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序言】銀行,需要信仰

2021-01-21 金融諮詢網

編者按:繼8月1日在京成功舉辦了「第一期銀行精細化管理專家沙龍」之後,《金融諮詢網》與數浩科技公司今天合作推出了全新的行業專題——「開啟精細化銀行轉型之旅」,專注於推動中國銀行業從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管理的轉型之路。《金融諮詢網》總編輯王向東以「銀行,需要信仰」為題撰寫了專題序言。


銀行,需要信仰


據說,神在造人後,發現泥做的人總是軟軟的,一經風雨就會倒下,於是神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這根脊梁使人遇到無論多大的風雨、多深的坎坷時,終可以讓人類屹立不倒。這根脊梁就是信仰。


作為關注中國銀行業發展13年的媒體人,我想說的是,銀行今天最需要的就是——信仰。


為什麼這兩年「餘額寶」為代表的「寶寶們」等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出現,讓銀行業同仁異常焦慮,頗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因為那些「網際網路的外星人」竟然實實在在地動了銀行業的奶酪,這可是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不可想像的事情。


因為今天中國的銀行業主要還是靠「錢多」活著,「拉存款、放貸款」是銀行的第一要務,如果有人動了銀行的錢,那可是動了銀行的命根子。如果一家銀行沒有了存款,它是不是只有倒閉關門這一條路呢?除了靠錢,銀行還應該靠什麼活著?


不久前銀行業專家李曉楓先生曾發表過一篇觀點獨到的文章《網際網路金融是一個階段性經濟現象》,筆者認為闡述得非常精闢。為什麼在網際網路與金融都異常發達的美國卻沒有餘額寶這類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呢?因為那裡的銀行不是只靠錢活著,它們存貸差的收入只佔銀行很小的比重,低利率、零利率、甚至還要向儲戶收取管理費,哪裡有「網際網路金融」的生存空間呢?


其實,利率市場化是銀行業走向市場化競爭的最後一道屏障,它才是真正決定未來銀行命運的頭等大事。「網際網路金融」那些「外星人」的非專業騷擾,與利率市場化之後引發的銀行同業競爭相比,還只是小巫見大巫。同業競爭比拼的不是誰的錢多,而是誰的利潤多、成本低——銀行將不再是靠「錢多」而是靠「本事」活著。


實現利率市場化也許還有一段時間,也許還需要一定過渡,但那終將是銀行業的不歸路。當銀行業也和製造業、零售業一樣遵循「叢林法則」之時,當銀行像一個真正市場化的企業一樣去經營之時,銀行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是什麼?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銀行業必將經歷一場從粗放式經營走向精細化管理的轉型之旅,在這個充滿管理變革的時代,需要更多的管理思想和創新實踐,需要更多指點迷津的思想領袖,這也是《金融諮詢網》與數浩科技公司合作推出全新的——「開啟精細化銀行轉型之旅專題」的思考與初衷。


我們始終認可的一種觀點:凡是能用錢買到的東西都不值錢。因為,錢買不來創新、買不到核心競爭力;要想在未來利率市場化的風雨中立於不敗,習慣於躺著掙錢的銀行,需要插上那根脊梁——信仰。


(如瀏覽開啟精細化銀行轉型之旅專題文章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或登陸金融諮詢網-專題頻道)



