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需要有點信仰?

2020-12-05 北遊獨立評論

點擊北遊獨立評論-點右上角-設為星標

哲學 / 歷史 / 政治

無思辨,無洞見

01

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是人類最本質的追問。

面對這個本質的追問,人類自身有諸多解釋。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解釋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諸多宗教的來源。

我曾經說過:

所謂科學,就是對現實世界的解釋系統。

所謂宗教,就是對未知世界的解釋系統。

現實世界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在這個世界裡,科學說了算。如果有人吹牛逼說,他能隔山打牛,那你讓他打個看看?

未知世界就不同了,你又沒死過,咋知道會不會見鬼呢?

天堂、地獄、上帝、佛祖、神仙、六道輪迴......,這都源於我們對於未知世界的想像。

我們既不能說神仙存在,也不能說神仙不存在。神仙之所以是神仙,是因為神仙本身就只活在我們對自身死亡後的想像中。

So,問題就來了:我們到底該不該信賴一個我們想像出來的未知世界呢?

02

如果你認為神仙並不存在,都是人類虛構出來的騙局。

那麼接下來你會細思極恐,因為你會發現,人類世界上一切人文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是虛構出來的。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極為敏銳的洞察到,無論是現代國家、中世紀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規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在於某種只存在於想像中的虛構故事。

他說,不但宗教的根基在於宗教講訴的故事,所謂的國家,也是立基於國家故事。

他舉例說,兩個互不相識的塞爾維亞人,只要都相信塞爾維亞國家主體、國土、國旗確實存在,就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彼此。

兩個素不相識的律師,可以共同為另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辯護,除了律師費,還因為他們都相信法律、人權、正義這些觀念的存在。

社會學研究指出,一個人類團體只要在150人以下,僅靠人際關係就能運作正常,但只要超過150人,就會亂套。

而要保證動輒幾千萬、上億人的國家的社會秩序和相互信任,就需要這個國家的國民普遍相信一個關於這個國家的故事。

我再直白的翻譯一下,赫拉利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一個:這麼多人要團結在一起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會建構一個共同相信的故事。

維繫佛教徒的不是少林寺的釋永信,而是佛教的故事;

維繫基督教的不是基督教會,而是《聖經》;

維繫一個國家的,也不是強權,而是對於國家的共同信念;

維繫一個跨國公司的,也不是高昂的工資,而是關於這個企業的文化。

我們對於虛構故事的依賴充斥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很少人會意識到這一點。

03

久而久之,你會知道,科學並不能解決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問題。

科學不能讓你在股市掙錢;

科學不能讓你更好的撩妹撩漢;

科學不能預測未來;

科學不能讓你不怕死;

科學也無法讓你知道死後,去哪兒?

科學只能解決科學自己能夠解決問題,而科學能解決的問題大多數和人的靈魂離得很遠。

人的靈魂需要拯救,需要意義,這個是科學沒法給予的。那些試圖用科學證明神仙不存在的人,是把人看成沒有靈魂的動物了。

康德說,道德必然會導致宗教,是因為如果沒有神,人的道德就沒有意義。

試想,如果人的靈魂沒有歸處,你保持良善、做一個好人,目的是什麼呢?

因為,現實生活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壞人卻往往富貴長壽。如果一個人死後一了百了了,那他何不享盡榮華富貴,做個壞人呢?

然而,大多數有著信仰的人看來,人的肉身消失後,靈魂不滅。

當我們在面對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並接受審判,決定我們的靈魂進入永恆的快樂還是永恆的痛苦時,我們今生的作為、信賴的程度可能是我們唯一可以交出的籌碼。

這個時候,你再多的金錢和再高的地位,都將無足輕重。

這或許會帶給人類一些許安慰,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稍微不那麼難受。

當然,這些虛構的故事,對於篤信科學的人來說會嗤之以鼻,覺得不過是扯淡,這些唯科學主義者們唯一需要面對的詰問是:

人活著是為了啥?

