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智永楷書《陋室銘》,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2021-01-21 曾祥耙

集字成書,古已有之,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便是集字成書的典範,米芾也是一位集字高手,其中年時期的力作《方圓庵記》就有諸多《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的影子。米芾曾說:「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臨摹好的集字作品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不錯的方法。智永楷書《陋室銘》就是一幅好的集字作品,文書並茂,可讀可賞,可臨可創。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系書聖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後代,是王羲之的七世孫,號「永禪師」。梁陳之際,戰亂頻繁,智永棄家到山陰雲門寺修行。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初從蕭子云學書,後潛心研究二王書法,並將王羲之傳家之寶《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30多年,發誓「書不成,不下樓」,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學習書法的美麗傳說。張懷瓘《書斷》評智永書法:「智永半得右軍之肉,兼能諸體」。

梁武帝酷愛王羲之書法,從王羲之書跡中摹出不重複的一千個字,命文學侍從周興嗣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後來成了最常用的童蒙識字範本,這就是著名的《千字文》。歷代書家都喜抄寫《千字文》,而個人傳抄數量最多的當屬智永,相傳智永曾以真、草兩種書體抄寫《千字文》800本,江東諸寺各施一本,意在使家學得以廣泛傳播。形成教科書式的影響力,波及日本,即使現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集字智永楷書劉禹錫《陋室銘》,古雅精美,雍雅耐看,臨摹此作,既能窺探二王風骨,又能領略智永自家風範,並能幫助理解虞世南、諸遂良的用筆依據。可作為楷書學習的臨摹範本。

劉禹錫《陋室銘》也是一篇長期傳誦的著名的散文,寥寥八十一字,通過對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願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此文可讀可賞。

學習書法不必局限於什麼形式,只要是好的法帖,都可以兼收並蓄。臨帖是學好書法的必經之路,入帖難,出帖更難,臨帖是入帖的基礎,出帖是創新的開始。出帖是在入帖基礎上,將所學之物消化吸收、融會貫通、為我所用,這是個由深度向廣度的擴展,是熟中求生的過程,集字練習就是出帖的開始,也是創作的開始。

