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猜想」要摧毀區塊鏈和加密貨幣?

2021-01-21 金色財經區塊鏈

近日,「黎曼猜想」突然刷屏,伴隨著一堆拗口的名字和陌生的理論。

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現年90歲的麥可·阿蒂亞(Michael Atiyah)爵士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9月24日上午9點45分(北京時間15點45分),阿蒂亞登上了海德堡論壇,開始了他的宣講,給出黎曼猜想的全部證明過程。

本來以為只是數學界的一件大事,但網上傳言,這能對區塊鏈造成影響,甚至毀滅加密貨幣。

這話是不是危言聳聽呢?

1.「黎曼猜想」在猜什麼

「黎曼猜想」由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於1859年提出。簡單的理解,黎曼猜想就是一個找素數的方法。

我們開始一起回憶下小學數學:素數在自然數中是一種特別的數,它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比如2、3、5、7。每個自然數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有限個素數的乘積,比如,6=2*3,8=2*2*2,某種程度上,素數是構成整個自然數的「基石」。

但是有一個問題幾百年來一直困擾著數學家們,素數的分布看似毫無規律可循,而且目前為止也不知道最大的素數是多少。小一點的素數還好推算,大的素數怎麼推算呢?

比如2、3、5、7、11、13、17,我們假設17後面的下一個素數是P,那麼這個P是多少呢?如果一直找下去,我們該如何知道下一個P是多少呢?

這就是黎曼猜想要解決的問題,他想找到素數精確的分布規律。

實際上,早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已經發現了素數,但是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完全揭開素數的神秘面紗。

黎曼猜想從被提出到現在,一直懸而未決,困擾世人長達一個半世紀。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1900年,將黎曼猜想列為23個著名的數學問題之一。在2000年提出的 「千年大獎問題」中,黎曼猜想又赫然在列。

如今,麥可·阿蒂亞(Michael Atiyah)爵士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看上去,這應該是數學界的狂歡。那麼,這個黎曼ζ函數ζ(s)的零點分布的猜想,為什麼會對加密貨幣產生影響呢?

2.佔據加密算法半壁江山的非對稱算法

「黎曼猜想被證明對網際網路的安全加密方式造成相當的影響。因為目前主要的非對稱加密包括RSA密鑰加密等都是基於大數的分解。基於大數分解的流行加密方案原則上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破譯。而黎曼猜想得證,將會為找到那樣一個多項式時間的高效算法提供強烈的提示。」

這是南大周志華教授,物理學家賴光澤微博發布的有關黎曼猜想被證明的消息。聽著是不是晦澀難懂,詰屈聱牙?

沒關係,我們繼續往下看。

要想明白黎曼猜想為什麼會對加密貨幣造成影響,首先我們要先理解加密貨幣加密的原理。

首先要先明確一個關鍵詞:非對稱加密算法。

全世界所有的加密貨幣的加密方式無非是「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兩大類,而黎曼猜想所能影響的就是使用非對稱加密的加密貨幣。

假如現實世界中存在A和B進行通訊,為了實現在非安全的通訊通道上實現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即信息安全的三個性質),A和B約定使用非對稱加密通道進行通訊。

非對稱加密算法邏輯原理

A和B是要通訊的兩個用戶,CA則是密鑰管理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如果A要和B進行加密通訊,那麼A首先要在CA處生成自己的籤名證書、加密證書兩張證書,然後A將自己要發送的信息通過哈希(Hash)運算將信息打包成摘要,並且用加密證書加密,在此之後在加上自己的籤名證書。

然後發送給用戶B,B在通過與CA協商時獲得的公鑰、私鑰以及籤名證書和加密證書來對A發過來的信息進行拆解。這樣一次加密信息的交流就完成了。

這就是非對稱加密算法。

3.素數與RSA算法

非對稱加密算法是基於RSA算法實現的,而RSA算法基於一個十分簡單的數論事實:將兩個大素數相乘十分容易,但是想要對其乘積進行因式分解卻極其困難。

在RSA算法中,生成秘鑰的方式是:隨機生成兩個超大的素數(一般是幾百位),相乘得到一個合數,破解密碼需要將合數分解,找到那兩個素數。

果殼網友「零天」解釋,這就相當於,你握著密碼能夠解開密文,但是,給你密文你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解開密文的密碼。因此,我們可以將乘積公開作為加密密鑰。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太長可不看):

