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既柔軟又延展的鐵/鈦酸鋇(Fe/BaTiO3)多鐵性複合薄膜

2021-02-20 MaterialsViews

  重要通知

微信改版導致很多讀者不能每天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為避免類似情況,請為「MaterialsViews」設置星標!步驟如下:

(1)點擊本頁最上面「materialsviews」進入公眾號;

(2)點擊右上角三個小點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

柔性電子以其獨特的柔性和延展性,不但可以應用於輕便化的可穿戴設備,更是在醫療設備、軍事裝備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迫切需要更多集成的多功能性材料。其中,以功能性氧化物為基礎的多鐵性複合材料,具有複雜的多自由度和多序參量的耦合效應,從而表現出極豐富的宏觀物理特性,成為低功耗柔性電子器件的首選材料。然而,功能性氧化物存在晶格缺陷,及其離子/共價鍵結合導致的延展性較差等問題,使多鐵性複合材料表現出硬/脆、抗彎曲應變差(<1%)等特徵,難以與柔性聚合物材料兼容。因此,如何實現多鐵性複合材料的柔性和延展性,並實現多序參量的耦合,這是其應用於下一代低功耗柔性電子器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明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羅震林教授團隊合作,在前期超彈性可調極化鈦酸鋇薄膜的研究基礎上,利用無損剝離技術製備了既具有超柔性又具有金屬延展性的鐵/鈦酸鋇(Fe/BaTiO3)單晶多鐵性異質結,通過熱致結構相變實現磁電耦合係數達120 Oe/℃,並利用彎曲應力場的不均勻特性實現面外磁共振場調控範圍達690 Oe,喚起了柔性磁電耦合效應的研究機制,為今後低功耗柔性電子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穎的研究方向。相關結果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009376)上。

