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古文、對聯合集,書法集字資料怎麼用? - 不二...

2020-12-04 不二齋孫賓旭

有朋友問現代電腦科技如此發達,把王羲之、米芾、顏真卿、米芾、王鐸這些歷代書法家的字集合在一起做一個字庫,豈不是用電腦就可以列印出來一幅完美的書法作品?

實際上,現在電腦上已經有了王羲之和米芾的字庫,也經常有人列印出各種書法集字作品,可這樣的作品並不是書法作品,她們只是一些簡單的單字的組合,字和字以及行與行之間也沒有任何聯繫,更沒有書法作品的墨色變化,這種書法作品是沒有靈魂的。

那麼,書法集字資料怎麼用?我覺得書法的集字作品只能作為書法創作的參考資料,我們可以參考它的字形,具體的筆法、墨法和章法還需要要書寫字自己去把握,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不單單是一些單字的排列。

但是一些好的集字作品,對於書法的創作、從臨摹到創作的轉換是非常有幫助的,對於那些臨帖還不是很牢固,書寫習慣還沒有形成的初學者,集字作品可以說是一個拐杖,能夠幫助初學者從臨摹走向創作,以下是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古文、對聯合集,大家可以轉發收藏關注學習。

杜常

《詠華清宮》

李白

《橫江詞六首》

白居易

《白雲泉》

蘇軾

《陽關調中秋月》

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牧

《金谷園》

白居易

《夜箏》

張旭

《山中留客》

杜牧

《山行》

陸遊

《冬夜讀書示子聿》

程顥

《題淮南寺》

賀鑄

《愛孤雲》

朱熹

《春日》

張栻

《立春偶成》

朱熹

《勸學詩·偶成》

王冕

《白梅》

盧梅坡

《雪梅·其二》

劉禹錫

《竹枝詞二首·其一》

蘇舜欽

《淮中晚泊犢頭》

王昌齡

《出塞》

王羲之行書集字《桃花源記》

王羲之集字對聯72幅!臨摹創作兩相宜!