04

人類之所以是人類,恰恰因為人類會扯淡。

豬倒是不扯淡,除了吃就是睡,不需要追問意義,不需要信仰,但只要腦子還清楚的人,肯定能明白,這麼實在的、完美的豬生卻肯定不是成功的人生。

「我思故我在」,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存在,我們只能確認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在思考,在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

人,是需要意義系統的一種生物,目前看起來還是這個星球上唯一想要追問意義的生物。

我不知道為什麼,就如同你問我「人類為什麼老是要問為什麼」一樣,我哪兒知道?

我倒有個不成熟的猜想是這樣,人類之上應該還有高階生命,我們作為相對低階的生命可能被事先設定了程序,這個預設顯然超出了人類的理解之外。

知乎網友「葉一」講了個小故事,我覺得很有意思,轉述給大家:

我養了一缸魚,每個星期天我會給他們餵高蛋白的豐年蝦,加快他們的生長。有一天,其中一隻很聰明的魚,這裡就管科學家魚吧,他發現了一個規律:這個環境每隔七天就有非常好的食物降臨。於是在一次食物降臨後,它預測七個日夜之後會有另外一次,並告訴所有其他的魚。結果它的預言成真了!所有的魚都非常高興他們認識了這個規律。經過好幾個星期,他們都觀察到了這個現象,給予發現這個現象的科學家魚以崇高的敬意,並把它定義為「七天定理」,是這個環境最重要的定理之一。

我聽到魚群們關於七天定理的交談。

我笑了。

正所謂「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在這個故事裡,人類就是魚的上帝。

凱文·凱利說,底層生命是無法理解上層生命的,康德也說,超出我們的邏輯框架去認識事物本質是痴心妄想。所以,人類應該認清自身的局限,不要對超出自身能力以外的事情抱著不切實際的自信。

在大多數時候,面對未知的世界,保持謹慎和謙卑,總是對的,不至於鬧太多笑話。

當然,你可能還是覺得這個太「虛」,想用理性來算計下信仰是否值得?

那我告訴你,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你更加應該有點信仰。

因為,在「你信點什麼」,和「你什麼都不信」這兩者之間比較,前者付出的成本極小,而潛在的收益卻巨大,那你為何不賭一把呢?

