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太空頭骨」將在本月經過地球 下一次要等到2082年

2021-01-07 前瞻網
這顆「太空頭骨」將在本月經過地球 下一次要等到2082年
 Connor Feng • 2018-11-08 18:55:46 來源:前瞻網 E69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如果你還因為萬聖節過了而悶悶不樂,那麼一顆嚇人的小行星可能很快就可以幫到你。

一顆頭骨形狀的太空巖石2015TB145將於11月11日快速掠過地球,距離地球2400萬英裡(3800萬公裡),這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四分之一(9300萬英裡,即1.5億公裡)。

2015TB145最後一次飛越地球的時候距離地球要近得多,時間上也更合適。在2015年的萬聖節之夜,這顆小行星在距地球301,986英裡(48.6萬公裡)的範圍內掠過——這個距離相當於地球與月球距離的1.25倍。

這幅2015TB145小行星的雷達圖像是由阿雷西博天文臺在2015年10月收集的數據生成的,小行星直徑約2050英尺(650米)。來源:NAIC-Arecibo / NSF

在那次近距離掠過過程中,天文學家利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Arecibo Observatory)等大型雷達望遠鏡拍攝了2015TB145的照片,揭示了這塊太空巖石驚人的面貌。

2015 TB145,顧名思義,這塊太空巖石在2015年被發現,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顆直徑2050英尺(625米)的太空巖石是一顆死彗星,它繞太陽一周需要大約三年的時間。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小行星會在2021年再次造訪地球。事實上,2015TB145在2082年之前都不會再接近地球,屆時它將以地球距離太陽三分之一的距離掠過。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對這塊看起來可怕的巖石不需要有任何恐懼。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青島昨無緣"紅月亮" 下一次要等到2018年(圖)
    4月4日晚8時,攝影愛好者張富紅和他的朋友在中山路的一棟高層上蹲點拍攝,但是始終沒有等到月亮。記者 李雋輝 攝 製圖/譚雲濱2015年4月4日,海南瓊海市月食過程。(合成圖片)CFP供圖  半島都市報4月4日訊(記者 孫桂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
  • 861顆構成危險!ESA宣布:2萬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飛馳而過」
    在未來某一天,超過860顆小行星和彗星有可能撞擊地球。每個月,歐洲航天局都會發現大約160塊新的太空巖石,但其中許多仍下落不明。僅上個月(2019年4月),歐洲航天局就發現有208顆新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自今年年初以來,歐洲航天局所謂的近地天體資料庫(NEOs)增加了731塊太空巖石。
  • 骷髏頭小行星將從地球旁邊呼嘯而過?
    月11日一顆像骷髏頭一樣的小行星將從地球旁邊經過。2015年TB145小行星首次被發現是在2015年,當時它在距離地球301986英裡(486000公裡)的地方,也就是萬聖節前夕。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小天體資料庫,該小行星的下一次飛越不會如此接近,它將從地球上空2400萬英裡(3800萬公裡)經過,這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四分之一。
  • 春分日「超級月亮」來作伴 下一次要等到2030年
    今年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超級月亮點亮長空。↓↓↓「超級月亮」。視頻截圖春分日「超級月亮」上線清風徐來,皓月當空。今年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超級月亮點亮長空,為從1月份開始的2019年超級月亮「三重奏」畫上句號。
  • 小行星將掠過地球是13年來此類小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的新聞引發關注。綜合報導,科學家表示,一顆較大的小行星將在本月19日掠過地球,距地球只有180萬公裡,是該行星400年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也是13年來此類小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 這顆頭骨背後,是一起三萬年前的謀殺案
    圖中的這顆頭骨屬於一位成年男性人類,他生活在約3萬3千年前的歐洲。1941年,一些礦工在羅馬尼亞的洞穴中發現了他。令人在意的是,在頭骨右側,可以看到一大塊中央凹陷的骨折與裂痕。這顆頭骨和它的主人經歷了什麼?
  • 地球肉眼可見!5月底太陽系將上演太空盛宴,或7年最絢麗的一次
    我們宇宙可以說是一個奇特的空間,而在2017年的時候,人類首次發現太空之中出現了一個類似於雪茄狀的星際物體「奧陌陌」(Oumuamua),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在它出現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它以每小時156428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
  • 下一次要等到2030年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臺媒稱,今天(3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也是2019年最後一次機會可以觀賞到超級月亮的時刻。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21日報導,春分之日太陽直射赤道,讓晝夜時間幾乎等長,在此同時,西半球也可觀賞到超級月亮,也就是當月球運行到最靠近地球的拱點時發生的天文現象。據悉,這是2019年第三次(前兩次出現在1月21日和2月19日——本網注),也是最後一次機會可以觀賞到的超級月亮。
