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書法獨樹一幟,後世者難以望其項背!

2020-12-09 江蘇石渠寶鑑

宋徽宗不僅是一代帝王,其在書法,繪畫,建築,園林,音律,器物,甚至生活品味上,都是古今至高的典型。附庸風雅的蓋章的蓋章狂魔乾隆帝,根本看不見趙佶的項背。宋朝的宣和畫院就是以他的品味而創立的,這讓後世皇帝如果不搞點什麼畫院造辦處什麼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文化了。東方農耕民族藝術裡特有的精深細膩,玩味無窮的質感,在宋徽宗身上是集大成的個體。他是漢民族文化的最高峰體現。

「草書七言詩紈扇」

年代:宋尺寸:縱28.4 釐米 橫28.4 釐米質地:絹 《草書七言詩紈扇》四行十四字,書七言詩兩句,署「天下一人」花押,鈐「御書」葫蘆印記。紈扇就是用細絹製成的團扇,又名宮扇,為古代後宮常用納涼之物。其形制起源於秦漢,至唐宋時期大為盛行,並發展出豐富的形狀和式樣。團扇上經常飾以書畫,在實用之外又兼具藝術欣賞價值。

就像他自己認為的「天下第一人」,王羲之也不敢這麼講!

宋代的團扇書畫藝術相當盛行,宋徽宗趙佶尤喜作扇面,鄧椿《畫繼》云:「政和間,每御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其間貴近,往往有求御寶者。」趙佶的草書墨跡傳世很少,此作發揮小品書法以少勝多的特點,用筆婉轉挺拔,章法疏密跌宕,氣息典雅雋永。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

年代:北宋紀年:崇寧甲申(公元1104年)尺寸:縱31.2 釐米 橫323.2 釐米質地:紙 此卷千字文書於崇寧三年(1104),趙佶時年二十三歲,為即位第四年。據卷後題識,乃書賜「六賊」之一的宦官童貫的。全卷書於界格中,字大寸許,每行十字,前後百行。結體疏朗端正,筆力尖勁細挺,風格飄逸清潤。趙佶曾多次書寫《千字文》,此卷為其早年書法代表作。歷代流傳有緒,至清代入內府庋藏。

「絳霄紫庭帖」

《絳霄紫庭帖》,規格為28*82cm,現在藏於安徽省博物館,從該作品整體上看,風流瀟灑,用筆自由奔放,無拘無束。 元朝宰相評價說:「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所以後邊不要再說宋徽宗的書法怎樣?能達到什麼水平之類的言論了。書法家中的書法家,千百年來書法界的頭把交椅非他莫屬!

