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導 港媒稱,北京的科學家獲取了距離地球數以十億萬公裡計的兩顆新發現的星體發出的電磁輻射的有規律節拍,並將之變成了一首音樂作品。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日報導,國家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希望,這將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這些被稱為脈衝星的星體。
報導稱,該研究小組上個月發現了這兩顆位於杜鵑座47球狀星團內的脈衝星,這一星團位於距離地球大約1.67萬光年的杜鵑座中。
兩顆新脈衝星的平均脈衝輪廓和位置分布。左圖是12.5英寸光學望遠鏡積分90分鐘對杜鵑座47球狀星團的成像,其中約包含1.7萬顆恆星;右上為脈衝星J0024-7204aa和J0024-7204ab的平均脈衝輪廓和時間-相位關係,右下為計時觀測的脈衝星位置分布示意圖,藍色標識已知脈衝星,紅色標識兩顆新脈衝星,其中J0024-7204aa的位置根據現有數據還不能完全確定
脈衝星是一種高速自轉並像夜間的燈塔一樣發出電磁脈衝信號的死亡之星。
研究人員掌握了這兩顆脈衝星的脈衝信號,並將之轉變成了人耳可以聽到的聲波。
他們利用這種節拍創作了一首30多秒的音樂作品的主要「部分」。
其中的打擊樂和鼓聲則來自同一星團內的其他已知脈衝星的脈衝信號頻率,或者說節拍。
這首音樂作品的音量也會隨著兩顆脈衝星的輻射流變化而上下波動。
報導稱,脈衝光束穩定而精確的旋轉也被天文學家用作一種「宇宙時鐘」,以此研究諸如時空彎曲、引力波和星系繪製等一系列廣泛問題。
脈衝星並不多見。作為天空中少數肉眼能夠看到的最明亮的球狀星團,杜鵑座47包含數百萬顆星星,但人們只發現了少量脈衝星。
該研究小組的發現使得杜鵑座47球狀星團中的脈衝星總數達到25個。
報導稱,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人員利用的數據是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收集的。
北京大學天文物理學家徐仁新說,這兩顆脈衝星的發現表明,中國天文學家已經開發出強大的軟體和數據挖掘技術,來識別此前研究中被忽略的信號。
他說,這一軟體和技術可以用於分析位於中國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所收集到的數據。
附:國家天文臺製作的脈衝星音樂
為直觀感受距離太陽系4kpc之遠的杜鵑座球狀星團脈衝星,我們將新發現脈衝星J0024-7204aa和J0024-7204ab的自轉周期時間放慢了80倍,並將觀測的脈衝星信號振幅轉換為聲音強度,完全用脈衝星的聲音素材製作音樂。整段30秒音樂調整為C大調的4/4拍傳統節奏,兩顆新脈衝星J0024-7204aa和J0024-7204ab自轉輻射的周期性脈衝聲音貫穿始終,聲音的時強時弱表現出脈衝星輻射流量的變化,用高音到低音的滑動模仿不同頻率脈衝星輻射通過星系介質發生的色散時延,音樂中所有的打擊樂和鼓聲都來自此球狀星團中其它已知脈衝星頻率,再現射電望遠鏡觀測的脈衝星J0024-7204aa和J0024-7204ab瑩然於遙遠杜鵑座47的萬籟群星之境。
音樂連結:http://ism.bao.ac.cn/resources/pulsar_music/(音樂製作人: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