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遊夏
小說《八十天裡環遊地球》中,福格和改良俱樂部的會友以二萬英鎊為賭注,打賭可以在八十天裡環遊地球一周。隨後他帶著綽號叫「路路通」的僕人,從倫敦出發,開始了不可思議的環球旅行;最終歷經天災人禍,在沒有飛機、遠洋巨輪的十九世紀,竟然完成了這一天方夜譚般的繞地球一周,不僅贏得了打賭,而且獲得了愛情。
環遊地球任何時候,都是一件令人興奮事情,它自帶勵志屬性,它的陌生感都讓人著迷。
適當的好奇心,友好地接受陌生感對情緒的發展、體驗情緒信息從而豐富自身、對適應變化和對陌生的人(事、物)保持適當的警覺都很重要。對一本書來說,成功描寫具有陌生感的事物,會讓一本書更加引人入勝。《原節子》就是這樣一本書,讓人即陌生又熟悉,既簡單又複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
1
原節子(1920-2015),本名會田昌江,是日本昭和時代前期代表性的電影女演員之一。早在二戰前就意外一炮而紅的她,一生跨越大正、昭和、平成三個時代,在戰後日本電影的黃金時期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更因中年突然隱退、安居半世紀後離世而成為影史傳奇。
這本書在裝幀上文藝味道很濃厚,徐辰非虛構的寫實筆法又讓內容紮實的許多。
很多地方作者用日式的語言營造日式的氛圍,在筆墨上沒有刻意的強調那一部分,權重分配的比較平均,不少寫也不多寫。
侘寂風格進行的比較徹底,使得自己幾次想要中途放棄,好在原節子所處的那個時代足夠跌宕起伏,所展露出來的精彩足夠自己看下去。
1/32 開的小書,830mm*1194mm,453 頁,600 千字,初看起來是本小書,但仔細端詳,無論從社會的變化,還是人的變化,都不算小。
自己斷斷續續的,看了兩個星期,她的故事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她才剛剛離開。
記者採訪她的家人說:她的晚年生活很簡單,就在家裡看書、讀報、看電視。她精神好得很,根本不像是個九十五歲的老人,對政經和國際形勢的新聞很感興趣,前一陣子還在關心敘利亞內戰和『伊斯蘭國』的動向呢。
書中也有一段環球之旅的故事,徐辰把這一段獨立篇章,區別看待。每個人一定會對這段故事有自己的看法,或有趣或無趣。
對我的啟示一: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情,因為它們只在我們的生命中出現一次,我們只有縱觀我們的一生才能知道哪一件事是真正重要的,重要到什麼程度。啟示二:對事物早期的認知對一個人來說,往往影響更大、更久遠。就像繪畫最應該掌握的是幾何形體,而教你幾何形體的老師是達文西,你對幾何形體的理解肯定就會打不一樣,當你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時,你會發現很多東西都是藝術
環球之旅對原節子的影響貫穿始終,如果原節子的一生由無數個星星串聯,這一顆無疑是清澈明亮的那一顆。
2
環球旅行是為了推行新片,並藉此打開國際市場,行程是:
東京(1937 年3月10日)大阪下關(3月12日)大連(3月14日)奉天新京(既偽滿時期的長春)哈爾濱(3月17日)滿洲裡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鄂木斯克莫斯科(3月24日)華沙(3月25日)柏林(3月26日)巴黎(5月21日)紐約(6月21日)華盛頓(6月23日)洛杉磯(7月6日~7月12日坐船返回)(1937 年3月10日)大阪下關(3月12日)
隨著船泊入東京灣,結束了139天的環球之旅。
在十年後出版的《電影明星集》中,對原節子「身高五尺二寸五分,體重十一貫」。換算成公制,即身高約一米五九,體重約四十一公斤。考慮到和服可以通過腰帶部位調整長度,一米五九這個數據似乎更為可信。
姐姐光代為即將出遠門的妹妹準備了一根用於高島田髻的簪子,以及二十件包括振袖和浴衣在內的各類和服,此外還有幾套中式服裝,塞滿了八個行箱。(每一個女孩兒第一次遠行,都會這樣吧,衣服有多有少,家人的關心都是一樣的多)
在納粹宣傳機構的強力推動下,影片在兩個月的檔期內高業績然。與在德國的盛況正相反,新片在法國並沒有什麼市場。他們也曾前往英國商談本片的投放事宜,同樣一鼻子灰。(世界真的很大,只有不斷的提升認知,才能做正確的判斷)