相關焦點

  • 書壇泰鬥歐陽中石,行書《醉翁亭記》欣賞,清雅流暢、獨樹一幟
    歐陽中石歐陽中石的書法章法非常準確,古樸清雅流暢,功底深厚。但骨架不夠健穩,力量不夠。藝術乃百花齊放,書藝亦然。歐陽中石獨樹一幟,難能可貴。至於每一位書家在書藝上這樣那樣的缺憾,這是難以避免的藝術規律。
  • 我有這樣一個書法觀點:田蘊章寫歐楷,執筆姿勢不妥,敬請指正
    我有這樣一個書法觀點:田蘊章寫歐楷,執筆姿勢不妥,敬請指正。田蘊章作為當代楷書大家,經由數十年的書法磨礪,以歐陽詢的楷書為法度底本,修煉成了結構精緻,筆畫精絕的翰墨高度,可以說是當代楷書書法的一面旗幟了。
  • 現代書法就是無恥書法和白痴書法!
    達未能兼濟天下,窮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國的知識階層或許當哀書法之亡、筆墨之絕時,方能覺醒麼?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世界文化遺產。「書法」一詞最早可見於宋、梁間古人談藝或書論著作。隨著書寫藝術性的提高,漢唐時,已把單純的寫字這一技藝,上升到很高的境界了。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康生:郭沫若那字也叫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他寫的強!
    如果要說近代書法,就必須提到兩個爭議人物,康生和郭沫若。兩人的書法都是一絕,但是康生卻瞧不起郭沫若的字,而且還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書法,如此狂傲當屬世上少見。那康生和郭沫若的書法到底誰更勝一籌呢?這是一幅上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辦公廳的便籤。
  • 醫道書法是相通的,看醫學博士的草書行書什麼水準
    書通醫道,獨樹一幟。觀賞賴坤人的行書作品《天道酬勤》一幅,結體構字,以仙風道骨為形態,直取王羲之暢快書蘭亭的法道,字字如飄仙,精通神逸,各具奇妙姿態。天字跳躍,道字隨風,酬字綿纏,勤字醇厚,四字一幅,恰如四仙聚道天門去,瑤池盛會待我來。四字之下,又以輕逸之筆行草釋文,縱向看如流瀑,橫看如雲霞,行草祥雲託天道,美哉悠然為酬勤。
  • 書法落款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兩點缺一不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大家好,我是雨能生萬物,前兩篇圖文講了書法作品落款的形式,字體大小,用什麼字體落款。這篇圖文裡,和大家聊聊書法創作的敬語,時間的合理使用。歡迎大家評論。上款指某人或單位請你寫作品,作品完成後,應該提上索書者的名字,並將此人名字題在上款較高的位置,以表示尊重的意思。
  • 900多年前的這幅書法,曾被認為是贗品,卻拍出了4.368億元的天價
    中國古代書法不乏精品,但是身價過億的就不多了。在2010年6月3日晚舉行的保利5周年春拍會上,北宋書法家黃庭堅大字行書《砥柱銘》以3.9億元落槌,加上佣金以4.368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中國書畫拍賣史新紀錄。但未透露買家是誰。
  • 張永基: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要師古不泥
    傳統的繼承毋庸置疑,但創新、也只有創新,才是書法藝術長久的生命力。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一部中國書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所以才有二王、有顏歐柳趙、有蘇黃米蔡、有貼派書法與碑派書法之別,這正是大家常說的「師古不泥」。
  • 方筆斬截,筆畫折處重頓方勒,龍門二十品《始平公造像》書法欣賞
    此碑與其它諸碑不同之處是全碑用陽刻法,逐字界格,為歷代石刻所僅見,在造像記中獨樹一幟。記文內容寄造像者宗教情懷,兼為往生者求福除災。清乾隆年間始被黃易(1744-1801)發現,受到書壇重視,列入「龍門二十品」,此碑文方筆斬截,筆畫折處重頓方勒,結體扁方緊密,點劃厚重飽滿,鋒芒畢露,顯得雄峻非凡,被推為魏碑方筆剛健風格的代表。
  • 聊一聊:張裕釗書法對日本上條信山的影響
    他在日本成立了書法社團「書象會」,即研究書法真實表象的書法社團,出版著作《張廉卿千字文》《現代書道全書》《現代書法創作大系》《現代臨書大系》等。啟功受上條信山的委託撰寫了該碑的銘文,碑文中有如下記載:「論者以為集碑體之大成,悟得北碑筆法之秘,千古絕詣,信無愧也……」啟功認為張裕釗的楷書集碑體之大成就,用筆領悟到了篆隸古拙的藏鋒用筆,中鋒行筆,書法風格獨樹一幟,在這一點上是毋庸置疑的。又云:「益以漢賦之氣體,詩專宗杜,尤精於書,學通經史,文承桐城之嫡乳。」
  • 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之中國書法
