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石開篆書非驢非馬,網友批其鬼畫符,專家:篆書的大貢獻

2021-01-13 壺山居士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領域都有其必須要遵守的規章制度,如果踐踏了這些東西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書法也如此。學習書法必須要遵守書法的基本法度,包括書法的用筆、取勢、結構等。

石開教授

中國書法發展這麼多年來,人們對這門藝術的認知也在不斷變化,但是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堅持傳承,要在傳統的書法特性上一成不變的繼承下去;一種是要在傳統的書法特性上有創新的去發展。兩種做法,第二種更能適應書法藝術的生命力,也是大多數人堅持的。

石開篆書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書法故事是石開教授。石開教授是福州人,他學習書法較早,又接受過謝義耕等書法名家的書法指點。因此石開教授在很小的時候就把書法基本功打得很深了。而石開教授也是集中精力在篆書方面下過功夫去研究,一手篆書寫的古意盎然,線條瘦勁挺拔。

石開篆書

因此,石開教授在書法界的地位也是如泰山般巍巍,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近些年來,石開教授的篆書風格有了很大的變化,裡面加入了很多奇異的元素,或者是自己理解的東西,這就導致他的篆書看著與傳統的篆書有很大的不一樣,又與現在蔚然一時的醜書很接近。最明顯的一點是在篆書的線條取勢,結體構造上變得很詭譎,大有求新而求齊,最後走上「鬼畫符」的道路。

石開教授

對於石開教授的新式篆書,網友們並不以為他是在篆書上找到了新出路,而是認為石開教授逐漸走在了放棄書法法度的道路上,完全是由著性子胡來,即使創新也是忤逆了書法的基本東西,結果出來的東西像又不像,玷汙人耳目,已經完全失去了篆書最顯著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線條產生的美感。

石開篆書

雖然網友們對於石開教授的篆書很不以為然,但是還是有專家支持稱,石開教授為篆書的發展找到了新的出路,只不過大家還不習慣去接受,時間久了,就會認識到石開教授篆書的可貴性與價值性。

