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劉禹錫「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潔」的風範,一直為後世所景仰。而以《陋室銘》為題材的書法作品更是被後人廣泛用於家居裝飾,以顯示居住環境的高雅及格調。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歷代眾名家以《陋室銘》為內容創作的書法作品,來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陋室之美!
南宋文學家——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年文學家,愛國詩人,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這幅行書結體清瘦,雖為行書卻多為方筆,一筆一畫盡顯骨力,不疾不徐中洋洋灑灑,沒有一絲刻意做作。文末署名文天祥三個字筆筆堅挺,頂天立地,真的做到了字如其人,書為心畫,可以看到他的節氣風骨和寧折不彎。
文天祥 行書《陋室銘》
元代書畫家——趙孟頫
趙孟頫行書《陋室銘》紙本,縱49、橫131釐米;共19行,計86字。款署「子昂」,鈐「趙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齋」朱文長方印。
在《陋室銘》中,不難看出,趙孟頫早年與古為徒,結字扁平,氣勢端秀,在宋高宗的基礎上融入己意。通篇用筆方圓並舉,以方筆居多,轉折處見稜見角。法度謹嚴,字勢寬博開張,雄渾大氣。筆力厚重,意態古樸生拙。書寫時楷中兼有行意,在嚴整中增加了幾分靈動。
趙孟頫《陋室銘》用筆直截了當,不做修飾,從中也能參出一些學書法的奧秘。
從筆畫上來說,要中鋒行筆,輔以側鋒。運筆要果斷,這樣線條才幹淨。字形擺端正,在端正中求險峻,一味端正則成了田英章的楷書和行書,一味險峻則容易寫成潦倒怪書。結構上,注意筆畫間布白的勻稱。用紙上,太澀和太粗糙的紙,如生宣紙,無論如何使寫不出這種效果的。寫字貴在用筆直接、快速、簡潔。
趙孟頫 行書《陋室銘》
明代書畫家——文徵明
文徵(zheng)明是詩、書、畫無一不精的全才。他的詩文與唐寅、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子」,書法與祝允明、王寵並稱「三大家」,畫與唐寅、沈周、仇英並稱「明四家」,可謂詩、書、畫無一不精,加之「人品第一」,故有「四絕」全才的美譽。
文徵明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下圖是文徵明行書《陋室銘》,紙本,行書,縱57cm,橫31.3cm,請欣賞。
文徵明 行書《陋室銘》
明代書法家——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自幼就聰慧過人,五歲時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九歲會作詩。
祝允明能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和唐寅意氣相投,玩世狂放。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才子」。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他的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俯,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他的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人稱:「枝山草書天下無,妙酒豈獨雄三吳!」
他的草書包括行草、小草和三草三類,此卷巔逸狂,洋洋灑灑,一瀉而下。
祝枝山 草書《陋室銘》
明代書畫家——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
董其昌草書,章法疏朗,似得法於楊凝式,線條的明麗勁爽、圓轉婉麗又似得力於懷素《自敘帖》,而總體氣韻又非楊凝式和懷素,而是具有鮮明的自家面目。
董其昌 草書《陋室銘》
清末著名書法家——姚孟起
姚孟起是清朝的貢生,僅憑一個貢生的地位肯定會被時間遺忘。姚孟起在楷書的造詣上,近百年來罕有與其比肩者,如果說歐陽詢建立了非常完備的字法體系,那麼姚孟起就是這種標準體系的忠實踐行者。
他對歐陽詢字體的把握可謂是爐火純青,對於歐陽詢的一些結字進行了糾正改編,有些人看了姚孟起的書法,再和歐陽詢的相比較,真假難辨。
這與姚孟起刻苦臨摹有著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對歐陽詢的字體下了很大功夫。
但是也有人提出姚孟起的楷書,刻意求工,未免失去了書寫意趣,變的呆板起來。雖然姚孟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歐陽詢的意趣和風度,但是相比其他學歐陽詢的書法家來說,還是要強出好多,因此他也被稱為歐體的傳承人。
姚孟起 楷書《陋室銘》
集智永楷書的劉禹錫《陋室銘》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20年,留下了「退筆冢」、」鐵門檻「等傳說。
智永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傳「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所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但這是集字版,不是智永親筆寫的~
智永 楷書集字《陋室銘》
清代著名書畫家——趙之謙
趙之謙(1829-1884),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撝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青年時代即以才華橫溢而名滿海內。
他是清代傑出的書畫篆刻家。他的篆刻取法秦漢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風格,人稱「趙派」。
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隸、篆的筆法融為一體,相互補充,相映成趣。趙之謙曾說過:「獨立者貴,天地極大,多人說總盡,獨立難索難求」。他一生在詩、書、畫、意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大師。
他的篆書,漢篆法,又有隸書筆法融匯其中,起筆處多方雋,復具魏碑書法特色,由此可見趙氏書法融鑄古今、各體雜揉、終為己用的獨特書法面貌。
趙之謙 篆書《陋室銘》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如果你也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點一個在看,謝謝~
今日好物推薦
《《年味 》 | 新春書法賀歲禮盒,家有年味,便是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