Small:OsSx納米粒子通過改善腫瘤乏氧調節腫瘤N6-甲基腺苷甲基化的高效水分解電極材料

AS:各司其職-單原子和納米粒子共同助力高效鹼性析氫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未來信息存儲的領航者——多鐵性材料丨科普矽立方
    多種「鐵性」的耦合——「多鐵性材料」巨磁阻效應關鍵之一是鐵磁性材料。而鐵磁性僅僅是多種「鐵性」之一。這裡「鐵性」就是「鐵的基本性質」,包括我們常常聽到的「鐵電性」、「鐵磁性」、「鐵彈性」等性能。如果一個材料同時具備其中的兩種或者多種性能的「鐵性」,這時它便成了「多鐵性材料」。
  • 物理所多鐵性鐵酸鉍外延薄膜受極化調製的導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BiFeO3(BFO)作為室溫單相多鐵性材料,不但具有優越的鐵電特性,同時由於電、磁、應變之間的耦合作用,可以實現用電場控制磁化,是研究新型多態磁電存儲器的首選材料。最近有文獻報導了在BFO單晶中又觀察到了與鐵電極化相關的可反轉的二極體整流特性。
  • 《先進材料》首個兼具大電極化和強磁電耦合的單相多鐵性材料!
    多鐵性材料作為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自旋電子學材料體系獲得了廣泛研究,有望用於實現下一代信息存儲器、可調微波信號處理器、超靈敏磁電傳感器等。根據電極化起源的不同,可將多鐵性材料分為第一類多鐵和第二類多鐵。在第一類多鐵性材料中,鐵電極化與磁有序具有不同的起源,因此該類材料儘管電極化強度可能會比較大,但磁電耦合很小。
  • 西安交大科研團隊在柔性自支撐鐵性薄膜領域取得新進展
    鈣鈦礦結構鐵性材料是一類具有介電、鐵電、壓電和磁電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在傳感、驅動、儲能、信息存儲與信息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然而,由於存在晶界、晶格缺陷,以及氧化物離子/共價鍵自身較差的延展性,傳統鐵性材料通常表現出硬和脆的特徵,抗彎曲應變一般小於1%,難以與柔性聚合物材料兼容。因此,如何在鐵性薄膜中實現可與柔性聚合物相媲美的超彈性和超柔性,這是其應用於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時亟待解決的問題。
  • 廣州尼龍布複合PEVA環保薄膜_永盛興塑膠
    廣州尼龍布複合PEVA環保薄膜,永盛興塑膠,1、成份:EVA、PEVA膜是一種共聚素材質PE(聚乙烯)與VA(已烯醋酸)共聚而成,簡稱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很多優異性,包括:柔軟而富有彈性,抗外界應力龜裂性很強,低溫柔軟性性,透明,無毒,無味,製程無汙染,具有**粘著力,加工容易。
  • 多鐵性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R-1的變溫χT曲線(a) 及R-1的室溫電滯回線(b) 多鐵性材料(Multiferroic materials)是指同時具有鐵電性和鐵磁性的一類多功能材料,能同時對外加磁場和外加電場進行信號響應,相應於有四個邏輯態(現有的信息存儲材料只有兩個邏輯態),可極大地提高信息存儲密度,被稱為信息存儲終極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前景。
  • 鈦酸鋇為什麼被稱為電子陶瓷產業的支柱?
    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在20世紀50年代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由鈦酸鋇製備的MLCC。2、鈦酸鋇用於正溫度係數熱敏電阻(PTCR)具有正溫度係數的熱敏電阻器件幾乎在所有工程領域都得到廣泛的應用。製作PTC熱敏電阻器通常採用鈦酸鋇陶瓷材料,具有鐵電性的半導體化鈦酸鋇,當溫度達到居裡點Tc時,它由四方相轉變為立方相,此時電阻率躍增幾個數量級(103-107倍),PTCR就是根據這個特性製作的。半導體化鈦酸鋇陶瓷製作的PTCR其中一個重要應用就是作為溫度或溫度相關參數的檢測及控制器。
  • 內蒙古大學趙世峰課題組在區分鐵電材料電位移貢獻新進展
    其中多鐵性材料由於同時擁有鐵電性和鐵磁性吸引了很多關注,而鐵電材料可以存在於11個點群之中。因此擁有更多的實際應用,例如鐵電儲能、鐵電光伏以及電卡效應等。通常,研究人員通過電滯回線來表徵鐵電性能的優異,而伴隨著鐵電回線的測試同時會獲得I-E曲線,最近的研究表明電位移貢獻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介電位移、電疇翻轉以及電導,其各部分的所佔比例可以由I-E曲線獲得。
  •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發表時間:2019/10/22
  • 【2018-0269】WO3/TiO2複合薄膜的製備及其電致變色性能
    摘  要:使用水熱法在摻氟氧化錫塗覆的導電玻璃基板上生長TiO2納米線,隨後在TiO2納米線上採用水熱法生長WO3納米線,製備出WO3/TiO2複合薄膜。通過循環伏安法(CV),計時電流法(CA),計時電量法(CC)等電化學測試技術研究了WO3/TiO2複合薄膜的電致變色性能;採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薄膜的著色﹑漂白狀態的響應時間進行測試。通過以上測試,我們計算得到了薄膜的循環穩定性﹑光調製﹑著色效率和切換時間(Y和X)等參數。
  • 前沿 | 河北科技大學成功製備出高機電耦合係數的10nm鈦酸鋇納米顆粒!
    該團隊合成了尺寸均一的10nm鈦酸鋇納米顆粒,證實其機電耦合係數(d33)比200nm的鈦酸鋇顆粒和鈦酸鋇納米線的要高出近5倍,高的機電耦合係數可以誘導產生高的壓電電勢,經有限元模擬得出10nm鈦酸鋇的壓電勢能高達2.6 V,此值遠超於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最低勢能(1.23 V)。
  • AFM:「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
    該研究於2019年10月9日以「Polymer Template Synthesis of Flexible BaTiO3Crystal Nanofibers」為題發表於《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東華大學閆建華研究員和丁彬研究員系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 科學網—鐵酸鉍製備新方法獲專利授權
    據介紹,鐵酸鉍是一種典型的多鐵性材料,具有遠高於室溫的反鐵磁奈爾溫度和鐵電居裡溫度,是少數在室溫條件下同時具有鐵電性與寄生弱鐵磁性的單相多鐵材料之一。鐵酸鉍的這一特殊性質使其在新興記憶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方興科技柔性鍍膜和納米鈦酸鋇兩新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10月9日訊,大智慧通訊社從方興科技(600552.SH)獲悉,公司此前投資的兩個新興產業項目電容式觸控螢幕柔性薄膜生產線、納米鈦酸鋇生產線近日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的實施將打破薄膜式觸摸關鍵器件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為將方興科技打造成為業內科技型顯示製造龍頭企業的戰略目標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年產2000噸納米鈦酸鋇生產線」項目也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產品潛在市場容量較大。
  • 南大《AFM》:可拉縮、粘合、導電的雙信號柔性彩色薄膜
    因此,作者通過將導電的CNTs-PDA填料引入彈性PU反蛋白石結構的骨架中,製備得到具有應用於視覺柔性電子器件所需特性的複合薄膜。由於PU層具有優良的柔韌性和反蛋白石結構,所製得的膜具有穩定的延展性和亮麗的結構色彩。同時,由於PDA上的鄰苯二酚基團,使膜具有較高的組織粘附性和自癒合能力,而CNTs的引入使膜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
  • 【粘合劑】選擇PVC薄膜複合膠黏劑的門道
    【摘要】PVC薄膜在加工時添加了大量的助劑,其中部分能與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影響膠黏劑的正常固化反應,同時軟質吹塑PVC薄膜的熱穩定性較差容易受熱收縮採用上述兩種膠黏劑,在相同的工藝條件下,方案A複合產品在熟化24小時後,經揉搓即出現分層現象,膠黏劑始終有發黏現象,而方案B複合產品經18小時熟化後,上機測定時PET層出現撕裂現象無法剝離。
  • 物理所實驗觀察(Li,Fe)OHFeSe超導體與單層FeSe薄膜
    單層FeSe/SrTiO3薄膜中高溫超導電性的起源,尤其是界面對超導增強的作用,成為超導研究的另一個熱點問題。但是,單層FeSe/SrTiO3薄膜和AxFe2-ySe2超導體這兩類材料中牽涉到的界面效應和相分離等的複雜性,使得一些人認為它們有可能具有有別於絕大多數塊材鐵基超導體的特殊超導機理,進而質疑它們是否構成排除費米面嵌套理論的充分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