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丨非對稱加密算法,區塊鏈的加密秘訣!

2021-01-08 區鏈數科

關注「區鏈數科」,讓你從入門到精通區塊鏈!

前面講到了對稱加密算法,今天講講非對稱加密算法。

可以說非對稱算法是對稱算法的升級,因為非對稱算法是基於對稱算法而被研究出來的。

非對稱算法與對稱算法的不同之處在於非對稱算法省去了對稱加密算法時要分發密鑰的麻煩,所以說是對稱加密算法的升級。

在非對稱加密算法中同樣具有兩種密鑰:私鑰(private key)和公鑰(public key)。

私鑰和公鑰的保密程度是不同的。

私鑰,顧名思義,私鑰往往是個人持有,其他人沒有持有者給予是不可獲取的,常用於解密。其通過隨機算數法生成,然後再進行Hash加密,從而達到一個更高程度的隨機性。

公鑰,則是公開的,他人是可以獲取的,常用於加密。其可以以私鑰為根據,再經一定的算法生成。

目前,在非對稱算法中,典型的代表有RSA、EIGamal、ECC(Elliptic Curve Crytosysitems橢圓曲線)、SM2系統等。

在所有的非對稱算法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安全性基於數學問題解題難度。也就是說,非對稱加密算法以數學原理為依據,並且是公開透明的,這和對稱加密算法就有所不同了。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了解以上這些典型的非對稱加密算法,了解了解它們的原理是怎樣的:

1、RSA算法

RSA算法,是1978年由Ron Rivest、Adi Shamir和Leonard Adleman三人共同提出的,算法的名字就是它們名字的首字母的組合。

RSA是目前最有影響力和最常用的公鑰加密算法,它能夠抵抗到目前為止已知的絕大多數密碼攻擊,已被ISO推薦為公鑰數據加密標準。

RSA算法的原理是基於一個十分簡單的數論事實:將兩個大質數相乘十分容易,但是想要對其乘積進行因式分解卻極其困難,因此可以將乘積公開作為加密密鑰。

例如,2是最小的質數,那麼很容易因式分解得到1乘以2,如果給了兩個質數的乘積是243013,你多久能因式分解出來。兩個質數的位數越大,那麼要將它們的乘積因式分解就越難。目前,已發現的最大質數長達2233萬位,可想而知,數字越大,因式分解將越難。

隨著設備或技術的不斷先進,這種加密算法開始受到質疑,理論上是可以通過一定的算力將其分解,但是目前仍沒有任何可靠的攻擊較長RSA密鑰的方式被提出。

2、ElGamal

ElGamal算法於1986年由Taher ElGamal提出,ElGamal算法與RSA算法類似。RSA算法依據的是大質數的因式分解,而ElGamal算法依據的是模運算下求解離散對數困難。

所謂的離散對數,是一種基於同餘運算和原根的一種對數算法。

例如,有y是n的一個原根,令n=5,y=2,如果存在有滿足(k,n)=1的k存在,那麼k關於y的離散對數定義為存在一個整數t,使得下面的式子成立:

y^t=k mod n

整數t可以隨意取值,

如果t=0,則有2^0≡1;

如果t=1,則有2^1≡2;

如果t=2,則有2^2≡4;

如果t=3,則有2^3≡3。

離散對數的求解目標就是找到這個正整數係數k。

這種算法,目前還沒有找到一個快速計算離散對數的解法。

3、ECC(Elliptic Curve Crytosysitems橢圓曲線)

ECC算法於1985年由NcalKoblitz和VictorMiller分別獨立提出。

ECC算法充分利用了對橢圓曲線上特定的點執行乘法後的逆運算困難的獨特性質。

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個橢圓曲線方程上隨機找到一個點,並使用該點對私鑰執行乘法運算以得到公鑰。在私鑰較長的情況下,由公鑰得到私鑰是非常困難的。

相比於RSA等經典的算法,其安全性更高,但其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計算的過程比較費時間。

4、SM2算法

SM2算法,也叫ShangMi2,國家商用密碼算法。於2010年12月有國家密碼管理局發布。

SM2算法出現較晚,是由ECC改進而來,但也是依據於橢圓曲線,但是其加密強度更高,甚至優於經典、公認程度更高的RSA算法。

同由國家密碼管理局發布的還有SM1、SM3、SM4和SSF33等,它們可以說與SM2算法齊名。

非對稱加密算法相較於對稱加密算法你更傾向於哪一種算法呢?

歡迎留言討論!!!

- - - END - - -

關注「區鏈數科」,讓你從入門到精通區塊鏈!