仔細想想,你不但怎麼都不虧,萬一天堂是真的有,你可不就賺大發了嘛。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專題序言】銀行,需要信仰
    ——「開啟精細化銀行轉型之旅」,專注於推動中國銀行業從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管理的轉型之路。《金融諮詢網》總編輯王向東以「銀行,需要信仰」為題撰寫了專題序言。銀行,需要信仰據說,神在造人後,發現泥做的人總是軟軟的,一經風雨就會倒下,於是神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這根脊梁使人遇到無論多大的風雨、多深的坎坷時,終可以讓人類屹立不倒。這根脊梁就是信仰。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幾乎全民信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信仰已經深入到印度人民的社會和文化中,廣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而在中國,這兩者對人們的影響卻非常小,因此,中國也曾一度被世界調侃甚至嘲諷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
  • 美國人:中國人為什麼只信祖先神靈,不信仰上帝?西方網評一致
    美國人:中國人為什麼只信祖先神靈,不信仰上帝?西方網評一致眾所周知,世界的歷史走向是極其相似的,縱觀世界歷史,從古至今世界都在不停的戰爭,世界各地的人都會為自己製造生產工具,還會有一種崇拜神靈的習慣。最近,美國媒體質疑中國所信仰的神靈之間的差異。美國媒體:為什麼中國人不信仰上帝,而更加信仰祖先神靈?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不同國家的文化是不同的。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特別尊重祖先,古人特別喜歡尊重祖先。因此,宗堂在中國也是一座獨特的建築。此外,我們國家的人們一直認為,死後只是另一個世界的新生活,祖先在那個世界上看著我們。
  • 也談科學與信仰
    也談科學與信仰 科學與信仰都有兩面性。科學可以造福於人,也可以造禍於人,比如二戰德日靠著其科技實力,就曾殘殺了千百萬人的性命。信仰同樣也是這樣,現在所謂的邪教恐怖,就是一種禍害。複雜的問題是信仰與科學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其一,科學奠基於信仰。沒有一種求真的超越性思想(亦即一種特定的信仰),科學便無法萌生發展。
  • 西方人為什麼那麼信仰上帝?讓我們先看看他們如何證明上帝存在
    1. 上帝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而西方人要對其信仰的對象加以論證和證明。  觀念是通過比較一起人的觀念而產生的,但是每個人有其偉大的信仰,對於這樣被假設為「最為偉大、無與倫比的東西」是通過比較每個人心中的恐懼的假設理論,例如佛教徒認為佛就是最大的理念,而基督徒則認為上帝是最大的概念一樣,他們不會否認一種信念的客觀存在價值,也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否認其自身的信仰,這也上帝能夠在西方國家社會暢行無阻的
  • 人一定要有信仰嗎?你為什麼信耶穌?
    談到一個人的信仰問題,常有人問:人一定要有信仰嗎?你為什麼信耶穌?信耶穌究竟有什麼好處?你能否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描述信耶穌的好處?我回答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信耶穌的好處,那就是:耶穌讓我從螞蟻變成老鷹。我以前是一隻小螞蟻,整天忙忙碌碌,常不滿足。深感缺乏自由。有時候我好累。
  • 美國人:為何中國不信仰上帝,而相信祖先神靈?
    我們看美國電影時,經常會看到美國人在胸口前畫著十字架,祈求上帝的保佑。而不少美國人也感到十分好奇:為何中國不信仰上帝,而相信祖先神靈呢?從古至今中國都是農業大國,使中國人比較相信實事求是,所以信仰基督教的人比較少,但也不是沒有。再加上現代中國人學習的是物種起源,是從古猿進化而來,所以中國人很多其實是無神論者。
  • 成天拿信仰說事的人,他們真的有嗎?談談中國人的信仰!
    網上吵的很兇,說中國人沒有信仰,說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什麼事都幹的出來。 反正這些年對中國人的攻擊、污衊也見怪不怪了,不能因為蝲蝲蛄叫,就不種地了,但是我們自己心理要有譜,別被人忽悠瘸了,那我們中國人到底信仰的是什麼呢?
  • 無神論者沒有信仰嗎?信仰非得是宗教嗎?
    雖然很多人不討厭宗教信仰,但對某些宗教理論還是挺讓人厭惡的。就如基督教,說什麼人必須信耶穌才能得到救贖,不信他的話就只能下地獄。莫非神造人就是為了把一大半的人扔進地獄裡受苦嗎?這樣的神未免心胸也太狹隘了。
  • 為什麼人們一直對北鬥七星有非同一般的信仰?
    無論在那個時候,哪個地方,我們都可以聽到關於北鬥七星的傳說,而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北鬥七星的信仰更是濃烈甚至可以看到人們將北鬥七星擬人化作為星君。北鬥七星化作的七星君分別為陽明貪狼星君,陰精巨門星君,真人祿存星君,玄冥文曲星君,丹元廉貞星君,北極武曲星君,天關破軍星君。
  • 信仰「上帝」與信仰「現實」的社會歷史行為動力學