我們假設有兩個不同的素數p和q,然後我們計算二者的乘積n=pq和Φ(n)=(p-1)(q-1);然後我們選擇一個大於1小於Φ(n)的隨機整數e,使得gcd(e,Φ(n))=1;註:gcd即最大公約數;

之後,我們計算d使得d*e=1mod Φ(n);註:即d*e mod Φ(n) =1;

對每一個密鑰k=(n,p,q,d,e),定義加密變換為Ek(x)=xe mod n,解密變換為Dk(x)=yd mod n,這裡x,y∈Zn;

最後,p,q銷毀,以{e,n}為公開密鑰,{d,n}為私有密鑰。

大家是不是已經被繞暈了,沒關係,接下來一個例子會讓大家一清二楚的。

我們假設兩個素數,p = 3、q = 11,那麼n=pq=33,Φ(n)= (p-1)(q-1) = (3-1)(11-1) = 20;根據gcd(e,Φ(n))=1,即gcd(e,20)=1,令e=3,則,d = 7。(兩個數交換一下也可以。)

到這裡,公鑰和密鑰已經確定。公鑰為(N, e) = (33, 3),密鑰為(N, d) = (33, 7)。

這樣就是一次信息交流中,公鑰和私鑰的誕生方式,這樣在進行信息傳遞(買進、賣出等一系列行為)時,往往會選擇數額極大的兩個素數來進行RSA算法加密,因此破解起來十分困難。因為素數越大,破解的難度幾乎是呈幾何性倍增。

RSA算法會運用在很多網際網路領域,比如保護你的微信聊天隱私等等。可以說,素數是現代密碼學的支柱。

因此,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如果我們知道素數分布的規律,那麼RSA算法、非對稱加密甚至現代密碼學,會不會被攻破呢?

4.黎曼猜想對加密貨幣的影響

黎曼猜想一旦被證明,會導致自然數中素數的分布有發散變為收斂,在高等數學裡有這麼一句話:收斂有界,發散無界。

黎曼猜想如果被證明,那麼破解素數將不再有難度,無論這個素數有多大,無論是2還是9973,在黎曼猜想下,難度不會有任何變化。

很多讀者都在關心黎曼猜想被證明之後會對區塊鏈以及加密貨幣產生什麼影響?甚至有的人認為加密貨幣的罩門被攻破,將會導致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血雨腥風。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悲觀。

致遠博士在近期分享中提到,目前加密貨幣市場上的加密貨幣幾乎都是由哈希運算函數和數字加密證書兩方面構成的。

哈希算法和素數無關。加密算法,如果是橢圓曲線數字籤名,和素數分解沒有特別大的關係;如果是非對稱加密,實際上是在做素數分解,和黎曼猜想的找素數關係不大。

因此,市場上的加密貨幣幾乎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比如比特幣使用的是專門經過修改的橢圓曲線加密,而其他虛擬貨幣使用的加密算法,幾乎很少會使用RSA加密算法,有的則是會在RSA算法基礎上再加一層加密算法,作雙重保險。

所以,黎曼猜想對公鑰密碼沒有直接的威脅,對區塊鏈的安全也沒有影響。

在黎曼猜想之前,網絡上也盛傳過加密貨幣或將迎來毀滅性打擊,比如人們認為通過量子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強行算出加密貨幣的公鑰、私鑰從而實現破解。

不過,在阿蒂亞宣講後,有觀點認為,他僅僅5頁的證明文檔,「根基」並不嚴謹,不能算證明了「黎曼猜想」。

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也許會給未來人們設計新的區塊鏈或加密貨幣時提供一個新的思路,新的方向,對現在的加密貨幣而言,幾乎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如果說黎曼猜想真正對加密貨幣造成威脅的話,那麼也只能是部分投機者利用黎曼猜想造成的恐慌心理來操控幣價。

