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墨耘書法集》——序言
文|袁福順
寫序的人大多是大家或名家,墨耘兄執意要我寫一篇序言,甚是惶恐,但他的誠懇不得不讓我唯令是從。
和墨耘兄認識多年,他是酷愛中國書法的一個人,我們相識也是緣由於書法,他對書法非常執著,只要拿起毛筆就精神倍增,不知疲倦, 研習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情。毛筆是他的必備工具,一天不摸筆就好像缺點什麼,毛筆從沒有發乾的時候,與人相聚交談必涉及書畫,求教名師,和筆友切磋,體驗書畫樂趣。他天資也高,悟性也強,書法繪畫俱佳,雖說書畫同源,但做到珠聯璧合也不在多數,而墨耘雙翼齊飛實屬難得,進來作品匯集成冊,即將出版,成績斐然。
墨耘兄是北京人,在他身上體現出一股文氣和韌勁,對藝術追求不懈努力的精神,他的藝術目標很高,他在一個一個的實施,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前進,每每取得成績,自己還非常謙虛,正視自己,審視自已。他的藝術觀點清晰明確,藝術風格鮮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最求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在與時俱進的書法隊伍中,他是跋涉在書法大地上,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且為越來越多的書法界人士和書法愛好者所認可的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藝林競秀中的墨耘,穎慧好學,酷愛書畫詩文。
墨耘的書法,昔有楷書為基礎,努力研習隸篆行草各體曾對殷甲,周銘,秦磚,漢碑,漢簡,魏晉墓誌摩崖等多方涉獵,對二王,旭,素至今人的書法,博彩諸長。因而,他寫的行草書酣暢淋漓,瀟灑磊落而堅韌凝重,觀其書法給人以舒暢的感覺和美觀的享受。他寫的隸書故拙樸茂,靈秀灑脫而獨特新穎。縱觀墨耘之書,實處就法,虛處藏神,注重功力,更求意境,堪稱書秀藝林,任重道遠,謙受得益,其書還時有脫化未盡之處,當須不斷研習探求,以登高博見。
水滴石穿,業精於勤,墨耘在忙於工作,忙於它藝之餘,出版了<<墨耘書法集>>,它是豐富多彩的書法選集,能看字,習書,又是獨出心裁的藝術品,將產生十分感人的興味和奇瑰的魅力。
書之大道輝輝也。書法之成為藝術,因其有追求,有情緒,有氣氛,有境界,能體現強烈的「感情用事」,能「於無聲處聽驚雷」。不只是結構寫行,骨法用筆,更得抒情,傳神,寫新意。既能突破古人,又要突破當代和自己。盲目保留所謂的一種風格是保守的觀點,切忌單一與單調,要豐富與多趣,繪畫能畫出各種各樣的畫,書法也能寫出多種多樣的書,「法外求法」,脫化變革後而能風神獨具。欣願書法新秀,才人輩出,蔚成新中華之一代書風。
生活的啟示,藝術的理想,精神的相通,師從的風霜考驗,應使墨耘書畫並擅,詩文同茂,窮目千裡,更上一樓……僅以短句,漫述己見,為之勵勉引風,囑詩一首,以示殷殷寄意:
花甲添老色,墨耘便是春,
蒼前無語出,聽濤寄廣情。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