相關焦點

  • 被證明的黎曼猜想跟區塊鏈加密算法有什麼關係?
    而區塊鏈屆跟著躁動,加密算法要被破解了。而除了研究意義外,黎曼猜想因為能揭示素數分布的統計規律,跟需要用到素數的加密算法有一定聯繫,也觸發了一些區塊鏈自媒體和幣圈人士的「G」點。查閱資料了解到,一直以來,素數的分布很難捕捉到規律,黎曼在其論文中指出素數的分布完全蘊藏在一個特殊的函數中(黎曼函數),這也構成了黎曼猜想關於素數的分布。而目前區塊鏈領域用到的加密算法,和素數的分布軌跡有一定聯繫。
  • 「黎曼猜想」要摧毀區塊鏈和加密貨幣?
    那麼,這個黎曼ζ函數ζ(s)的零點分布的猜想,為什麼會對加密貨幣產生影響呢?2.佔據加密算法半壁江山的非對稱算法「黎曼猜想被證明對網際網路的安全加密方式造成相當的影響。因為目前主要的非對稱加密包括RSA密鑰加密等都是基於大數的分解。基於大數分解的流行加密方案原則上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破譯。而黎曼猜想得證,將會為找到那樣一個多項式時間的高效算法提供強烈的提示。」
  • 區塊鏈加密機制的不同算法及其原理解析
    區塊鏈世界通過共識算法、加密、點對點網絡以及獎勵機制等,可以形成一個自治的社區,形成一個通過挖礦機制(POW)來達成一種不通過中心機構來達成的信任,最終實現點對點的價值流通。在EKT中Token鏈是一個並行多鏈的結構,多鏈多共識,共享用戶基礎,這也意味著使用EKT公鏈,可以把Token鏈和Dapp鏈分離,並自由的選擇共識算法和加密算法。
  • IVN吳迪:用量子加密技術終結「裸奔的區塊鏈」時代
    在吳迪看來,量子加密技術是剛需,是解決當下「裸奔的區塊鏈」痛點最好的加密方法之一。什麼是「裸奔的區塊鏈」?吳迪認為,傳統的加密技術非常落後,區塊鏈的加密技術雖然已經比銀行的加密系統嚴密得多,一旦量子計算機出現量產,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加密系統全部都可以很快被破解,區塊鏈也不例外。
  • 從交易所到一站式區塊鏈平臺,VTOKEN如何捕獲加密價值?
    其中代表性的有融合Git、自證明文件系統(SFS)、BitTorrent和DHT等技術的星際文件系統(IPFS),其提供全球統一的可尋址空間,可以用作區塊鏈的底層協議,支持與區塊鏈系統進行數據交互。該算法可以與BFT等共識算法集成,使用基於密碼學技術的加密抽籤方法隨機選擇參與者來創建和驗證區塊(這種抽籤方法基於前一個區塊的籤名,選擇過程是自動且隨機的)。該算法採用驗證人集合、驗證人排序和打分的方式處理分叉,確保鏈的一致性,可以提供快速的區塊最終一致性確認。
  • 基於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安全共享體系研究
    ,基於密文策略的屬性加密的訪問控制算法以及同態加密算法實現鏈上數據的可靠共享,提出了一種鏈上數據共享架構,最後進行了仿真實驗,並分析了實驗結果。區塊鏈技術作為一個由多方共同維護、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帳本技術,核心在於通過對等(peer to peer, P2P)網絡協議、共識算法、非對稱加密、哈希等關鍵技術解決數據傳遞與交換過程中的信任問題。
  • EKT多鏈技術談丨加密貨幣如何加密
    在EKT中Token鏈是一個並行多鏈的結構,多鏈多共識,共享用戶基礎,這也意味著使用EKT公鏈,可以把Token鏈和Dapp鏈分離,並自由的選擇共識算法和加密算法。在上一篇中(加密貨幣如何加密一),我們了解了EKT中的Token鏈是一個並行多鏈的結構,多鏈多共識,共享用戶基礎,這也意味著使用EKT公鏈,可以把Token鏈和Dapp鏈分離,並自由的選擇共識算法和加密算法。用戶在基於 EKT 主鏈的代碼部署自己的主鏈時,可以選擇使用哪種共識算法。本篇我們將繼續探討為何EKT從一開始就越過了POW算法,直接在主鏈上選擇了DPOS共識。
  • 區塊鏈是由哪五個部分分別組成的?
    二、哈希算法哈希算法是區塊鏈中保證交易信息不被篡改的單向密碼機制。哈希算法接收一段明文後,以一種不可逆的方式將其轉化為一段長度較短、位數固定的散列數據。它有兩個特點:1. 加密過程不可逆,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輸出的散列數據倒推原本的明文是什麼;2.
  • 關於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加密機制:通過加密機制,自證數據準確,保證系統數據不可篡改。  時間戳:數據分裝不同數據包內,按順序記錄,解決數據衝突問題。  時間戳+共識機制(工作量證明):解決重複記錄和拜佔庭將軍問題。在去中心化網絡中,使所有節點數據信息保持準確。  為更好的理解區塊鏈運作原理,這裡用一個示例來解釋區塊鏈的運作機制。示例:修家譜。
  • 基於RSA加密算法的隨機區塊鏈
    在開發我們的遊戲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在分布式網絡中生成隨機數很複雜,現幾乎所有區塊鏈都面臨這個問題。 因此,在任何人都無法相互信任的網際網路之間,創建隨機數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講解我們是如何在我們的遊戲中解決這個問題的。 首當其衝的便是Waves Xmas Tree.
  • 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區塊鏈的八大價值
