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中美貿易衝突中的紡服行業,進口原材料及出口紡機受...

2021-01-08 中證網

  棉花信息網:梳理美棉進口擬加徵關稅的影響。2018年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包含美國編碼為5201000未梳的棉花。據棉花信息網報導中測算結果顯示:加徵關稅後進口稅收計算公式:關稅=關稅完稅價格×(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加徵關稅稅率)。當前我國棉花進口使用關稅內配額1%的進口關稅,配額外進口的一定數量實施滑準稅。2018年暫時僅發放了1%關稅內配額,按照匯率1:6.3,港口費用200元/噸,美棉價格90美分/磅進行測算(1噸=2204.62磅),可得1%關稅、11%增值稅下進口關稅為14214元/噸,加徵25%關稅後進口關稅為17683元/噸。5月份增值稅率下調至10%後,1%關稅下進口關稅為14088元/噸,加徵25%關稅後進口關稅為17525元/噸。可以看出加徵25%關稅後同價位美棉人民幣折算價格相比1%關稅下將上漲3400元/噸以上。

  第一紡:國內多類紡織加工設備輸美及部分美國紡織原料進口受影響。據第一紡報導,4月4日中國政府公布對京口美國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名單中,涉及部分紡織化纖、紡織化工及紡織染化料原料,具體包括:52010000未梳的棉花、14042000棉短絨、29261000丙烯腈、39019090其他初級形狀的乙烯聚合物、39100000初級形狀的聚矽氧烷、39081011聚醯胺-6,6切片、39072090其他初級形狀的聚醚、39089010芳香族聚醯胺及其共聚物、39089020半芳香族聚醯胺及其共聚物、39089090初級形狀的其他聚醯胺、34021300非離子型有機表面活性劑等。

  而美國此前宣布的加徵25%關稅進口中國商品清單中,雖然沒有包括紡織品和服裝,但包含了絕大部分紡織生產加工所需設備,如紡紗、倍捻、織機(有梭、無梭)、經編機、針織大圓機、針織襪機、刺繡機、印染設備、非織造後整理設備等皆有涉及,此外還有如織梭、提花設備配件、織機配件等多種紡機配件。第一紡指出,由於美國只佔在我國紡織機械整體出口中很小份額,因此直接影響不大。中國企業在美紡織投資主要是利用美棉資源和低廉電力等成本優勢進行紡織加工,成品出口到第三國或者運回中國,因此一些赴美紡織投資帶動的相關紡機設備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

  原材料方面,本周國內外棉價棉價出現下跌。2018年4月8日,328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5511元/噸(較2018年4月2日下跌0.14%)。4月6日cotlookA指數92.05美分/磅(較2018年3月29日上漲2.33%)。本周棉紗價格保持穩定。化纖類原材料價格漲跌不一,黏膠纖維價格持平。棉紗期貨持倉數上升。