    歷史上,很多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而西方人信仰基督教。我前一段時間說過,其實中國人從古到今,就信仰「現實」。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和我們信仰「現實」這兩種信仰,對人們的行為方式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信仰「現實」的人,其行為特點就是能「隨機應變」。
  • 穆斯林為什麼要信仰真主(安拉侯)呢?
    ,崇拜真主,他們憑什麼信仰真主呢?伊斯蘭——信仰真主+真主實有。真主說:你們所當崇拜的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者,他是至任的,是至慈的。(2:163)。伊斯蘭為什麼說真主實有呢?其實啊!人類的天性、理性、生理以及感官觸覺等都證明真主造化之奇妙;自然界以及宇宙萬物的存在和規律性運轉都能證明真主的存在,都能證明真主的實有。
  • 是什麼讓我堅定了自己的無神論信仰?
    總是有人問我:為什麼你不信神?我總想給個謹慎又合理的回答,但回答本身不但困難、耗費時間且毫無意義,畢竟,信神的人不需要神存在的證據,自然也對相反的證據沒興趣,對於他們的信仰,他們高興得很;他們甚至會說「對我來說這都是真的」或「這是信仰」之類的話,即使他們這樣,我仍會試著提供合乎邏輯的答案。
  • 信仰對親社會行為影響的論述
    [摘 要]親社會行為和加強信仰教育有著重要聯繫,為了進一步研究信仰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通過整合以往的研究,在心理學的角度上對親社會行為、信仰的對人的作用以及人與環境的關係進行綜合分析,在優秀的信仰的研究中,得出信仰者受到其信仰的影響具有更高的親社會行為動機,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在信仰高的地區對親社會行為的產生有著適宜的環境
  • 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我們不能做中國人的信仰
    這就是中國人的信仰,是中國人對自己的抗爭和信任,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有西方學者說,中國人的信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從信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與西方,甚至世界,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西方相信上帝,相信神的無窮力量,相信他們創造的神。在他們的大多數神話中,他們依靠神的幫助。
  • 21世紀了,我們的信仰應該是科學
    既然說到了信仰,那麼科學為什麼會成為一種信仰呢?首先我們傳統理解的信仰大概就是宗教信仰,也就是我們農村人說的封建迷信。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傳統的信仰都是無理無據的,就是神說什麼就是什麼,沒有與我們的經驗和感覺聯繫起來,我們無從推理論證,只是所有人相信,然後我們也就信了,所以這就是愚昧無知的農村人的宗教信仰!我們只要保持適當的信任即可,有時候也是一種心靈安慰,但絕不能完全相信。
  • 坤鵬論:反有神論者加繆的人間信仰
    正如加繆在《局外人》借墨爾索之口說:「僅有一種命運必定要選擇我,而且億萬萬享受特權的人都與我同道——有朝一日其他人也都會被判死刑的。」還有《卡利古拉》中:「所有人都是有罪的,都必須死。這只是個時間和耐心的問題。」三、加繆為什麼反有神論?加繆一生寫了兩部需要精深學識的哲學論著。第二部是《反抗者》,它廣為人知。
  • 媒體人歌單裡的diss與信仰
    節奏歡快,工作效率才高言四是騰訊新聞的編輯,喜歡鄉村音樂和搖滾,「因為前者讓人心平氣和,後者讓人有態度」。寫稿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她一般會選擇比較輕快的音樂,「節奏感強一些,效率也會相對高一些」。他不專注於網易雲音樂、蝦米、豆瓣等某一個app或網頁,也不專注於特定的平臺,而是會根據喜好和不同的需要尋找國內外的資源,在必要時也會付費下載。歌單裡記錄的,是每一個被摩擦的瞬間一首歌從汪洋大海中被你撈出來,標了紅心,真的只是因為喜歡嗎?其實有點像《小王子》裡面的「馴養」理論。
  • 單純、清心的信仰人——我是一個蒙恩的人
    因為精力和時間才是最寶貴的,人的生命力表現出來的就是精力。我們愛什麼,心就在什麼上面,就會投資在那個上面。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的生活,把我從繁重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從而可以投資幾乎所有的精力和時間在認識神上。這也是繁重的工作的,但是因為樂意,因為喜歡,所以會覺得樂在其中。不忙生活,實際上也並不閒散。但願我的腦力不是過度透支的,願神保守。
  • 為什麼需要如此重視企業家?他們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極少數人
    六、卓越的企業家是能夠製造信仰的極少數人生意人遍天下,但企業家罕有。卓越的企業家是那種能夠製造信仰、持續傳播信仰並鞏固信仰的極少數人。國家、政黨、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更是,而企業同樣有商業信仰。信仰是由使命、願景、價值觀連結出來的一整套的精神與文化體系。何謂「使命」?即,一個組織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