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2019年12月28日在位於大熊座附近發現了一顆彗星,當時發現這顆彗星的是美國夏威夷大學運營的「小行星陸地撞擊持續報警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ATLAS),於是這顆彗星就被命名為ATLAS,中文名字叫"阿特拉斯"彗星。
阿特拉斯彗星的出現,一度引起了世界眾多天文愛好者密切關注和無限遐想。因為,這顆美麗的彗星是:
1、本世紀最大的一顆彗星;
2、它的奇妙之處是3月份突然變亮了,這給喜愛觀看彗星的人們,帶來了極大地好奇和期盼;
3、阿特拉斯彗星,目前正在急速地接近太陽的過程中。據觀測機構預計,5月23日阿特拉斯彗星將會出現在距離地球最近點,這將給喜愛它的人們帶來一個完美的瞬間和轉身。
然而,阿特拉斯彗星的展現過程,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美好,卻意外的出現了令人失望的變化。據哈勃望遠鏡4月20日觀測證實,阿特拉斯彗星已經在其運行中解體並形成了30塊碎片。這說明阿特拉斯彗星已經是玉損香消,支離破碎了。
這個消息,無疑是給期盼看到它美麗身姿的廣大愛好者們當頭一盆冷水,驚訝不止。在惋惜中,更多的是喜愛它的人們發至內心的感傷和一種悽美的留戀。
是啊,宇宙中的星體生命如同地球人類身體生命是一樣都來之不易,如此破裂實乃讓人傷感和遺憾。不過,這種傷感和遺憾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就大不一樣了。因為,在5月底之前,阿特拉斯彗星會出現在北半球西北偏北的太空中。藉此,幸運的北半球人們會在黃昏的地平線上,欣賞到美麗的阿特拉斯彗星最後的悽美謝幕和完美轉身。
阿特拉斯彗星的命運,不會比其它彗星的命運好多少,這取決於它特有屬性。因為,彗星體結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既:彗核及彗發兩部分。
慧核:彗核是星體中央明亮的部分,如圓球的形狀一樣。由於直徑細小,因此要從彗星中分辨出來並不容易。
慧發:彗發則是包裹著彗核外圍的如同雲霧形狀結構,也如同球形。
說得更透徹一點:其實,阿特拉斯彗星就如同一個包裹著巨大巖石的大雪球。在這個星體裡面又含有很多容易揮發性的成分。比如:冰凍的氣體、冰塊、塵埃等。因此每當我們看見彗星運動的時候,就會看見它拖著一條長長的慧尾。就是因為這種構造,讓彗星結構變得非常不穩定,很容易出現分裂的危險。彗星還有超長的運動周期,這就成了難得一見美麗彗星的原因了。
其實,阿特拉斯彗星從發現到破裂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左右時間,這足以說明作為彗星的阿特拉斯有著極其不穩定星體結構,更與其它彗星命運相同。具體過程是:
1、阿特拉斯彗星是2019年12月28日被ATLAS機構發現的,但是在3月中旬觀察到它因為慧核的冰芯開始破碎而變暗。到4月20日已分裂成30個碎片,等到23日以後卻只看到25個碎片。為什麼少了一塊呢?分析的原因是,極有可能被其他碎片遮住了。
2、最初發現阿特拉斯彗星時,它的亮度並沒有驚人之處,和以前發現的其它彗星亮度幾乎相同,沒有多少差別。但是,隨著阿特拉斯彗星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接近時,出現了驚人的亮度變化,阿特拉斯的視星等已經變為8.5,就是說幾乎已經能夠肉眼看到它了。
3、阿特拉斯彗星的亮度變化不但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就連它的運行軌道也引起了注意。據觀測機構報導,阿特拉斯彗星距離地球約1.46億公裡,目前正在火星軌道內運行,將於5月23日以距離1.16億公裡最接近地球,並將在8天後繞過太陽。
阿特拉斯彗星展現給人們最美好時刻,應該是滑落星空的美麗瞬間。但是,很不幸的是它在到達火星軌道的時候就已經解體了,讓人類沒有看到它隕落的奇景,這不得不說是我們的一份遺憾。
有一點值得關注,那就是從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阿特拉斯彗星畫面中,在鏡頭前端清楚顯示有大量的星屑。所謂的星屑,它可絕不是我們日常見到的零零碎碎的一些東西,它們的尺寸相對來說都比較大,最大的碎片可達到200米。那麼,這些星屑碎片會去哪裡呢?它們會不會落到地球上,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呢?
1、據2020年4月29日的一則新聞報導:在2019年12月才發現的一顆彗星ATLAS現在朝著靠近太陽的方向快速飛近,已經走在「滅亡」的路上。其實,這只是文學藝術加工而已。阿特拉斯彗星並沒有消亡,而是破裂後的碎片依舊保持原來的飛行方向在飛行。
2、阿特拉斯彗星破裂後,根據其破裂時的大小、軌跡和傳播碎片的橫截面分析看,其面積很有可能會超過地球的大小,這樣就增加了與地球碰撞的可能性。當然這種可能性並不是彗星撞地球,但是,一些微小的碎片也會對地球產生影響。這樣是這些碎片具有相當大的能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能量會減弱。
3、但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或者說是某種"最壞"的設想。主要應為在這些碎片中肯定會有的物質是比較巨大的,當它們撞擊地球時,肯定會產生流星煙霧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持續數年的降溫現象。另外,也許還有些國家和地區會出現大範圍的野火發生。
但願,撲向太陽懷抱的彗星—阿特拉斯,留給人類和地球的是美好,也許這才是人類所祈願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在此深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