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學圈最火的事莫過於一張PPT引發的地震。昨天,在德國海德堡,著名數學家阿蒂亞爵士(Michael Atiyah)在演講中表示自己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是什麼?
1859年,德國數學家黎曼發表了《論小於已知數的素數個數》論文,並認為所有素數都可以表示為一個函數,ζ(s)=0位於一條垂直直線上,ζ函數所有非平凡零點的直線也被稱為臨界線。這個推測也被稱為黎曼猜想,困擾了整個數學界整整159年。
100多年來,不少科學家都曾經提出他們證明了黎曼猜想,雖然這些論證不斷被指出錯誤,但當中也有一些證明正一步步走向問題的最終核心。而昨天,阿蒂亞在演講中公布了一張PPT,他聲稱利用todd函數反證法,證明了所有零點都在臨界線上。
論證的主要內容和過程在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畢竟發現與論證的是非也只能由專業人員來解讀。關於黎曼猜想,大家更感興趣的是,它被證實以後會對現實生活有什麼影響?這可能比理論解釋更能讓大家明白,黎曼猜想究竟是啥。
黎曼猜想的成立會帶來什麼影響?
對於數學學科來說,黎曼猜想與超過1000條數學命題有著密切的聯繫,超過千條的數學命題是建立在黎曼猜想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黎曼猜想被證實,那超過千條的數學命題就會升級成為定理,數學面貌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另外,那些直接或間接運用到這些命題的領域也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數學界的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
黎曼猜想也滲透與應用在其他學科上,它與眾多學科都有著重要的聯繫,例如計算機與網絡、物理學、生物神經網絡,以及最近經常被提起的人工智慧。黎曼猜想的證實或許會給這些領域的基礎研究者帶來新的啟發,他們也是最受影響的人群。
黎曼猜想與素數的性質有著很大的關係,而素數被廣泛應用在密碼學上,現在的很多銀行、金融機構、計算機公司以及其他重要的保密機構,都是使用RSA加密算法,這種算法的安全性就在於對極大整數做因數分解的難度。有觀點認為如果黎曼猜想被證實了,基於大素數分解的RSA加密算法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也有意見指出,網際網路安全、密碼學和區塊鏈還不至於因為黎曼猜想的成立而受到直接威脅與破滅。
麥可·阿蒂亞爵士是何許人也?
麥可·阿蒂亞,1929年4月22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被譽為當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幾何。
麥可·阿蒂亞1954年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66年榮獲菲爾茲獎,1968年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院士,1983年被封爵士,2004年與辛格共同獲得阿貝爾獎。
編輯:蔣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