  • 本月的第三顆!9月14日,又有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直徑120米
    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的那一顆直徑10公裡的太空巖石終結了恐龍數億年的統治,雖然至今為止地球沒有再遭受如此巨大的撞擊,但是小行星的威脅始終提醒著人類,一定要密切關注地球近附近的不速之客,得益於先進的科技,人類可以很精確地追蹤潛在危險小行星,而且是提前數年,而現在,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專家正在密切關注一塊即將掠過地球的太空巖石
  • 為何下一次看到要等到2117年?
    為何下一次看到要等到2117年?在2004年的6月8日,全世界會很多人有幸目睹一樁極為罕見的天文景象。地點得宜的觀察者,如果用適當的濾光鏡保護他們的眼睛及雙筒或單筒望遠鏡,將能看到金星的輪廓襯在太陽表面,形成一個黑點橫越烈焰盤面的景象,歷時長達六小時。
  • 虛擬望遠鏡項目將在小行星2020 UA近距離經過地球時直播
    虛擬望遠鏡項目將在小行星2020 UA近距離經過地球時直播(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 天空觀測設備通常平均每周都能捕捉到一兩顆比月球更近的小行星飛掠地球近年來,當一顆新的近地小行星經過比月球軌道更近的地方(地月距離約為23.9萬英裡或38.5萬公裡),通常會在它已經從我們身邊飛馳而過並回到太空之前或之後被識別、確認和編目。
  • 地球將迎來新「伴侶」,這顆衛星朝地球飛來,奇怪的是它被改造過
    眾所周知,月亮之所以會這麼亮,一是因為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二是因為太陽光的照射讓它看起來會發光。在過去,月球一直是地球唯一的衛星,但前段時間有消息稱這種說法或許要被改變了。前段時間有國外科學團隊在太陽系內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根據觀測數據顯示該小行星被發現時似乎在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
  • 這顆彗星明天離地球最近,下次再看要等6800年!
    本月初,一顆突如其來的大彗星出現在黎明時的夜空中,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這也是今年第三顆令人期待的亮彗星了,幸好它沒讓大家失望!」北京天文館專家寇文介紹,「黑馬」彗星——尼歐懷茲彗星C/2020 F3(NEOWISE)彗星將在明日(23日)過近地點,這前後都是觀測這顆罕見大彗星的良機,大家有機會在傍晚時的西北方低空見到它。
  • 地球附近出現一神秘「頭骨」,3年前突然消失,雙11將再現世間
    就像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在距離地球48萬公裡的太空中發現了一顆直徑大約在640米左右的天體,恰巧的是,這顆小行星被發現的時間剛好和萬聖節的時間重合,因此科學家也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萬聖節小行星。
  • 2068年,這顆小行星有可能會撞向地球
    令人欣喜的是,經過機器學習的天基-地基望遠鏡系統,將能夠發現任何危險的小行星,把它們的名字用特殊顏色顯示出來。但是,我們還無法提前知曉危險的程度,除非它已經朝著地球飛來。小行星99942 Apophis是紅名小行星之一,其軌道或許會太靠近地球而無法與我們相忘於江湖。2004年發現的,徑長370米的巖石塊已被列入NASA警戒清單——那是我們應關注的小行星列表,儘管科學家們已排除它在下一次——2029年——達到近地球點時撞向我們的可能性,但他們不太確定2068年會發生何種情況。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2020 VT4這顆小行星大小估計有16至36英尺(5—11米)。它在2020年11月13日掠過了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天文學家們隨後觀測到了它。這塊太空隕石橫掃過來時,與地球距離最近時(距離地球大氣層只有238英裡或383千米遠)僅有4197英裡(6754千米)!這顆小行星以每小時30014英裡(48303千米/小時)的速度穿梭在太空中。小行星與地距離最近的日期是世界標準時間11月13日下午5點20分(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2點20分),在南太平洋。
  • 從太空看地球:這是屬於我們的「藍地球」
    從2012年12月到2013年5月,加拿大太空人、前國際空間站指令長克裡斯·哈德菲爾德執行了自己的最後一次航天任務——長達6個月。雖然在太空中度過了如此漫長的時間,但他不知疲倦地想要將頭探到窗口欣賞地面的景色。在他看來,至今為止未曾有任何航天員厭倦了這畫面,未來也不會有。每當工作稍微有點兒空閒,航天員們就一定會飄過去看看和上次相比地面上的景色有了什麼變化。
  • 2015年後骷髏頭形狀的小行星明年將再次來襲
    在2015年萬聖節前夕,一顆骷髏頭形狀的小行星安全飛掠地球。時間可能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但這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看到這個特殊的太空巖石。研究人員表示,「骷髏頭」小行星會在2018年11月再次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最早是由研究人員在2015年10月中旬發現的。當時這顆小行星在相對較近的距離與地球擦肩而過,大約是地月的1.3倍。
  • 8月27日地球和火星要有一次最近距離接觸
    這標誌著地球和火星要有一次近距離接觸。  8月27日,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將達到55,534年來最近的55,756,622公裡,這將是行星間最小的距離,火星的視直徑達到25.11角秒。  火星現在已經明亮得難以置信。8月初起,從晚上10點到天亮之前都可以用肉眼在南方天空看到這顆紅色的星球,它的亮度超過周圍的任何天體,將達到-2.9度。
  • 【麥達昶】圓滿的典範:第13顆水晶頭骨
    因此,每一個個別的人類生命都是一種長效(time-released)的藝術表現,被編織到一張宏偉多次元的織錦當中。 讓我們來談談圓滿人類的模式吧!當揚升逐漸接近時,水晶同調光(Crysto-Coherent -Light)會環繞著你,的確,那是透過水晶矩陣獲得的光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