本文來源: 華爾街見聞 / 責任編輯:潘鵬飛 /

相關焦點

  • 被證明的黎曼猜想跟區塊鏈加密算法有什麼關係?
    近日,一則發於外媒,隨後被國內媒體大為傳播的消息在數學界炸開了鍋:黎曼猜想被證明了。而區塊鏈屆跟著躁動,加密算法要被破解了。
  • 若黎曼猜想被證明,區塊鏈會受影響嗎?
    「黎曼猜想是否被證明,都與區塊鏈無關」據新華社報導,9 月 24 日,在德國海德堡舉行的第 6 屆海德堡國際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獲獎者論壇上,現年 89 歲的英國著名數學家、阿貝爾獎和菲爾茲獎得主麥可·阿提亞,提出了證明黎曼猜想的「簡單思路」,並稱沿著該思路可以證明黎曼猜想。
  • 區塊鏈的安全性 將被黎曼猜想的證明所顛覆?
    作為數學領域最大的瓜之一,各路群眾紛紛表示做好開吃準備,一些致力於區塊鏈研究與報導的媒體也不忘來刷屏,聲稱黎曼猜想的得證可以破解密碼學體系,以顛覆區塊鏈的安全性,甚至區塊鏈的未來也由此覆滅。那麼,黎曼猜想究竟和區塊鏈有何關係?筆者試圖在本文為您解答。什麼是黎曼猜想?
  • 關於「黎曼猜想」的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先聽哪個?
    大神黎曼當然也不例外,於是1859年某個「閒暇之餘」,大神突然靈光一現,隨手丟下一個猜想。猜想:黎曼ζ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都分布在複平面上一條被稱為「臨界線」的特殊直線上。通俗的說,這些點是已經證明了它們分布在一個帶狀區域上的,但黎曼認為它們的分布要比這個容易證明的結果要來的更為整齊有規律,他猜測它們全都位於該帶狀區域正中央的一條直線上。
  • 黎曼猜想or Coin猜想 哪個更牛X
    9月20日下午,關於黎曼猜想可能被證明的文章開始出現在網絡上,緣起是因為,89歲高齡的著名數學家阿蒂亞鄭重宣稱,要在9月24日這一天,向世界直播證明黎曼猜想的全過程!這消息也是夠炸裂了!為什麼呢?1859年,當今數學界諸多定理以他名字打頭的天才數學家黎曼在一篇名為《論小於給定數值的素數個數》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被稱為黎曼ζ函數的復變量函數的猜想。
  • 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2000億美金數字貨幣要歸零?
    繼ICO被禁,幣價跌入谷底之後,Michael Atiyah宣稱的黎曼猜想的證明,似乎也將在倒區塊鏈的風頭上再添一把火。「Michael Atiyah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他說的一定很權威吧?」「黎曼猜想似乎可以用來破解區塊鏈信息加密,我的財產是不是不安全了?」所以,黎曼猜想證明了,區塊鏈加密行業要倒了?恐怕未必。
  •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
    很難想像,這幾天的社交媒體,一條數學界知名難題「黎曼猜想被證實「被吃瓜群眾群起熱議刷屏!事情是這樣開始的。9月20日下午,關於黎曼猜想可能被證明的文章開始出現在網絡上,緣起是因為,89歲高齡的著名數學家阿蒂亞鄭重宣稱,要在9月24日這一天,向世界直播證明黎曼猜想的全過程!
  • EKT多鏈技術談丨加密貨幣如何加密
    談到不同的共識機制,就有很多話題可以說了,甚至可以說區塊鏈的發展就一直伴隨著共識機制以及算法的改進,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不同的共識機制、算法及其原理:其實關於共識機制和算法,現在經常被混於一談,但是要分辨開來的話,那就是機制主要是指POW,POS與DPOS,算法則主要指的是POW下的各種算法。
  • 「黎曼猜想」|攸關數字未來
    不過,對於吃瓜群眾來說,無論證明是否成立,重要的是,「黎曼猜想」已經藉由媒體之手,成功進入了普羅大眾的視野。甚至有媒體稱,隨著「黎曼猜想」被證明,包括區塊鏈、網際網路等在內的數字時代的加密算法,也會隨之瓦解,這一蓋棺定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 2020年全球加密貨幣監管關鍵詞與趨勢|區塊鏈|數字貨幣|...
    根據對區塊鏈基本構成單元的不同認定,各國的監管政策也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區塊鏈可以分為底層區塊鏈和基於其上的數字貨幣兩個單元。我國政府認為,鏈和幣是可以分離的,因此,幣鏈分離」是我國自上而下一以貫之的監管原則,即一方面依法嚴格監管數字貨幣的發展,並持續收緊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
  • 2021年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前景如何?20名專家如是說