對此網友們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篆書:煙霧繚繞
  • 篆書入門基本技法:如何藏頭護尾?圓起圓收?
    編者按:應書友的要求,我們從今天開始,連載刊發《篆書技法45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將學習篆書的基本線條質量要求,以及達到此要求的、最基本的45個技法。——「書法入門」(ID:shufarumen)#1藏頭護尾▼古人云:「藏頭護尾,力在字中。」
  • 圓起圓收,這種篆書十分有趣,書法家周秀良作品欣賞
    篆書 ,在我國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書中,位居首位,充分說明了它與其他四種書體的關係。也就是說,其他四種書體均由篆書演變而來,從中可看出篆書在中國書體發生、發展中的首要地位。篆書相對於其他書體,起收簡淨,大多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篆書還具有形體勻稱的特點,它的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屈曲流美是篆書的審美特徵。
  • 吳讓之篆書《吳均帖》藝術特點解析
    藝術特點:形體結構、用筆力度、線條質感是實現書法審美價值的三個要素。 首先,吳讓之此帖獨具魅力的用筆是實現其藝術風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吳氏用筆在繼承古法的同時,還有機融入了隸書厚重的筆觸。使篆書本易顯得單調的線條顯得遒勁沉穩。
  • 古樸典雅,秀美圓融:評李陽冰的書法藝術
    李陽冰(字少溫)是唐代著名的文字學家和書法家,他的仕途平坦,在篆書藝術領域成就非常顯著,復興了小篆,並且對唐代篆書藝術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具體分析李陽冰學書思想之前,了解和梳理李陽冰的書學背景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 蘇士澍書法多少錢一平尺?2020年蘇士澍書法作品價格分析
    多年來從事中國古代書法碑帖編輯出版工作。兼習諸體,擅長雞毫作篆隸,饒有特色;行草流暢,韻味極濃。篆刻宗秦法漢,寓己意於古風之中。作為當今書協主席,蘇士澍書法多少錢一平尺?蘇士澍書法作品歷年成交價格:蘇士澍 書法 鏡心115.00萬2018-01-14蘇士澍 2015年作 篆書 72.80萬2016-06-05蘇士澍 書法「瀟灑出風塵 46.00萬2017-06-02蘇士澍 2015年作 行書.25萬2016-12-17蘇士澍 篆書「鶯歌燕舞, 36.80萬2011-09-15蘇士澍
  • 馬雲的20幅書法藝術字欣賞,自創「馬體」書法,網友:字隨人貴
    因為馬雲的商業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人物,由此水漲船高,他的書法也曾高達數百萬一幅。由此很多的網友也給馬雲的書法稱之為「馬體」。小編認為馬雲的字是因為馬雲而不是字本身有價值,所以只要馬老闆健在,只要馬老闆混得好,他的字就值錢,相應的,馬老闆百年之後,他字的價值會慢慢回歸到字的本身。
  • 董江海‖墨海筆林覓快樂——記張呈祥的書法藝術
    張呈祥先生曾為官一方,工作之餘對書法的學習幾乎佔據了他的所有業餘時間,這種自幼酷愛翰墨,骨子裡的對書法的熱愛,讓他養成了無論在何種崗位上對書法的學習臨習從未間斷,忙中偷閒,臨池不輟。不僅讀完中國書畫函授大學,而且還利用工作機會,大力推動運城市的書法藝術事業。
  • 評委視點丨《中國書法報》特別策劃——「正書」何以「正」?
    「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作品展覽」中篆書作品入展53件,佔比18%。我從篆書類來稿作品談幾點感受: 其一,根據近年來全國性書法展覽的投稿數量和獲獎作品數量,我們對全國篆書創作情況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摸底,發現篆書類作品在各種書體中相對較弱。但令人欣慰的是,此次展覽中篆書來稿的數量和質量均有明顯提升,或許因去年疫情防控展事較少的緣故,投稿作者潛心創作周期較長,推出了更多精品力作。
  • 民國書法大家錢玄同,一個用科學眼光來研究書法的探索者
    錢玄同是民國時期知名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或許由於過度強調「技」法,反而失去了書寫的自然和生趣,但是也別具特色。,錢玄同是民國時期科學實踐的先驅,他的書法創作與科學緊密相連,他也期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使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呈現出新的活力。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2008年奧運會體育圖標7日發布 名為「篆書之美」
    北京2008年奧運會體育圖標設計名為「篆書之美」,包括35個圖標,體育圖標設計遵循了北京奧運會人文奧運的理念,展現出中國人民歡迎世界、祝福世界的熱情。    奧運會體育圖標是奧運會基礎形象元素之一。2005年12月,北京奧組委正式批准「篆書之美」設計方案為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國際奧委會於今年6月8日正式批准了北京奧運會體育圖標。
  • 溫婉女子,卻以磅礴草書數十次入書法大展
    而靳慧慧女士的書法作品,游離於這兩種派別之外,她將書法的技術要素、藝術要素、學養要素,三者融合為一種獨特的形態與韻味,呈現出鮮明的審美特徵,將陰柔細膩之美,化於通達暢婉之中,讓人有面目一新之感。2013年,靳慧慧順利通過招考,進入太倉美術館工作,太倉自古以來就是江南人文薈萃之地,太倉豐厚的文化資源,使她具備充足的條件對書法的理論與創作進行更深入地研究。從陝西到江蘇,從大學到美術館,靳慧慧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在為自己的書法道路作出更深的文化積澱。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王震 王震(1867-1938),字一亭,祖籍浙江吳興,出生於上海青浦,清末民初著名畫家,涉足公用事業、保險、金融等方面,是上海商界屈指可數的大買辦。 篆書立軸
  • 鬱鈞劍:書法經不起醜化,解散中書協勢在必行
    而中國書法是獨屬於漢字的藝術表現形式,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五種書體,鐫刻在甲骨上的漢字書體即篆書,而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也有著許多書法名家,比如秦朝丞相李斯、晉代汝陰太守李矩之妻衛夫人,世稱「書聖」的王羲之等人。
  • 書法愛好者看過來 青島市博物館「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書法愛好者的福音來了。由青島市博物館研究部李敬華老師策劃的最新原創展覽《以易貫之——館藏書法五體作品展》於8月29日在博物館東區二樓北展廳正式開展了!此次書法展,共展出館藏明清與近現代書法五體佳作30餘件,不乏有文徵明、董其昌、王鐸、劉墉、高鳳翰、康有為、黃賓虹、王獻唐等書法名家的作品,是青博為豐富島城文化生活的又一力作。
  • 何業棟:簡談書法五體兼修
    ▉何業棟 文/圖按書體出現的時間先後順序,書法五體是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另一順序說是: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秦以前的書體統稱為大篆,秦始皇統一文字稱之為小篆。草書又分章草、今草。草書《唐·韓偓詩一首》作為當代帖學代表性人物之一的李雙陽,提出了「五體兼修」的新型書法教學範式並取得不錯的成果。書法界對書法學習模式一種新的認知,一方面是對過去較為單一模式的總結與反思,另一方面也是當今書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 學習書法不可越過這位東漢時期的書法家,他的隸書作品是經典教材
    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書法作品是非常之多的,但是歷史越久遠,其流傳形式多以金石、碑碣的形式留存,給後世學習研究書法帶來了無窮的方便。而很多包括摩崖在內的作品都是沒有署名的,還有一些書法理論在研究時不能參考對照,無法證明其書法意義。