相關焦點

  • 2017-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現狀調研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紡織品服裝作為主要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所受的影響程度超過其他產品,但在政策支持及全國出口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出口額仍創新高,且從各月的出口情況看,始終保持平穩態勢,除年初**月下降較多外,年中各月均呈現中等較快水平增長,年底兩個月出現小幅下降,全年以5.1%的增長收官O2O正在改變整個服裝零售行業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多的優質傳統服裝品牌已經在O2O方向上有了實質性推進。
  • 我國服裝出口瓶頸效應開始顯現
    我國服裝出口瓶頸效應開始顯現 2003-07-02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一段時期,由於紡織服裝行業陸續進行企業改制,致使全國各地中小型服裝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 化學纖維行業深度報告:景氣度拐點臨近,滌綸長絲宜配置
    上遊原材料自給率不斷提升,行業利潤有望向聚酯端轉移。過去二十年產業鏈 中下遊公司較為分散,議價能力偏弱,以 PX 為代表的上遊原材料主要受海外 公司所把控,行業利潤多集中在上遊原料生產企業中。近年來隨著煤化工技術 逐漸完善和民營煉廠陸續投產,上遊原材料自給率不斷提升。
  • 一份文件給廣東紡織服裝行業打上強心針!
    ,其他製造業等17個大類57個中類中的174個小類。  一是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產品品種、品質、品牌不能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要;二是要素成本持續上漲,國際比較優勢削弱,各類貿易壁壘增多,產品出口增速逐年下降;三是結構布局待優化,企業規模偏小,空間布局同質化、碎片化,產業鏈耦合不緊密、協同發展能力弱;四是部分行業節能減排壓力大
  • 2017上海紡機展今日盛大開幕 浦東新國際•智匯跨界新紡織
    在展覽會主承辦單位領導的陪同下國際紡織製造商聯合會主席王天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曹甲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紀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海濤、中國恆天集團
  • 原材料瘋漲!外貿人警惕報價單變廢,涉化工、家居、紡織等
    塑料行業則由ABS在領漲,當前國內ABS市場價格大幅上漲,部分牌號日漲幅100-1200元/噸。原料價格上漲,支撐成本穩固;終端家電需求陡增,貿易商推高價格。不過市場價格處於高位,下遊牴觸高價心理加重,短期難以消化漲幅,且終端成本壓力偏大,高位回落傾向增加。
  • 貿易衝突:理念與利益的衝突
    歐文認為,美國貿易政策,有個三個目標——因為這三個目標英文字母打頭都是字母R,他總結為「3R」目標。具體是哪三個目標?首先,是稅收(revenue),也就是通過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增加政府的收入;其次則是限制(restriction),即通過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廠商免受外國競爭;第三則是互惠(reciprocity),即通過互惠協定減少貿易壁壘和擴大出口。
  • 越南紡織服裝訂單逐漸恢復!機械設備和紡織服裝原料需求激增!
    因此,10月份的出口價值達267億美元,同比增9.9%,貿易順差達22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的出口額達2292億7000萬美元,同比增4.7%(去年同期增8.3%)。其中,越南國內經濟領域增0.7%,佔出口總額的近28.7%;外資領域(含原油)增6.5%,佔71.3%。
  • 10位業內專家解讀中美貿易戰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一)影響較大派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曹磊認為: 觀點一:中美貿易戰對於跨境電商進口賣家影響很大 從進口國家來看,美國的商品是當前最受我國跨境網購消費者的青睞。中美貿易戰開打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這其中是會給中國的出口外貿以及跨境電商和物流相關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 無論跨境進出口,上了中美提高關稅的名單,會受到特殊照顧,成本上首先都有會大幅提高。跨境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非常繁多,上榜單的產品範圍大,對大規模布局美國海外倉和美國亞馬遜等電商,殺傷力最強。
  • 金鐘:頁巖油時代美國的原油出口和中美貿易赤字
    而此次罷工成為自1980年以來,美國石油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國性罷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頁巖油時代之後,在國際油價一度達到100美元之上的時候,大量資本湧入了頁巖油開採領域,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開採國之一。此時,這道出口禁令就像一道閥門一樣把美國國內原油市場就和世界原油市場分割成開來。
  • 匯率報復案下的中美2005:與貿易大戰擦肩而過
    年初,專家們對外貿增長預測值為12%,7月份受匯率變動的影響,原本估計出口增長率將會受到影響。年底結帳,出口增長率能仍將超過30%。如何解釋這個奇特的現象?  有兩個解釋:一個原因是中國貿易競爭能力在迅速提高。衡量國際競爭力的準繩是一個國家的貿易帳戶,它同時提供了最詳細、最及時的數據。  中國進出口總額,包括進口、出口額佔全球比重。
  • 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趨勢及原因探析
    2007年2月2日,美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指責中國為國內製造商提供補貼以刺激鋼鐵、木材產品和信息技術行業的出口。技術性貿易壁壘摩擦是兩國貿易摩擦的新形式。目前,美國設有技術標準和政府採購細則等在內的標準5萬多個,私營標準機構、專業學會以及行業協會等指定的標準也有4萬個以上。
  • 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百強榜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2017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排名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優勢品牌 2020-01-09 09:17:16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歲末年初,本刊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
  • 【行業研究】中國化工行業2018年度研究報告及展望
    同時,我國社會零售總額增速也呈現下降趨勢,在全國房價回調、房屋租金上升的背景下,公眾隱形財富水平下降帶來了消費意願的下降,紡織服裝行業對上遊化工產品需求的拉動作用有限。同時,2018年,國際貿易環境劇變,中美貿易戰爆發,對我國基礎化學品終端市場出口有較大影響,仍需關注未來國際局勢對行業基本運行的影響。
  • 專家:釐清中美貿易爭端中關於半導體的一些誤區
    (原標題:釐清中美貿易爭端中關於半導體的一些誤區)
  • 數據透視中美貿易摩擦:最新清單的分析
    這種反覆變化(姑且稱之為「川普不確定」)反映的,也許是他履行對選民承諾的堅定信念,也許是他內閣成員中鷹派鴿派兩種力量的博弈,我們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川普政府的目光,一直鎖定在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潛力上。「中國製造2025」,這一份2015年即由國務院印發各省市、部委的製造業行業發展指導性意見,中國版的「工業4.0」計劃,在2018年隨著中美貿易爭端終於變得家喻戶曉。
  • 【首席視野】國泰君安花長春:全球復甦,中美歐庫存周期共振,強制造...
    而未來批發零售這一流通環節的加庫存才將依賴於我國的進口,對我國相關行業利好。因此,剔除製造業,綜合考慮批發零售,我們認為美國此輪加庫存將至少可以持續至2021年5-6月。而雖然中國補庫空間不如歐美,但歐美庫存水平極低,且主要在批發零售環節,依賴於我國進口,我國後期至少會有一輪「弱庫存周期」起來。中美歐三方共振式加庫有望持續至2021年5-6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