    區塊鏈在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方面的潛力同樣重要。從可持續的數字金融和碳排放,到生態友好的加密貨幣挖礦和透明的燃料使用,管理環境的區塊鏈技術對未來至關重要。在我們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之際,如果沒有區塊鏈,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似乎是不可能的。
  • 黎曼猜想仍舊,素數依然孤獨
    1901年Helge von Koch指出,黎曼猜想與強條件的素數定理等價。現在已經驗證了最初的1,500,000,000個素數對這個定理都成立。但是是否所有的解對此定理都成立,至今尚無人給出證明。黎曼猜想所以被認為是當代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數學和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大前提下得到證明。
  • 區塊鏈加密機制的不同算法及其原理解析
    談到不同的共識機制,就有很多話題可以說了,甚至可以說區塊鏈的發展就一直伴隨著共識機制以及算法的改進,那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不同的共識機制、算法及其原理:其實關於共識機制和算法,現在經常被混於一談,但是要分辨開來的話,那就是機制主要是指POW,POS與DPOS,算法則主要指的是POW下的各種算法。
  • ...涉及區塊鏈的金融科技公司;巴西最大投資公司啟動加密貨幣兌換
    全球政策澳門金管局:虛擬貨幣不屬法定貨幣4月18日,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布《虛擬貨幣不屬法定貨幣 金管局提醒居民防欺詐》公告,稱虛擬貨幣屬「虛擬商品」,不屬法定貨幣或金融工具,要注意提防欺詐或被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三星Galaxy S20將繼續支持加密貨幣...
    但支持加密貨幣並非該手機的主要賣點,三星並未發布相關廣告信息,但官網信息顯示,S20手機包含一個安全處理器,可以存儲用戶的區塊鏈私鑰。區塊鏈視頻平臺Theta Labs添加新功能 用戶上傳視頻可賺取加密貨幣據Decrypt消息,區塊鏈視頻平臺Theta Labs宣布添加新功能,凡是為網站瀏覽者提供視頻,就可賺取加密貨幣。
  • 數字貨幣 區塊鏈最新消息!
    、隱私保護、監管接入以及場景挖掘等方面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節點資本、本徵資本、IDEAS、獨家、CDC主辦的全球區塊鏈黑客馬拉松第三站紐約站將開幕;歐盟第五項反洗錢指令於7月9日生效,該指令中的措施將為歐洲金融監管機構設定一個新的法律框架,以監管數字貨幣,防範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
  • 通俗版《區塊鏈白皮書》:你要掌握的區塊鏈基本知識,95%都在這裡了
    為了幫助區塊鏈網絡內的計算機相互溝通,區塊鏈技術必定要建立一種貨幣或者「coin」(也被稱為「加密貨幣cyprtcoin cryptocurrency」、「數字貨幣digital coin」以及「數字令牌digital tokens」)。每一個區塊鏈都會根據進入網絡的信息類型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區塊鏈貨幣。比特幣區塊鏈生成比特幣。以太坊區塊鏈生成Ether。萊特幣區塊鏈生成萊特幣。
  • 若是被證明 黎曼猜想會帶來什麼影響?
    黎曼猜想是什麼?100多年來,不少科學家都曾經提出他們證明了黎曼猜想,雖然這些論證不斷被指出錯誤,但當中也有一些證明正一步步走向問題的最終核心。而昨天,阿蒂亞在演講中公布了一張PPT,他聲稱利用todd函數反證法,證明了所有零點都在臨界線上。論證的主要內容和過程在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畢竟發現與論證的是非也只能由專業人員來解讀。
  • 一張海報背後的「掃地神僧」:82歲北京大學老教授證明黎曼猜想
    潘承彪不但自己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有傑出貢獻,而且潘承彪是張益唐的碩士論文導師。所以,這樣算起來張益唐是閔嗣鶴的「徒孫」輩的數學大師。閔嗣鶴的學生們對黎曼猜想情有獨鍾,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猜想上取得重要進展後也曾經透露「自己也在研究黎曼猜想」。因此,在北京大學期間的閔嗣鶴曾經指導李忠做研究,1973年,閔嗣鶴去世了。
  • 黎曼猜想會威脅網絡安全嗎
    和這陣風一同飄來的,還有一篇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文章。該文稱,黎曼猜想若被證實將會對網際網路的加密方式造成影響,可能會威脅網絡安全。那麼,黎曼猜想與密碼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一旦被證實,它真會威脅到網絡安全嗎?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