    在《金融從業者需要了解的區塊鏈常識:什麼是區塊鏈?》中,筆者對區塊鏈的基本概念做了詳細介紹,今天來著重解析:我們為什麼需要區塊鏈?區塊鏈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下文將從八個方面進行闡述。
  • ...涉及區塊鏈的金融科技公司;巴西最大投資公司啟動加密貨幣兌換
    巴西最大投資公司啟動加密貨幣兌換據CCN報導,巴西投資巨頭XP Investimentos將推出加密貨幣兌換。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取決於線下交易是否真正如約履行,如果沒有實體交割,單純依靠區塊鏈的電子憑證和交易紀錄,沒有實際經濟意義和價值。肖颯:區塊鏈不會顛覆法律行業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發文4月17日對幣圈比較關注的七大主要問題作出回應。
  • 美圖發布區塊鏈白皮書,AI+區塊鏈=?
    1月22日,美圖發布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將基於AI技術打造區塊鏈生態,為用戶創建一個去中心化、安全加密的身份通行證:美圖智能通行證(MIP - Meitu Intelligent Passport)。用戶能夠在區塊鏈上用人臉特徵作為通證密鑰,進行去中心化的用戶身份認證(KYC)。
  • 四萬字乾貨 | 《高博士區塊鏈觀察18講》文字稿 帶你系統了解區塊鏈
    量子計算對非對稱密碼算法的威脅非對稱密碼用於比特幣系統中對交易的授權。非對稱密碼為系統中的所有用戶分別分配1個公鑰和1個私鑰,公鑰可廣泛共享,私鑰只有密鑰所有者本人才知道。通過給定的私鑰,可以很容易推算出對應的公鑰,但反過來由公鑰推算私鑰,則非常困難。比特幣使用的非對稱密碼算法是橢圓曲線數字籤名算法(ECDSA),利用 secp256k1 生成密鑰。
  • 區塊鏈與量子計算的較量
    現在說區塊鏈多麼偉大,但是在量子計算機面前,就不值一提了。實際上,在信息安全是長期困擾人們的問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遠都是沒完沒了的幾個問題,這個問題不是用技術來解決的,而是用法律來解決。很多朋友看到這裡都很好奇,任總這裡說到的量子計算機究竟是個什麼鬼,能將區塊鏈按在地上摩擦?我們先來看看區塊鏈的加密算法,本文以SHA256算法為例。
  • 院士說丨王小雲院士:密碼技術與區塊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Fellow),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雲發表《密碼技術與區塊鏈》主題演講,她認為密碼技術解決信息安全性,哈希函數保障數據完整性,哈希函數和數字籤名算法一起保障可認證性和抵賴性。其中,哈希函數與區塊鏈關係十分密切,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性。
  • 2020年全球加密貨幣監管關鍵詞與趨勢|區塊鏈|數字貨幣|...
    根據對區塊鏈基本構成單元的不同認定,各國的監管政策也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區塊鏈可以分為底層區塊鏈和基於其上的數字貨幣兩個單元。我國政府認為,鏈和幣是可以分離的,因此,幣鏈分離」是我國自上而下一以貫之的監管原則,即一方面依法嚴格監管數字貨幣的發展,並持續收緊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
  • 區塊鏈科普——區塊鏈的What、Why、How
    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區塊鏈技術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從數字貨幣開始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區塊鏈」本身也從一個密碼極客們口口相傳的專業名詞一躍成為人盡皆知的新基建技術。但由於具備相當的專業度及複雜度,區塊鏈技術的入門門檻相對較高,許多對區塊鏈懷揣憧憬的朋友難入其門。
  • 英飛凌針對產品需求:推出以區塊鏈加密的 SECORA Blockchain技術
    英飛凌針對嚴謹產品需求推出以區塊鏈加密的 SECORA Blockchain 技術由於在線通路興盛,也造成黑心商人藉由網絡平臺販賣盜版商品,甚至一有黑心商人在在線平臺銷售來路不明的贓物,故一些大品牌希望能通過內嵌產品履歷能讓消費者買得安心,而英飛凌看到產品履歷的需求
  • 2021年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前景如何?20名專家如是說
    區塊鏈在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方面的潛力同樣重要。從可持續的數字金融和碳排放,到生態友好的加密貨幣挖礦和透明的燃料使用,管理環境的區塊鏈技術對未來至關重要。在我們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之際,如果沒有區塊鏈,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似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