧的證據,但它們在回億正確跑方法上非常出色。

事實上,它們將這個記憶維持了幾個月的時間,即便是在沒有再去接觸迷宮的情況下。狗所需要的保持技能通常是很優秀的,但很難記住它們只觀察了幾秒鐘東西。

現在的動物行為學家們認為,狗狗的智力水平通常相當於3~4歲的嬰兒。即便被譽為狗狗中智商最高品種的邊牧,也只能達到6~7歲的小孩。這已經是屬於狗狗中妖孽級別的存在了。不過,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的發展的,以後狗狗的智力會達到什麼樣的水平,還很難說。

相關焦點

  •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
    桑代克、斯金納、巴甫洛夫實驗對比一、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主要觀點: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實驗:「餓貓開籠取食」實驗桑代克把一隻餓貓放到籠子裡,籠子裡有一個能打開門的腳踏板,當貓踩到腳踏板,門籠就會開啟,貓即可逃出籠子,並能得到籠子外的獎賞——魚。實驗剛開始,餓貓進入籠子中時,只是漫無目的地亂撞,後來偶然碰上腳踏板,餓貓打開籠子,吃到了食物。接著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餓貓關在籠子中,餓貓依然是亂撞,偶然碰到腳踏板而打開籠子,吃到食物。
  • 光知道巴甫洛夫的狗?其實心理學界還有桑代克的貓
    桑代克出生於1874年,雖然並不屬於心理學的後生晚輩,但他曾經是心理學界的憤青。他多次公開抨擊當時的研究動物行為的人,因為他們僅僅是把動物表現出驚人行為的幾個特殊事例當成了研究對象。桑代克對此進行了如下批判: 這個世界上有數百隻狗因為迷路而流落在街頭,沒有人關心這一現象。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在心理學中,很多同學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感到很頭大。其中涉及到四位大咖,每一位大咖都對應著一個實驗,而且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很多同學背著背著就混了。現在教給大家一個口訣,趕緊拿出小本本來記好了!"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2020-10-20 15:30:10 來源: 野外大冒險家 舉報   在心理學中,
  • 狗狗怎麼測試智商?試試這6個智力測試任務
    狗的智力重要不重要?你喜歡經常拆家的狗呢,還是喜歡回家時可以送上拖鞋的狗?這時你可能會覺得狗還是聰明一些好吧。那你有沒想過給狗狗來個智商測試?狗的智力測試可以讓你了解它的可訓練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於狗智商的科學研究雖然你狗狗的智商不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但對於那些想要養條新狗的人來說,狗智力測試可以幫助你了解狗的性格和可訓練性。
  • 「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
    1912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7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採用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走向了科學化的道路,是科學教育心理學的開創者,是第一個系統論述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
  • 狗的智商有多高?讓我們來測測看~
    障礙是透明的,狗可以看到食物,但必須努力繞過四種形狀的障礙物(長型、短型、V型、迷宮型)才能獲得食物。 從主考官放開狗的那一刻開始計時,到狗成功取得食物為止,用時越短的狗越聰明。 狗的「服從力」是個特別穩定的特質,同一隻狗重複實驗幾次,誤差不大,成績基本相仿。
  • 狗狗益生菌研究,有的不能提高消化率,但能減少便臭,有的能減肥
    大家好,我們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狗狗消化不好,可以補充一些益生菌幫助消化,但最近研究發現,有的益生菌對狗狗消化並沒有用,但是可能對減肥有用今天就講這個吧啊20年4月19號公布了的一個最新的實驗>16隻狗隨機分兩組每天直接吃62.5g 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並對便便進行分析發現狗狗對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居然沒有改變反倒是降低了狗狗便便的臭味這有可能是由於補充益生菌增加腸胃有益菌的數量,減少了腐敗化合物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的「四大實驗」
    強化在刺激——反應連結的建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後來,每次給狗進食時打開紅燈、想起鈴聲。一段時間後,狗只要看到紅燈亮或者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而成的條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