離開柏林,原節子和熊谷才發現大部分德國人對日本全無概念,而不管多麼小的城鎮,都能看到一兩家中國餐館。即便原節子在公共場合直身穿和服,也常被當成中國人—在德國民眾眼中,代表亞洲的仍是古老的中國,而非日本。(年輕人,長見識比什麼都重要)
在巴黎原節子卸下明星面具,可勁兒瘋玩了將近一個月。她先去了羅浮宮,卻完全無法理解裡面的展品;到了蒙巴納斯,又為街頭巷尾響亮的接吻聲所震驚。5月25日和26日連著兩天,她為尋求刺激而跑去賭馬,看到緊張之時竟然把前排男士的禿腦殼當成戰鼓,一陣猛拍,場面十分尷尬(像這樣的情節,這樣的快樂,書中再也沒有過)。
原節子在「瑪麗王后」號上迎來了自己的十七生日。這艘奢華無比的郵輪令她大開眼界:最高檔的飲食、各式各樣健身活動和日夜不停的各類娛樂表演點亮了這裡的日常生活,而且居還能在船上跑馬!(對那些本性純良的女孩子來說,早點讓她區分好與不好,給她一個目標去追逐,等於打下一針阻斷奢靡的疫苗,讓她在將來可以選擇奢侈的時候,選擇低調)
在紐約,原節子去了科尼島的遊樂場,乘旋轉木馬、進鬼屋、打水仗……隨行的川喜多夫人在當天的日記寫道:像小孩兒一樣瘋了整整一天,原小姐高興得不得了。(無憂無慮回憶和懂得遊戲,可以抵抗漫長歲月的無聊)
在好萊塢,原節子和黛德麗吃過飯;近距離見過自己的偶像賈利·古柏;和路易斯·賴納、斯賓塞·屈塞、艾琳·鄧恩等眾多影星合了影。好萊塢各大片場優越的製片環境也給原節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較之下,日本片場不僅硬體設備差的十萬八千裡,內部制度也是顯得僵化落後。(接觸的人多了,看的東西多了,自然格局也就打開了)
徐辰把故事,寫得很長很仔細,波瀾不驚的向前發展。雖然細節羅列得過於詳實,環球之旅的經歷太過鮮活,之後的所有事情與之相比,都顯得平平淡淡,也許事實本就是這個樣子,我想原節子身在其中應該也是知道的。
3
《原節子》這本書,完整的描畫了她的一生,不讀完就不可能了解或者不完整的了解原節子。總要把故事全都看完,才可以提筆寫下點什麼,仿佛沒看完之前所寫的,會漏到些什麼。
原節子曾演過 108 部電影,有著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一生;她42 歲告別影壇,這件事讓她變得很神秘。
她本人的問答是:去追尋她自己的生活。
徐辰也在書的最後給出了他自己的猜測
研究者們曾多方猜測:有人說她是在模仿葛麗泰·嘉寶,有人說她是因為身體欠佳而息影,有人說她在演技和戲路上已難有突破,有人說她已經預見到日本電影業界衰敗的開端,甚至有人說她這樣做是因為小津的死...不過,在這些理由之外,還有另一個可能,那就是:演藝生涯對她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在聚光燈下做一個萬眾矚目的大明星,確是光鮮無比。但對因家貧而不得不走上電影演員之路的原節子來說,身不由己的職業道路、走紅之後的捧殺和隨之而來的棒殺,恐怕並非事事如意。她性格內向,並不善於交際,更是容易對演藝圈子產生厭倦與排斥。因此,在戰後重整旗鼓,終於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之後,她很可能早早便已考慮放棄演藝生涯,遁入悠閒的田園生活了。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由陌生到熟悉,不斷拓展認知的邊界。只有你看過了,走過了這個世界,才能說你了解這個世界,不然你真敢說,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的。
一門藝術足以讓人嘗遍人間百味,比如電影之於原節子,讓她悟到了一些終極的一些東西,讓她更想回到生命的最初。
攝影:Ruslan Valeev
環遊地球或讀書開闊了我們視野。單純的知道地球是圓的和真正去走一圈是不一樣的。用你的雙腳丈量過世界的人,已經把這個世界用腳印包裹了起來,抽象化之後放在了大腦裡。同時,思考的閉環已經在地球大氣層裡形成並升級,可以思考很多天下大事。
資料來源:《原節子》徐辰 著,新星出版社。
讀書讓人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藝術將人置於宇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