歡迎閱讀早期更多精彩文章

郭德綱一幅書法作品,20多個字就有10個錯別字,值得深思

他苦練「田楷」40年卻入不了中書協,是選帖問題還是書協門檻高

900多年前的這幅書法,曾被認為是贗品,卻拍出了4.368億元的天價

被歷史誤讀的「臺閣體」,不是你想像的那麼一無是處

因為詩名太大,竟然差點被忘了,他還是一位書法高手

相關焦點

  • 歷代名家書《陋室銘》,一山還有一山高
    集智永楷書的劉禹錫《陋室銘》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 《書法問集》159、初學楷書一定要打格子嗎,字寫多大比較合適?
    如果每個初學者能夠思考這些問題,字會進步快一些。題目是兩個問題,回答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說,順序是這樣的。1、先考慮練習楷書的字是多大。2、再考慮是不是要打格練字。練字先要考慮的問題,字寫多大合適。一定要先考慮字寫多大,這個點比打與否格子更重要的。書法不應該理解成,「寫大字」。
  • 【最美字帖】歐陽詢楷書集字《嶽陽樓記》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嶽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至交好友嶽州知州滕宗諒之請為重修嶽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 趙孟寫《陋室銘》,橫折鉤屬於一種獨有的形式,讓我們大跌眼鏡
    轉眼之間這篇《陋室銘》已經接近尾聲了,到了下一周我們就完全結束。原來我的公眾號基本上是以楷書為主,但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的朋友已經在楷書方面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所以我想適當的學習一些行書和行草書,或許算是更合適的做法。但這並不等於我就會放下楷書的學習,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從下周以後每個周三的公眾號我會推出一篇對古帖的楷書學習文章,充分了解和學習古代楷書名家的作品和特色,增加我們的見識,提高我們的眼力,歡迎大家到時閱讀。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書敕藏御服碑│ 關山月書法欣賞│ 十屆書法國展最高獎獲得者葉華洲作品欣賞│ 千字文-趙佶瘦金體│ 千字文楷行草鋼筆字帖│ 千年藏帖——顏柳歐趙書法合集·趙孟│ 盧中南書法作品欣賞│ 歷屆書法國展獲獎作品欣賞│ 古代手札手稿精品鑑賞│ 古幹現代書法藝術欣賞│ 啟功書法作品選│ 啟功書法欣賞│ 啟功楷書千字文│ 啟功論書札記│ 吳玉如書法作品欣賞│ 吳玉生鋼筆楷書通用漢字7000│ 周俊傑書法作品欣賞
  • 跟著課本「陋室銘」去遊覽陋室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朝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這篇「陋室銘」,膾炙人口,歷久不衰。文章是劉禹錫被貶和州所作,和州也就是今日的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以劉禹錫文章所寫的陋室為依託改造的陋室公園,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
  • 楷書字根技法12|「口」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一段時間研究硬筆教學方法,先停止了對楷書寫方法的總結。筆者希望自己將這一套工作全部完成下來,對書或是教學思想是一種整理與體驗。這裡的例字依然以田英章先生的偏旁部首為書寫技巧為線索來加以分析。上一篇文章分析了「阝」的書寫方法,以及以「阝」為偏旁的楷書的結構方法。本篇則以「口」字為主題來分析相關字的結構方法。
  • 一個部首總結一類字:硬筆書法楷書偏旁部首第12集,文部巧妙用法
    前面我們分享了11集硬筆書法偏旁部首的總結分享組字的奧秘,這樣的書寫方式,寫一手漂亮字是如此簡單硬筆書法楷書偏旁部首第12集-文部書寫要領總結:點橫要適當留空撇捺舒展單獨寫文字時,撇捺收筆在同一水平線上,或撇高捺低最左和最右應該是撇和捺的收筆
  • 楷書歷史悠久,林則徐的楷書承前啟後,在晚清獨樹一幟!
    林則徐一生中的詩作數量極豐,但流傳下來的並不多,他曾自編《試帖詩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詩草》、《黑頭公集》、《閩中小題礪鍔集》、《雲左山房詩鈔》等詩集。《試帖詩稿》在浙冮發現,僅為殘本;《使滇吟草》現存福州市文管會;《閩中小題礪鍔集》於2005年在福建泉州發現,為唯一流傳之本;流傳最廣是《雲左山房詩鈔》,其餘皆以散失。
  • 史上最貴楷書真跡,被故宮奉為「國寶」,一個字能買一輛寶馬車!
    在宋代書法史上有這樣的一件大字楷書作品,此作堪稱史上最貴的楷書,此作的作者曾經在保利拍出過一件小字作品,僅百餘字的作品,卻拍出了6000多萬的天價,一個字可以夠買一輛寶馬車了!堪稱史上最貴的楷書真跡了!
  • 書法史上「最貴」的楷書,這字蒼勁老辣,一個字價值50萬!
    4年前,在保利拍賣中,有一件《華嚴經》楷書長卷落槌,最終成交價是6325萬元,這幅殘卷的楷書《華嚴經》僅有百餘字,折合起來算,一個字價值50萬元左右!這可謂是書法史上最貴的楷書了!這件楷書《華嚴經》的作者就是張即之!
  • 《陋室銘》的作者是誰,史書記載了另一人,竟不是劉禹錫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短短百餘字,展現出了作者志行高潔,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意趣,渲染出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堪稱古文經典,流傳千年不朽。
  •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好詩詞好書法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自幼天資聰穎,敏而好學,精通諸子百家,詩文辭賦。他刻苦讀書,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他寫詩到:「聞說功名事,依前惜寸陰」。
  • 正確寫法是那個字
    《奉酬約之見招》中的「我」字的寫法,這個字的寫法就是典型的章草結構,筆法又完全都是今草的筆法。在產生章草的時候也產生了楷書、行書和今草。例如三國時代東吳的書法家皇象,他的草書就叫章草。下面這個《文武帖》就是皇象的書法,章草的書法就是這樣。
  • 楷書5000常用字字帖匯總!(附正確書寫...
    童媽認為,還是宜多寫楷書。  寫楷書不僅要注意它的點畫姿態,更要注意它的結構。結構對了,姿態自然出現。而且,對於學生而言,字跡工整清晰更是重中之重!  今天這篇文,專門總結了楷書結構30法,和小學楷書5000常用字+田字格筆順訓練字帖!
  • 茶室字畫該怎麼選,茶室一般掛什麼字,這裡給出了四種選擇
    茶室一般掛什麼字?這些問題都是茶友們問得比較多的,本文就來一一做出解答。茶室字畫推薦一:能舍者天地不棄,既得者無愧於心楊少英鬥方書法《捨得》作品選自:聚藝上品現代人都明白,「舍」就是付出、是貢獻、是投入。「得」是成果、是產出、是認同。人們常說捨得,捨得,不舍何談能有得。我們必須要明白,捨得兩個字,考驗的其實是一個人的智慧,而不是一個人的品德。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一、楷書的概念楷書,又較真書、正書,也叫楷體、正體。其稱為楷,有字中楷模之意;稱為正,意為各種字法中的正宗。初學書法一般皆以楷書打基礎,而楷書中則先學唐楷,然後學魏碑,以求從嚴謹的唐楷中解放出來。楷書,顧名思義是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因完整規範、法度嚴謹而得名。
  • 《陋室銘》:被逼出來的千古佳作?
    《陋室銘》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散文名篇,被收入《古文觀止》中,成為後代文人"安貧樂道"的座右銘。在被收入中學語文教材後,更是變得家喻戶曉。《陋室銘》的由來劉禹錫為什麼會創作這麼一篇簡短凝練的散文呢?原來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我們先從劉禹錫這個人說起。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