  • 蘇聯一項極其有名而又超級恐怖的實驗:雙頭狗實驗
    在以前的年代,科學家、醫生們沒有那麼講求人道,為了進步,他們可能甚至不惜做一些讓人不太舒服的實驗。蘇聯科學家與器官移植先驅戴米可夫(Vladimir Demikhov) 就為了研究頭部移植的可能,在1940及50年代進行了知名但恐怖的「雙頭狗實驗」。儘管我們無法否定戴米可夫在醫學上面的貢獻,這些實驗仍讓人很不舒服。
  • 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歷史人物及其著作觀點!
    很多學生在備考中會抱怨說教育領域裡的人物和觀點太多了,很容易混淆,張冠李戴,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下教育心理學中常考的人和事,希望能有助於大家備考。5.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6.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8個階段7.加涅——學習層次分類和學習結果分類8.比納、西蒙——比納-西蒙智力量表(法國)9
  • 為什麼狗狗出生不久,就要剪斷尾巴?
    如今很多人開始養狗,我們會在街上看到很多人遛狗,但是我們會發現有些狗狗是沒有尾巴的,最常見沒尾巴的狗狗就是柯基了,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就是沒有尾巴的狗品種,事實上它們是一出生就被做了斷尾手術,將整條尾巴或大部分尾巴截除,通常在狗狗10~14天,甚至更小的時候做這個手術,手術過程中不麻醉
  • 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為什麼是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就是狗。在人與狗相處的幾千年裡,彼此已經成為了分不開的好朋友。狗的馴化狗之所以被人類馴化,在科學界有幾個假說。第一個假說是人類馴化了小狼。所以在過去,狼經常和人類一起捕獵,久而久之就馴化成了狗。再者,狼本身就存在著等級關係,頭狼佔據著統治地位,其他狼要服從頭狼的指揮。而人類在馴化狼的過程中,只不過是人類取代了頭狼的位置,所以狼更容易被馴服。根據現代分子學研究發現,人類至少4次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馴化了狗。
  • 備考 | 安徽教師考編考點:學習理論之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說
    【地位】桑代克於1903年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而桑代克所提出的嘗試錯誤說也被認為是西方最早、最系統的學習理論,同時也被認為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所以該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也是考察的一個重點內容,需要各位學員結合桑代克所做的實驗重點理解。2.
  • 讓狗一秒變乖的電擊項圈 其實是無數狗狗們的噩夢
    這是他微博自己發的訓犬教程的截圖,圖片中黃色衣服男子是訓犬師,紅衣服的是寵物主人,手中拿著的正是電擊項圈,看圖片就知道教程的內容就是告訴狗主人如何使用電擊項圈訓狗。荷蘭的烏特勒支大學以及瓦赫寧恩大學的動物學系曾經針對電擊項圈做過一項實驗,將二隻進行行為訓練中的狗狗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戴上電擊項圈,而對照組沒戴,結果發現戴著電擊項圈的狗狗會感到極大的壓力,甚至其行為訓練的成果也看不出是否和電擊項圈有關
  • 太陽時報 | 研究表明,狗狗也有青春叛逆期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狗狗在8個月左右大的時候會經歷類似於人那樣的固執而叛逆的階段。研究人員通過對378隻狗的行為進行觀察後發現,這些狗在8個月之前或之後都會相對更聽話、更會做出反應,但也僅對主人如此,對不太熟悉的訓導員則不會如此。
  • 狗狗能分泌「幸福的荷爾蒙」嗎?
    人與狗之間的關聯非常的奇妙,隨著對狗的深入研究,關於狗狗越來越多的行為能夠用最科學的方式來解釋為什麼。而前段時間有一個叫狗的「幸福荷爾蒙」被許多獸醫師們探討的很多。那麼接下來萌寵知識家就來說說這個「幸福的荷爾蒙」是什麼吧!
  • 訓練狗狗聞味識別新冠病毒攜帶者,美英抗疫新實驗慘遭Nature打臉
    於是,有研究人員想起了人類最好的朋友-狗狗。他們的邏輯是,既然訓練有素的狗狗可以在人群中嗅出違禁物品,甚至還可以聞出癌症、帕金森和瘧疾等疾病,那理論上是不是也可以聞出新冠病毒攜帶者呢?時光很短暫,想到就去幹,於是乎美英科學家開始熱火朝天地投入這項研究中。
  • 豬遠比狗聰明,其智力接近大猩猩,卻被用來吃肉,狗卻被當成寵物
    本文導讀:為什麼說豬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智力僅次於大猩猩的非常聰明動物,豬遠比狗聰明。本文給你較具體的科學依據和解釋。1.狗有什麼神奇之處,狗為什麼那麼聽話,本節從美國科學家研究的結果開始進行具體分析。2.豬為是僅次於大猩猩的最聰明的哺乳動物,本文從最新科學研究結論到生活經驗來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