相關焦點

  • 婺城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貫徹《序言》精神
    2019-05-25 19:0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婺城報導組 傅偉炎 陳俊5月24日下午,婺城區委書記蔡豔主持召開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為第五批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所作的《序言》精神。
  • 高新司三個黨小組專題學習第五批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序言》
    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近期,高新司黨支部三個黨小組分別召開學習座談會,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為第五批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所作《序言》,並交流了學習心得體會。  大家認為,序言是新時代的「勸學」新篇。序言從黨的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角度,指出學習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 新專題的序言
    「四號街區貓物語」之序言文/柒十三寫在前面
  • 引言、前言、序言、緒論、摘要
    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導言,序言,緒論,它是一篇科技論文的開場白,有他引出文章,它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範圍,即為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以及要解決什麼問題。序言說明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寫作經過,也有他人代寫的,多用來介紹和評論本書內容。
  • 《冥河舊日支配者之治》全信仰體系介紹 角色信仰有哪些
    冥河舊日支配者之治角色信仰有哪些?在創建遊戲角色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有這個疑問,這次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這篇冥河舊日支配者之治全信仰體系介紹,需要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 冥河舊日支配者之治角色信仰有哪些?
  • 人為什麼需要有點信仰?
    而要保證動輒幾千萬、上億人的國家的社會秩序和相互信任,就需要這個國家的國民普遍相信一個關於這個國家的故事。我再直白的翻譯一下,赫拉利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一個:這麼多人要團結在一起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會建構一個共同相信的故事。
  • 錢學森圖書館「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專題展覽獲頒國家級...
    2020年8月,錢館於2019年12月11日推出的特別展覽「選擇——錢學森的初心與信仰」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100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覽累積接待觀眾4.7萬人次,為社會各界觀眾提供專題導覽近200場,並針對校園內外、青少年與成年觀眾、黨員群體、文博專業師生同行等各類「博物館用戶」,推出個性化導覽、講座、分享會、觀影等多樣化教育項目,活躍於線上線下的多個平臺。展覽已於2020年9月13日撤展,展覽內容的後續宣傳交流與各種形式的延伸、利用仍在持續推進。
  • 《墨耘書法集》——序言
    原標題:《墨耘書法集》——序言   文|袁福順   寫序的人大多是大家或名家,墨耘兄執意要我寫一篇序言,甚是惶恐,但他的誠懇不得不讓我唯令是從。
  • 客戶"性取向"也要讓銀行知道?光大銀行APP遭查處
    在個人信息範圍描述的相關條款中,記者發現「個人敏感信息」一項中列出的「其他信息」,括號中解釋為「包括個人電話號碼、性取向、婚史、宗教信仰、……好友列表、群組列表、……精準定位信息……」
  • 銀行零售業務專題報告:我國銀行零售業轉型風起
    (二)以美國零售銀行龍頭視角了解美國銀行零售業特徵 我們選取了美國商業銀行業在 2019 年銀行存款份額排名前四的銀行,這四家銀行存款分別為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花旗銀行,這四家銀行 在美國國內存款市場份額合計超過 35%,均是零售業務的大行,除富國銀 行的業務主要集中於本土以外,其餘三家大行均為全球化經營,同時也是國 際領先的銀行。
  • 喜馬拉雅43億建倉郵儲銀行 機構看好銀行股投資價值
    此外,按照美國證監會規定,機構管理的合資格資產在1億美元之上時,都需要進行上報,上報期限為每一季度後45天內,2020年11月13號喜馬拉雅資本上報的2020年三季度持倉數據中,包括谷歌、美國銀行、美光、臉書,亦尚未出現郵儲銀行。據此推測,此次披露的喜馬拉雅建倉郵儲銀行10億餘股,應該是在最近一個季度集中買入。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信仰真相
    不過,在萬眾矚目科學成就之外,歷年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科學家本人的信仰真相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我們可能有個印象,認為科學家注重的是冷靜的理性分析和嚴密的邏輯推論,而宗教信仰所注重的是直觀和感性,所以科學家信仰宗教的人很少。其實,這種看法是不了解科學家,特別是一流的科學家。
  • 央行發行「520心形紀念幣」,銀行預約入口公布!
    注: 心形幣銀行搖號價格一般要比市場價格低,搖中就是賺到,還是值得參與的。那這套心形紀念幣如何預約呢?小愛給大家總結了,各大銀行的預約入口。心形紀念幣,大家別錯過了!「中國農業銀行」app2、首頁點擊「全部」,在全部服務頁面「助手」專題下面,找到「貴金屬幣」。
  • 2015亞洲金融論壇-專題-新聞頻道-和訊網
    愛爾蘭財政部國務大臣, 主管國際銀行事務 柯西尼婭·尤達耶娃 俄羅斯中央銀行第一副行長 主持:陳德霖,GBS,JP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展覽廳5F-G(論壇場地) 11:15-12:15
  • 也談科學與信仰
    也談科學與信仰 科學與信仰都有兩面性。科學可以造福於人,也可以造禍於人,比如二戰德日靠著其科技實力,就曾殘殺了千百萬人的性命。信仰同樣也是這樣,現在所謂的邪教恐怖,就是一種禍害。複雜的問題是信仰與科學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其一,科學奠基於信仰。沒有一種求真的超越性思想(亦即一種特定的信仰),科學便無法萌生發展。
  • 新加坡華僑銀行簡介
    華僑銀行是新加坡成立時間最早的本土銀行,在1932年由三大華資銀行合併而成,當中最早的成立於1912年。以資產規模來說,華僑銀行目前是東南亞第二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也是世界上最高度評價的銀行之一,擁有穆迪Aa1級評級。在2011和2012年,華僑銀行被《彭博市場》雜誌評為全球最強銀行。華僑銀行及其子公司向客戶提供全方位專業金融和財富管理服務,包括個人業務、公司業務、投資業務、私人銀行業務、交易銀行業務、資金業務、保險、資產管理和股票經紀業務。
  • 夢的序言 A prelude to a dream (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 夢的序言
  • 標準國際銀行SIB:通常國際匯款時常需要多久?
    本文為大家介紹漂洋過海的資金旅途有多遠,需要多久到帳。關於時長在標準國際銀行SIB,如果是行內轉帳,即SIB帳戶間互轉,僅需要1個工作日。如果是美國境內電匯,涉及到美國本土銀行間的效率協作,通常需要1-3個工作日。
  • 2016年各大銀行貸款利率匯總表一覽 15家銀行匯總
    2016年各大銀行貸款利率匯總表一覽 15家銀行匯總【導語】: 2016年全國各大銀行貸款利率分別是多少?下面小編整理了15家銀行的貸款利率匯總表,還有利息計算公式哦(存貸通用),方便網友們參考查閱。
  • 馬斯克為卡爾·薩根著作《暗淡藍點》加上自己的「序言」
    但是在閱讀這段文字之前,馬斯克提供了自己的「序言」:「地球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再過5億年左右,太陽將膨脹並可能蒸發掉海洋,使地球上不可能再有生命存在......我不知道宇宙中有多少已經消失的一行星文明,這些文明從未進入過其他星球,最終使自己滅絕或者被外部因素摧毀。可能有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