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瓦那10月18日電(記者朱婉君 林如萱)11歲開始學習芭蕾舞,18歲登臺紐約百老匯,28歲創辦舞團自成一派,75歲退居幕後……古巴國寶級芭蕾舞大師阿莉西亞·阿隆索是芭蕾史上一顆明珠,更是世界舞蹈界一枚瑰寶。
當地時間17日上午,98歲的阿隆索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走完傳奇人生。「阿莉西亞·阿隆索的離世給我們留下一片巨大空白,也留下一筆無與倫比的藝術財富。」 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說。
這是2016年10月28日,阿莉西亞·阿隆索(中)在哈瓦那國際芭蕾舞節上向觀眾致意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華金·埃爾南德斯攝)
開創古巴芭蕾流派
阿隆索1920年12月21日出生於哈瓦那一個普通家庭,她繼承了古巴人能歌善舞的文化基因,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對舞蹈的鐘愛。
1931年,11歲的阿隆索開啟芭蕾生涯。然而,當時古巴的芭蕾技術水平與藝術理念相對落後,於是她決定前往美國深造。
在明星雲集的美國芭蕾舞學校,她師從名家,刻苦練習,開始在紐約嶄露頭角。1943年,阿隆索臨時頂替芭蕾舞者瑪爾科娃出演經典芭蕾劇目《吉賽爾》的主角,演出結束時,臺下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有「二十世紀最出色的『吉賽爾』」之稱的阿隆索開始受到世界矚目。
這是已故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前左)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接見阿莉西亞·阿隆索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48年,阿隆索回到自己的祖國,以自己的名字創辦芭蕾舞團,成為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前身。她將端莊華麗的傳統芭蕾與熱情奔放的古巴民族文化特色結合,開創獨具一格的芭蕾流派。幾年後,迫於當時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壓力,阿隆索再次離開祖國。
1959年古巴革命宣告勝利後,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邀請阿隆索回國,事業如日中天的阿隆索欣然答應。在她引領下,古巴芭蕾水準不斷提升,人才輩出,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更成為世界上最具聲望的舞蹈團體之一。
「我的希望與夢想就是不再代表其他國家、而是帶上我們自己的國旗與我們自己的藝術走向世界。我的願望是,當我跳舞時,無人不稱嘆:古巴太棒了!」阿隆索曾動情地說。
在黑暗中創造傳奇
幾近失明的人還能否展現高難度的芭蕾舞姿?阿隆索給出了肯定答案。
20歲時,命運就跟這名年輕的天才舞蹈家開了個可怕的玩笑。因視網膜脫落而多次手術不成功,阿隆索的視力每況愈下,直至幾乎失明。
醫生建議她放棄舞蹈,但她無法割捨對芭蕾的熱愛。在舞伴的配合下,她根據舞檯燈光指引精確而優美地完成一次次旋轉與跳躍。
據古巴媒體統計,阿隆索一生曾受邀到世界60多個國家演出,斬獲260多個國內外表演與創作大獎,成為一代芭蕾傳奇。
2011年8月2日,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辦大型演出。新華社/俄新社
1995年,超長「舞齡」的阿隆索宣布告別芭蕾舞臺,但她仍常年堅持從事幕後工作,為舞團指點迷津。90歲高齡時,她還在舞臺上即興起舞。
近年來,阿隆索因身體緣故已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古巴人每次提起她,都不禁豎起大拇指。阿隆索在古巴舞蹈歷史文化中留下深刻烙印。
2015年,古巴政府將位於哈瓦那的大劇院以「阿莉西亞·阿隆索」命名,以感謝她對古巴與世界藝術文化所作貢獻。
阿隆索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能留下的藝術財富,「是一個學派,是一種傳統,是一個組織有序的團體,是一種藝術倫理,從這些方面出發,要保護這筆藝術財富並不困難」。
2010年10月28日,在第22屆哈瓦那國際芭蕾舞藝術節開幕式上,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楚(右一)為芭蕾舞藝術家、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創辦者阿莉西亞·阿隆索(中)慶賀90歲生日。新華社發(華金·埃爾南德斯攝)
創作舞劇向中國致敬
據了解,阿隆索本人非常喜歡中國京劇和雜技,認為可以藉此豐富古巴芭蕾的表現技巧。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阿隆索就曾兩次率團到中國演出,並受到中國領導人接見。她還曾參觀北京舞蹈學校,學習中國戲曲的長袖舞,與中國舞蹈演員切磋舞技。
2002年,阿隆索帶著作品《堂吉訶德》第三次率團訪華。這一次,她還從中國作曲家彭修文改編的民樂《彩雲追月》和《花好月圓》中汲取靈感,回國後創作了向中國文化致敬的作品《舞者》。
2004年1月24日,古巴國家芭蕾舞團團長阿莉西亞·阿隆索(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的世界芭蕾舞壇經典傑作《天鵝湖》演出結束後,在兩位主要演員的陪同下向現場觀眾謝幕。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2004年,阿隆索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訪問中國。 她說:「能去中國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美好的禮物,我從中體會到文化和人性之美。」
2014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古巴期間,與時任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共同欣賞了阿隆索的弟子們表演的《舞者》。
在當晚的節目單上,阿隆索這樣寫道:「在我作為藝術家的漫長人生中,對於中華民族和她悠久文明的認識,是我眾多珍貴的人文和文化體驗中最為刻骨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