    以漢字為依託是中國書法區別於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誌,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裡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雖然書法藝術的自覺化至東漢末才發生,但書法藝術當發源於漢字的萌生。漢字的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許多文字學家認為,原始社會在陶器上遺留下來的刻畫符號它們還不是文字,只是對原始文字的產生起了引發的作用。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略有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名氣如雷貫耳,是唯一享有「書聖」之美譽的書法泰鬥。此幅《絲布衣帖》手卷橫300 釐米,縱30.5 釐米,其中王羲之書法橫220釐米。41行,166字。
  • ...走向成熟的前奏——淺論趙孟《山堂詩》立軸的書法史意義(作者...
    因為他的「氣節」,因為他作為趙宋王室後裔卻入仕元朝,被人稱為「貳臣」,他的書法,也由此被古人認為「妍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淺俗如無骨」。即便是今人,對趙孟書法的評價,也仍然是彈贊兼有,各執一端,莫衷一是。那麼,究竟應該怎樣評價趙孟書法?我們不妨從他的這幀《山堂詩》立軸說起。
  • 不要把書法作品當垃圾丟掉,作者付出了極大的艱辛
    這位國勝老師寫的「心物一如」,書法功底還是很厲害的,可最後這幅作品最終結局卻進了垃圾桶,實在看了心裡不是滋味。換做任何一個人,如果你的書法作品就這麼被扔在垃圾桶旁,上面還有你的大名,心裏面肯定會非常的不舒服。(國勝現在看到這張圖後,肯定恨死這個丟棄作品的人了,如果是朋友,這會應該絕交了吧!)
  • 禮讚華誕70周年——中國知名書法家馬新德的挺胸行草書法藝術
    其書法及詩聯創作,曾多次獲獎入典。出版過《國學名家》《國家藝術人物》叢書的個人專集和《中國挺胸龍書法家馬新德》中國郵冊、《龍的傳人要挺胸——挺胸行草書法家馬新德》專集等。所撰《草書「馬氏挺胸快哉龍」芻議》書法論文,曾於2011年獲黃山全國首屆中老年書畫創作交流研討會的銀獎。(獲得的名譽稱號參加的組織頭銜,略。有關資料可上百度搜索)馬氏挺胸行草書,是從書寫草體的一個「龍」字開始的。
  • 「我善烹調,畫藝之上」:張大千的「食單書法現象」
    他提筆所書的菜單,也構成了他書法創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筆墨經典的建構意義與書法名篇的藝術價值,成為張大千書畫譜系中的精品力作。這種獨闢蹊徑而富有生活氣息的書法創作形態與表現方式,可以說不僅在同時代的書畫名家中、即使在歷史上的書畫大家中,也是鳳毛麟角,很少見到的,可謂是中國歷代書法藝術長廊中的「風景這邊獨好」。
  • 如何寫好書法初學者如何學習書法?
    在書法鑑賞過程中,要充分發展聯想,將書法形象與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使書法形象具體化。然後從與書法意象相似的事物的審美特徵出發,進一步聯想作品的審美價值,從而了解作品的意境。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書法,應該感受到原因。由此可見,無論是作家的人格修養、創作情緒還是創作環境對作品的情緒都有相當大的影響。此外,書法作品受特定時代書法風格和審美傾向的影響,使書法作品體現出多元文化氛圍。這無疑增加了書法鑑賞的難度,使書法鑑賞更加有趣。書法鑑賞部分分析。一。文字法。字法是對字的結構安排,即「設點畫字」。
  • 何業棟:簡談書法五體兼修
    ▉何業棟 文/圖按書體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書法五體是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另一順序說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秦以前的書體統稱為大篆,秦始皇統一文字稱之為小篆。草書又分章草、今草。草書《唐·韓偓詩一首》作為當代帖學代表性人物之一的李雙陽,提出了「五體兼修」的新型書法教學範式並取得不錯的成果。書法界對書法學習模式一種新的認知,一方面是對過去較為單一模式的總結與反思,另一方面也是當今書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 一起學書法,怎樣創作出書法作品的空間感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聊聊書法作品的空間感。但書法在空間感的形成上要比國畫難些,繪畫有「近實遠虛」之說,一般的處理方式是畫家用彩色濃淡來實現其「三度空間」的構想,然而書法的濃淡對比不容許象繪畫一樣強烈而細微,如果書法上也力求「墨分五色」,那麼書家的書寫速度及情感的表達往往要受到若干限制,不能隨心所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