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籍書法名家——陳碩
新聞來源:書鄉蓬溪
更新時間: 2020-11-25 16:42
陳碩——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碩,字伯玉,號芝溪生,1968年10月生於四川省蓬溪縣。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工作室導師,成都大學書法教學基地客座教授,江蘇國畫院特聘書法家,《書畫文獻》主編,伯玉書院院長,問梅畫館藝術總監。
章草有古厚樸拙、虯勁蒼茫之質,狂草得綿厚超邁、狂放跌宕之勢,行書呈寬博古厚、酣暢淋漓之態,大楷揚奇逸豪邁、雄強奔放之風,小楷具簡遠瀟散、靜寂脫塵之味。其作品曾獲「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最高獎,四川省人民政府「巴蜀文藝獎」等諸多獎項。先後在四川、江西、河南、甘肅、北京等地舉辦數十次個人書法巡迴展和聯展。出版有《陳碩翰墨》《名家逸品·陳碩書法》《陳碩章草手卷·屈原列傳》《臨池寫心·陳碩臨十七帖》《嬰啼如歌·陳碩書法小品選》等多種個人作品集。河南衛視《國粹苑》拍攝有《書法家陳碩》,四川衛視《巴蜀畫談》拍攝有《字林俠客陳碩》。
作品展示
▲皎然詩三首
▲宋·曾鞏《墨池記》
▲唐·李白詩《草書歌行》
▲宋·楊甲詩《出東郭見山》
▲對聯
▲對聯
▲對聯
▲對聯
▲對聯
▲拈花微笑
陳碩書法小敘
餘本不善書,蓋此道艱深幽邃,非窮搜極研、洗心煉骨,且經年臨池、退筆成冢不能為。友人陳碩倩餘為文,評其書作,情不可卻,姑綴數語以從之。
書之為專學久矣。古來專學,類有不同,而理實一。昔治經文,漢儒宋儒成就卓著,明儒清儒亦不可輕忽。章學誠標云:「六經皆史」。近人馬一浮標云:「六藝統攝於一心」。亦即「六藝皆理」之謂也。故治學有入與不入之分、深與不深之別。書藝之為學,猶文之始發;詩歌之為學,猶文之始萌。故書為文之跡化也,文本與人,人本與自然。書之高下優劣,即人之高下優劣,書與人,曷可分焉?書學本乎人文,觀化自然,幻出大千,因習者學歷有深淺、資質有利鈍,其成亦有別。習焉觀焉,冶變精神,有入皮毛者,有入肌骨者,有入神髓者。入於皮毛者輕而易遷,入於肌骨者重而易滯,入於神髓者明而能化。多一成功夫,便多一重境界,此中幽奧,曷可盡言哉?
吾友陳碩攻書有年,體會甚深,實為當今青年書家之佼佼者。碩字伯玉,號芝溪生,別署靜齋、靜芝、了一、石阜、木易等。四川蓬溪赤城鎮人。其書作、書論、篆刻數次參加全國性大型展覽並獲獎,刊於各種報刊和選集。一九九三年創辦《當代書法》雜誌,,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六年組織「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千米長卷工程」,一九九六年創辦《書法文獻》雜誌,任主編。參與各種活動和驕人之業績多矣,今不一一列縷舉。此其藝術略歷也。
陳碩攻書,篆隸真行草皆善,尤工於草。歷代書家,工於真行者多,獨善草法者稀。工於真行者多正士,善於草法者多奇士。正士易得,奇士難求。奇士者,心有獨詣,志向離群,內含超軼絕俗之致,外應自然靈變之理。中國古來諸藝無不崇尚自然。自然中首重生機,內外宇宙之離合感應無窮,方呈歸合化一之境,故草書亦不離此。唐孫過庭《書譜》云:「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道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發,下必有由。」其論書精備矣。陳碩胸中有奇氣,獨鍾草法。其草書從陸機《平復帖》、皇象《急就章》、索靖《月儀帖》、《出師頌》及王羲之《十七帖》諸魏晉名家中化出,兼上溯鐘鼎篆籀,近取今人王遽常諸家,陶鑄冶煉,形成結字圓勁、意態優雅之書風。歷代善草者諸如王羲之、懷素、張旭之流亞,多字勢飛動,意態超軼。陳碩化靈動為沉靜,化蛇驚鸞舞為枯藤墜石,獨追堅實渾勁之境。為今眾多習書者所難及也。
自古蜀中多奇才,陳碩異獨於人之審美取向,秉承蜀中鍾靈毓秀之氣、山輝川媚之質。靈而能靜,質而兼遠,萬種機趣,千般自然,其中寓焉。太白詩云:「氣岸遙凌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陳碩作草,獨追陽剛雄渾、幽奧沉靜之境,筆勢堅凝,字勢跌宕,章法靈變,極富自然之質。當今書壇,盲目跟風者甚眾,多求怪異醜陋、偏狹私戾,焉不令識者憂心而嘆惋乎?!書風之不正,或與時風有關,然自古獨詣之士,多能撥雲見月,獨探靈苗。闡舊邦而輔新命,堅貞之士之志也,又其隅守一私之人所能夢見耶?
陳碩攻草之外,兼善行楷,融漢隸北碑、簡牘寫經,取法於漢魏之間。其草書當以「雄勁」概之,行書則以「閒逸」括雲。一者用力以求神質,一者似不經意以求氣味。其草可見蜀人山魂壯美,其行可見蜀人水魄靈妙,若非學力思致之深,烏能臻此?
餘與陳碩皆系巴蜀人氏,讀其大幅小品甚多,為此文,則無鄉誼之私好,乃衷心思量之言。然藝之精能,當苦心孤詣,學不偏廢。自古才高者易失於狂,心超者易失於野,求質者易失於木,求理者易失於妄。陶鑄含弘,方為正軌。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言身修也。《堯典》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言兼愛也。書雖小技,大道寓焉。君子不捨本逐末,孜孜矻矻,日進其德業,自新而新民者也。
今敘陳碩書作,而左右言他者甚多,其中寓意,諒陳碩友知之。此文非記敘事跡之志表,而作自勉勉他之詞可也。
徐鼎一
2002年2月2日(於北京通州鼎廬)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