相關焦點

  • 《蘭亭序》集字對聯:還有書法的美感嗎
    《蘭亭序》集字對聯:還有書法的美感嗎?蘭亭序可謂千古書法傑作,喜歡蘭亭序的人無以計數。人們喜歡《蘭亭序》書法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收藏拓本,有的一遍一遍地賞閱,有的不斷臨寫。也有的書法愛好者會從《蘭亭序》裡間隔取字,集字成對聯。
  • 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字怎樣寫?
    《聖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組成的,但是這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寫的作品,而是懷仁集王羲之的字所成的。當年大唐三藏聖僧玄奘法師從印度歷盡千辛萬苦取經回來,舉國為之震動,唐太宗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 【書法欣賞】賀知章草書《孝敬》篇│ 【書法欣賞】顏真卿《祭侄文稿》│ 【書法鑑賞】《蘭亭集序》——(歷代書法家臨本)│ 【書法鑑賞】顏真卿書法欣賞│ 【名家書法】王羲之書法之手札彩色版│ 【名家書法】王羲之信札│ 【名家書法】王羲之:洛神賦│ 【大家書法】啟功書法《論書絕句百首》全集│ 中國書壇名家手卷作品展覽(正書)│ 中國書法名作100講 _11940174│ 中國傳世書法│ 中國歷代書家名人介紹及作品欣賞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書」中國書法史上有「天下三大行書」之稱,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第二行書是顏真卿的《祭侄稿》,第三行書是蘇東坡的《寒食帖》。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裡程碑。
  • 集字智永楷書《陋室銘》,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集字成書,古已有之,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便是集字成書的典範,米芾也是一位集字高手,其中年時期的力作《方圓庵記》就有諸多《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影子。米芾曾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臨摹好的集字作品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 意境最美的4篇古文,第一篇文美字更美,最後一篇有點難背!
    對於學生來說,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難免需要接觸一些古文,古文與古詩有點相似,都是古代文人的作品,學習古文能夠陶冶情操,也能讓人對古代文化有著更深入的了解,通過學習古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聖賢的先進觀點,只要用心學習古文,相信大家都能從中得到收穫。
  • 《書法問集》159、初學楷書一定要打格子嗎,字寫多大比較合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書法有個說法叫「寫大字」。這個說法是不完整的,嚴格的說是錯誤的,歷史上很多字帖的字並不是很大。書聖王羲之的字,現在存留的字,都不是很大。比如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大小,絕對比很多人想像中的要小很多。當今流傳度最大是馮承素本,據說與原本相同。
  • 這篇4000字長文,為你徹底解析王羲之書法藝術
    書法藝術辯證法的構成王羲之傳世書論有《自論書》、《筆勢論》、《用筆賦》、《草書勢》、《記白雲先生書訣》等,從總體上說,內容相當豐富,遠比以往的要豐滿,體系性較強,跟王羲之接受的書學體系背景是吻合的。當然,王羲之成名之後,特別是在「書聖」的光環下,一些雅士以一種文化人的情結,冒王羲之撰寫書論,也可能存在所謂託偽之作。
  • 王羲之的一部「草書秘笈」,短短1000餘字,卻蘊含書法大智慧!
    如果對於書法嚴格分類的話,從甲骨文的產生到今天,或許會有數十種類似,但是從書體的造型特點來看的,基本是能夠分成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5種書體。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所以今天的人對於真正的藝術性書法沒有足夠的認知,這是因為我們從小接觸的「印刷體」塑造了大多數人的審美
  • 好書法「一氣呵成」,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表面看來,書法雖只是紙上墨痕,然而古代書家從來就沒有視之為死物,而認為是活生生的生命體。如唐人張懷瓘道:「夫草木各務生氣,不自埋沒,況禽獸乎?況人倫乎?猛獸鷙鳥,神彩各異,書道法此。」書法之氣必不可少。  書中之氣,從書寫者來。懷素《自敘帖》云:「興來小豁胸中氣。」書寫者在書寫的過程中,用筆墨把自身之氣帶入點畫字跡中,成為書氣。一篇書法,因氣而生動有神。
  • 對聯配書法,內含大章法
    中國書法包括篆(甲骨文,大、小篆)、隸(漢碑及秦漢簡帛書)、楷、行、草(章草、今草)五種書體,它們都可用來書寫對聯,進行再創作。鑑於對聯書法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往往融為一體,為便於觀者識讀聯文,其中楷、隸、行三種字體被書者普遍採用。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隸書」也是秦時產生的字體,有秦隸與漢隸之分,「隸書」有一個專有的形容詞「破圓為方」,改變漢字之前圓形線條的寫法,而為方塊字,講究「蠶頭燕尾」。
  • 書法「高考」100題
    她是王羲之少年時代的書法老師。 25、王羲之書法風格是什麼? 王羲之被尊為「書聖」,對後世影響極大。用「內撅」筆法。 26、王羲之的行書傳世作品有哪些? 行書:《蘭亭序》《二謝帖》等。
  • 今日讀帖:王羲之《十七帖》之逸民帖。森嚴有法卻流露著逸民情懷
    《逸民帖》簡介及原字標註《逸民帖》是東晉王羲之《十七帖》第二通尺牘。4行,39字,草書。文意顯見隱逸之志,字勢轉顧多姿。由於友人來函勸其再次出仕,所以王羲之才在覆信中驚訝地說:「您怎麼又這樣勸說呢?對我來說,這簡直象聽到夢語一般!」《逸民帖》書法欣賞:森嚴有法後人評王書『趣長筆短』、『森嚴有法』、『備八分氣度』,擬其形式為『虎臥鳳闕』,在這類今草作品中體現得最為充分。大家都知道,草書的第一個字很重要,要有統領全局的氣勢。
  • 行書偏旁部首,寫一手好字就得用這種方法!
    寫好了偏旁,書法也就成了一半,偏旁沒有固定的寫法,不同的字組合方式就不一樣。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參考。 1.「十」部 這一部首書寫時要注意不同的起筆方式、連帶方式,以及橫與豎的不同組合方式。
  • 他在光緒年就翻譯《國富論》《天演論》,字也讓人佩服
    天資這麼高的一個人,書法又如何?雖然以現代觀點來看,嚴復幼年接受的傳統教育弊端很大,但是這種教育下讓他打下了紮實的傳統文化基礎,作為日常書寫的毛筆,自然也是用的熟。嚴復 對聯從上面的一副對聯,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功夫。對於墨法的使用,有很明顯的明清書法特點。
  • 行書筆法解析實用教程
    而這種縈帶牽絲不同於線條粗的連筆,聯繫過程用提筆牽絲運動,如「是、苦、 圖11 行書筆畫縈帶牽絲字例 救、於」等字(圖11),都是通過不同筆畫之間用縈帶牽絲的辦法形成一筆完成。另一種是筆斷意連。筆斷意連在行書筆法中有普遍意義,更賦有藝術品格。
  • 為什麼說書法不僅僅只是寫漂亮字?三個要點帶你理解書法
    這樣的分歧,就導致了來自於書法家們的書法創作很難合大眾胃口。來自於哲學思維「動靜相生」的審美意識「王羲之書字勢雄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而模擬出來的空間在書體從甲骨文向行書的每一步的發展中,雖然性質發生了轉變,但是空間特徵卻並未消失。可是我們從行書或者是草書的魚字中無論如何都不能將魚字還原出它本身的視覺特徵,甚至連模擬的痕跡都不存在了,我們能夠看到的就是筆畫的排列秩序。
  • 醫道書法是相通的,看醫學博士的草書行書什麼水準
    觀賞賴坤人的行書作品《天道酬勤》一幅,結體構字,以仙風道骨為形態,直取王羲之暢快書蘭亭的法道,字字如飄仙,精通神逸,各具奇妙姿態。天字跳躍,道字隨風,酬字綿纏,勤字醇厚,四字一幅,恰如四仙聚道天門去,瑤池盛會待我來。四字之下,又以輕逸之筆行草釋文,縱向看如流瀑,橫看如雲霞,行草祥雲託天道,美哉悠然為酬勤。
  • 寫書法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因,王羲之用8個字把技巧說透
    所以初學者最好還是用半生熟宣或者熟宣,掌握好技巧了,再改用生宣。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同樣的紙張,同樣的墨汁,書法水平也相當,有的人就寫不成墨豬,有的人就一下筆就成墨豬,問題出在哪?懂蘸墨的技巧,才是避免形成墨豬的有效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